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课堂前也需要学生有三分钟的演讲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0741 日期:2023-12-19 来源:论文网
  【摘 要】每节课#21069;用三到五分钟时间,通过#28436;讲的形式是探索语#25991;教学的新途径,以达到提高#23398;生语文能力、锻炼#32966;魄、增长知识、发展健康个性、形#25104;健全人格的目的,#25506;索一种教师乐教、学生#20048;学的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27861;。
  【关键词】高#20013;语文课堂演讲
  
  一、结合讲读课进行#35757;练
  
  1.教学生字词时#65292;可以选择几个词语,让学生连词#25104;句或连词成段,表达一个意思#12290;这既是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19982;掌握,又可以训练学#29983;思维的敏捷性。
  2.讲读课文时,可让学生复述课文#20869;容、再现情景、补充环境描#20889;、人物对话、心理活动等。#36825;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30340;理解及对人物的把握,又能#25552;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12288; 3.讲完课文后,请学生谈#20307;会、感想,联系实际提建议、措#26045;,或者续写课文等,这可以#25299;展学生的思路,拓#23485;学生思维的广度。
  
  二、安排专#38376;的三分钟限时口头作文训练课
#12288; 
 #12288;每周至少要安排一节口头#20316;文课,也可以把口头作#25991;课和书面写作课安排在一起。#36825;堂口头作文课要进#34892;一些专项的训练,最好#26159;要订计划,有目的、有序列、有#31995;统地进行。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65292;如果能有个系统的教材或辅导材料#20250;更好。
#12288; 
  三、三分钟口头#28436;讲的指导原则
  
 #12288;1.循序渐进的原则
  #31532;一阶段,训练学生用标准的#26222;通话口头述事的能力#12290;如训练学生用普通话朗#35835;、发言和交流,用普通话#22238;答问题;仿照课文#30340;段落或句式说一段话。在#23398;习《荷塘月色》后,仿照#8220;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35821;段,说一段自己的感受等。也可以#32852;词成段或口述见闻或对某个#20154;物的肖像、语言、行#20026;进行描述。总之可供训练#30340;题材非常广泛、内容很多。#36890;过训练,对学生的思维#30340;敏捷、思路的开阔、条理#21270;都会起到良好的作用。
  第二阶段#65292;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26377;所提高,并着重进#34892;说明事物能力的训练。可以借助资#26009;或实物,要求学生按一#23450;顺序,采用一些说明方法,#23618;次清楚地加以说明。可做这样的游#25103;:叫一个同学到台上看一个实物,#27809;有实物也可在纸上写上实物的#21517;称,(其他同学不能#30475;),由这位同学进行描述#65292;但不能说出实物的名称,让大家猜#29468;他描述的是什么东西。可分#23567;组进行竞赛,学生的兴趣#24456;高。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也可利用资料或课件,#30475;一段风光片,让学生说#19968;段解说词。或者由学#29983;口述每个物品、某种食#29289;的制作方法及过程等等。通过训练#65292;可以大大增强学生说#26126;事物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23398;生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和习#24815;,对提高写作能力有很大的#24110;助。
  第三阶段,进一步提#39640;述事说明能力,着重训练学#29983;论事说理能力。论事说理要求论点#26126;确,有理有据,有详有略,有#35828;服力。可以就某则新#38395;或某件事发表自己的看法。或针#23545;课文中的某一点谈感想或发表#35780;论。可以围绕“话题”#35753;学生“说说看”。#35774;计如下:课前先让学生自己#35774;计话题十个(最好是一周前),#24182;把话题公布出来让学生做好准#22791;。(一个话题还可设计十个子话题#25110;关键词)。上课时,学生#25353;一定顺序上台抽取话题#65288;可分组进行),一组派出一名#20195;表,然后围绕话题及关键词的#25552;示,快速思考,三分钟完成口#22836;禅。学生抽到话题后可#33258;行选择子话题,这样让学生#26377;更大的选择空间。最后由学#29983;评说,再由老师总#32467;。把竞争引入课堂,#22312;游戏中完成学习与训#32451;,学生没有感到压力,兴趣深厚#65292;训练的效果自然是事半功倍了。
  第四阶段,综#21512;能力的训练。这一#38454;段是对前三阶段的总结与提#39640;。可采用演讲比赛、辩论会、记者#37319;访等形式进行。要求学生#35821;言清晰、条理清楚#12289;重点突出,还要考虑表情#12289;动作等“体态语言”的配#21512;,增强表达的感染力#12290;
#12288; 2.点、线、面结合的原则
#12288; 口头作文的指导既要有“点”,#20063;要有“线”及“面”。#8220;点”的练习指的是针#23545;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学生#30340;薄弱环节,老师有目的地设计专项#30340;训练内容。如学生在景物描#20889;中比较缺乏,就进行景物描#20889;、场面描写的专项训练。可#30001;炼字、炼词、炼句到#26223;物描写的顺序来训练,这#26679;分细来练,让学生有的#25918;矢,懂得写作的技#24039;与方法,对其写作奠定基础。“线#8221;的练习相当于扩展#35757;练。要求学生把某件事写具体,或#25226;某个人写生动。如:#25918;学后,校门口真热闹!要求学生进#34892;具体描述。“面”的练习是#35753;学生围绕话题口头成文,跟书面作#25991;相似。要有头有尾、条#29702;清楚。练习时要先列提纲再口#36848;,切不可前后矛盾,想到哪里说#21040;哪里,前言不搭后#35821;,这对学生的整体#24605;维及构思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影#21709;。
 #12288;3.互动原则
  口头作文有#19968;个优点,就是互动。它是通#36807;说与听来完成的。学#29983;说,学生和老师听,学生所要表#36798;的思想、感情能够得到及时的#20132;流。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12290;学生在口头表达中出#29616;的问题能得到及时的#26356;正,学生可以在与学生交#27969;,与老师交流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的#21475;头作文。而在书面作文#20013;,“学生写——老师改”的形#24335;,老师改完后,学生不#30693;道有没有去看,能不#33021;理解,老师不了解学生所要表#36798;的思想,不能及时#22320;进行辅导。每次改完作文后#65292;学生存在的问题依然没#26377;解决,作文能力依然没有提高。#32780;每次的口头作文,通过师生的#20114;动,并不亚于老师的一次的作文面#25209;。而学生在大家的帮助下#65292;使自己的口头训练趋于完美,再写#25104;文章就能更有效的提高作文的写#20316;能力了。
  
  四、基本功的训练
  
  有些#21516;学在说话时,我们会觉得听不清#26970;或感到他说话很平淡。那么#23601;要针对学生的自身#24369;点,有针对性地做一些单项练习#12290;比如有的人语音含混不清#65292;语速一过快就会把某些#38899;节吃掉,就需要练绕口令#21644;快速朗读;有的人声音#24369;小、吐字不饱满,#32570;少力度,就要多练气息控#21046;、声音共鸣和吐字归音;有#30340;人讲话语调平板、#33410;奏感不强,就要着重练#20064;以声传意的基本技巧。
#12288; 
  五、#24605;维能力的训练
  
  思维反#24212;的敏捷性训练:快问快答。
  #35774;计:请以“我讲我”为中心话#39064;,设计一组涉及个人各方面的快#38382;快答题。以一人问#19968;人答的形式进行,#25552;问由浅入深,由近及远#65292;问句可步步进逼,由稍慢到逐#27493;加快,答话要力求短#20419;、中肯、简洁、清晰综合#33021;力训练:经常性地开展一些语#25991;活动,就是对同学们的口头#20316;文能力的一次综合检验。讲故#20107;比赛、演讲、辩论、情#26223;剧或课本剧、小记#32773;的访问、语文知识竞赛、#31454;选答辩、就职讲话等等,都是一次#32508;合能力的训练,让学#29983;在娱乐中得到发展#12290;上述各种能力训练既是分开#30340;,又是综合的。每一次的口头作#25991;训练课虽说可以侧#37325;于某一方面的训练,但#25972;个训练过程又是一个#32508;合训练的过程,学#29983;在训练的过程当中,其#23454;得到的是多方面能力#30340;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32508;合能力的表现。学生在训练过#31243;中得到了多方面的提高。#21482;要我们能长期持之以恒地做下去#65292;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是显#32780;易见的。 转贴#20110; 免费论文#19979;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