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地理课程教学的认识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0878 日期:2023-12-20 来源:论文网

【摘 要】自二#38646;零四年秋季,全面推行新的国家地#29702;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必修课,通#36807;学与教,体会甚深,令人#25391;奋。总的说,它在教学理念、教学#20869;容、教学方法与方式#31561;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12290;这种改变不仅给地理教师提供#20102;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30340;挑战。
【关#38190;词】新地理课程;教学;认识

【Abstract】From 24 autumn, it is overall to promote new of nation geography course be a foundation education of required course, pass to learn with teach, realize very deep, it make the person fig up.Total of say, it all put forward in the teaching principle, content of course, teaching method and way etc. new of request.This kind of change not only give geography the teacher provided the opportunity of the development, also brought in the meantime rigorous of challenge.
【Key words】New geography course;Teaching;Understanding
  1#65294;新课程新在哪里
  1.1新课程给地理教师的#25945;学提供了更大的空#38388;。
  新#35838;程标准只提出教学要求而没有#26126;确必学的内容,更没有详细#30340;知识点,更加强调#23398;生所学知识的实用性和#23545;提高整体素质的作用。教师#25945;学时需要根据课程要求和学#29983;必须达到的目标自行选择教学#20869;容,这就给地理教师#30340;教学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但也对#20182;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363;如,课程标准在认识区#22495;部分规定,认识国家,提出#8220;在地图上指出某一国#23478;的地理位置、领土组#25104;和首都;根据地图和资料,#35828;出某一个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65292;指出特有的自然地#29702;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简#21333;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12290;显然,这里没有要求我们必须#35762;某个国家,必须掌握某个国家的#33258;然环境的基本特点等等。#32780;是要求我们教给学生分析一#20010;国家自然地理环境的基#26412;方法,将来,学生走#21521;社会,他会自己独立分析某一个国#23478;的基本自然环境特征就#21487;以。
  教师#35201;创造性的运用教材#65292;要能够结合学生身#36793;的实际展开教学。比#22914;,撒哈拉以南非洲一节,#23613;管教材有多个小标题,但是我们无#35770;如何不能依照这些黑标题来照本宣#31185;,必须对教材进行重组。要依照#19968;个主题,展开教学,#25105;们可以以这里的人以什么#20154;种为主?为什么?他们住在什么地#26041;?为什么?他们怎样生活#65311;他们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中出#29616;哪些困难?怎样解决?这就是#25105;们说的是什么?为什么#65311;怎么办?
  1.2新课#31243;为学生提供的是反思和活#21160;的对象。
  教#26448;不是供传授的经典,#19981;是供掌握的目标,不是供记忆的知#35782;仓库,而是供教学使用的#26448;料。面对新课程标准,教师和学#29983;不是“材料员”而是“建筑师”#65292;他们是材料的主人,更#26159;新材料和新教学智慧#21019;生的主体。学生是课程的主体,一#26041;面是指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可能#29983;活是课程的依据,另一方面#26159;指发挥学生在课程实#26045;中的主体性。
  所谓主#20307;性,说的是学生通过地理学习,不#20165;获得对他们现实生活和未来可#33021;的生活有用的地理基础知识、而#19988;通过地理学习培养学#29983;一些观察、观测、实验、制作技能#20197;及有关地理图表读析填绘#30340;技能。这些知识与技能,都有#21161;于学生与其他学科的沟#36890;。促进相邻学科的学习,这些基础#30693;识和技能不仅是学生构建现代科#23398;文化基础知识体系的有机组成#37096;分,而且还为学生深入#23398;习地理和其他学科奠定#20102;基础。
  课程为学生#25552;供了反思和活动的对象#12290;因为课程所提供的内容#26159;与人类群体的生活经历,以及#23398;生个体的"生活经验"和"#20146;历情境"相关的内容。这些内容往#24448;不能通过灌输而获得#65292;而需要通过反思人类的生#23384;状态,以及个体生活方#24335;来理解。所以,新课程#35266;要求我们不能把课程仅仅理解#20026;有关教育内容的东西#25110;文本,而要把课程动态地理解为#23398;生反思性和创造性实践来#25506;寻人生意义的活动及其过#31243;。如社区环境调查活动的开展,#20351;得学生真正感悟到我#19982;环境息息相关,自己就是#29615;境的一员,自己的行动可以破坏#29615;境,也可以改善环境#65292;而这些内容不是能够通过#28748;输能够解决的,它需#35201;学生的反思性和创造#24615;的实践来探寻人生的意义#12290;同时,在调查中养成#20102;与人合作、善于表达自己思想#12289;分析、归纳、整理#20449;息的能力。
  1.3新课程注重学生的发展。
  教#26448;不再按照系统地理的方式组织教#26448;,而是让学生学习与学生现#23454;生活和未来可能的生活最为教材编#20889;的基础。例如对于大#27954;来说,过去多是每个#22823;洲都要讲一遍,生怕丢掉那一#20010;洲,而新教材只讲一个亚#27954;,其他各洲,如果学生有兴趣,#21487;以自学。
  过去的地理教材编#21046;的一个基本原则是精选那些确#23450;的无疑的知识或理论#65292;教材对学生来说,成了一个#26435;威知识发布的载体。#36825;种只吸收确定知识的#25945;材编制原则,在一定程#24230;上限制了启发学生#36136;疑、求异的心理取向,而这种敢于#36136;疑、求异的心理取向,正是创新#31934;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37325;要内含。是故,新课程十分重#35270;如何引导教师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20027;体地位并促进学生主体性的#21457;展。教材安排了大量的学生活#21160;,十分关注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20013;所表现的积极性、#33258;觉性、能动性、创造#24615;、自立、自主、强烈的"我要学"#31561;主体意识。地理教材希望能够最#22823;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要,#36148;近学生的生活,走出那种单纯以学#31185;体系为导引的传统的教材#35774;计,关注学生个性的养成、潜#33021;的开发、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12290;比如,教材希望教师能够给学生一#20010;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19968;个问题,让他们自己找答案;#32473;学生一个题目,让他#20204;自己去创造;给学生一个机遇#65292;让他们自己去抓住。
  2.新课程#23545;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2.1新课程要求教师有新的#25945;学理念。
  新地理教#23398;理念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23447;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36341;能力为重点,强调课程要促进#27599;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22909;品德,强调基础教育满足每个学#29983;终身发展的需求,培养学生终身#23398;习的愿望和能力,使学生形成#21487;持续发展的观念。
  新课标是为贯彻可#25345;续发展战略和全面提高#22269;民素质的要求服务#65292;为促进中学地理教育、人口教育和#29615;境教育服务。这不仅要求学生#25484;握人地协调发展的一#20123;基础知识,了解人类活动与自#28982;环境的关系,而且要#35753;学生发展地理思维能#21147;和智力,使今天的学生#65292;将来的公民都应能用地#29702;思维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行动,#20351;学生在获取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30340;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24418;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2新课程要求#25945;师有新的教学技能。
  过去我们对教师基#26412;功往往停留在朗读#12289;板书、板图、语言#12289;板画、教案设计等方面#12290;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应当继承与#21457;扬。但是为了适应新#35838;程的需要,要增加#19968;些新的技能要求。#22914;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技能、课程开#21457;与整合的能力、信#24687;技术与教学结合的能力、#24191;泛利用课程资源,指导学生开展研#31350;性学习的能力等等。 《基础教#32946;课程改革纲要》要求,大力#25512;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31243;中的应用,并对这种应用的立#36275;点作了明确的阐述: #8220;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26041;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21450;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26041;式的变革。”“充分发挥#20449;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23637;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23398;习工具。”
  过去,中小学课程统一#20869;容、统一考试、统一教#26448;、统一教参、统一标准,教师#36807;分依赖教科书和教学#21442;考书,影响了创造性的发#25381;。如今,新课程使教学过程中#25945;师可支配的因素增多#20102;。课程内容的综合#24615;、弹性加大,教材仅是学习的材料#65292;教师留有的余地加大,教师可以#26681;据教学需要,采用自己认为最#21512;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20915;定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为#27492;,教师要具备一定的课程整合能#21147;、课程设计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32780;对教科书的依赖程度将越来#36234;低。比如,案例教学#25945;材提供的案例只是一种学习的#26448;料,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24773;况,提供新的更加贴#36817;学生生活的案例。长期以来,教师#30340;主要任务是讲授别人#32534;写成的、甚至连教#23398;参考书也齐备的教科书,而#23398;校课程的开发使教师不仅会“教#8221;书,还要会“编”书,为教师提#20379;了一个创造性发挥教育智慧的#31354;间。
  教师#35201;创造一些学生喜欢的生活中的#22330;景、情境来选择内容,每一个单元#37117;是一个情境主题,教师要根据教学#20869;容,创造各种不同的教#32946;情境,使学生获得更#21152;丰富的体验。比如课标要求《根#25454;资料和地图,说出#26576;一个国家交通运输#29305;点以及主要城市》课#65292;过去只要学生记住了某#20010;国家的交通运输特点就可以#20102;等,就算完成了教学#20219;务。而现在要求的是能#21147;,要求学生能够依据有关资#26009;,能够说出任何一个国家的#20132;通运输特点来,要求的是这种能#21147;,置于采取什么方法,使用什么#32032;材,是不重要的。因此,要求教师#21019;设不同的环境与情#26223;,使学生得到学习方法和学习#25216;能,同是教学习的#26041;法,可以有不同的教#27861;,学生获得的学习方法是大不#19968;样的。这就是教师对课程的开发#12289;整合能力,同是一节课,每一位教#24072;都可以有不同的上法。另外,#26032;教材提供了许多新的教学形式,#35768;多都是首次出现,新#39062;、独特,每一节课都充满新意,每#19968;节课的形式都迥然不同,教师要有#21019;意地进行教学,这对#25945;师的创新精神提出了#25361;战。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2#65294;3新课程要求教师有#26032;的教学方式。
  新课程强调探究学#20064;,探究式学习是从学科或现实生活#20013;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通#36807;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12289;实验、操作、调查、信息#25628;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25506;索活动,解决问题,培#20859;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12290;在这样的学习中,教师的职责#26159;什么呢?很显然,教师应当引导#23398;生不断地提出问题,使学习过程#21464;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12289;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指#23548;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23398;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并能针对#19981;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21516;的学习方式,比如,#25509;受、探索、模仿、体#39564;等,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26377;个性;营造支持学生学习的积#26497;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36807;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必须转#25442;自己的角色,经常用新的方式进#34892;教学:帮助学生创#35774;问题情境,引导他们#19981;断提出问题;指导他们进#34892;有效的调查、访问,多方面收#38598;资料,归纳整理自己有材料#65307;与学生共同分析,找出解#20915;问题的策略。整个#23398;习过程要突出地理学的基本特征#65292;选用多种多样的方法指#23548;,同时要重视教学资#28304;和教学媒体的运用,重视创新#31934;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新课#31243;还强调体验性学习#65292;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23376;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21548;,用嘴说话,用手操#20316;,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21382;,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这不仅#26159;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21629;活力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基于此#65292;课程标准提出了体验#24615;目标,强调“活动”、“操作”、#8220;实践”、“考察”#12289;“调查”等活动,而且重#35270;学生的直接经验,鼓励学生对#25945;科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65292;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20197;家庭中的环境问题为#20363;,让学生设计一个调查表,记录#33258;己家庭一周内每天丢弃的塑料袋#25968;量;统计‘本小组一#21608;内每个家庭每天丢#24323;的塑料袋的总数量;根据统计#25968;据制作统计图,并根#25454;收集的数据,估计全校同#23398;的家庭一周内丢弃的#22609;料袋数量,一年内丢弃的塑料#34955;数量,让学生计算,如#26524;将全班同学的家庭在一#21608;内丢弃的塑料袋全部铺开,#22823;约占多大面积?可以铺满一间教室#21527;?这样的学习,贴近学生#29983;活,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19981;仅学了地理知识,而且掌#25569;了学习方法,增强了#20445;护环境的意识。
  2.4新课程要求教#24072;有新的教学评价。
  我们过去习惯于#21482;从“知识和能力”上评价学生的#23398;习,总觉得评价“知#35782;和能力”是“实”的,而评价过#31243;和方法,情感和价值“观”#26159;“虚”的。其实,这#31181;认识是非常片面的,在学生在#23398;习过程中,无论他们从事什么样的#23454;践活动,他们总得借#21161;一定的方法,伴随着#19968;定的情感态度,具有一定的价#20540;取向。这是一种客观存在#65292;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十#20998;注重过程性评价,#23545;学生的成功及时给予赏识,对学#29983;的失败及时给予指#23548;,让学生在积极学习情感的支持下#23398;地理,用地理。
  新评价理念提出,#35780;价时必须做到在重视结#26524;的同时又重视过程。如学习“#20065;土地理”环境方面的知识时#65292;教师可以安排一次当地环境状况#30340;调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19982;。在评价该调查时,不#33021;只看调查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的#30446;的,更应关注学生是否#36890;过这次调查,掌握了调查的一般方#27861;,做到学以致用,懂得并学会 与他人合作,学#20064;地理的态度有所转变,比以往更关#27880;我们的生存环境,立志为环保事#19994;做贡献,这些都可作为评价的依据#12290;我们不能求全,只要学生在某一方#38754;有进步的表现,尽管#27599;个学生的表现不尽#30456;同,也应认为这次调查是有收获#30340;,是成功的。为此,要全方位地#20851;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20180;细观察学生对地理知识理解、掌#25569;的程度,分析处理问题#30340;能力,学习地理所运用#30340;方法,学习的积极性以及表现出的#24773;感和价值观,注重学生#30340;心理感受和创新精神、实践能#21147;的体现,这样的观察可以为地理教#24072;全面公正地评价学生提供可靠的#20449;息。评价时,应注重形式的多样#21270;,如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12289;组评相结合。通过观#23519;学生的行为变化和发展#29366;况,帮助他们作好总结和#21453;思,以便更好地指导、#21551;发学生,促进其发展。因此#65292;在评价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2#65294;4.1评价要动情。
  现在不少评#20215;浮光掠影,轻描淡写,有#30340;鼓掌成了打拍子,表扬#25104;了背口诀。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65306;“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21160;,唯独从心里发出来#30340;,才能打动心的深#22788;。”“感人心者,莫先乎情。”#25945;师的评价对学生的情#32490;和情感影响很大。因此教师#30340;评价应该重情感投入,用简#30701;、恰当的语言,热情地给#20104;褒奖。如“确实有头#33041;”、“读得真不错”。“你#35828;得有道理”、“你演得#30495;精彩”、“你想得真有意#24605;”等等,让学生真#20999;地感受到成功的愉悦#12290;
  2.4.2评价方式多#26679;化。
  学生的认识水平,#20010;性差异很大,我们要使学生建立#23398;习地理的信心,就必须关心每#19968;位学生学习地理的感受,尽量加#20197;引导,肯定他们知道什么,掌握#20102;什么。在评价的方法上,应该#24418;式多样,如:教师评、学生#35780;、家长评、社会评等。其#20013;,学生的自我评价尤为重要。#24341;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65292;鼓励学生独自评价自#24049;或他人的进步和成绩,#32780;不是依照集体或小组的标#20934;。在评价的过程中#65292;自我体验、自我发展、自我提高#65292;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重要的#20316;用。比如让各小组互#35780;。学生很喜欢这种#27665;主的评价,参与活动的积极性#39640;涨。
  我#20204;应该以新的评价理念去面对新#25945;材,以学生的发展#20026;本,了解学生,关注#23398;生,努力创造充满生命活力的地#29702;教学。这样,学生的思维#25165;能得以发散,灵感得以#21551;迪,个性得以展示,#21019;造得以培养,身心得以#21644;谐发展。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