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上的人文美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0780 日期:2023-12-19 来源:论文网
  【摘 #35201;】语文新课标与以往#30340;教学大纲最大的区别是对语#25991;学科的性质有了突破,明确#2010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35821;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文章分析#20102;语文课堂上的人文#32654;。
  【#20851;键词】语文课堂人文美
  
  语文学科的“#24037;具性”着眼于语文#35838;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33021;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人文#24615;”着眼于语文课程#23545;于学生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的#25991;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25991;学科特点。
  可以说新课标的#8220;人文性”比以往的教学大纲所提的#8220;思想性”,内涵更为#20016;富,更有光彩。此次课程改革#65292;重点进行了语文课程功能的开#21457;。主要体现在三个#26041;面:一是阐明了语文课#31243;的性质;二是突出了情感、态#24230;、价值观在教学中的地位#65292;并根据课程的特点,将其贯#31359;于各阶段的目标中;三#26159;强调了人文素养的提#39640;主要靠熏陶感染、潜移默#21270;,而不是靠灌输。
  “人文性”这#19968;概念是有着相当广泛且深刻的#22806;延与内涵。相信每位教师都有#33258;己的理解与阐释。#25105;个人认为,“人文性”包括三个#26041;面的内容:(1)从教材角#24230;讲:教材选编了大#37327;的名家名篇,选文富有文化内#28085;与时代气息。教师应深入挖#25496;教材中所蕴涵的人文内涵。#65288;2)从教师角度讲:教#24072;应有自己的教学理念,对教#26448;有自己的解读,创造#24615;地理解和使用教材。(3)从#23398;生角度讲:应以学生#20026;本,信赖学生,尊重学生,努力构#24314;一个教师与学生之间可平等对话#30340;平台。下面我分别以几个案#20363;来论述以上的观点。
  一、教材方面
  #26032;教材构建了新的教#31185;书体系,致力于全面发展学生#30340;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以语文与生#27963;的联系为线索,按人与自我、#20154;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26495;块组织单元,极具“人文”色彩#12290;从编写的内容上看#65292;选编了大量名家名篇,#20307;现了课程标准“典范#24615;,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20195;气息”的要求。从编写的体系#19978;看,新的教材与以往的教材不同点#22312;于:(1)新教材#37319;用综合编排方式,减少头绪#65292;每个单元包括阅读与综合性学习#20004;部分,(阅读、写作、口#35821;交际和综合性学习整合在一#36215;,单元后的课外古诗词背#35829;和名著导读不纳入教学#20219;务,由学生自学)。而以往#30340;语文教材头绪繁多,编写包括#38405;读、写作、口语交#38469;、语文实践活动和汉语#30693;识等若干个系统。(2)单元的编排是围绕专题来展开#12290;以七年级上册为例:人生(#31532;一、二单元)、四季(第#19977;单元)、科学(第四单元)、亲#24773;(第五单元)、想象(第六#21333;元)。这六个专题都可分#21035;归入以上“人与自我、#20154;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20043;中,改变了以往教材#20197;文体来编排单元的特点。这#23454;际上是注重了“知识和能力、#36807;程和方法、情感、态#24230;和价值观”三个维度#25945;学目标中“情感、态度和价#20540;观”的设计,增强了教材的“人#25991;性”。
 #12288;因此,我个人认为教师在挖掘教材#20154;文内涵的时候应特别注意每个#21333;元的主题。以七年级上册第#19968;单元为例。这个单元#30340;主题是“人生”,分别有王#23478;新的《在山的那边#12299;、莫顿·亨特的《#36208;一步,再走一步》、杏林子的《生#21629;生命》、宗璞的《#32043;藤萝瀑布》、沈复的《童#36259;》,还有写作综合性活动《这就是#25105;》。对人生的追求是#20174;理想开始的,《在山的那边》用象#24449;手法说明通往理想之路要翻越无数#24231;山,要不怕艰苦跋涉。在走人生#36947;路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艰险#12289;困难,如何解决困难#21602;?《走一步,再走一步》给了学生#35299;决的方法。体会人生,首#20808;要关爱生命,《生#21629;生命》让你感受到无论怎样#21329;微的生命都有不可思议的生命力,#35201;珍爱生命。花有花开花谢,人生#30340;长河也有起有落。《#32043;藤萝瀑布》由藤萝的盛衰,感悟生#21629;的长河是没有止境的,人生应该#35905;达,乐观、积极、进取。《童趣#12299;说的是作者童年时代观察#19995;草、土砾、癞蛤蟆,幻象迭出#65292;有一种“物外之趣”。要享#21463;到人生的“物外之趣”需善于#35266;察,善于联想、想象。要认#35782;人生首先要了解自己,#32508;合性活动《这就是我#12299;给了学生了解自我、展#29616;自我的机会。这个单元的主#39064;“人生”,可归入三大#26495;块中“人与自我”这个板块。让学#29983;了解、认识人生,重视自我发展,#20307;现了对个体、对生命关注的#20154;文主义思想。由此可见,一个#21333;元的人文内涵是相#24403;丰富的,教师要善于从单元主#39064;中挖掘人文内涵。当然我的这#33410;课还有许多不成熟的之处,但作#20026;一节体现新课标人文#24615;的创新课,最后还#26159;得到了科组老师的#32943;定。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二、教师方#38754;
  新课程新理念的落实关键#22312;教师。教师应有较#39640;的人文修养,对新课标#26377;自己的解读,读出自己的感觉#65292;让语文课堂更有文化味#26356;具人文美。上学期,#25105;们语文科组的老师#26377;幸来到珠海市前山中学听课学习#12290;本人旁听了杨冰老师#30340;《黄河颂》一课,受益匪浅,茅#22622;顿开。杨老师的课给人最#22823;感受是充满人文美。整节课充分体#29616;新课标以诵读、熏陶#24863;染为主的精神,体现了一#20010;字——“美”。教师的#35821;言美、情感美、诵读美#12289;字体美;教学内容的人文美、#38899;乐美;课堂组织的层次美、逻#36753;美。
  杨老师的这节课教学流程是#65306;首先教师以诗一般的语言进行导入#65292;并热情澎湃的地朗诵了课文#65292;让学生一下子就进入诗歌的特定#27675;围。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整体把#25569;,概括出诗歌的主要内#23481;——黄河的“四美”,#27668;魄之美、养育之美、保卫之美#12289;激励之美。并运用多种方法和手#27573;,或朗读诗词,或引用例子,#25110;播放音乐,对黄河的“四美”进#34892;赏析,让学生去感悟#12290;最后深化主题:伟大坚强的黄河#23381;育出伟大坚强的儿#22899;,让伟大坚强的儿女#20445;卫黄河,保卫祖国。
  三、学生方面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30340;主体。教学应以学生为#26412;,尊重、信赖学生。要让学生#25104;为学习的主人,除要激发#23398;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21160;性外,还要努力构造一个教师#19982;学生之间可平等对话的平台。这#20010;平台的气氛应是愉快轻松#21644;谐的。对话平台的构建需要八个因#32032;:平等、自由、自主、尊重、鼓励#12289;信赖、宽容、开放。
  尊重#12289;信赖、鼓励、宽容学#29983;,给予学生心理自由度#65292;选择自主权,开放性的思维空#38388;。只有这样才能建构#19968;个教师与学生平等#20132;流的平台,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30340;人文思想。
  强调语文学科的人#25991;性并非忽略了其工具性。淡化语文#30693;识,不必系统、集中#22320;进行语法修辞知识#12289;文学常识的教学并不是说老师可以#19981;教或不讲。知识点的落#23454;,该落实的还是要落实,该#34917;充的还是要补充。教#24072;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必要的课#31243;调整。我们肇庆中学每学期都有2#65374;3节课,对语法、修辞#30693;识进行专题讲解;每#27425;的单元测验都有2~3道有#20851;词语辨析、语法运用、#36830;词成句或仿写的积累运用题;#27599;篇课文都会落实课后“读一读,#20889;一写”中的字词,可以说基础知识#36824;是落实得比较好。此外,每个单元#21069;的“单元提示”已明确了本单#20803;的教学重点,教师应给予重视#19982;落实。
#12288; 新课标,新理念,新课#22530;。新课标的使用,确#31435;了新的理念,打破了旧的教学大#32434;、教学观念、教学模#24335;,迎来了新的语文课堂。让教#24072;更深入地挖掘教材中蕴涵的人文#20869;涵,创造性地理解#21644;使用教材。让语文课堂构建#36215;一个可平等对话的#24179;台。让我们的语文#35838;堂充满文化味,充满人文美! 免#36153;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