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12305;本文有感于中央电视台#12298;百家讲坛》——易中#22825;品三国节目的老少皆宜,体会到#21382;史教学尤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20852;趣、方法,寻找到历#21490;与现实的契合点,帮助学生#28145;入历史、了解历史,汲取有益的历#21490;知识,帮助其成长#12290;
【关键词】#21382;史 兴趣 #25925;事 分类 现实
接触一门新课程#65292;学生总会觉得有些不知深浅,#26377;些顾虑担心,尤其是历史这#38376;看似古老的学科。最近中央电视台#12298;百家讲坛》——易中天品三国节#30446;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这给我#20204;的历史教学提供了一#20010;新的视角。
怎样消除学生#30340;顾虑,让他们顺利轻松地开始#21382;史课的学习呢?我#20197;为激发他们学历史的兴趣,再#36741;之以一些行之有效的方#27861;,对他们度过初学#38454;段是有帮助的。
一、激发#20852;趣
#12288;1.通俗地解释历史
历史就是过去发生#30340;人和事,一个人有#19968;个人的历史,一个#29677;级有一个班级的历史,一#20010;家庭有一个家庭的历史#65292;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历#21490;,很普通也很平常,#21382;史就是过去发生的人和事。
#12288; 有了对历史的初步理解,#21516;学们之间就可以相#20114;介绍各自的历史及各家的历史。有#30340;同学竟推而广之地介绍起他们原#26469;的班级及过去生活过的小区,讲#24471;津津有味,欲罢不能,#20805;满许多美好的回忆。同#26102;,对历史也有了一种亲#20999;感。记得有一位胖#32982;的男同学说:“过去#30340;我‘苗条’挺拔,可惜那已成为#21382;史。”马上有一位快嘴的男同学说#65306;“你快减肥,‘胖胖’又会#25104;为你的历史。”听得同学们#21700;堂大笑。我却很想抓住这个话#22836;说开去,想说说昨天、今天和明天#26159;怎样的亲密,想告诉他们该怎样谱#20889;自己的历史,一时#38388;竟觉得有千言万语#65292;不知从那说起……这#30495;是一个好的开端。
2.从小故事着手
#36825;比较符合初中生思维的特#28857;,他们的形象思维比较突出,对具#20307;的人和事比较容易发生兴趣。如讲#21776;太宗重视纳谏,就讲一个#23567;故事:说的是有人#36865;给唐太宗一只美丽的小鸟,唐#22826;宗非常喜欢它。有一次唐#22826;宗正在把玩这只小鸟,远远地#30475;到魏征(唐代有名的敢于直言的#22823;臣)往他跟前走来,他忙#25226;小鸟揣进怀里。魏征早#23601;看到了这一幕,走过来后#23601;故意站在皇上面前#35828;个不停,直致那只#23567;鸟在唐太宗怀里憋死。这个#25925;事是说唐太宗身为皇上,却有敬畏#20043;心,这在古代帝王中是#38590;得可贵的。所以他统治时期出现了#33879;名的封建治世——“#36126;观之治”。那么,这样一位开#26126;的君主身上还有哪些故事呢?#21516;学们的脸上都流露出想知道得更多#30340;神情。
3.鼓励多读多看多想
影视作#21697;、文学作品是我们生#27963;中司空见惯的。它们不同于历#21490;课本的是:人物形#35937;典型、鲜明、生动,有很强的艺#26415;感染力,为人们所喜闻乐道。#21382;史是根,它是影视作品、文#23398;作品创作的背景,通#36807;这些典型人物去了解创作背景,#20063;就了解了那段历史。例如:说到#39033;羽,人们头脑里总会出现他因#26080;颜见江东父老而自刎#20044;江的悲壮画面。“头颅赠#25925;人,宝马送亭长”——千百年来,#20154;们总是对这位失败#30340;英雄唏嘘不已。想#24403;年项羽本是胜利在握,是#20160;么原因使他兵败如此?再比#22914;说到贪官,人们很自然#22320;会想到和珅,是什么样的社会#22303;壤孳生出了如此巨大的贪官?可#20197;由和珅联想到满洲贵族的腐败,#20877;由此联系到清朝的衰落,这样多看#12289;多想、多联系,头#33041;里慢慢就会有一幅幅历史画#21367;了,对历史的理解#20063;就会越发深刻了。#30693;道的越多,问号就#20250;越多,兴趣也就会#36234;浓。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二、注#37325;方法
#12288;
1.明确历史知识的#20998;类
#12288; 政治史、经济史、思想文#21270;史、民族关系史、中外关系史,一#20010;国家一个朝代的历史总是要由#36825;几个方面构成。随着#23398;习的深入,可以经常进行这样的#32451;习:例如昭君出塞,应该#20998;在哪一类?答案是民族#20851;系史。玄奘西游应该分在哪一#31867;?答案是中外关系史。曹雪#33465;著《红楼梦》属思想文化史内容,#40644;道婆改进棉纺织技#26415;属经济史内容。
掌握#20102;这种分类方法,就能够#23621;高临下、高屋建瓴地#30475;历史,就能够提纲挈领、纲举目#24352;地学历史,学的知#35782;越多,越能对历史的全#35980;有更清晰的了解。
2.#23398;会找前因后果
从某种#24847;义上讲,历史讲的就是前因后#26524;。万事万物总是普#36941;联系的,事出总有因,有因就有果#12290;例如,一个朝代的兴#34928;,总是与当朝统治者的所#20316;所为有很大的关系。#36132;明的君主,他们身上#19968;定有一些相似的地方#65292;如勤于朝政、任用贤良、励精图#27835;,像汉高祖、隋文帝,唐太宗#31561;;而一些亡国之君,他#20204;身上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如残暴无#36947;、任用奸佞、奢侈糜烂,像夏桀#12289;商纣、隋炀帝等。学会这种#22240;果分析法,可以深入理#35299;历史现象,可以感觉到#21382;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19981;是零散的拼凑,如隋唐时期的对外#25919;策与隋唐盛世之间,#28165;朝的闭关政策与清王朝的衰#33853;之间就有着必然的#22240;果联系。
3.寻找历史与现实的共#21516;共通之处
#12288;最近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12299;——易中天品三国节#30446;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这样一#20010;学术节目,而且是有关历史的,#20026;什么会有如此效应?易中天教#25480;的一番话给我们揭开了谜底—#8212;他说:“‘秦时明月#27721;时关’,不管历史怎么发#23637;,有一点是不会变的#65292;那就是‘人性’,大家都是#20154;嘛。我讲座中的‘灵#39746;’其实就是人性和对人性#30340;解读,我做的工作就是把历史人#29289;还原为普通人,和我们所#26377;的电视机前的观众一#26679;,让我的观众们看历史人物就#20687;看自己的邻居,所以,#25105;讲历史的方式可以总结成四句话:#8216;以故事说人物,以人#29289;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20197;文化说人性。’最后落脚在#20154;性上。”
易中天教授的这番#35805;说出了问题的实质所#22312;,他是深入了每一颗#24515;灵,了解了他们的喜#24594;哀乐、所思所想之后#65292;才把他们介绍给电#35270;观众的,所以我们才会觉得那些#21382;史人物那么真切,那么可#20197;理解。
#12288;虽然易中天教授的睿智#12289;才华是我们短时间#25152;不可企及的,但他对历史人#29289;的深入理解和把握,以及#19982;观众交流的真切和方法都是#24456;值得我们借鉴的。
会者不#38590;,难者不会,对于初#23398;历史的学生,我们尤其要#25343;出耐心和真心,给他们提供切#23454;的帮助。我还清晰地#35760;得当我把司马迁《陈涉世家#12299;中关于陈胜“燕雀#23433;知鸿鹄之志哉”的那段话介#32461;给他们时,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惊异#21644;敬佩的眼神。我还记得当时有这样#19968;段对话,我问:“陈胜‘缀耕之垄#19978;,怅恨久之’说明陈胜#20855;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他们得出#30340;结论是:“陈胜经常喜欢思考。#8221;我又问:“大泽乡起义,陈胜脱#39062;而出,是不是偶然?”他们说:“#19981;是。”最后得出结论:成功属于#26377;准备的人。那陈胜对我们的成#38271;有什么启发和借鉴的作用呢?当时#35752;论非常热烈,好像陈#32988;就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一员#12290;
#30340;确,历史终究是人#30340;历史,就像一句话#35828;的那样:古今一也#65292;人与我同耳。人类总有许多#20849;同共通之处,我们要善#20110;体察,用心去寻找,就会有所体#39564;,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相信上述#29702;念、方法如能经常地渗透、运#29992;到历史教学实践中,#23545;避免历史课堂的枯燥和#20047;味,激发同学们学历史的兴趣,#19968;定会有所帮助。 转贴#20110; 免费论文下载#20013;心
帮助学生轻松学历史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