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背景下,重庆城市体育与农村体育的现状比较分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0773 日期:2023-12-19 来源:论文网
  【摘 要】重庆是一个二元结构极为#31361;出的直辖市,农村人口、#20892;村学生人数都占很#22823;的比例,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20013;,农村是重点,但农村教育、#21355;生、体育等事业发展远远落后于#22478;市。本文就主要从重#24198;市城乡群众居民体育这个方面的#29616;状分析重庆市城乡#20307;育的发展。
  【#20851;键词】城乡体育 现状 比较
  
  群众体育是体育事业#30340;重要组成部分,是提#39640;我国人口素质,强国强#20307;,提高国家实力的百年大计,从#38271;远的角度看,是我国体育发展战#30053;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西部大#24320;发的历史时期,研究#37325;庆城乡群众体育的发展状况,目的#26159;找出适合重庆城乡体育的发展方#21521;,为重庆体育可持续发#23637;奠定基础,以期对西部地区#20307;育协调发展提供参考和#20381;据。
  1.重庆市农村居民与城市#23621;民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
  从这次对#20892;村参加体育锻炼的520人的调查#26174;示:男性锻炼者421人#65292;占参加体育锻炼总人数的80.96%;女#24615;锻炼者99人,占参加#20307;育锻炼总人数的19.04%;其中年龄主要集中在6—23岁,以青少年为主,#21344;参与体育锻炼总人#25968;的64.1%,老年#20154;为153人,占参与体#32946;锻炼总人数的29.4%。从这#20010;比例可以看出:参加体育锻炼#30340;人群里有93.5%的是青少年和#32769;年人,中年人参加体育#38203;炼的很少。对重庆市城区居#27665;群众的610人的#35843;查中显示:男性锻炼者296人,占参加体育锻炼总#20154;数的48.5%,女性锻炼#32773;314人,占参加体#32946;锻炼总人数的51.5%,参#21152;体育锻炼的各个年龄阶#27573;的人群比例以中老年人#20026;主。
 #12288;调查统计的数据结果表明#65306;城市与农村的居民参加体育锻炼#26102;,在性别上表现出明显的不同,这#20027;要与他们的体育意识、#21463;教育水平、工作生活的方式#12289;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2.重庆市农#26449;居民与城市居民参与体育锻炼时#38388;和次数对比
  农村居民在时间的#23433;排上较大程度受到农#26449;季节性生产劳动的影响#65292;有较大随意性和无固#23450;规律的特点。调查结#26524;:有 61.8%的人很少有时间#21442;加体育锻炼,有19.3%的人有#20805;足时间进行体育锻炼;53.5%的人每周锻炼不超#36807;1次,多数人每次锻炼不足30#20998;钟,而且有 42.7%的人体育锻炼的时间#19981;定,随意性很强,农闲是锻炼#30340;高峰期 (达到58.2%)。农村人群参加#20307;育锻炼的次数少、时间短,这#20027;要与农村的生活特征联系比#36739;紧密所致。
  城市#23621;民参加体育活动时间一般是#22312;早上、下午和晚上,#20063;有少部分居民选择在上#29677;时间,这与我国其他城市的#24773;况一致。每周锻炼次数主要集中在 1次和 2次,3次以上的只占21.8%,但他们每#27425;锻炼是时间大部分人都超过了30#20998;钟。从这次调查的结果可#20197;看出,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参#19982;体育锻炼的时间、次数是明显#19981;同的,这主要与他们的生活特征和#29983;活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3.重庆市农村#23621;民与城市居民参与体育锻炼时场所#30340;选择
 #12288;农村居民参加体育#38203;炼活动时,在场所选择上63.6%的人参加体育活动#30340;地点不固定,常常选择在#26194;谷场、自家庭院、小树丛林#31561;。对邻近的农村学校、企#20107;业单位的开放体育场所是广#22823;农民参加体育锻炼和比赛的最佳#22320;点,但目前完全开放的只#26377;26.5%。近年来#65292;随着科教兴国战略和希望工#31243;的实施,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32780;带发的“农村全民健身工程#8221;的推行,使学校,特别是相对贫困#22320;区学校的办学条件、硬#20214;建设有了较大的改善,所以,#21033;用农村学校师资和场地设#26045;推动农村体育开展具有十#20998;重要的意义。重庆市周边区县农#26449;几乎没有商业性健身活动#22330;所,这与当地农村的经济发展落#21518;以及群众体育意识淡薄有关。
  城市居#27665;参加社区体育锻炼地点的选择#19978;,主要是收费场所、#20844;共体育场所、公园广场、自家#24237;院、单位体育设施#12289;住宅小区、社区体育设#26045;、树林河边、公路街道等。#25910;费场所、公共体育场所#20108;者已占58.87%,说明重#24198;市近几年里的体育健身设施建#35774;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9982;市政府近年来的重视有#24456;大的关系,重庆市主城区近几#24180;着力于体育设施的建设,建#35774;了两江四岸工程配套全民健身场地 62个,新建青少#24180;体育俱乐部4个。重庆市#30340;社区体育近几年里有了长足的#21457;展。   4.重庆市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参与#20307;育锻炼活动方式和项目选择
  重庆市农村居民参加#20307;育锻炼的活动方式呈现如下状#20917;:独自锻炼、与朋友、同#20107;一起锻炼、参加村里组#32455;的活动、参加体育辅导站锻炼#65292;他们主要以“独自#38203;炼”和“乡村组织锻炼”主,因#20026;该地区的农村建立起#26449;体育辅导站和俱乐部还非常少#35265;,所以导致参加体育辅导站方式#38203;炼的人也相当少。在项目选择上#65292;农村居民选择了散步、慢跑、#36339;绳、乒乓球、羽毛球和足球、篮球#12289;排球等球类活动。这也就更#36827;一步证明了学校体育是国民体#32946;的基础以及在农村群众体育发#23637;中的重要作用。
  在对城市社区#23621;民体育健身活动方#24335;的调查中发现:独自锻炼、与#26379;友、同事一起锻炼、参#21152;社区组织的活动、参加体#32946;培训班等方式进行体育锻#28860;。在项目的选择调#26597;中,选择比较多的是散步#24930;跑,其次是旅游、#20132;谊舞、羽毛球、气功太极拳、#32593;球、健美操等。表明重庆市#23621;民日常体育锻炼是以#23567;型多样的健身、保健、娱乐项目为#20027;,选择的活动项目基本上能满#36275;自身健身的需要。但是只有84.2%的社区居民选择健身路径#65292;也说明重庆市健身#36335;径建设值得思考。总的#26469;讲,重庆市社区体#32946;方式已由过去单一的体育竞#36187;为主向多形式的群体活动转变#65292;这与我国城市居民参加社区体育#38203;炼的项目特征大体#19968;致。
  从这些结#26524;可以看出:农村居#27665;和城市居民在活动方#24335;上没有太大的差别#65292;唯一不同的是城市更方便些#65292;他们可以按自己的意愿选择#20307;育锻炼的方式,而农村居民#30456;对要受的外界环境的#38480;制。在项目的选择上差别就比#36739;大些,农村居民还是参加些#27604;较传统的、对场地设施要求不太#39640;的体育活动,城市居民选择#30340;项目更广泛、对场地设#26045;要求相对高些的运动城市,这#20063;是城市与农村最大的差#21035;。
  5.重庆市农村#23621;民与城市居民体育消费#24773;况
  农#26449;居民除家庭日常消费外#65292;最主要的消费支出为:盖#25151;子、添置家用电器、家#20855;、支付子女教育费用、医疗保险#12289;日常开支,体育、文化娱乐#28040;费的支出都是比较次要。说#26126;重庆农村经济较为落后,人#20204;消费能力低,体育消费意识#28129;薄。
  重#24198;市城市居民人均体育消费与我国发#36798;地区比较还有较大差距#12290;统计资料显示,重庆市2005年全年城市居#27665;人均可支配收入10244元#65292;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8623元,由此看出,#20307;育消费的潜力还非常大。#20182;们在体育消费上主要表现在:购#20080;运动服装、购买体育彩票、观看体#32946;比赛、订阅体育报#21002;、购买健身器材、体育#26053;游等。
  总之,农村居#27665;在体育活动中几乎是没有经费#25237;资,他们是用最原始的活#21160;方式、穿日常是服装进行#20307;育活动,城市居民在体育活动上的#28040;费更细、计划的更周#35814;。这与家庭的经济状况、生活#29615;境、体育意识等有关#12290;
  重庆市是典型的大城市#24102;动大农村的格局。体育事业受#31038;会总体经济环境的影响,#20063;呈现出以城市带动#20892;村的特点,城乡差别较大。#20854;主要原因:区域经济差异对农村体#32946;的制约性;教育政#31574;、人们受教育程度问题以至于#24433;响人们的体育消费观念#65307;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以#21450;农村现有的条件制约农村体育的发#23637;。
  对目前的状况,政#24220;有必要制定城乡体育教育统筹发#23637;相关政策,努力把农村体育工作纳#20837;法制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36712;道,同时要将农村体育的投入纳入#25919;府部门的财政拨款中,以#20445;证每年有适当比例的经费来源,为#20892;村开展体育活动提供必要条件#12290;积极发动社会力量进行捐#21161;,将资金重点用于改#21892;农村体育活动的基#30784;设施,改善体育锻炼活动的#29616;有条件。
  以上是从重庆市#20892;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参加体#32946;活动的情况、体育锻炼时间#21644;次数、体育锻炼时场所的#36873;择、体育锻炼活动方式#21644;项目选择、体育消费情况几个方面#65292;来对比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体#32946;活动的现状,发现他们之间存#22312;很大的差别,这主要是由于城区、#20892;村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城乡统#31609;发展,实现和谐社#20250;、提高农村生活水平的背#26223;下,要缩小农村体育与城市体#32946;的差距,必须建立农村与城区之间#30340;交流机制,双方加强交流与合#20316;,实施社区与村落之间对口扶持与#24110;助,其主要举措包括:农村定期派#36963;有一定基础的体育爱好者到#22478;区社区学习交流,参观优秀#31038;区指导员指导体育#27963;动,城区社区定期派遣#20307;育社区指导员到农村指导体育锻炼#65307;双方定时开展体育联谊活#21160;,彼此学习先进经验;城市社区#21487;利用的体育资源通过网络传递到农#26449;,实现体育资源公平#12289;公开化,促进城乡体育活动#19968;体化;双方体育爱#22909;者之间广泛开展体育交流活动,如#21508;项目运动队友谊比赛等;城区也可#20197;将部分闲置的体育器材用#20110;支援农村体育,这些举#25514;将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城区与#20892;村体育的差距,促进城乡体育的发#23637;,提高城乡体育的整体水平。
 #12288;
  

参考文献


  [1]赵云书.重庆市农村群众体育#38203;炼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山#22823;学学报论丛,2007,27,(1): 89-94.
  [2]刘官元#31561;.重庆市城市社区体#32946;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河#21271;体育学院学报,2008,22#65292;(1):15-18.
  [3]#24352;发强.中国社会体育现状#35843;查结果报告[J].体育#31185;学,1999,19(1):4-7.
  [4]胡健#65292;徐钢,罗韵.重庆市社区体育现#29366;调查与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23398;版),2004,(1):65.
#12288; [5]刘芳.重庆市社区体育#30340;发展对策[J].重#24198;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23398;版),2004,(6):608 - 612.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