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51;键词】新课标 中学 体育教#23398; 改革
一、#26032;课标下中学体育改#38761;存在的问题
1.部分体育教师整体#32032;质不高
体育课程改革的关#38190;和重要环节是体育与健康#35838;程的实施,体育教师则是课程的主#35201;实施者,是课程实施的主体。因此#65292;体育教师的素质是决定新课程改革#25104;败的关键。但从目前农村学#26657;体育教师队伍的构成上来看,#21576;现年龄偏高、学历偏低的特点。在#20559;僻的农村学校还存在代#35838;教师、非师范类教师,体育教#24072;整体素质不高;部分体育教#24072;思想观念落后,教师缺少自#23398;自研,缺乏新课程#19987;业引领,教学手段缺乏先进#24615;,部分领导者素质较#20302;。
2.体育教师#23545;新课标的认识不够
由于一线#20307;育教师受传统体育教#32946;思想和固定教学模式的影#21709;,我们会遇到很多诸#22914;教师教学观念如何#36716;变,自主、探究学习,合作学习#65292;学习评价等方面改革的难题,#32780;这些难题也是在短时间里很难解#20915;的。主要有两点:一是学#26657;客观条件的限制;#20108;是部分体育教师对新#35838;标缺乏应有的认识,传统#30340;教学思想仍在左右着他#20204;的教学思路。
3.忽视#25216;能和体能的实效性
体育课#19978;只求学生动,不求#25484;握技能;只求走过#22330;,不讲求技能的提高;只#27714;欢快,不求练身的负荷实效。#22312;技术技能类教学中,也一味强调#23398;生的主体性,要学生自己#21435;创新、去体验、去实践,花#30340;时间长不说,恐怕#20877;聪明的学生也难创造出固有#30340;技术。新的课程理念#19981;能落实到掌握技能、提高体能水平#19978;,有的老师甚至认为新体育课改#27880;重主体教学、快乐教学#31561;就可不讲求技能提高了,这是对新#35838;标认知上的严重误区。
#12288;
#12288;二、新课标对体育教#24072;的要求
#12288;1.转变体育教师#30340;教学观念
#12288; 传统体育教学过分强调#25945;师的主导作用,从#32780;忽略学生的主体作#29992;,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只会跟#30528;教师后面进行模仿练习。这种#26087;的体育教学观,不利于新世纪新#22411;人才的培养。因此,在体#32946;教学改革中,首先应当转#21464;旧的教学指导思想,变被动#24335;教学为主动式教学。只#26377;教师转变了旧的教#23398;观念,把学生的积#26497;性充分调动起来,使之成为课堂#30340;主人,学到体育的技能技术,掌握#31185;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2.体育教师要营造和#35856;教学氛围
有效#25945;学首先要致力于营造#19968;种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平等是#25351;在教与学上没有尊卑#12289;高低之分;和谐是指#24072;生情感的沟通和融洽。#35201;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善于为#23398;生创设宽松、和谐、愉#24742;的学习情景,营造出#20855;有真诚接受和理解为特征的体#32946;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意识#21040;自己在一个群体中#23384;在的价值。营造良好的教#23398;氛围,一是发扬教学民#20027;,优化教学组织。课堂上教#24072;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20064;,鼓励质疑问难,发#34920;不同意见,形成师生#8220;互动流”;二是体育教师#35201;提高业务素质,优化#25945;学艺术;三是注重情感投入#65292;加强师生情感沟通。教师如能#22312;具有较高的教学素质的基础上#65292;予以情感投入,努力#37319;取与学生心理情感相#25509;近或相容的态度和方#27861;,形成与学生和谐共振的#24773;感基调。
3.充分发挥#23398;生的主体地位
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化#20026;学生发展的引导者,新#35838;程把教师的角色定位在引导者#19978;,因为学生身体健康的形成#65292;是一个主体的建构过程,不是#22312;整齐划一的批量加工中能完#25104;的,要求我们要尊#37325;差异性、尊重多样性、尊重创造#24615;。作为引导者,教师要记住#33258;己的职责是教育所#26377;的学生,因而要坚信每个学#29983;都有学习的潜能,#22312;体育教学中,要尽量#32473;每位学生提供同等的机会,#35201;经常仔细地检查、反省自#24049;是否在对待不同学生上有差别#65292;在评价学生的学习过#31243;和结果时,要做到公平、#20844;正、公开。 免费论文下载#20013;心 #12288; 三、新课标下体育教学改#38761;的几点建议
1.加强中学体育教师培训
#12288;做好教师培训工作是顺#21033;实施新课程的基础#12290;国家要高度重视农村地#21306;的课程改革,要真#27491;在思想上、工作上重视农村学#26657;体育课程改革,为农村体育课程改#38761;提供切实的支持。在经费方#38754;,各省(区、市)应安排一定的#32463;费支持农村的课程改革,各省的#22521;训经费要主要用于体育教师的培#35757;。
2.学校领导要#37325;视对新课标的学习与贯彻
学校#39046;导必须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引领,#20805;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21160;作用和辐射作用。除了体育教师外#65292;班主任、其他爱好体育的教师、#19968;些水平较好的学生以及校外的有体#32946;特长的社会人员,都是我#20204;可以利用的人力资源#12290;
#12288; 3.加大经费投入
首#20808;,国家和地方财政#24212;加大财政投入,改善体育教学条#20214;,为贫困地区农村中学体育工作的#21487;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20445;障,为新课标的全面实施提供物质#26465;件。其次,要充分利用#31038;会资源,鼓励企事业单位、集体和#20010;人捐资办学。
4.大力开发体育资源
#12288;在体育教学资源开发利用上#35201;寻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与#23398;生身体条件相应的教学内#23481;,在不超越学生某个思维和身体#21457;展阶段,又不低于现有最低水#24179;的情况下,要考虑教学的广#24230;、深度和进度的弹性#65292;整合教学资源,让学生每节课都有#26032;的收获、新的感受、新的发展。
5.创新教学方法,提#39640;教学质量
《新课程#26631;准》把教学内容理解为达成#23398;习目标的一种手段。这就意#21619;着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学校#23398;生、教师的实际情况选取不#21516;的教学内容,使体育#25945;学内容更加丰富多样。《#35838;程标准》实施建议指出:现#20195;竞技运动项目,新兴#30340;运动项目,民间民族传统体育项#30446;,学生自我创编的体育运动项#30446;。
#12288; 6.因材施教,强调学生身心同#27493;发展
不#21516;年龄阶段的学生,在生理和#24515;理上都具有不同的年龄特征#65292;即使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65292;由于其先天的遗传#32032;质,后天的生活环境和所受的教育#20197;及学生本身实际情况#30340;不同,在身心发展的可能性、方#21521;和水平上也都存在#30528;差异。这就要求教师#23545;学生的教育、训练等方面也要因人#32780;异,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65292;做到区别对待,有针#23545;性地进行教学。
参考文献
[1]毛振#26126;.体育教学科学化探#32034;[M].北京:高等教#32946;出版社,1999.
[2]季#27983;.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浙江教育#20986;版社,2003.
[3]马云鹏.教育科#23398;研究方法导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23398;出版社,2002,1.
[4]李桂铃.“健康第一#8221;教育理念与学校体育#25913;革.体育学刊,2004,11.
[5]毛振明.体育课程#19982;教材新论[M].辽#23425;大学出版社,2001. 免#36153;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