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渗透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0783 日期:2023-12-19 来源:论文网
  人文就是对#20154;的教化,它既涵盖#20102;政治思想性,也包括人的世界观、#20154;生观、价值观、审美观#31561;一切属于人的精神世界的教育因#32032;。“人文素质”就是#23558;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自身习#24471;、知识传授、环境熏陶等方式#65292;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20869;在品格。人文素质是一个人精#31070;风貌和内在气质的#38598;中反映。那么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23601;是在教学中通过对学生#30340;陶冶教化,从而提高学生#21508;方面的修养,教会#23398;生如何做人。
  中学语文课程标#20934;指出:“语文课程应#22521;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24773;,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29992;祖国语文,……语文课程还应重#35270;提高学生的品德修#20859;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30340;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36827;德、智、体、美的和#35856;发展。”这一理念充#20998;肯定了中学语文教学是渗透人文素#36136;教育的主渠道的地位#12290;诚然,各学科都负有教书#32946;人的重大使命,但是语文学科在#32946;人方面却有着其他学科#19981;可比拟的优势。在诸多学#31185;中,唯有语文是真正让#23398;生感觉自己、感觉生#21629;、感觉到人的喜怒哀#20048;、感觉人的灵动心性的学科#65292;唯有语文是可以让学生尽兴#21442;悟人性、人生、表达个体情#24847;智慧的学科,韩军老师说过:#8220;母语教育,说到底,实际就是#8216;人的精神培植’,就是#8216;丰富人的精神经验、丰富发展人的#29983;命个性的教育’,是一种#8216;本民族文化的教化’”。#22240;而,站在培养人的高度来培养#23398;生的语言能力,担#36127;起塑造学生心灵,培养学生人文素#36136;的任务,是语文教学的#39064;中之意。那么究竟该#22914;何在语文教学中对学#29983;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呢?
 #12288;第一,潜移默化。真正#20248;秀的语文教师在使字生获得知识#12289;能力的同时,应尽量避免单纯#30340;训练,做到春风化#38632;,点滴入土;悉心耕耘学生#24847;识、情趣的土壤,#25351;导学生发掘教材中#39281;含的内在美,立志把人类许多#19990;纪创造的美变为学生的心灵财#23500;,使学生着魔一样地跟随他#28176;入文章的佳境,与种种高#23578;的人物对话,在不知不觉#20013;,其思想情操、品格受到熏陶#21644;感染,逐步培养起#23398;生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21019;造美的能力。这样的#35821;文教学,既科学地遵循了语文学#31185;的特殊规律,也完美地达到了#8220;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25945;育艺术境界,充分显示出语文#25945;学的独特魅力。否则,就无法#24688;到好处地体现这一切。曾听过#36825;样一节课,教师在讲授《雨中登#27888;山》一课时,仅仅是从文#23383;到文字,从方法到方#27861;。对于雨中泰山的特点,学生是#36890;过文字“知道”的;#23545;于比喻句的巧妙运用学生是通过分#26512;、讨论“明白”的。或#35768;这样的训练能达到#25945;师预定的目标,但值得怀疑的是#65292;学生在学课文中是否真正感受到#20102;雨中泰山的美?是否激发起了#23545;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呢?#24403;然,或许一节课没有#20160;么大碍,但久而久#20043;,会在很大程度上扼杀#25481;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38590;以真正发挥语文课人#26684;熏陶的功能。
  第二,以德育人。中学#35821;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大多通过具体#29983;动的形象反映社会生#27963;,语文教师必须抓住契机,不#22833;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做人的#25945;育。中学课本中,具有丰富人文#20869;涵、体现人生真谛的篇目比比#30342;是:孔子执著的人#29983;追求,孩子般的热情,诲#20154;不倦的长者风范化为《论语#12299;中字字珠玑的睿语箴#35328;,让人如坐春风,如沐春雨;孟#23376;身上洋溢的原始人道气息和#27665;主精神;庄子对生命的拷#38382;和冷峻机智的谈吐#65307;韩非子对人性的鞭辟#20837;里的剖析;荀子对人#30340;本质力量的铺张扬厉;另#22806;,陶渊明“不为五斗米#25240;腰”的铮铮硬骨;杜甫“安得广厦#21315;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8221;的博大胸襟;范仲淹“先#22825;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20048;”的高尚情操;文#22825;祥“人生自古谁无死#65292;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气#27010;……无不开人心智,启人觉悟,#20419;人警醒,催人奋进。现#20195;文学作品中,没有“丝毫#22900;颜和媚骨”、勇敢无畏地把“匕#39318;和投枪”刺向黑暗#21183;力的鲁迅;品质象荷花一样纯#27905;、“宁可饿死,也#19981;吃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更为每#20010;学生树立了做人的光辉榜样。教#23398;时,教师如果能通过自#24049;声情并茂的讲解,引导学生深切地#24863;受到这些人物的精神力量,将是对#23398;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最#30452;接的教育。
  第三,以情#24863;人。“文章不是无情物”,语#25991;课文中的诗歌、散文、#23567;说等文学作品,无一不是作者#24863;情的结晶,甚至凝聚着心#34880;和生命。因而,语文教师要善#20110;披文以入情,把隐蔽在字里行间的#24773;感生动地展示出来,以情动人,使#23398;生在愉快的审美体验中接受知识#65292;受到教育。心理学认为,情感是#20154;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它发#33258;内心,能引起和维持行动,排除#21069;进障碍,对整个行动起动力调节作#29992;。可以说,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65292;是学生智力的催化剂和学习的#21407;动力。可不少语文教师没有深#21051;地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对课文#36827;行不厌其烦的理性分析,#24378;行灌输一些结论性的东西,#20197;至于将一篇篇生动感人的文章糟#36427;成面黄肌瘦的瘪三,学生兴趣全#26080;。“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22987;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白#23621;易的这段论述精辟地阐述了诗#25991;产生的规律,并启示语文教#24072;,采取多种富于形象性、情感#24615;的教学手段动心动情地进行教#23398;,创设与课文相类似的情境#65292;使学生在感情共鸣#30340;良好气氛中轻松愉快地投#20837;学习。 免费论#25991;下载中心
  第四,联系实际生#27963;。“语文学习的外延#19982;生活的外延相等”。读说听写#26412;来就是生活的表现形式,学习语文#24403;然就是生活。爱默生曾经说过#8220;把自己的生活当作正文,#25226;书籍当作注解”。在语文教学中#65292;通过作品,师生可以#36328;越广袤空间去神游名山#22823;川,可以穿透时间隧道去聆#21548;高山流水。学生一旦体验到学习#35821;文与自己生活息息#30456;关,课堂教学成了课堂生#27963;,语文教学的魅力也就应运#32780;生。为了让学生更真#20999;地感到学语文是生#27963;的需要,语文教师除了要密#20999;联系实际生活,更应关注#23398;生的精神生活。学生讨厌教#24072;用空泛的概念强行嫁接课文丰厚的#20869;涵。什么《长江三峡》#34920;达的是作者热爱祖#22269;大好河山的情怀,什么《猎户》#26159;歌颂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空话#22871;话既出,味同嚼蜡。难怪一些厌烦#35821;文课的学生,一拿起#12298;少男少女》便爱不释手,一接#35302;张爱玲、刘墉便乐不思#34560;,由于应试为目的的语文#35838;无法贴近他们的情感世界,于是他#20204;只好不加选择地走精神#33258;助的路子。其实,优#31168;的文本都是开放的“召唤#32467;构”,语文教师应该#28508;心揣摩,从而选择一#20010;既吻合本意又为学生乐于#25509;受的实事求是的表述#65292;只有这样,最终才能引起#23398;生的共鸣。例如教读《荷塘月色#12299;,通过如诗如画的景#29289;描写,直抒胸臆的言语形式,可#20197;让学生体味人生的无奈#65292;生命的压抑。教读《项链》,#21487;以让学生反复玩味小人#29289;的挣扎和被命运作#24324;的悲哀。生活教人#27714;真,解读课文更应符合生活#23454;际、学生实际,唯#26377;如此,学生才会对课文生出百#21619;不厌的感受,他们#30340;心灵深处被真正触动。
 #12288;语文教学的性质决定它的“交#38469;工具”性和“文化载体”性,#20108;者是相辅相成的,但文化是#24213;蕴是基础。只有树#31435;大语文观,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素#36136;教育,使得语文教学在提高学生听#35828;读写能力的同时,也使学生受到思#24819;的陶冶,情感的熏陶,#20154;格的净化,才能使学生的语#25991;能力真正得到提高,语文教学才#33021;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36716;贴于 免费论#25991;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