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与现行高中课程方案#30456;比,新课程最突出的变化是:在#20445;证共同基础的前提下,#21508;学科分层次、分类#21035;设计了多样的可供不同发展#28508;能的学生选择的课#31243;内容。即,新课程的关键在于选修#35838;的开设。文章针对选修课进#34892;了分析。
【关键词#12305;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语文选#20462;课准备思考
一
#12288;语文学科作为母语学科,是#36873;修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课#31243;。
#20174;语文学科自身的角度而言。语#25991;学科的功能兼具人文#24615;与工具性,前者立足#20110;学科中对人的精神#23618;面的影响、熏陶,后者侧重于专#19994;的技巧、技能等方#38754;。两者本应是和谐的统一,既#26377;联系又有区别,相辅#30456;成。然而对高考升#23398;率的片面追求,导致教师#22312;上课时将精力过多放到后者身上。#22312;今天声讨应试教育弊端的同#26102;,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功能被#25552;到了相当的高度,现行的#32032;质教育呼唤着人文性。但是#65292;在高考制度和评价制度还未发#29983;根本性变革的前提下,必修课上语#25991;教学的人文性总得不到足够重视。#36873;修课的开设弥补了这一缺失。#23398;生可以从中感受母语巨大的#25991;化魅力,扩大知识面,丰富#33258;己的精神世界。因此,选修课是#23545;必修课的重要补充。
从学校整体课#31243;设置的角度而言。社会、学校都大#21147;提倡人文教育,强调培养#12289;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12290;文科是体现人文氛围的最主要#30340;课程,而语文又是文科中最#33021;体现人文关怀与人文素#20859;的学科。所以,语文#36873;修课的开设是重中之重。
二
新课程对语文的选#20462;课提出了大致的几个模块,#22914;:诗歌与散文、小说#19982;戏剧、新闻与传记、#35821;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30740;读等,从中又衍生出许多系列,如#65306;古代文学常识系列、古代散#25991;选读系列、外国文学系列等。
#12288; 面对如此多样的选修课,我既#39640;兴又担忧。
#39640;兴的是,大学所学的专#19994;知识,不再有浪费、脱节的遗憾,#32780;能与学生们一起分享#12290;现在的高中生,也能在文学的#27583;堂中畅快漫步,汲取人类#30693;识的精华。语文选修课,将为高中#29983;打开神奇的文学之窗。
让我忧#34385;的是,面对高中新#35838;程改革,我有能力上好#36873;修课,为学生带来丰富的精神#39135;粮吗?
#12288;三
#12288;
#23545;于选修课的准备,#25105;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2288; 1.博览群书,#25552;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这是准备选#20462;课的首要的,也是最重#35201;的任务。语文涉及的知#35782;面非常广泛。从学科的专业#35282;度来看,文学上包括古今中外的#23567;说、诗歌、散文、戏剧#31561;,语言上包括语法、#20462;辞、逻辑等。此外,还#19982;诸多非专业学科息息相关,如#25919;治学、经济学、天文#23398;、地理学、哲学、心理学#31561;。这就意味着,语文教师应是“#36890;才”,不能只局限于单一的#23398;科思维方法和能力#65292;而应当具有宽域思#32500;的方法和能力。
所以#65292;语文教师需勤于读书,而且要读很#22810;书。装满一肚子学问,汲#21462;了丰富的营养,开阔了眼界,在课#22530;上才能厚积薄发,信手拈来。#24403;然,这并不是要语文教师做#8220;两脚书橱”,而是要#20174;实际出发,处理好“精”与#8220;博”的关系,学以致用。
2.#31934;挑细选,培养整合材料的#33021;力
确定了某一专题后,往往会#25214;到许多现成的相关材料,但是不#33021;简单照搬照抄了事。选修课不像#24517;修课那样有较多学习的要求#65292;它对学生的约束力较小,所#20197;首先必须能引起学生的#20852;趣。其次,由于学生只#26159;高中生,接受能力毕竟有#38480;,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都还需提高#65292;所以,应选择适合他们的#20869;容,重新加以整合#12290;而把握的“度”,不妨借鉴必修课#30340;内容。 转贴#20110; 免费论文#19979;载中心
3.细心揣#25705;,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
#20316;为一名语文教师,#38500;了学会筛选材料,还需#32454;心揣摩,多思考、多研究,从而#24418;成自己的独特见解。只是#32431;粹的人云亦云,教师#23601;成了“传声筒”。如#26524;能够在尊重史实的情况下,适当融#20837;自己的见解,凸显个性光彩,不仅#33021;促进教师更加深入的了解文本,#32780;且教师也将成为鼓励学生发挥主观#33021;动性的好榜样。
4.求同存异,重视选修课内容#30340;人文性
既然#30001;于高考的原因,必修#35838;上较多关注语文学科的工具性,#37027;么在此基础上,选修课将更重视#20154;文性。比如:也许在#24517;修课上,学生只知道苏轼是#21271;宋著名的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20043;一。那么,在选修课上,我们要#35753;学生知道他是怎样的#19968;个人。他一贬再贬,#28010;迹天涯,他谪居黄州#65292;忧谗畏讥,他泛舟赤壁,#28009;歌江东,他关心民疾#65292;兴修水利,他胸怀旷达,文学创作#20809;照千古。
#12288;
四
对于语文选修课,我还#26377;一些感到困惑的地方。
1.授课方#24335;是讲解式好,还是新课程所倡导的#33258;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好
一方面#65292;选修课的时间相对不多,#19968;个专题的容量却很大,要在短时#38388;内学习完一个专题,由教师直接讲解是一#20010;好办法。但是这样一来,学#29983;又回到了教师占主导#22320;位的学习方式中。学生的学#20064;效果会好吗?
另一方面,采#29992;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学生#30340;学习主体地位得到确#35748;,却需要大量的课堂时间#65292;这样,在规定时间内#65292;不仅专题内容需减少#65292;而且可能会影响到必修课的学习#26102;间。
这一组矛盾,该#22914;何解决?
2.学生会真正#25237;入到选修课的学习中,确保#23398;习效果吗
尽管选修课#30340;开设,重在开发学#29983;学习的潜能,尽管选修课有考试#12289;学分的制约,但是#19982;高考并没有直接的联系。而#35821;文学科历来对学生起到#30340;是潜移默化的影响,没有显#32780;易见的短期成效。那么,在#39640;考重压之下,在必修课学习#26102;间也已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学#29983;会安心学习吗?
3.是否能够将#36873;修课的文化视野拓宽,开设贴近学#29983;的课程
中国#20256;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长河中积#28096;下来的明珠俯拾皆是。我们民族曾#32463;出现过无数了不起的人物,产生#36807;无数璀璨夺目的文#23398;作品。一份如琼浆玉液般的#31934;神养料,能够经由语文教#24072;之手,将它们源源不#26029;的输送给学生们,是老师的#33635;幸,也是学生的荣幸。
但#26159;,在吸取传统文化精髓的#21516;时,我们的学生还在#20197;极大的热情关注着同#22312;他们这个年龄、这#20010;时代的文学作品,郭敬明的#12298;幻城》、《梦里花落知多少#12299;、《左手倒影,右手#24180;华》,韩寒的《三重门》,乃至于#26469;自韩国的可爱淘的《那#23567;子真帅》等,还有一#22823;批名目繁多的校园青春系列作#21697;,它们的贴近校园、#36148;近学生生活,在学#29983;中掀起了一股又一股的阅读热潮。#19988;不说这些作品的文学水准高#20302;如何,传递的人生观#12289;世界观良莠如何,如#26524;能开设以它们为主题#30340;专题课程,恐怕既能引起学生的#20852;趣,又能对学生加以合理引导,促#36827;他们的思考。这与选#20462;课关注学生人文性#30340;目的是不相违背的。
只不过#65292;这种带有另类性质的课#31243;能够获得广大老师的认同吗#65311;
#12288;高中新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选#20462;课的开设肯定还会碰到许多问题#65292;对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25105;还需多学习、多思#32771;,将选修课进行到底。 免费论文下#36733;中心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探索之关于语文选修课的一点准备和思考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