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的创新能力培养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0762 日期:2023-12-19 来源:论文网
  【摘 要】我国对新世纪的中#23398;生提出的:“学会求知、学会#20570;人、学会审美、学会创造#12289;学会发展”的素质要求中,其核心#26159;新时期的创新精神和#21019;造能力。因此,培养#23398;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成了#24403;今教育的首要任务。在进一步深化#32032;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该#35748;真领会生物新课程#26631;准精神,在生物教学中加强对#23398;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笔者结合#29983;物教学的实际,浅谈在生物新#35838;标下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体会和#35748;识。
  【关键词】生物 教学 创#26032;能力 培#20859;
  
  1 教师教育观#24565;要转变
#12288;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实施创#26032;教育,首先要解决#30340;问题是教师教育观念的#36716;变。生物教师肯定#20250;注意到生物新课程与#26087;课程的显著差别在于多#20102;学生的参与,少了#32769;师的说教。因此生物#25945;师应该认识到,教育不应#35813;仅仅是训练和灌输的#24037;具,它应该是发展认知的手#27573;。素质教育的实施#65292;将彻底改变以往的封闭式#25945;学,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得到#20102;极大的尊重,由于学生积#26497;参与,由于每个学生的创#36896;性都受到重视,指令性和#19987;断的师生关系将难#20110;维系,教师的权威#23558;不再建立在学生的被动与#26080;知的基础上,而是建立#22312;教师借助学生的积极参与以促进#20854;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一个有#21019;造性的教师应能帮助#23398;生在自学的道路上迅速#21069;进,教会学生怎样对付大量的#20449;息,教师更多的是一个向导和#39038;问,而不是机械传递知识#30340;简单工具。在创新#25945;育体系中,师生关系#23558;进一步朝着“教学相长”的#26041;向转化和深化。
  #21478;一个需要认清的问题是#37096;分教师比较喜欢智商#39640;的学生而不喜欢创造力#24378;的学生。因为创造力强的#23398;生往往有更多的不合乎传#32479;的兴趣,他们常常探究#37027;些特别不符合“教学常规”#35201;求的知识领域,被教师认为增加#20102;教学负担。实际上,教师的#36825;种看法极易束缚学生创新能力的发#23637;。
  2 在备课中要#26377;意识地渗透创新教育的思想
  为了在生物课堂中#22521;养学生创新能力,#25945;师在备课中就要在教学#35774;计中始终渗透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20859;,并且要制定适用于不同层#27425;学生的多层次教学目标(即所制定#30340;创新教育目标能够使每一个#23398;生都有所创新)。教师#35201;在挖掘新课程教材的基础上,精#24515;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23398;切入点,这些切入点可以是教学难#28857;和重点、演示实验,也可以#26159;生物学家的创新经#21382;和体验,或者是学生#33258;己的创新成果展示,以激发学#29983;的求知和创新欲望。#25945;师要善于引导和迁移学生的创新#24847;识,以使其发展成为对科学真理#30340;追求与探索。
  3 营#36896;创新教育的课堂环境
 #12288;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24847;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教#23398;氛围,使师生交往#30340;心理状态达到最佳水平#65292;以保证学生心情舒畅、思维#25935;捷,使各种智力和非智力#30340;创新因子都处于最#20339;活动状态,从而提高教学#25928;率。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32467;论超出教师所设计和期望#30340;轨道时,教师不应#24378;行把学生的思维纳入#33258;己的思维模式之中#65292;用自己或教材上的结论#26463;缚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要#21892;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27426;迎学生与自己争论,要#32473;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使学#29983;逐步具有创新的意识。如在生物#35838;堂教学过程中,某个学生提出了与#25945;师截然不同的见解#65292;教师不应该只是简单的否#23450;学生,而应引导学生#23457;视其观点,并得出正确#30340;结论。这样做可以#20445;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26641;立起进行独立学习#21450;创新的自信心,使其创新思维#22788;于活跃状态。
  提出问题#12289;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创新能力的一#20010;重要方面。生物教师#22312;课堂教学中要加强培#20859;学生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30340;能力。教师要为学生提供#21457;现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30340;机会和条件,并使学生在学习#36807;程中体会到创新的成就感。教#24072;要充分挖掘教材在培养与训练创#26032;能力方面的内在因素,设计#24688;当的生物问题。在教学中要启#21457;学生自己发现问题#65292;自己解决问题,使学生逐渐养#25104;独立获取知识和创造性地运用知#35782;的习惯。如在《植物#23545;水分的吸收和利用》#36825;一节的教学中,教师#20986;给学生这样一道题:#22914;何测定成熟植物细胞的细胞#28082;浓度?学生经过思考,也许#20250;想到配制不同浓度#30340;蔗糖溶液来测定细胞液浓度#12290;这类问题,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21448;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12290; #20813;费论文下载中心   4 #37325;视生物课堂中的实验教学
  在生物#35838;堂的实验教学中,#19981;仅要让学生学会实验的具体#20570;法,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技能,#36824;要引导学生学会研究生#29289;问题的实验方法,为培养他们#30340;生物创新能力打下良好#30340;基础。如常用的“控制条件”的实#39564;方法、“显微观察法”的实验方#27861;、“自然考察法”的实验方#27861;等。教师通过选择典型的#23454;验(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28436;示实验、学生实验等#20869;容),通过多种实验方案的设计、#35752;论和辨析来培养学生的生#29289;创新能力。
  另外,#25945;师可以把某些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35774;计为探索性实验,使之达#21040;不同层次的创新能力培养目标。探#32034;性实验教学较课堂教学有更广阔的#27963;动空间和思维空间,可以激发#21644;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索与#21019;新欲望。学生在自己#8220;探索”生命规律的#23454;验过程中可以把动手和动脑#32467;合起来,锻炼和培养自#24049;的创新能力。教师应让学#29983;明确探索性实验的基#26412;环节,并在实验仪器的#36873;取与操作、实验现象的#35266;察、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结论#30340;得出等一系列环节中,及时对#23398;生进行指导,使学生在相对#29420;立的实验活动中体会创新#30340;艰辛与愉悦,如实验设计#24605;想,生物学方法,实验技巧等#12290;
  5 注意#35838;堂教学中学生创新人#26684;的培养
 #12288;人们的价值观念正经历着#20174;重视人的创造物的价值到重视人自#36523;的价值的转变,而对人#30340;品质评价已趋向于提倡人#30340;创造性、开拓型的性格。因此,我#20204;最终应把创新能力的培养落实#21040;学生创新人格的塑#36896;上。凡是有利于创新活动的#20010;性品质,都是创新需要的,这些个#24615;品质称之为创新个性。#21019;新个性具有相当的完整#24615;和持久性,对学生今后的发展#23558;产生积极的和决定性#30340;影响。为了塑造学生的创新人格#65292;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应#20570;到如下几点:保护学生的好奇心#65292;解除学生对错误的恐#24807;心理,鼓励独创性与多样性,鼓励#24187;想,鼓励和有创造力的人#25509;触,真正把新课标的#31934;神落实到每一个学生#30340;身上。 转贴#20110;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