【摘 要】用实例说明热#21147;学在阐明无机化学问#39064;中的重要性及一般方法。
【关键词】热力学;无机#21270;学;讨论
我们在#26080;机化学的学习过程中,越#26469;越感到需要运用能量#21464;化的规律来阐明一#20123;化学现象,用热力学的知识来加#28145;对无机化学知识的理解。运#29992;热力学的知识,能更#22909;地阐明无机化学中的#20851;于化学平衡常数及其推导、无机离#23376;性盐类溶解性等问题,有助于#20174;理论上来定量地讨论化学反#24212;,寻求影响反应进行的因#32032;和指导进行无机合成。为#20102;阐明无机物性质及其无机反#24212;的规律,当应用热力#23398;的观点时往往比单靠#24494;观结构观点更能得到#28385;意的结果。现举例说明。
#12288; 一、关于化学平衡常数及其推导#30340;讨论
#12288;标准平衡常数与△G
#27668;体反应:a A d DgG h H
#12288; 等温等压下,热力学#25512;导证明:
△G=△ RTln
上式称为化学反应的等温#26041;程式。
= (#31216;为相对压力商)
反应达平衡#26102;, △G = 0#65292;等温方程式为
△G=△ RTln=0
△=-RTln
△G=-RTln
称为标#20934;压力平衡常数
=·()-△n △n=(g h)-(a d)
#31561;温方程式可写成: △G =-RTln K RTlnQ
#12288;任意状态下的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65306;
Q lt; K #65292;△G lt; 0 , 正反应自发#36827;行;
Qgt; K ,△G gt; 0 , 逆反应自发进行;
Q = K ,△G = 0 , 反#24212;达平衡。
三、关于无机离子性#30416;类溶解性的讨论
例4 离子性#21270;合物在水中溶解的难易#31243;度,可以根据溶解过程的标准#33258;由能变化[1 2 3]来加以讨论: ΔSG=ΔSH-TΔSS。当ΔSGlt;0,#28342;解自发进行,即为易溶#35299;的物质; ΔSGgt;0,溶解不能自发进行#65292;即为难溶解的物质; #916;SG=0,溶解处于平衡。#30001;ΔSG的计算公式可以#30475;出,溶解过程的焓#21464;和熵变都对自由能变#21270;作出贡献,所以在研究溶解#36807;程的自由能变化时,应从ΔSG和ΔSH两方面进行整体#20998;析[4]。一方面,由于在溶解过#31243;中,焓变通常很小#65292;熵变的重要性有时显得十分突出;#21478;一方面,又由于焓变的影响通常很#26126;显,判断比较容易。
溶解过程中#30340;熵变包括两个方面:(1)在离子化合物溶#35299;生成水合离子的过程中,由#20110;离子的电荷强电场的#20316;用,使得在离子周围形成了一个水#21270;层。显然,水化过程使#31995;统的混乱度减小。(2)离子的水#21270;破坏了水原有的簇团结构,#20351;水分子变得自由,结果是体系#28151;乱度增加,水合过程的熵增加。因#27492;,溶解过程的熵是增加还#26159;减小决定于这两个方面哪一个占优#21183;。如果ΔsSlt;0,#29109;变项对自由能变化的贡献是正#20540;,即ΔSSlt;0,使盐的溶#35299;性减小。如果ΔSSgt;0,熵变项对自由能变化的贡#29486;是负值,即ΔSSgt;0#65292;使盐的溶解性增加#12290;显然,当离子的电荷很高和#31163;子半径较小时,离子的电#33655;密度较大,第一种效应#21344;优势,此时熵值减#23567;,不利于溶解过程的#21457;生;相反,当离子电荷低、半径大#12289;离子电荷密度小,此时#65292;第一种效应较弱,此时#29109;值增加,有利于溶解#36807;程的自发进行。 转#36148;于 免#36153;论文下载中心
定量分析NaCl和AgCl溶#35299;过程的热力学数据,能够进一步#21152;深对离子性盐类溶解性问题的深#21051;理解。这两个化合#29289;在溶解时都是吸热的, ΔS均大于0#65292;但又都是熵增的,即ΔSgt;0。
ΔS=ΔS-TΔS
NaCl: #12288;-9.1lt;0 3.6gt;0#12288; 42.8 gt;0 (单位#65306;kJ·mol-1)
AgCl: 55.5 gt;0 65.5 gt;0 33.6 gt;0
但在NaCl的溶解#36807;程中焓变的正值较小,熵#21464;项的贡献对ΔS的#24433;响又比较大,最终使得ΔSlt;0。而AgCl的溶解熵变的#36129;献不能克服较大的焓变为正#30340;不利影响,结果ΔSgt;0。故NaCl为易溶#30340;物质而AgCl为难#28342;的物质。然而,CaCl2和CaF2都同它们相#21453;,它们的溶解过程因Ca2 离子的电荷高、#21322;径小因而是熵减的过程,又由于F-的影响比Cl#65293;更大一些,因而熵减的更多#65306;
ΔS=ΔS - TΔS
CaCl2: -65.5 #12288;-82.2 -56.0
CaF2#65306; 1.7 6.6 -151.3
#12288;CaCl2和CaF2,二者的差别在于CaCl2#21516;时也是焓减小的过程#65292;其较负的焓效应足以克服相对#36739;弱的熵变产生的不利影响#65292;因而ΔS仍为负值,所#20197;CaCl2易溶。而CaF2却是#28947;变的增加和数值比较大#30340;熵减小过程,因而ΔS仍为#27491;值,故难溶。
#32467;论:
至此可以概括用热#21147;学方法研究一个化学问题可以#20998;为三步:第一,用热力#23398;方法叙述问题,一般是比较#28909;力学数据;第二,再用热力#23398;方法去论述该问题,找出影响因素#65292;论述应在许多种可能途#24452;中选用热力学数据最准确可靠#21644;为理论阐述最容易的那一种#65292;一旦完成了这些,热力学工作就#21578;结束;第三,对论述的问题进行#29702;论说明。
这样一来,热力#23398;就像是一些理论化学与实验提出的#38382;题之间的一座桥梁,#21363;使这种理论回答有时仅#26159;定性的或不可信的。这种失败不能#24402;咎于热力学,事实上,这样的失#36133;可能有两个原因:一#26159;可能所采用的热力学数据不当#65292;二是化学理论仍面临严重#30340;不足。 #20813;费论文下载中心
无机化学中几个热力学问题的探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