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课教学方法改革初探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0760 日期:2023-12-19 来源:论文网
  【摘 #35201;】全面提高学生素#36136;,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23454;践能力,进行素质教育、培养#21019;新能力,是我国当前教育#29702;论和教育实践努力探索和#20127;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38190;词】实践 创新 主体 发展
  
  目前,世界#21508;国在中学增设劳动技#26415;课、职业课程已成为一大趋势。#32654;国70年代推广生计#25945;育,强调把普通教育同职业教育#32467;合起来。法国在75年的教育改革法案中,强调职#19994;教育,在初中三、四年级必#39035;开设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科目#12290;80年代末,法国更加重视教#32946;同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30340;联系,把教育同生#20135;劳动结合起来,提出学校必须“#38754;向生活”、“面向企业#8221;、“面向劳动市场#8221;。我国也加大了教育#25913;革的力度,强调全面提高学#29983;素质,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21644;实践能力。因此进行素质#25945;育、培养创新能力#26159;我国当前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努力#25506;索和亟待解决的重要#35838;题。
  
  一、政治#35838;教学方法改革方向——实践教学
 #12288;
#12288; 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教学#26159;培养创新能力、实现素#36136;教育的要求。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30340;竞争与较量,归根#32467;底是科学技术和民族素#36136;的竞争与较量。如#20309;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素#36136;,是摆在我国教育面前#37325;大而又迫切的任务。政治课#30340;实践教学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25945;育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实践#30340;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22522;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26159;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教师应充#20998;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0027;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大#32966;参与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就是说#65292;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25152;有环节之中,使他们在教与学的#23454;践中掌握知识,理解知识#21644;运用知识。列宁从认识论#30340;角度指出:“生活、实践的#35266;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基#26412;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22522;础,人们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21448;是认识发展的动力#12290;教育是一种特殊的实践形式。思#24819;政治课的实践教学是时代#30340;发展的客观要求。知识#32463;济时代是知识创新的时代。教育#26159;知识经济的基础。#22240;为创新能力是人的#37325;要能力,创新能力又来#33258;哪里?它必然来自教#32946;。
  
 #12288;二、政治课教学方法改革操作要点
  
  21世#32426;是一个信息化社会,学习化社#20250;,培养有创新精神与创新#33021;力的创新学生是素质教育#30340;核心。这就要求教师必#39035;敢于打破常规,不断探#32034;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政治教#23398;活动真正成为活跃学生思维,启发#23398;生思维和激发学生创新的过程#12290;
  第一,#24605;想政治课的实践教学#65292;首先强调学生的主#20307;意识。
  传统的#24605;想政治课教学模式过#20998;强调教师的教,忽#35270;学生积极主动的学,学#29983;的实践活动往往只限定在#20570;作业这一个环节上,而在#20854;他教学环节学生几乎是“无事#21487;做”。在新的历史条#20214;下,如何调动学生在教学活#21160;中的主体性,是我们教育#24037;作者必须关注和解决的大问题。所#20197;,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24212;当大胆尝试实践教学,把学生当作#25945;学主体,努力唤醒、激#21169;和鼓励其“主体参与”意#35782;,与教师共同参与教学活动#12290;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树立“#20197;学生为本”,“一切为了#23398;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29983;的一切”的教学意识和教学观念#12290;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12288; 第二,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教学,#24378;调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12290;
  思想#25919;治课有不同于其它课程的#29305;点,即理论性强、政策#24615;强、时效性强、针对性强等#12290;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20010;世界观不是教条,而#26159;方法。从这意义上#35828;,掌握理论就是掌#25569;正确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30340;方法。著名的教育家斯卡特金#35828;:“理想的教学主要#26159;讲授基本的、少量的#30693;识,而在这些知识中,支#26550;着科学的联系。”过去的#24212;试教育只满足于学生对#35266;点的死记硬背,以#35760;得牢、会答题,作为衡量以教学#25928;果的唯一标准。而实际上,这#24517;然出现那种考试完了,脑子#37324;的死记硬背的东西也就#38543;“分”而去,不留任何#30165;迹了。从某种角度#30475;,我们过去的那种思想政治#35838;的教学是不成功的。如果我#20204;的思想政治科教学#19981;能使学生了解理论观点的实质,#25484;握理论思维及其方#27861;,那么我们的教学就可以说#26159;失败者。思想政治科实践教学要求#25226;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任务交由学生#26469;实现和完成,从而真正使学生成为#25945;学活动的主体进一#27493;说,就是让学生运用#25945;材的基本知识和原理解#20915;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学生在求知#12289;探知和用知中都充满学习#30340;乐趣,达到不仅掌#25569;知识而且增长才干#30340;目的。
  #27604;如,我在讲授国有企业的改革#26102;,要求学生到企业做实地调查,#24182;写出调查报告;在讲授商品的价格#26102;,带领学生到农贸市场做市#22330;价格调查,并用所学的经济学原理#20998;析市场的价格现象;在讲授#20381;法治国问题时,组织学生到法院#26049;听案件审理的全过程等等,都会引#36215;学生极大兴趣,进#32780;对所学内容理解更为透彻,掌#25569;更加牢固。
  第#19977;,我们应该特别强调“以学#29983;为中心”的观念。
  “以学生为#20013;心”的观念源于美#22269;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杜威的#8220;以儿童为中心”的观念#12290;杜威主张解放儿童的思维,#20197;儿童为中心组织教学,发挥#20799;童学习主体的主观#33021;动作用,提倡在“做中学#8221;。杜威的以儿童为中心的#24605;想运用于中学和大学#25945;育就成为今天所提倡的以学#29983;为中心的思想了。#30456;应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的特征#26159;重视和体现学生的主体作#29992;,同时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29992;,通常采用协作式、#20010;别化、小组讨论等#25945;学形式或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组#21512;起来进行教学。判断一种教#23398;是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的另一#20010;外显特征便是“谁是学#29983;学习外部活动的控制者和管理者”#12290;如果在教学中学生自己负#36131;控制和管理学习活动,那么这种#25945;学便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相反#21017;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23398;。“以学生为中心”的对立面#20415;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为中#24515;的教学最明显的特#24449;就是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的#20316;用,通常采用集体的、满堂灌的讲#25480;式传统教学。
  第四,国家还要#36827;行思想政治课以学生发展为本的#35838;程改革。
  以学生发展#20026;本的课程,是注重全体学生全面发#23637;与个性差异相统一的课程。这就要#27714;把课程改革建立在脑科学#30740;究、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学研究的基#30784;之上,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21457;的着眼点和目标。这里至少要#22788;理好以下几对关系。第#19968;对关系是学生发展与学科#20307;系、社会需求的关系,#21363;儿童与知识、社会的关系#12290;这三者的关系是动态平衡的关#31995;。以学生发展为本决不是以#20799;童为中心。学生发展离不开学#31185;体系的教学,同时,学生发展#26082;是根据社会需求又是为了更好#22320;为社会需求服务。第二对关系是#23398;生与教师的关系,即主体与主导#30340;关系。未来教育越来越明#26174;的特征之一就是,学生发展的主#20307;性、主动性将显得越#26469;越重要。第三对关系是智能发#23637;与知识传授的关系,一方#38754;,智能发展有赖于#20197;知识传授为基础;另一方面#65292;知识必须转化、升华为智能,才可#33021;最迅速最有力地推动经济#21644;社会发展。这应当是“知识经济#8221;的正确含义。第四对关系是#26234;能发展与人格发展的关系,两者#26082;有联系,又不等同。
  总之,学生发展的内#28085;同素质教育是完全一致的,这对#25105;们树立现代的、科#23398;的课程现是极大的推动。素质教#32946;是21世纪教育教#23398;改革的旗帜。而教#24072;的职责就是教学生如#20309;做人,如何思考,并传授学生具体#30340;知识。不仅必须注重全体性、全#38754;性、主动性,而且#24517;须注重发展的差异性、持续性。个#24615;、潜能、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社#20250;实践能力等等,教师要对每个#23398;生充满爱心、充满期望,用#26399;望的火花点燃学生成功#30340;火炬。 免费论文#19979;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