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以学生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0944 日期:2023-12-21 来源:论文网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25945;育的大众化及其高等教育改#38761;的不断深化,大学#29983;管理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26032;问题。落实科学发展观,树#31435;“以学生为本”的#31649;理新理念,使学生管理工#20316;制度更具科学性,更有亲#21644;力是每位管理者的职责。
  【关键词】大学#29983;以学生为本 科学发展观 #31649;理理念理念创新
  
  #19968;、“以学生为本”的思#24819;政治教育理念的缘起
  
  所谓以学生为本,就是要#26681;据学生的心理和成长#35268;律以及学生当前的#23454;际情况,制定出符合学#29983;需要的思想政治教#32946;理念和模式,尤其是要设#27861;激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潜能,促使#20854;形成良好的道德判别能#21147;,从而能够依据真实需求自我#21046;定个人的发展目标、自我检查、#33258;我调节、自我评估、自我激励等机#21046;。
  以#23398;生为本,就是以学生#20026;出发点,以学生为落#33050;点,以学生为最终目的,全心全#24847;为学生服务,竭诚尽力为学生谋#21033;益,千方百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2290;以学生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27835;工作,不但要求我们善于教育#23398;生、引导学生、改造学生,还要求#25105;们更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20851;心学生,认真尊重#23398;生的权利,维护学生的利益,满#33108;热情地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积#26497;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新时#26399;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32946;应以学生满意与否、学生高兴#19982;否、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65292;作为工作的全部出发点和归宿。
  在构建#31038;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65292;我国高等院校在落实科#23398;发展观的实践中,提出了“以#23398;生为本”的教育理念,#23427;是“三个代表”重要#24605;想在高等教育中的具体体现,反映#20102;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和全面建设#23567;康社会实践的要求,同时顺应#20102;当代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12290;“以学生为本”既是一种价值取#21521;,它强调解放人、依靠人#12289;塑造人、关心人、#23562;重人;也是一种思维#26041;式,它要求人们在分析、思考和解#20915;问题时,既要关注人的生活世界#65292;也要对人的生存和发展保#25345;终极关怀;既要关#27880;人的共性、普遍性,也要关注人的#20010;性;既要树立人的自主意识,同#26102;也要承担社会责任#12290;
  
#12288;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指#23548;“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24037;作的必要性
  
  社会进步的一个#37325;要标志是人的全面发展和#20154;类的自我完善。科#25945;兴国教育优先,在大学生#24605;想政治教育中贯彻落实#8220;以学生为本”的思想,#26159;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必#28982;要求。
  树立和#33853;实科学的发展观,要求大学生#24605;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学生#20026;本”。坚持以学生为本,全面#12289;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从新世#32426;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23637;全局出发提出的重#22823;战略思想,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20570;好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高等教#32946;包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20063;必须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23398;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23637;。
  高等教育的工作目标#65292;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25945;育必须坚持“以学#29983;为本”。必须遵从教育发#23637;规律的要求,突出学生#30340;主体地位,理解学#29983;、服务学生、引导#23398;生、教育学生、依靠学生、相信#23398;生,集合学生的需求、创#36896;、智慧和力量,汇成#25972;个学生思想政治工#20316;的基本点。 免#36153;论文下载中心   三、“以学生为本#8221;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27835;教育的主要途径
  
 #12288;学生工作者是学生思想政#27835;工作主体和直接承担者,以#23398;生为本的工作理念体现#22312;学生工作者身上就是#35201;强化以服务为本的工#20316;理念,克服和摒弃#21333;一的管人模式。
  1.重新定位学生在思#24819;政治教育中的地位
  学生是思想#25919;治教育的主体,思想政治教#32946;是社会要求,也是学生自我发#23637;、自我生存的要求。我#20204;要善于将教育目标转化为学生的#33258;我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30340;重点,应从传授道德知识和灌输道#24503;模式转移到让学生掌握批判的武#22120;,提高学生的道德辨析力#12289;判断力、选择力和#21019;造力的教育上,学会自己面对人生#65292;创造生活。
  2.树立以学生为#26412;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12288;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32946;体系,是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26631;、内容、方法、管理、评估等有#26426;融为一体,形成一#20010;完整统一、相互配#22871;的运作机制。教育部部长周济#22312;2004年3月全国大学生思想#25945;育工作研讨会上强调:#8220;坚持集成全社会的思想教#32946;资源,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和#32593;络化的思想教育覆盖面。”大#23398;生思想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24037;程,一定要集成一切#36164;源,构建一个网络,#24418;成一个合力。主要从四个#26041;面进行集成:一是#39640;校和中小学德育的集成。要根据不#21516;年龄段学生的特点#65292;对高校和中小学的德育#20307;系加以合理的规划,形成一个相#20114;衔接的完整体系。二是#26657;内德育资源的集成。#39318;先是各部门、院系都要#20805;分发挥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作用#65292;共同做好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20854;次是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师#29305;别是知名专家和教授的#20316;用。三是高校内外的德#32946;资源的集成。要充分利用#20844;共资源和社会资源对大#23398;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主动#20105;取各级政府和有关部#38376;的支持,推动思想教育工作。#22235;是思想教育工作队#20237;的集成。要建设一支高素质#30340;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专职工作#38431;伍。选拔政治素质高,思想作#39118;好,学历层次高,具有#36739;强组织管理能力,善于#20570;群众工作的党员教师和#25919;工人员专职做学生思想政治工#20316;。
 #12288;3.要形成一支能充分发挥作#29992;的兼职师资队伍
  要在专业课#25945;师和品学兼优的研究生党#21592;中,选拔配备兼职助管人员;#35201;充分发挥公共理论课教师队伍的#24605;想政治教育优势,鼓励公#20849;理论课教师担任学生#25919;治辅导员或参加学生党支部的工#20316;;要积极探索聘请政治#32032;质高、敬业精神强的离退#20241;党员干部兼任组织员的工#20316;机制。同时,还要发挥社会#19978;的一些力量,可以采取“走出#21435;、请进来”的办法#65292;开展多种形式的大学#29983;思想教育。
#12288; 四、“以学生为本”加强#22823;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26412;保障
  #24605;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加强#21644;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30340;组织保证,也是“以学生为本”#22312;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体实践者#12290;“以学生为本”开展大学生思#24819;政治教育,最基本的要求就#26159;做到热心、细心、爱心和耐心#12290;
  新形势#19979;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25552;高教育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在明确#23447;旨和把握正确方向#30340;前提下,不断创新方#24335;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26041;法上,要从解决问题入手,动#20043;以情、晓之以理,增强主动性、针#23545;性和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35270;大学生的内在心理#38656;要,考虑大学生的#20010;体差异,注重解决大学生#30340;实际问题,以服务团结学生,以#20851;爱凝聚学生,从而引导学#29983;。实践证明,每办一件实事,#27599;帮助学生解决一个实际问题#65292;就在感情上同学生#36148;近了一步,思想上和学生沟通了一#23618;。我们要坚持把单向“注入式”#24341;向师生双向交流的#8220;参与互动式”,坚持寓教于文,寓#25945;于乐,寓教于趣,坚持面向#23398;生的生活、工作、学习中遇到的#22256;难和问题,深入细致地开展工作,#22686;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12290;
  
  参#32771;文献:
  [1]陈彪.#25105;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23478;化队伍培养体系的#26500;建[J].江西教育,2008,(4).
  [2]唐国战.#22686;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31574;思考[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4).
  [3]白屯.营造#20197;学生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26032;环境[J].教育探索,2008,(2). 免费#35770;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