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清语文知识类型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0763 日期:2023-12-19 来源:论文网
  【摘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式#21644;途径是多样的,也是我们不懈追求#21644;探索的,但分清楚语文知识类型#23545;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21364;是根本的,只有从根本上弄清#26970;语文知识类型,才能大幅度#25552;高语文课堂教学效#29575;。
  【关键词】语文知识 语文知识类型 教学效率
  
  一#12289;语文知识的类型
  
  语文知识,从#19981;同的角度可以分成不同的#31867;型。目前较有权威的认识是从现代#35748;知心理学的角度,认为语文知识可#20197;分成三类:陈述性知识、程#24207;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12288;陈述性知识主要反映事物状态#12289;内容及事物变化发展的原#22240;,说明事物“是什么”、#8220;为什么”和“怎么样”的,如人们#24120;说的“字、词、句#12289;篇、语、修、逻、文”等知#35782;;程序性知识主要反映活动的具#20307;过程和操作步骤,用来说明“做什#20040;”和“怎么做”的问题,如#65292;如何选择词、句,#22914;何概括断意、把握文章的意义#12289;如何评价和欣赏文学作品等#65307;策略性知识是指学#29983;对学习任务的认识、对学习#26041;法的调用、对学习过程的调#25511;,它由三个层面的要素组成,即学#20064;方法、学习调控、元认知#65292;如识字策略、选择语#26009;策略、言语转换策略等等。
  由此可见#65292;语文知识是分类型的,#19981;同类型的语文知识在形成能力#30340;时候其功用不同,比如陈述#24615;知识,它们不能直接#36716;化成能力,只是在能力的转化#36807;程中起辅助作用,基于此“知识转#21270;为能力”这句话是#19981;够严格的。程序性#30693;识和策略性知识能够直接转化#25104;能力,因此它们是知识#31867;型中最为重要的知识#12290;我们讨论知识类型的目的是为#20102;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那#20040;我们的课堂教学到底教了哪些知识#65292;它和教学效率的提高存在什么样的#20851;系呢?
#12288; 
  二、语文知#35782;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们现在的语#25991;知识教学呈现什么样的#29366;态呢?关于这个问题已有专家#20316;出了明确的解答:当前“语文课程#30340;基础知识多为陈述性知#35782;”、“语文课程的基础知识缺#23569;程序性知识”、“语文课程缺#23569;方法和策略性的知识”,总之,#8220;当前语文课程的知识#22522;础比较陈旧、贫乏和存在空#32570;”。也就是说我们的语文教#23398;主要以陈述性知识#20026;主,换句话说,我们的语文#25945;学传授的是无以转化为能力#30340;知识,即主要是能#21147;的辅助性知识,这就#22823;大偏离了我们教学的初衷-培养学#29983;的语文能力,而是注重传授#38745;态的僵死的语文知识。实际的#23398;校教学和教研活动#20063;证实了这一点。此时#25105;们反观一下语文教育长期以来#23384;在的“少、慢、差、#36153;”现象,其中的疑问不解自#28040;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19979;,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分#28165;楚语文知识的类型,所#20570;非所欲,捡了芝麻丢了冬瓜。 免#36153;论文下载中心   三、解决问#39064;的对策
  
  如何提高课#22530;的教学效率?许多语文教#32946;工作者和语文专家都总#32467;了宝贵的经验、提出了有价值#30340;见解,如,创设课堂#24773;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23398;效率;优化课堂设计提高#25945;学效率;整合教学目标提高课#22530;教学;采用讨论探#31350;的方法提高课堂效率;确立教学重#28857;提高课堂教学,等等,不一而足#12290;这些观点和建议来自于#25945;学第一线,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29702;当充分肯定;但是,这些经验#21644;方法无论是宏观的教#23398;目标,还是微观的教学方#27861;技巧,大都忽略(或缺少)了一个#26681;本性的问题,那就是#27809;有分清楚(或没有形成)#35821;文知识的类型,自觉或#19981;自觉地把陈述性知识当作重点来教#65292;从而导致课堂教学#30340;盲目性。
  教学的过程实质是教#23398;目标达成的过程,也就是通#36807;什么样的手段和方法#23454;现教学目标的过程#12290;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无#38750;是培养学生各种语文能#21147;,现在关键的问题是运用什么样的#35821;文知识实现这一能力。这一点#27491;是我们所缺少的,#21253;括课程标准(大纲#65289;的制定、教材的编写、教师的知识#20648;备以及相关的研究成果,也就是#19978;文所说的“当前语文课#31243;的知识基础比较陈旧、贫乏和存在#31354;缺”。由于“语文课程的基#30784;知识多为陈述性知#35782;”,而陈述性知识是不能#30452;接转化为能力的,我们的课堂教学#24688;恰教的就是这方面的知识,#22240;此,我们的教学过程无以达成#25945;学的目标,教学目标的实现#25104;了空中楼阁,可望#19981;可及。对于这不能实现的教#23398;目标,课堂教学还有什么教学#25928;率可言呢?
  教学效#29575;有无效、低效和高效之说,我#20204;认为普遍存在的情况是低效的#25945;学,高效的教学是我们永远追求的#30446;标。大凡高效的教学我们称之为#22909;课,好课的反面是什#20040;呢?当然是低效的课(包#25324;所谓的无效)。但在衡量一节#35838;是否是好课之前必须先明确一个#38382;题,那就是这节课上#24471;对不对,是不是语文课,#21482;有在上对课的基础上才有上好课的#21487;能。在实际教学中以下#30340;情况屡见不鲜:一节课,#25945;师大讲特讲作者生#24179;及作者的逸闻趣事,说是提高#36259;味性;大讲特讲文学#24120;识,说是丰富学生的知#35782;;大讲特讲课文时代背景#65292;说是帮助理解课文内容;大讲#29305;讲课文的思想内容,说是拓展延伸#28145;化,等等,这些内容占据了课#22530;的绝大部分时间,甚至被当成#20102;教学重点。我们无意否认这#20123;内容在课堂教学中的必要性,#20294;是,很显然这节课已经失去了语文#35838;的性质,变成了历#21490;课、生物课、地理课或#25991;化课,真是“乱耕别人#30340;田,荒了自己的地#8221;。这样的课上得再生动,也只是#21719;众取宠,学生的语文#33021;力没有得到任何提高,因#20026;它们传授的是“是什么”#8220;为什么”“怎么样”的知识,是#38472;述性知识,是不能转化#20026;能力的知识,这样的知识#23398;生完全可以自学而不#24517;在课堂大讲特讲,以这种知#35782;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课堂#25945;学效率从何而来呢!“以#30693;识为中心”的课堂教学#23601;是在这条死胡同里越走越远。
  #37027;么什么是好课?什么是#39640;效率的课呢?王荣生教授#24050;经给了我们很好的回答。他说#65292;从教学内容的角度,#19968;堂语文好课可分为最低#26631;准、较低标准、较#39640;标准和理想标准。#20855;体指:最低标准:教师知道#33258;己在教什么(教师对所教内容有#33258;觉的意识;所教的是#8220;语文”的内容;教#23398;内容相对集中)。较低标#20934;:教学内容正确(教学内容与读#35828;听写的常态一致;#25945;学内容与学术界认识一致)#12290;较高标准:教学内容#30340;现实化(想教的内容和实际#22312;教的内容一致;教的#20869;容和学的内容趋向#19968;致)。理想标准:语文课程目#26631;的有效达成(教学内容与语#25991;课程目标一致;教学#20869;容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王荣生#25945;授强调的是一节好课首先#26159;教学的内容要正确,他说:“一堂#22909;的语文课,在我看来,主要的#26631;志是教学内容正确#24182;使学生有效地获取#30456;应的经验。在这样的前提下,课堂#32452;织松散一点,教学中出现#19968;些弯路插曲,都是常态,无伤大#38597;。”
  什么样#30340;内容才是正确的内#23481;呢?当然是在课程目标#32479;领下、能够达成其实现的知#35782;了,而课程目标笼统的说就是#22521;养学生各种语文能力,各#31181;语文能力的实现必#39035;具备相应的语文知识,这种#30693;识就是我们上文提到的程#24207;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可见,#19968;堂好课,一堂体现语文教学#25928;率的课首先具备的就是这类能#22815;直接形成语文能力的语文知识,#35201;获得这类知识当务之急就是分清楚#35821;文知识的类型,让我们#30340;语文教学始终走在#27491;确的轨道上,走在有效、#39640;效的轨道上。
  
  

参考文献


  [1][英]S·皮特·科#24503;.应用语言学导论[M].上海外#35821;教育出版社,1983,12.
  [2]#38889;雪屏.审视语文课#31243;的知识基础[J].语文建设,2002,(5).
  [3]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35838;[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31038;,2007,08.
免费论文下载#20013;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