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可持续发展观在地理教育中的培养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0785 日期:2023-12-19 来源:论文网
  摘要:#22320;理教学中很多内容都可以渗#36879;可持续发展思想,#26412;文阐述了可持续发展观在地理教育#20013;的培养模式,具体包括:#37319;取多种讲授方法、鼓#21169;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以及充分利用#30005;化教学技术几个方#38754;的策略。
  关键词:地理教#32946;;可持续发展观;培养模式
  可持续#21457;展源于人们对环境的逐步关注。#38543;着经济迅速发展,资源和环境遭到#36234;来越重的影响和破#22351;,人类已尝到了破坏环#22659;的苦果。人口、环境、#36164;源、社会、经济作为可持续#21457;展的五个主要因素#65292;与地理教学的主要内容十分#21563;合。随着社会对可持续发展观#30340;广泛认可和关注,以及对可#25345;续发展策略和方法的需#27714;,加强对受教育者可持续发#23637;观的培养,成了地理课程的重要#20219;务之一。地理课程在培养可持#32493;发展观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65306;地理知识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32032;养,也能为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35266;奠定良好基础,使#23398;生进一步形成生态道#24503;;地理思维则对于学生提高创新#24605;维、综合思维能力,并在可持续发#23637;观的视角下认识环境提供帮#21161;。所以, 可持续#21457;展观在地理教育中#30340;培养是完全可行的。
  一、可#25345;续发展观在地理教育中的培#20859;
  1.#37319;取多种讲授方法
  利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在#25945;学实践中生动的传播可持续发展#24605;想,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发展观,#20174;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理#35770;联系实际,对人类发展中资源#12289;环境、经济、社会问题进行#20998;析,是通过地理教育渗透#21487;持续发展观的有效方法。#22312;教学组织和教学内容确定之后#65292;教学过程的核心部分#23601;是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36798;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21487;以采用多种课堂讲授方法#23545;可持续发展内容进行讲授,要构建#26377;实证性的、促进学生#24605;考的教学形式和内#23481;。
  (1)辨证分析法
  辨证分析法依#25454;事物发展和运动规律#26469;认识事物,这是地#29702;课程教育中的一个基本方法#12290;辨证分析法运用全面的观点#12289;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对立统#19968;的观点,尽可能地反#26144;事物的变化与发展规律,这对于#22521;养学生全面认识问#39064;的能力非常有利。如,在讲授河流#30340;综合治理时,以三峡工#31243;为例,采用辨证分析方法,#35753;学生在了解三峡工程的有利一面的#21516;时,也使之看到该工程对当地#29983;态环境的不可忽视的影响,使#23398;生对深层的环境问题进行思#32771;,从更深的层次理解可持续发展思#24819;。
  (2)比较分析法
  比较#20998;析法,即将相近或同类事物按同一#27861;则进行对比,对其共同点和差异#28857;进行分析,根据分析对比结果去#25512;测未知事物的性质和特征。#21487;持续发展观是人类发展的指导思想#65292;它在经济、自然和#31038;会三大背景下,对地理#25945;学进行渗透,因此,比较分析#27861;对可持续发展观的讲授有很大帮助#12290;举例来讲,在讲述阿斯旺水坝(#22467;及)的同时,提供我国都江#22576;水利工程的信息材料,对比这两个#27700;利工程,运用比较分析法#65292;对两大工程给周边环#22659;带来的不同影响进行分析#24402;纳和总结,使学生受到可持续发#23637;观的熏陶。
  (3)实#35777;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指的是通过实#22320;考察,或者利用教学媒介,#23454;物资料、实证数据,使学生分#26512;和认知地理现象,同时接受#21487;持续发展观的熏陶,在课堂教#23398;中,可以结合具体的地域,综合考#34385;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的发展,摆#33073;那种人文要素和自然#35201;素分裂的结构,引导学生从区#22495;条件、区域发展方向这一新的视角#26469;构建可持续发展观念#12290;例如,可以结合工业园区的#35268;划与建设实例,针#23545;当地的经济状况、发展目标与生#24577;现状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与矛盾#65292;通过实证研究型教#23398;方法,引导学生寻#27714;解决办法,提高学生进行探#31350;性学习的能力,对学#29983;进行可持续发展思想教育。
  2.充分利用电化教#23398;技术
  在地理教学引入电#25945;模式,把电化教学运#29992;在地理教学之中,#21487;以避免在可持续发#23637;内容教学的困难。在地理教学引入#30005;教模式具有以下几#20010;方面的优势:
 #12288;(1)有利于学生可持续#21457;展思想的认知。
  根#25454;教材中的可持续发展内容#65292;采用电化教学手段,选用#30005;影、电视、录像等电教#23186;体引导学生获取可#25345;续发展知识。在地理教学#20013;利用录像、投影等直观教具,把可#25345;续发展知识具体而有趣地#34920;现出来,为学生理解、记忆创造#26465;件。同时又适应了#23398;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诱发#23398;习动机,激发学习热情,#35843;动学习可持续发展知识#30340;兴趣。教师借助电教媒#20307;,结合地理教材中的可持续#21457;展内容,向学生提出启发#24615;、探索性的重要问题#65292;让学生积极思维、做出#21453;馈。这样对学生的观察力#12289;思维力的培养与发展是大有#35048;益的。教师可以借助录#20687;提出深入的问题,学生进行归纳#32508;合、分析概括、而后得出结论#12290;这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25945;师的主导作用,又突#20986;了启发性原则和直观性原则。 免#36153;论文下载中心
  (2)有利于#23454;现图文统一
  图是地理的形象#26448;料,地理教学离不开图#65292;图中有着丰富的地理知识、地#29702;现象。由此可见,充分发挥图#30340;作用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关键所在#12290;若用一般的手段展示图的内容#65292;存在一定局限性,电教手段可#20197;充分发挥图的作用。利#29992;投影,有利与学生#35835;图填图、发展思维,多学知识,#28183;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有时候,课#26412;上的大段文字,不如幻灯上的#19968;幅彩图。这种新的活泼的#26032;形式,可以引起学生的#20852;趣,指导学生看图#20998;析、综合归纳、得出#32467;论,使其主动获取可持续发展#30693;识。
  3.鼓#21169;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我国传#32479;的教学方式以讲述为主,#20197;教师和课本为中心。可以引入探究#24335;学习模式,提倡新的更适合#21487;持续发展教育的教学方#24335;、方法。从现实社会生#27963;中或者地理学科领域#30830;定研究主题,创设#31867;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学#29983;独立地发现问题、搜集与处理信息#12289;获得知识、技能的发#23637;,同时增强探索精神和#21019;新能力,鼓励学生就可持续发展#38382;题自主学习,积极思考#65292;独立判断。在此基础上对学生#21442;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意识进行#22521;养,引导学生在地理课#22530;上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突出#25945;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使#22320;理教学从应试型、知识型向素#36136;型、能力型方向转变。#23398;生的积极参与,更有利于在地理课#31243;中引入可持续发展的#35266;念,逐渐对学生的思想#21644;意识进行渗透。
  二、#32467;束语
  可#25345;续发展教育可以培养#23398;生唯物的、辨证的思#32500;方法以及科学的生态观念,地理教#23398;中很多内容都可以渗透可持#32493;发展思想,了解教师与#23398;生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现状,并提#20986;切合实际、科学的#21487;行性的教育计划,是非常必要的#12290;
  参考#25991;献:
  [1]叶民强著.《双赢策#30053;与制度激励—区域可持#32493;发展评价与博弈分析》,社会科学#20986;版社,北京.2008
  [2]王伟中主编#65292;郭日生,黄品副主编.#12298;地方可持续发展导#35770;》,商务印书馆,北京.2009.5
  [3]廖荣华编#33879;.《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36341;》,湖南师范人学出版#31038;,长沙.2005.3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