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高校计算#26426;教育 创新教育 能力培养
#12288; 一、我国高校计算机#25945;育现状及主要问题
#12288;
计算机是二十世纪人类#26368;伟大的创造发明之一#65292;经过近几十年的飞#36895;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各#34892;各业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计算机#25216;术的广泛应用,使得计#31639;机技术由一门专业#25216;术发展成为社会化的技术。高#26657;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教育机构,#39640;校的计算机教育承担#30528;为社会培养计算机研#31350;、开发和应用的高层次人才#30340;重任,因此做好高教计算机#25945;育工作,对培养计#31639;机人才、提高整个#31038;会的信息化程度,提#39640;国民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26469;,我国高等教育计算机#19987;业的发展速度空前迅速,并#21462;得了很大成功。
但是,在成功#32972;后也存在着一些问#39064;,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例#22914;:教学中存在着重#35270;理论教育而忽视职#19994;技能教育的倾向;部分#25945;师的教学实践和新技术相脱#31163;;学生对理论知识不能学以致#29992;;一些教材内容过于陈旧;重视#29702;论而忽视实践,重视理性认#35782;而忽视感性认识等。这些问题导致#20102;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12289;学习积极性不高等。在高校#35745;算机教育存在的诸#22810;问题中,学生创新能#21147;差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22312;现行的教育模式下,学生的学#20064;过程处于被动的状#24577;,对知识的接受基本上是机#26800;式的,缺乏提出问题和思考问#39064;的能力,缺乏自我研究和开拓的#33021;力,就业后适应社会工作的能力差#12290;因此,在高校计算机教育中培养学#29983;的创新能力因成为当前教育的重#35201;内容。
二、创新教#32946;及其在高校计算机教育中#30340;作用
创新有两#23618;基本含义,一是开始做或初#27425;做;二是创造新事物、新思维、新#26041;法、新工艺、新产品等。创#26032;的构成要素最基本的不#22806;乎创新意识和创新#33021;力两大方面。有的学者#35748;为创新是创造力的本质特征。#21019;新教育是指以培养创造性人#25165;为培养目标的教育。创新教育的核#24515;是创造性学习,创造性学#20064;是指人们不墨守成规#65292;根据实际情况利用最适合自己的#26041;法和手段进行创造#24615;地掌握知识、经验#21644;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21033;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探#32034;未知领域,揭示未知#19990;界的活动。创新教育要求教师#22312;重视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39640;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35782;和创新学习能力,#20854;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33021;力。创新教育已逐渐#25104;为作为当前国际教育界倡导的一#31181;新的教学理念与模式。
创新教#32946;可在高校计算机教#32946;起到如下作用:
1.创新教育#21487;培养研究性人才,是研究#24615;教学的重要手段。研究型教学是21世纪计算机高等教育教学发展#30340;重要方向,对培养高素质#12289;创造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24847;义。研究型教学的目标是培#20859;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30340;能力,发展研究性思维和创新能力#12290;研究型教学强调教与学#30340;中心不仅仅放在获取知识#19978;,而是要转到学会学习、#25484;握学习方法上,要变学生的被#21160;式接受为主动性探索,最终实现人#25165;培养由“继承型”向“创新型”的#26681;本转变。创新教育#22312;改变传统的教学方#24335;和手段上,其培养目标与研究性#25945;学是一致的,两者#22312;教育的本质上是一致的,#22240;此创新教育能很好的促进高教计算#26426;的研究性教学。
2.创新#25945;育是对学生能力培养#30340;重要方式,可提高学#29983;的信息素质,促进学#29983;个性发展。在创新教育中,#24378;调教与学的互动,采用合适#30340;模式激励、引导和帮助学生主动#21457;现问题、分析问题和#35299;决问题,并在这样的“#25506;究”过程中获取知识、训#32451;技能、培养能力、发展个#24615;,同时也训练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21644;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用于创#26032;和探索的科学精神,为今后从事#31038;会工作或进一步深造做好思维习惯#30340;训练,
3.创新#25945;育可实现教育方式、手段及观#24565;的变化,对高教计算#26426;教育的发展起到推动的#20316;用。通过在高校计算机教育#36827;行创新教育推广过程中,可把一#20123;先进的教学观念,教学#25163;段及先进的教学技术带到高#26657;计算机教育中,是提高高#26657;计算机教育水平的重要推动#22240;素。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三、创#26032;教育在高校计算机教育#20013;的实现
鉴于创新教#32946;对高校计算机教育#23384;在推动作用,必须在现行高校#35745;算机教育大力推广创新教育的理#24565;和方法,以提高高校计算机#25945;育质量,培养高素质、具有创新能#21147;的计算机人才。
1.改变传统的#25945;学理念和手段。传#32479;的教学手段中,以#25945;师为主导,强调理#35770;知识的学习,学生的学习过程处#20110;被动接受的过程,这#31181;教学模式很难启发学生的创新#24847;识。在创新教学中#24212;改造旧的纯灌输式的课堂教学#27169;式,提高计算机教学的效率。在组#32455;和讲解教案上,应更多地考虑为#23398;生创造思考和创新#29615;境,处理教学反馈信息,及时调#25972;教学策略,根据具体的教学#24773;况,启发学生思考#21644;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拓学生#24605;维。
#12288; 在教学手段上,#24212;大力增加多媒体及网络#25945;学的应用。应大力提倡#25945;师开展基于网络教学方式,充#20998;利用的网络资源探#32034;新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20449;息化教学,拓展学生的知识面。#20026;了启发学生的创新能#21147;可以考虑多方位多#35282;度地开设讲座和选#20462;课,特别要鼓励教师积极#24320;设反映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新#35838;程,支持青年教师开新课#65292;营造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氛围。#23545;一些流行应用软件的学习,应以#40723;励学生自学掌握各种应用软件#30340;使用,鼓励学生参与#36719;件开发和课题研究的课外活动,为#23398;生营造一个创造性活动#30340;环境。
2.创新教育预演了#20174;理论到实践,从课堂到社会#30340;转化历程。以往的#23398;生发现课堂所学与实践所需相#24046;甚远,工作初期往往不得要领,既#21457;现不了问题也不知如何解决问题,#23545;待新事物缺乏创新性的见解。究其#21407;因,主要是因为教#23398;中忽略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38382;题的训练,使学生缺乏怀疑、批判#19982;创新精神。创新教育为学生提#20379;了发现问题、研究和解决问题#30340;基本手段,提供了丰富#30340;实践机会,大大缩短了毕业生#36866;应实际工作的过程,并为学#29983;在今后工作中开拓创新提供了可借#37492;的经验。
#12288; 高校计算机教育#20013;的创新教育同样应强调实践的作用#65292;计算机技术作为一#38376;技术科学,具有很#24378;的实践性。在高校计算机创新#25945;育中应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过程同#26102;并重,组织学生参加学术活动和#31038;会实践,让学生在实践#20013;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29420;立思考的能力。
四、结论
高#26657;计算机教育中的创新教育对提#39640;学生素质,培养具#26377;创新能力的计算机人才起#21040;重要的作用,是高#26657;计算机教育改革的重#35201;方向。为了应对社会信息化的需#35201;,在高校计算机教育开展创新#25945;育,培养高素质的信息化、有创#26032;能力的人才,是目前#39640;校计算机教育的当务之急。
#12288;
#12288;
参考文献
#12288; [1]韦宝平.创新教#32946;视角下的研究型教学[J].江苏#39640;教,2003,(4).
#12288;[2]马莉,张小#24179;,韩玫瑰.浅谈计算机#32593;络课程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山东电大学报,2008,(1).
#12288; [3]王琪华,卢显#33391;.创新教育与研究生#22521;养[J].电子科技大#23398;学报(社科版),2002,#65288;2).
#12288; [4]陈蓉素.高校#35745;算机教育应重视大学生的信息#32032;质和能力培养[J].安徽职#19994;技术学院学报,2005,(6#65289;.
[5]董翔英.知识创新#19982;人才个性——兼谈计算机教育#20013;的创造性人才培养[J].高等理科教育,2003,#65288;1). 免费论#25991;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