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课堂有奖竞赛与学习效果关系的实践与思考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0854 日期:2023-12-20 来源:论文网
  【摘 要#12305;本文通过对课堂有#22870;竞赛与学习效果关系的#23454;践和观察,发现激#21169;对学习积极性具有明显#30340;正面影响。在教学中#35201;适度运用课堂有奖竞赛方#24335;,但是课堂有奖竞赛对学习效果的#20419;进作有不是简单的#32447;性关系,本文着重探讨了课堂#26377;奖竞赛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关#38190;词】竞赛 教学效果 关系研#31350;
 #12288;
  竞争是一切生物得以繁#34893;、发展的推动力,也是社会不#26029;向前迈进的原动力,竞争在自然界#21644;社会界无处不在,人们时#26102;刻刻都处在有形的和无形的竞争#20043;中。竞赛是人类社会#27169;拟自然竞争的一种形式,而#23398;习竞赛更是为了为学习营造#19968;种相互砥砺、不断提高的一种氛围#12290;本人曾有意识地将学#26657;组织的多种多样的竞赛活动渗透#21040;教学实践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2290;关于这一点,在拙文《论#31454;赛在日语教学中的作用》中(#12298;大众科学》2008年5#26376;)有较为详细的阐述。
  #22312;上述将竞赛活动与#25945;学结合的实践进行了一段时间后#65292;我又考虑在具体的课堂教#23398;中引进竞争机制。出发#28857;是引进竞争,活跃课#22530;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12290;
  #24403;时,我所教的三年级的#20027;要教学特征有三点:(1#65289;人数较多,多达33人;(2#65289;教材深度较难,学#29983;自己难以预习;(3)#22312;三年级上学期,同#23398;们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12月初举行的国际日语水#24179;一级考试上,对预习和复习#19981;太重视。在课堂中,他们关注的主#35201;是与考级内容相关的知识点。
#12288; 针对班级的具体情况,以及#21644;部分学生的交流获得的信息,#25105;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引进#20102;教学竞赛的方式。
  
  一、课前的“新闻报#36947;”竞赛
 #12288;
  课前3—5分#38047;的日语“新闻报道”#35201;求学生事先能调查自己#24863;兴趣的新闻,或直接下载日语网#31449;上的信息,或自己翻译成日语,然#21518;再变成口头表达的语言,在讲台前#21457;表。虽然它需要花费#23398;生一定的时间,但它能锻#28860;学生的综合日语运#29992;能力,培养学生的社#20250;观察力和思辩能力。但是在#27700;平考试之前,大多数同学显然没#26377;过多的热情去完成它#12290;结果,这项意义深远#30340;活动似乎变成了我和极少数同#23398;的专利。大多数同学更习#24815;当一名听众和学习者。到后来,#25105;也渐渐地失去了报道的乐趣。
 #12288;这时,我想到了奖励的办法。第#19968;天,我没有进行报道,同学#20204;对此也没有感到惊讶。我#35831;同学们毛遂自荐上讲台#25253;道。在一阵等待之后,有人上台#20102;。结果,不论他的报道如#20309;,作为上讲台报道的第一#20154;,他得到了我事先准备#22909;的小奖品——一支水芯笔,我把它#21629;名为“踊跃发言奖”#12290;结果,同学们兴奋了#65292;课堂沸腾了。3分钟报道之#21518;,我趁热打铁引导同学#20204;进入教材内容的学习。
  后#38754;几天,凡是踊跃上台的第一报#36947;人,都得到了我的小#22870;励。这种竞赛和奖励,其最大的作#29992;是较大地带动了课堂的#27668;氛,尤其是对下午的课堂有很大#30340;兴奋刺激作用。 转贴#20110;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二、#35838;堂中的“积极应答”竞赛
  
  一#33324;地,一次课有90—100分钟,课堂良好氛围的维持仅仅#20381;靠3分钟的课前报道远远是不#22815;的。要自始至终地#21560;引学生注意力必须#19981;断地进行采取各种积#26497;的刺激。因此,在课堂#20013;,对于积极配合教师教学#65292;积极做出“应答”的同#23398;也可以得到奖励。值得指出的#26159;,我所采取的奖励不是#20107;先约定的答对哪一道题就#26377;奖励,而大多是随机性#30340;,看具体情况而定。比如说,#26576;一位几乎从不在课堂中#21457;言的同学,如果哪一天他举手发#35328;了,那么我就奖励他#23454;现了“零发言”的突#30772;;当同学们的思绪还停留在#26576;一点上没有回到课本时,我的有奖#31454;赛可能就开始了。这时,谁的注#24847;力能迅速回到教材中,#25110;者是教师的讲义中,那么他就可以#25343;下一个小奖。总之,奖#21169;的项目是随机的,得奖#32773;也不限于一般竞赛#20013;实力最强者,而是人人#20960;乎都有机会获得。
  这种课堂#20013;的竞赛与奖励,对于吸#24341;学生的注意力,调剂学#29983;在课堂中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26377;很强的促进作用。
  但是#65292;在这种竞赛加奖励的教#23398;方式实行2个月后,我和#21516;学们都感到了一种尴尬,课堂气氛#20284;乎又在逐步回到以前的状态,#20026;此我感到困惑不已。到底还#35201;不要再实施下去?我决定在班上33人中进行一次问卷#35843;查。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如下#65306;
 
  在“其它#34917;充意见”一栏中,有3位同学阐述了相似的意#35265;:在一段时间后这种课堂竞赛#19982;奖励也变得单调和无力了#12290;教学效果的根本改进主要在于#25945;师的灵机应变的教学方式和教师自#36523;水平的提高。
  针对问卷调查#30340;结果和同学们的意见,我对#36825;次实施的课堂竞赛教学方#24335;进行了总结和反思,得出今后教#23398;中值得重视的经验,具体结#35770;是:
  第一,奖励机制#19982;教学目的之关系不十分#26126;确;
 #12288;第二,奖励因过于频繁而逐#27493;失去吸引力和推动力在所#38590;免;
#12288; 第三,购买奖品行为本身#20063;受到自身经济条件#30340;一定限制;
#12288; 第四,课堂教学的效果#20027;要取决于教师本身的#25945;学方式和教学业务水平#12290;
  恰#36898;我在进行自我反省之#38469;,我有幸参加了日本国际交#27969;基金举办的为期2个月的中国#22823;学教师日语教学法研修班。通#36807;这次短期研修,我对于上述#25945;学实践中如何能取得一定的成绩#65292;但后期为何会遇到这样的困惑#26377;了初步的理解。原因在#20110;第二语言学习是一个较为特殊#21644;复杂的过程,其教学法也不是单#19968;的,而是多个环节的#32508;合利用。例如,就“读解”来说,#23427;包括“Bottom-Up”、#8220;Up-Down”和“相互#20132;流”的三种模式,不管哪种#27169;式,都需要事先调动学习#32773;对于“读解”某文章的潜在#30693;识和信息。并且,上#36848;三种模式中无论哪一种,在#20855;体教学中都应该体现#23545;于学习者各种不同的阅读能力和阅#35835;技巧的培养。
  当然,这并不是说课#22530;教学中的奖励完全不适#29992;,而是强调不能单一#12289;单调地使用。如何在新#30340;教学法的指导下,科学合理#22320;将课堂竞赛与奖励渗透到教学中,#30495;正有效地促进教学,提高#23398;生的学习效果,将是#25105;下一步的研究课题。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