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12305;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多#23186;体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在#35821;文教学中利用多媒体#35838;件,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24615;,使教学内容更直#35266;形象,增强课堂的密度,提高#20449;息含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21147;等;但同时它也存在着#19968;些误区,有些教师会#36807;分强调课堂容量,过分追求直观#24418;象,淡化了教学语言,抹杀了学#31185;个性,然而,我们怎#20040;才能优化多媒体语文教学呢?那#23601;必须适时、适量、适当。
【关键词】优化;多#23186;体语文教学
【Abstract】Along with information technique of day by day development, multimedia extensive application at the classroom teaching.Make use of in the language teaching multimedia lesson piece, ability transfer student of study aggressive, make the content of course keep view image more, strengthen classroom of density, exaltation information content, development student of innovation ability etc.;But in the meantime it also existence some mistake area, some teacher would over-emphasize classroom capacity, excessively pursue to keep view image, downplayed teaching language, annihilated academics character, however, we how excellent turn a multimedia language teaching?That have to be well timed, just the right amount of, appropriate.
【Key words】Excellent turn;Multimedia language teaching
1.多媒体#35821;文教学的优势
今天,多媒体教学已经#36234;来越普及,越来越显示#20986;其无限的生命力,无可否#35748;,多媒体在教学尤#20854;在语文教学上具有#19968;定的优势。
1.1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21457;学习兴趣。
多媒#20307;辅助教学进入语文课堂,为语文#25945;学创设了丰富多彩、逼真形象#30340;语言环境。集文字、图像、动#30011;于一体的教学环境很容易刺激学生#30340;多种感官,有利于#35843;动学生的学习积极#24615;,有利于记住所呈现的新#30693;识,而且能化静为动#65292;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29983;通过观察,使其如同身#20020;其境,不仅可以接受大量的#25945;学信息、而且能获#24471;清晰明快的感受,画#38754;生动,图、声、文配合,使学生#22312;上课时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问#39064;,无疑能提高教学#25928;果。
1.2使教学的内#23481;更直观、更形象,能加强学生的#35760;忆。
我们#30693;道:人们对于信息的接受主要来自#20116;个感觉器官,即视觉、听觉#12289;触觉、嗅觉、味觉,其中前三者#21344;了百分之九十五的信息量#12290;而运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23398;,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35273;和听觉功能,使教学的内容#26356;直观、更形象,这样#32943;定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65292;加强学生的记忆,激发学生学#20064;课文的热情。
1.3增#24378;了课堂的密度,提高了信息#21547;量。
多媒体#20316;为一种辅助教学手#27573;,弥补了教师课堂教学方法的#19981;足。教师能根据需要#21453;复多次地呈现教学#20449;息,使学生能通过形象的动态图形#19968;目了然,收到意外的教学效果,拓#23485;信息传递的渠道,提高单位时#38388;内传递信息的容量,增强了密度#12290;课堂学习的内容是有限的,#32780;多媒体手段则可以短时间内将与#35838;文内容相关的东西引入课堂,#20174;而拓宽学生的视野,加大课#22530;容量。
1.4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能否有#25928;地培养创新能力成为衡量教育#25104;败的重要标准。创造性思维能力#30340;培养应该落实在课堂教学这个#20027;渠道中,让全新的多媒体#25945;学贯穿其中,达到事半功#20493;的效果。只有在能力与情#24863;的双重作用下,学生#30340;创新能力才获得有#25928;发挥。计算机多媒体能#22815;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和丰富#30340;教学情景,使学生通过多种感知激#21457;求知欲望,激发想象思维#65292;以加强知识的主动理解和运用,#20419;使学生创新能力不断提高#12290;
2.多媒体语文教学的#35823;区
多媒体在语文教堂#19978;得到了充分的应用,但同时,我们#20063;应该清醒地看到,部#20998;教师在运用多媒体#20301;未能把握正确的“度”,#22312;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
2.1过分#24378;调课堂容量,影响教学效果。
多媒体手段为提供丰富#30340;知识信息创造了条件、提供了便利#65292;有些教师惟恐传授的知识不#22815;,不辞劳苦地把所有能收集#21040;的资料全带进课堂塞给#23398;生,结果使课堂容量过大、#23398;生负担太重,加之图像的快速切#25442;,亦很难从中捕捉#25945;学难点和重点,从而造成学生#36208;马观花、浅尝辄止,对知识#20063;只能蜻蜓点水式地吸取#12290;多媒体手段的运用给知#35782;的陈述提供了很大的自#30001;空间。在语文教学中,就一篇具#20307;的作品而言,其包含的信息量是十#20998;大的,教师尽可能多地渗入与之#30456;关的资料、知识,#29702;论上有利于学生对所学课文的#29702;解,但在实际教学过#31243;中,贪多的结果只会影响教学效#26524;。
2.2#36807;分追求直观形象,束缚了#23398;生的思维拓展。
#22810;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突破了文本信#24687;的局限性,使许多知识、情节能够#30452;观化、形象化。因#32780;有些教师在语文多媒体教学实践#20013;,总是千方百计想方设法#23558;语言文字信息直观化、#24418;象化,使学生把握了事#29289;本身的同时也束缚了其自#36523;思维的拓展。文学#20316;品所描绘的景物和人物形象在学习#32773;脑海中的再现是学习的一#20010;重要内容,但绝不是最终目#30340;。多媒体通过对文学#20316;品所涵括的文字、声音#12289;图像、颜色、情节等的处理,只#33021;达到对作品的初步审#32654;要求,却无法更深地让学生#29702;解作品的内涵,而多媒体#30340;显示让学生以为这就是作#21697;的全部,从而在主观上#25298;绝对这些生动可感#30340;形象进行更深入的#24605;考,知其然,不知其#25152;以然。学生对文学#20316;品的再创造就缺少了理#24615;分析,从而导致其思维的萎缩。
2#65294;3淡化教学语言,阻碍了师生情感#30340;交流
作为用#35821;言构筑起来的文学作#21697;的教学应十分重视情感的交流。#32472;声绘色、引人入胜#30340;讲解和分析,对于语文课堂来说,#26159;十分有益而且是十分必#35201;的。在多媒体教学中#65292;因为大部分信息可以从屏幕上直#25509;获取,教师往往只是#32771;虑如何将这些画面或#25991;字以口头语言连接起来,这样#23601;出现以复述画面文字代替#25945;师自己教学语言的窘境。这样,#22810;媒体手段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阻#30861;了课堂师生之间的情感交#27969;。每个有经验的老师都#33021;从学生的眼神、面部表情上#25509;收信息,然后作出相#24212;的反映,而学生也可以从教师的#20030;首投足、脸部表情得#21040;鼓励,受到启发。这种交流#26159;无声的却是必不可少的。教师手不#31163;鼠标,学生眼不离屏幕就隔断了这#31181;无声的交流,使课堂#25945;学模式成为另一种借助于高科#25216;手段的“满堂灌”。
2.4#25273;杀语文学科个性,弱化教#23398;主体的弹性与张力
多媒体能把本学科的教学#20869;容都集中成形于统一的课件,#20351;用者只须依序点击即#21487;教学,但它却消融了各学科本身#22266;有的特点。尤其是语#25991;学科,被多媒体教#20855;“规定”成为与数理化#31561;学科内容不同、形式一样#30340;翻版,则严重偏离了语文学#31185;的个性。一些教师开展的多媒体教#23398;在很大程度上置语#25991;学科的能动性、灵活性、#20154;文性于不顾,把学生#30340;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和创造#33021;力固定在一张张软盘上,偏离#20102;语文学科的个性要求。语文教学#26412;身是灵活多样的,学生的实际水#24179;决定教师的实际教学过程,#32780;这些有血有肉的符合学生客观实际#30340;教学活动一旦被固定成#26631;准化的操作模式,不可避免#22320;会弱化教学主体的弹性与张力、#38459;碍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25381;,使之最终成为机器的#25805;作者和解说员。
#22810;媒体有其优势,同时#20063;有其误区。那么,怎样#25165;能使多媒体教学优化其效果呢#65311;笔者认为,要做到三适#65306;适时、适量、适当#12290;
3.1适时#12290;
“适时”就是找准#20999;入点,相机而用。如课前需#21019;设情景,激发学生的#23398;习兴趣,可以利用多媒体#21160;感画面容易刺激学#29983;的多种感官的特点,调动学#29983;的积极性,同一节课不#21516;时间出示多媒体教学效果是不同的#65292;如一位教师在讲解朱自清先生的《#32972;影》时,首先,让学生自#35835;课文,然后出示由#12298;背影》改编的电视小品《背影#12299;,教师最后讲解课文;而另#19968;位教师一上课先让学生#30005;视小品《背影》,然后,让学生自#35835;课文,最后教师讲#35299;。同样一节课,出示的先#21518;顺序不同,产生差别较#22823;的教学效果。后一位教师先#35753;学生电视小品《背影#12299;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26356;加全神贯注地学习#25991;本,而第一位教师在中间#20986;示,不仅调动不起学生的好奇#24515;,而且前摄抑制和后#25668;抑制的影响影响了学生的注意力和#31215;极性。多媒体技术用在#35813;用的时间事半功倍,用#22312;不应该用的时候画蛇添#36275;事倍功半。如果学生的每一#33410;课自始至终满堂都是图片、音乐、#21160;画的“盛宴”,对学生视力#12289;听觉有害很易审美疲劳,削弱了独#33258;感悟能力、想象力、理#35299;力,更无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益#12290;
3.2适量。
多媒体的使用要做到适量#65292;过分依赖多媒体会适得#20854;反。比如教《邓稼#20808;》一文,有的老师既链接作者#21450;文章的相关资料(包括给学生开出#30340;作者的佳作名篇及获奖情况等)#65292;还链接许多专家学者对其人其文#30340;评论和分析等。表面上增加了信#24687;量和课堂容量,实际上#28216;离于课文教学之外的大量无#29992;信息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因为#23398;生既没对文本阅读和欣赏,也没对#38382;题分析和讨论,认知语文和体验#24773;感以及学生能力的培养都没有得到#20805;分的体现。
#22810;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20854;价值应是为师生所用,#20026;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提供帮#21161;。而什么时候需要这#31181;帮助,要看是不是不#29992;就不行。要当用则用#65292;不用则弃,不要为“装#39280;”课堂而用。每一节课要从教#23398;内容和教学对象出发,防止#20869;容过多,形式过多#65292;看而无用的现象发生,引#36215;学生疲劳,影响学生#25928;果。
3.3适当。
“适当”就是指多媒体用在#8220;精彩”之处,用在激#21457;学生兴趣,有利于突出重#28857;,突破难点之处,用在有利于优化#25945;学内容之处。我们经常#30475;到一些教师的一节课#20174;开始到结束全部是多媒体展#31034;,屏幕占据了黑板所#22312;的位置,电脑代替了教师,#22914;果把教师的录音加进多媒体,设置#20026;自动播放,完全可以不#29992;教师了。多媒体永远代替不了教师#65292;技术是为教学服务#30340;。多媒体应该用在用传统教学#25163;段不能解决或者不易解决的#22320;方。在教学中教学大纲规定#24517;须开的实验由于学校条件限制#32780;不能开设,用传统的教学手段由#20110;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23398;生不易接受,为了使教学内容直#35266;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为了开#38420;学生视野,为了提高学生学#20064;的兴趣和能力等等。在语#25991;教学中,如果在课堂中用#19968;张张幻灯片把课文的内容一一呈现#20986;来让学生身临其境,#23601;破坏了文学的意境美、想象#32654;,这样的现代教育技术还是不用#20026;好。
参考#25991;献
[1] 《多媒体语文#25945;学的利与“避”》,凌志宇,《#38646;陵学院学报》,2003年3月第1卷第1期。
[2] 《多媒体语文教学的误区与#23545;策》,邓崛峰,《中#23567;学电教》,2003年3月。
[3] 《对多媒体语文#25945;学的思考》,于学俊,《牡丹江#25945;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三期。
[4] 《多#23186;体语文教学的思考#12299;,朱孔学,《语文教学研#31350;》,2005年9月#12290;
[5] 《走向#25104;熟的多媒体语文教学#12299;,王振华,《教学探索》,2006年9月。
[6] 《浅析多媒#20307;语文教学》,赵国志,《#20869;蒙古统计》,2008年2月#12290;
[7] 《谈谈多媒体语#25991;教学的好处》,罗胜#26408;,《中小学电教》,2008年6月。 免费论文下#36733;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