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丰富语文教学模式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0791 日期:2023-12-19 来源:论文网
  【摘 要】#26032;的语文课程资源观,要求我们实现#35838;程资源信息化,开发和#21033;用网络资源,完成课程#36164;源由单一的印刷材料向网络资源过#28193;。在这种根本性的变革#36807;程中,教师和学生是开发和利用网#32476;课程资源的主体。#31508;者在长期的电教工作中重#28857;对建设语文课程资源网#31449;方面进行了设计和应用探索。
  【关键#35789;】信息技术 语文#25945;学 整#21512;
  
  随着信息技#26415;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普及,信#24687;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29992;也越来越广泛和深入,许多#25945;师做出了很有意义#30340;尝试和探索。2001年颁布的#12298;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31215;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36164;源,积极利用并开发#20449;息化课程资源。”信息化#35838;程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21487;以在多媒体计算机上或网络环境#19979;运行的,具有课程价值的教#23398;资源。它具有数字化、多媒体化#12289;超文本化及网络共享性和开放性的#29305;点。开发和利用信息化课#31243;资源,可以为语文教学开辟出#19968;片新天地。在课程改革的大前提#19979;,如何克服信息技术#22312;语文教学应用中的不良做#27861;,使之真正帮助我们#25552;高语文教学的效果,#30495;正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是#25152;有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义务和责#20219;。
  
  一、信息技#26415;带来新的语文教学模式
#12288; 
  由计算机、通信、媒体相#20114;融合而引起的高科#25216;革命日新月异,现代信息技术与语#25991;教学整合后,将在语文课程实施#23618;面上引发深刻变革信息技术#20026;语文教学构建了一个#22810;媒体、网络和智能有机结合的互#21160;式、开放性的动态教学环境教学方#24335;由传统单一的“我教你学#8221;转变为情境创设、主#21160;探索、协作学习等新#22411;学法的综合运用教学#36807;程转化为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25104;为课程内容持续、动态地生#25104;与转化、意义不断建构与#25552;升的过程教学媒体由单纯传递教学#20869;容的载体转变为教师#21019;设情境、激发和引导#23398;生探索知识、延伸自己#28508;能的载体师生由简单的“教”与#8220;学”的关系转变为和谐、民主、#24179;等的合作伙伴关系#31561;等。展望整合后的语文教学#21069;景,至少在以下几方#38754;将要产生巨大改变,或者#24050;经初露端倪:
  1.促#36827;个性化语文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使教师的#25945;学个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展#31034;,教师可以把要传授的知识转化#20026;个体意识,按照自己设#35745;的逻辑进程,选用最适合自己#20351;用的教学方式,有效地进行教#23398;。在辅导“语言知#35782;和语言表达”的专题时#65292;我们可以把报刊杂志上#20986;现的许多活生生的例句#21450;日常阅读时遇到的妙辞佳句编#25104;练习,做成课件,用电#33041;和投影展示、分析,便于学#29983;接受并很快形成能力。
  在作文批阅讲评时,#25105;们可以将学生习作事#20808;输人电脑,课堂上投影#24182;进行集体批改。师生一边读,一边#25214;出问题,教师当即用键盘改#27491;,所有学生马上从#23631;幕上看到了修改前后的差异#65292;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那#31181;点石成金的效果是从前无#27861;想象的,其作用和影响也是无#27861;估量的。
  2.构#24314;电子化语文教材
  千百#24180;来,一直以纸张为载体的#35821;文教材,将发生根本性#30340;变化。以光盘和网络为载#20307;的电子化语文教材,将#20197;其储量大、更新快、便于携带#32780;成为未来教材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12290;在布置课堂作文时,有时可#20197;把图片投影到屏幕上,一米多见#26041;,全班同学都看得清清楚楚,然后#35201;求学生根据其内容展开联想和#24819;象,用口头或书面表达方式#65292;进行说明、记叙或议论#12290;这种方式扩大了写作的题材范围,#20063;更易激发学生的灵感,使之有物#21487;写,有话可说。
  在#26816;查学生预复习效果时,#21487;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作“无试#21367;测验”。我们精选试题制成#24187;灯片,课堂投影,限时完成。#19968;般利用“幻灯片切换”方式,每#27425;设计十题,每分钟#25773;放一幅,学生手里没有试卷,只#39035;交一张答卷即可。这种小测试,#20415;于使所学知识得到及#26102;巩固,体现了“短#24179;快”的优势。
  3.创设#34394;拟语文课堂
  以多媒体、#32593;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将把师#29983;引入全新的教与学#30340;世界。学习不再囿于学校#65292;课堂变得更加开放,依靠#20114;联网和远程教学技#26415;而建立的虚拟教室将#20351;教学延伸到全世界#12290;许多学生家里有电脑,他们可以足#19981;出户,在家里学习,同时#19982;老师、同学保持联系。教师也可#20197;鼓励他们把课件拷贝#22238;家,或把网络相关资源摘录下来做#36827;一步的综合研习。学生有佳#20316;,教师也可以要求他们输#20154;电脑,便于批改、整理、交流。 转贴#20110;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二#12289;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思#32771;
  
  #25226;多媒体与网络技术运#29992;于语文教学,直观性强、信息#37327;大,音形色有机结合,调动了#23398;生多种感官的体验及其相互#21327;调,开辟了新的教育天地#65292;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26524;,无疑是一大进步。然而,整合#21518;的语文教学还有值得思考完#21892;之处:
  1.多媒体技术与#23398;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
  利用现#20195;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25945;师常常过于注重它的直观性,喜#27426;插人大大小小、色彩斑#26003;的图片,这比起过去的一支粉笔一#24352;嘴来的确直观生动得多。但令#20154;遗憾的是,学生们#24456;容易被这些“小把#25103;”所吸引,从而分散了对#25480;课内容的注意力,以致喧宾#22842;主。信息技术应该是教学的一种#36733;体和补充,而绝不是调味品。#22810;媒体课件充分利用声像#12289;文字媒介对教材进行诊释,#21019;设教学情境,创造认知“冲突”#65292;应当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19982;学习,开拓思路、引发#24819;象,将媒介、感知与材料#34701;于一体。
  2.“人机对#35805;”与师生课堂交流
  #29616;代信息技术可使我们的课#22530;教学如虎添翼,但若把握#19981;当,课件便成了“教案搬家#8221;,教师就成了“放#26144;员”,师生之间在#29305;定情境中的富有情#24863;的交流就会成为人和冰冷的机器#20043;间的毫无情趣的交流,这是语#25991;多媒体教学的大忌。教#24072;始终是教学的设计#32773;、学习的倡导者、#35838;堂的组织者,教学艺#26415;的要求提高了。教师要#31934;心筛选将要讲的话、要#20889;的字变得更精练、更富启#21457;性,处处体现主导作用。
  3.现代教育技术#19982;传统语文教学
  语文学科#26377;它特殊的一面,好文章的深刻内#28085;和意蕴,不是能够图#35299;的,相反容易因为简明#30452;露而限制了学生自#30001;地联想和想象,破坏了含#33988;朦胧的不确定美。如果不切实际#36827;行多媒体程式化课堂教学,#23601;会淹没了学生思维的个性、#25945;师教学的个性。无#35770;计算机、网络有何等惊#20154;的能力,它们永远不能取代#20154;类。现实迫使教师走向#25945;学意识的回归,既#35201;保留传统教学的优点,又要发挥#22810;媒体技术的长处,二者优势#20114;补,优化整合。
  总#20043;,计算机多媒体技#26415;与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是语文教#23398;改革中的重要一环,需#35201;广大的教师努力地探索#12289;研究、开发,并付诸#20110;教育教学实践中。
  
  

参考文献


 #12288;[1]刘华.运用信息技术,#35302;及语文教学的灵魂[J].中学语文教学,2004,(11).
  [2]余彤辉.关于信息技术在语文#25945;学中应用的意见[J].中#23398;语文教学,2004,(11).
  [3]陈#38047;樑.“不可替代”与“不能替代”[J].中学语文教学#65292;2004,(11).
  [4]管然#33635;.语文教学“科学精#31070;”刍议[J].中学#35821;文教学,2004.
  [5]鲁洪生.如#20309;理解“个性化的阅读#8221;[J].中学语文教学#65292;2004.
#12288; [6]王本华.什#20040;是真正的语文课[J].中学语文教学,2004,(11). 转#36148;于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