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20998;析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19994;目前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25552;出了该专业由管理型向规划#22411;方向转变的人才培养目#26631;,制定了相应的课程体系和配套#25514;施,展望了其发展#21069;景。
【关键词】资源环境与#22478;乡规划管理专业 定#20301; 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
#12288;
#12288; 1999年国家教委对#22320;理科学的专业设置进行新的调整,#30001;原来以学科分化为特征#30340;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专#19994;,调整为以学科层#27425;为基础、学科综合#20026;特征的地理科学、资#28304;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和地#29702;信息系统三大专业。#36164;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19987;业(以下简称资城#19987;业)是属于地理科学中应用层#27425;的专业。目前,全国有76个院校开设这个专业,#22823;多数是依托本校原有的地理#31185;学、环境科学、测绘工程或城#24066;规划等学科基础开办的。
1 资城专业发#23637;面临的主要问题
1.1#19987;业培养目标与市场#38656;求存在矛盾
在国家专业#30446;录中,资城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20859;具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31649;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1644;基本技能,能在科研#26426;构、高等学校、企事#19994;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20174;事科研、教学、资源开发利#29992;与规划、管理等工作的资#28304;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专#38376;人才。该专业学制四年,属于本#31185;阶段的教育。从目前市场需求看,#31185;研机构、高等学校用人#30340;学历门槛不断提高,#38656;要的至少是硕士研究#29983;以上的高级专业人才,而政府#26426;关容量更是有限,对人才的学历要#27714;也逐年提高,现在也开始向#30805;士研究生以上的高学历人才倾斜#12290;该专业毕业生就业最大的问题#26159;在市场上找不到自己的#20301;置,而这个问题的产生#24182;不是学生个人努力不#22815;,而是专业设置不合理,培养#30446;标与市场需求存在矛盾所致#12290;所以资城专业对口就业困难成#20026;一种普遍的现象。#32780;专业定位过高,脱离市场需#27714;必然影响该专业的发展。
1.2专业方向不明#30830;
#12288;在国家专业目录中,资城专业#30340;主干学科是地理科学、环境#31185;学、管理科学和规划科学,其主#35201;课程:地质学、自然地理学#12289;经济地理学、国土规划、地#22270;学、遥感应用、管理科学、环#22659;科学、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12289;水资源计算与管理、生态环境#35268;划、环境化学、地理信息#31995;统、城市总体规划、区#22495;规划等。主要学科#19982;主要课程的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31034;:
从图1可以看出,#35813;专业的课程设置横跨了#22320;理科学、环境科学、规划科学、#31649;理科学四门学科的内容,而这#20123;不同学科课程之间缺少一个核心,#32570;乏一个主导方向,它们之间是#19968;种简单组合,缺乏内在的有机的#32852;系。课程设置范围广而#19981;精,缺乏主干方向课。#24456;多学校在开办此专业#30340;时候,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12290;目前解决这个问题主要#30340;方法是结合本校相关学科的实力,#24320;设若干“专业方向”,南#20140;大学就为该专业开#35774;了“土地管理和房地产方#21521;”和“旅游规划管#29702;方向”。这方法确实能在#19968;定程度上缓解问题。但是又带来#20102;另一个问题:这些方向#22312;国家专业目录中都有特定的专业#65292;学生毕业时必然会#19982;其他相近专业的学生发#29983;就业竞争。例如资城专业“旅游规#21010;管理方向”学生与旅游管理#19987;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在竞争#20013;资城专业学生由于受到#26412;身专业课程设置的限#21046;,无论是在专业基础还是在实践能#21147;上明显不占优势。用人单位#26356;倾向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29983;。所以资城专业发展的出#36335;必须立足本身专业优势,#26126;确发展方向。
1.3专业与社#20250;接触太少
资城专业与社会接#35302;太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65289;市场宣传力度不够。资城#19987;业从1999年开始招生到目前将#36817;十年了,已有好几届学生毕业,#20294;在就业市场上,用人单#20301;尚不认识该专业,也没有#30456;应的用人需求,给毕业生的就#19994;带来困难。同时,由于#35813;专业是一个新专业,在#25307;生过程中,熟悉该#19987;业的学生不多,在一定程度上影#21709;了该专业招生的生源和质#37327;。(2)教学过程中与社#20250;接触太少。学校和社会缺#20047;良好的沟通渠道,社会对人#25165;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需求无法#21453;馈到学校,以至于学#26657;在调整课程体系时,往#24448;仅从学科体系角度,课程设置#26377;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12290;学生在四年学习过#31243;中,接触社会、接触就业市场的机#20250;太少,有的学生甚至到了#22823;四快毕业了,还弄不清楚自己想干#20160;么,该学什么,能干什么。
2 #36164;城专业发展的新定位
#22522;于上述分析,要解决该专#19994;面临的困境,笔者认为,#25311;调整培养目标,构建新的课#31243;体系,制定配套措施。
2.1#36164;城专业培养目标的调#25972;
#12288;在市场条件下,资城专业学生培养#30446;标的调整应该以社会需求为依据#12290;社会需求规定了培养目标#21644;人才规格,而培养#30446;标和人才规格又制约着课程#20307;系的设计。
#36164;城专业是本科专业,本科生的#23601;业定位应该以企业和基层事业单位#20026;主,这些单位对人才的动手#33021;力要求较高。资城专业的#23450;位应该从管理层次上升到规#21010;层次,由培养城乡管理型人才向培#20859;城乡规划型人才方#21521;转变,其次考虑到该#19987;业的地理科学和环境科#23398;的学科背景优势,#36164;城专业的培养目标拟侧重培养掌握3S先进分析技术工具#26377;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和环境保#25252;规划理念、具有扎实的区域和城#20065;开发与规划的理论基础,能在#22478;乡基层行政和企事#19994;各单位从事区域规划、城乡规#21010;、经济策划的应用型人才。
#12288; 2.2课程体系构建
#12288; 课程体系是围绕专业培养目标#35774;计的,培养目标调整了,课程体系#20063;应做相应的调整。新的课#31243;体系主要拟包括理论教#23398;和实践教学两大部分(#35813;课程体系只包括与专业相#20851;的课程,不包括公共课)#65292;具体课程设置见表1。
2.2.1理论教学部分
理论教学部#20998;的课程拟按学科基#30784;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个层次#26469;设置。
(1)#23398;科基础课拟以地理学的基础#35838;(如地质学、气象学与气候学#12289;自然地理学、可持#32493;发展导论、地理信息系统等)#20026;主,辅以环境学、经济学、管理#23398;的基础课程。
(2)#19987;业基础课拟按三条主线设置:① 资源环境#30340;开发利用和保护,如自然资源#23398;概论、土地评价与土地开发#21033;用、水资源利用与#20445;护、城市规划与大#27668;环境、旅游开发与利#29992;、区域生态与环境保护等课程。 ② 经济发展,如区域经济#23398;、城市开发导论、城市经济学#12289;农村经济学等课程。③#20998;析技术和绘图技术,分#26512;技术侧重于理科的数理分析和地理#23398;的3S技术,主要课程拟#35774;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36965;感图像处理软件应用、数#25454;库技术及应用、GIS软件应用#31561;;绘图技术拟侧重于#35745;算机辅助制图,主要#35838;程拟设AutoCAD应用、规#21010;效果图制作等。
(3)专业#35838;的设置。专业课拟以#35268;划作为核心内容,#32771;虑到背景学科的优势和市场需求#65292;资城专业的规划拟侧重于#21306;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村镇#35268;划这三个方面,主#35201;核心课程拟设国土#35268;划、区域规划、城镇体系#35268;划、概念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村#38215;规划等。
2.2.2#23454;践教学部分
对于培养规划型#20154;才的专业目标,实#36341;教学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显得#23588;为重要,主要安排的实#20064;课程拟设区域规划综合实习#12289;城市总体规划综合实习、村镇规划#32508;合实习、城市详细规划综合实习等#12290;
教育的目标#19981;仅是专业知识的传授#65292;更为重要的是学生能力的培养#12290;通过以上课程的系#32479;学习,资城专业的毕业生应该具#22791;运用3S技术手段分析和研究能力#65292;资源环境的分析和评价能力,区#22495;和城乡规划能力,理#31185;学生应有的通用能力。
2.3专业发展主要#37197;套措施的制定
为了较好地实施新#30340;课程体系,实现预#26399;的培养目标,必须制定相应的配套#25514;施。
#12288; 2.3.1增加专#19994;类课程课时比重
专业类课程#20027;要是指专业基础课和专#19994;课。专业类课程的深度#65292;直接影响该专业的教育#36136;量。过去资城专业存在#30340;主要问题是专业课深度不够,面广#32780;不专,没有明确的专业方#21521;。现在用人单位对#23398;生的专业能力非常看重,专业能力#24378;弱直接影响学生就业机会。专业#33021;力的培养需要一整套的专业课程来#20445;证。所以在新的课程体系中专#19994;基础课和专业课都需加重份量。保#35777;专业类课程课时有三种方#27861;:(1)调整该专业整个课程结构#65292;精简公共课课时。(2)#35838;内教学和课外自学相结合。#37325;要的有难度的专业类课程#37319;用课内教学方式,难度#19981;大适合自学的课程安排给学#29983;课外自学,可以通过布置#20316;业或任务的形式让学生#23436;成,同样能保证教学质量和#39044;期教学效果。而且这#31181;方式不仅能解决专业课时紧#24352;的困难,还有利于培养锻炼学生的#33258;学和科研能力。(3)调整学制。目前该专业#23398;制为四年,在实际教学中,第一#23398;年和第二学年的上学期英语、政治#12289;数学等公共课占了很大的比重,#31532;四学年上学期学生准备考研和找#24037;作,下学期主要是生产实#20064;和做毕业论文。所以虽然#29702;论上有四年的专业学习时间,#20294;实际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时间两年#37117;不到。借鉴工科院校#22478;市规划专业的学制,可以#23558;资城专业学制由四#24180;调整为五年。
培养管理#22411;人才时,对学生动#25163;能力的要求不高,当我#20204;把专业定位为规划型人才培养时#65292;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要求#24517;须大幅度提高。动手能力的培#20859;依靠实践教育。加强#23454;践教育的主要途径拟通过为主干#35838;程配置相应的综合实习课或者拟在#35838;程内部设置相应的实#20064;课。通过各类模拟#35268;划实习,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23398;习的兴趣,增加课堂学习#25928;果,促使他们提高学习#36136;量;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21147;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33021;力,为他们今后走#19978;工作岗位打下坚实#30340;基础。
#12288;2.3.3增强与社会的联系
加强与其#20182;兄弟院校之间联系,积#26497;开展教学和科研的合作。加强#19982;科研机构和规划设计单位展开合作#65292;建设实习基地,送学生去实习,送#32769;师去培训。面向基层行政单#20301;开办城乡规划培训班,利用高校#33391;好教育资源服务社会#65307;和他们展开项目合作,指#23548;和服务地方建设;向他们了解人才#38656;求情况,为改革教学方#26696;和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65292;提供可靠依据。
3 资城专#19994;发展前景展望
#12288;3.1新农村建设#32473;资城专业发展带来了广#38420;的前景
#12288; 农村一直都是传统规划的盲点。#22269;家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35201;搞好乡村建设规划。乡村的#32972;景是以自然环境为主#65292;所以乡村规划除了#20256;统规划涉及的内容外,还涉#21450;农业资源合理开发#12289;生态环境科学等问题,而#36825;些都是资城专业的特色和#20248;势所在。
3.2能源危机和环境问#39064;迫切需要绿色的城乡规划师
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石#27833;危机的爆发,全球进入#20102;新一轮能源危机的周期#12290;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26159;一个高耗能的模式,能源危机对中#22269;的影响尤为重大。中国#32463;济连续几十年的高速增长,是#20197;环境污染为代价取#24471;的。
#12288; 传统的城市规划把经济利益放在#39318;位,所以造成今天城市环境不断#24694;化。我国现在和将#26469;迫切需要的是把环境#25928;益放在首位的注重社会建设#12289;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协调发展的#32511;色规划师。而建立在地理#23398;、环境学基础上以资源可持#32493;开发和环境保护作为#20854;根本规划理念的资环专业正顺应了#36825;种需求。
3.3与工科院校的#22478;市规划专业相得益彰#65292;完善规划领域人才结构
城市规划#23398;作为一门学科脱胎于建#31569;学,我国城市规划#25945;育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21069;全部是以建筑学为学科基础。#22269;内规划领域的人才亦以工科类的城#24066;规划专业居多。工科#31867;的城市规划专业在形体规划、详细#35268;划领域,它的建筑学的学科背#26223;,手绘制图功底,景观#35774;计等方面有它明显的优势;但#22312;总体规划领域以及更宏观规划领域#65292;掌握地理学、社会学#12289;经济学、环境学、管理#23398;知识的资城专业不论#26159;学科基础还是技术手段都具有明#26174;的优势。
从表2可以看#20986;,城市规划专业的优势领域是城#24066;设计和城市详细规划,资城专业的#20248;势领域是区域规划、村镇规#21010;、城市总体规划。我们国家的#35268;划从总体规划到详细规划#12289;从区域规划到城市#35268;划再到村镇规划,门类齐全,特#21035;是区域规划和村镇规划刚刚起步,#36825;些工作需要各学科#20154;才参与,资城专业和城#24066;规划专业各有侧重,各有优势#65292;具有一定的互补性,携手#21512;作定能为我国社会建设、经#27982;建设、环境建设做出巨大的贡#29486;。
#12288;总之,资城专业通过#23545;培养目标的调整,新课程体#31995;的构建和保障措施的#23454;施,必然会在规划#39046;域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摆脱目前#36827;退维谷的局面,未来的发展前景将#26159;广阔的。
参考文献
[1]郭文#28847;,王玉明.资源环#22659;与城乡规划管理专#19994;课程体系改革的构想[J].山西#22823;学师范学院学报,2000,(2):78.
[2]吴云清,#24352;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19994;创新立体化模式的思#32771;[J].地理教育,2006#65292;(6):74.
免费论文下#36733;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