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12305;中学生物学教学,在培养新世纪人#25165;的创新素质启蒙教育#20013;,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21644;启蒙教育功能。
【关键词】#21019;新素质 生物 教学
生物学是一门建立在实#39564;基础之上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33258;然学科,因此,中#23398;生物学教学在培养新世#32426;人才的创新素质教育中,#20855;有其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启蒙#25945;育功能。
一、唤起强#28872;的创新意识
培#20859;学生的创造意识,就#26159;要使学生不满足现状,善于观#23519;,思维敏捷,能抓住稍纵即逝的#26426;会和观念来追根究底,能形成#19968;种自觉的创新意识,使“创新#8221;成为一种“习惯性”的思维方式#19982;行为方式。只有在强烈的#21019;新意识引导下,学#29983;才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26426;,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26234;,释放出创新热情。
1.巧设#21019;新问题情景
良好的#24773;景创设,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心#29702;上的期待感,形成对#38382;题深究的强烈热情,从而有助于创#26032;意识的培养。生物教学中可以紧#32039;抓住每一个创新情境,渗#36879;创新意识的教育,不断去点燃学生#21019;新意识的火把。我们在教学时可#20805;分利用生物学发展过#31243;中的一些史实和生物科学新成果#65292;与学生共同探讨他人是如何提#20986;新方案、取得新成果、建立新理#35770;的。比如,在学习了密码#23376;后,告诉学生第一个被破译的#23494;码子UUU(苯丙氨酸),接着启发学生思考怎样#30693;道UUU决定的是苯丙氨#37240;。学生可能感到无从#19979;手,这时教师介绍尼伦伯格#30340;实验,人工合成一段仅由尿#22055;啶核苷酸构成的RNA(#8230;UUUUUU…)#65292;以此为模板合成出了一段仅由苯#19993;氨酸连接而成的多#32957;。至此学生自然会体会到尼伦#20271;格实验的巧妙之处,#20135;生出“我也能”、“我也行”的自#20449;心。
2.运用现代评#20215;观念,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新课程标准要#27714;对学生的评价注重学生#32508;合素质的考察,不仅关注学业#25104;绩,而且更需要关注学生的创新#31934;神和实践能力,以及积极的情#32490;情感体验和心理素质的培养等。#32780;传统的评价体系的后果使学#26657;教育的学生成为就是#32570;乏个性的“标准件式的产品#8221;,其最大危害就是扼杀了#23398;生的个性和创造力#12290;有鉴于此,我把“人人有个性,#20154;人有创新意识”作为教学评#20215;的一个目标和尺度,#25105;常常用“这种想法真不错”,#8220;你的思考能力真强”,#8220;这一点我都没有想到”,#8220;你这样做很有创意#8221;等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积#26497;创新、勇于探索。有时把“比一#27604;,看谁想得妙”鼓动性的激#21169;评价从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23567;组之间的竞争,形成了“#32452;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31454;争”的新格局,使得整#20010;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36798;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23588;其是“基础分”和“创新能#21147;提高分”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学生#21019;新意识的培养起到一个非常显著#30340;效果。
3.运用多媒体教#23398;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12288;课堂通过多媒体教学,把传统的#24418;声教学与现代的电化#25945;学(视听教学)结合起来,强化#30452;观教学。通过自制#30340;课件,展示直观的生物现象#21644;一些抽象的生理过程#65292;引导学生对生物规律进#34892;探索,把原本抽象的概念、原理变#24471;形象、具体、可感#65292;让学生完成由感性到理性的认#35782;过程,调动学生的多种#24863;观,产生复合刺激#65292;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20351;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培#20859;。
#12288;二、培养顽强的创#26032;意志、创新情感和个性品#36136;
创新意志是指#22312;创新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那种自觉的#12289;顽强的、勤奋的甚至#26159;冒险的精神。创新是在未知中求索#65292;不可能一帆风顺,或可能是“#21315;呼万唤不出来”,更有许多创#26032;成果是在逆境中诞#29983;的,经受了无数次失败#21644;打击,有的甚至使人心力交#30209;。美国学者阿瑞提在《创造的秘#23494;》一书中提出:“尽管创造者要具#26377;一定的智力,但高智商并不是高#21019;造力的先决条件。”可#35265;,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27963;动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24773;感为动力,以良好的个性品#36136;作后盾。在生物教学中,要激励#23398;生树立像周恩来同志“为#20013;华之崛起而读书”的#36828;大理想。具有像爱迪生#21457;明灯丝一样的坚定信念。在“探#31350;性学习”中培养学生具#26377;敢于求异、勇于创新的气魄、#33258;主探索、发现问题、提出问#39064;;利用“实验操作”,#22521;养学生坚忍不拔,持之以恒#65292;不怕困难和挫折的顽强意志和#33391;好的人格特征。从而培养学生#20581;康的创新情感和个性品质。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三、形成灵活的创新#24605;维方式
创新思维决定#30528;一个人能否创新及创新能力的大#23567;,是创新素质的核心。爱因斯坦#26089;有断言:“创造并非逻#36753;推理的结果”,因此在生物#23398;教学中必须有意识地#22521;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和#21457;散思维能力等。逆向思维是有#24847;识地从常规思维的反#26041;向去思考问题,也就#26159;常说的“唱反调”。在一定程度#19978;讲,逆向思维更需要勇气#65292;需要树立创新无权威、创新无止境#30340;观点。在这方面孟德尔等#20026;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他以叛#36870;的勇气和创新的精神由#19968;位天主教牧师而成为遗#20256;学的奠基人。发散性思#32500;是一种多方向、多数#37327;、全面展开的辐射型思维方式,是#21019;新思维中最可贵的思#32500;形式,是学生将来成#20026;创造性人才的基础#12290;它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思维#27969;畅性。一个人创造性的高#20302;是由他的发散思维的素质和具#26377;的价值所决定的。一个人的创新#65292;无非是想到了别人#36824;没有想到的可能性,或者说,就是#21035;人思维尚未扩散到的领域,被#20320;的思维扩散到了。#21457;散思维又是创造活动的起#28857;,其广度和深度都#23558;大大影响学生创新精神#21644;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尽管有的学#29983;提出的方案是幼稚的、不全面的,#29978;至是错误的,但其中无不#21253;含着创新的火花。例如,#22312;学习了基因的分离#35268;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后,#20877;来重新认识豌豆作为杂交#23454;验材料的几大优点,以#21450;分析实现F2代分离比的条#20214;,鼓励学生大胆猜测,#20197;培养发散性思维方#24335;。
四、养成良好的科学态#24230;
科学是老老实#23454;的学问,在寻找客观规#24459;的过程中,需要严密和实事求是的#31185;学态度,需要及时分析试验过#31243;中出现的种种现象,哪怕是极偶#28982;的一个发现,否则就#20250;与即将获得的新成果擦肩而#36807;。例如贝特森和潘#32784;特用香豌豆作杂交实验#26448;料,首次发现了F1测交结果不遵循1∶1∶1∶1的孟德尔遗传#35268;律,而是亲本组合明显多#65292;重组合明显少。这似乎是一个#24847;外,但他们还是以#23454;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肯定了这一#8220;意外”,最后因此获取成功。
#20116;、学会学习
学会学习主要是指养成#33391;好的学习品质和具备一定的学习能#21147;,其目的是树立终身学习#30340;理念,使学生成为爱学#20064;、会学习、善学习的人,从而具备#32456;身创新能力。从表面看,学会#23398;习与创新有一定距离,其实#19981;然,这是因为当今世界知#35782;总量的迅速扩张和更替#21608;期的日益缩短,使学习的时#38388;自然而然地从青少年延伸到了人的#19968;生,使学习的场所#30001;学校位移到了社会#12290;有人说“学习就是工#20316;的组成部分。”只有不断学习与掌#25569;,才能始终把握科学#25216;术发展的脉搏,才能#22987;终站在知识创新的前沿。#21487;以这样说,学习的停止,也就#24847;味着创新的终止。因此“学到老,#29992;到老”更具时代意义#65292;学会学习已成为知识经#27982;时代的人所必须具备的创新#21697;质。
在生#29289;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少一#28857;灌输,多一点探讨,让学生尽#21487;能地“参与”到知识的产生和发#23637;过程中去,从而使接受知识#36716;变为发现知识,达到培养学生#23398;习能力的目的。如在#35762;授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时,#25945;师可以按探索法组织#25945;学,发现向光性→分#26512;原因→提出假设→设计#35797;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24635;之,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20027;要渠道,也是培养学生#21019;新素质的主要途径,只要我#20204;生物教师把握创新素质的培养#30446;标,充分挖掘创新教育素材,#36816;用有效的教学方法#21644;手段,一定能在传授生物学知识#30340;同时,培养学生的#21019;新能力,以迎接新时#20195;的挑战。 #36716;贴于 免费论#25991;下载中心
初中生物教学中创新素质的培养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