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等师范院校的学#29983;是未来的人民教师,体#32946;教学应该充分发挥#20854;功能,提高学生对体#32946;健身的认识,帮助他们#26641;立“健康第一”的思#24819;,培养其终身健身的#24847;识,这将有益于他们的健康成#38271;以及日后健康的教学和#29983;活。
【关键词】高等师范#38498;校 体育 教学
1 贯彻“健康第一”的指#23548;思想与吸取英年早逝的惨痛#25945;训
我国知识分#23376;的平均寿命仅有58#23681;,低于全国人均寿命10岁以#19978;,其身体健康状况令人担#24551;。按理说改革开放的20年来,#22312;党和各级政府的亲切关怀下,知识#20998;子的生活环境、工#20316;条件和物质待遇都有了很#22823;程度的改善和提高,他#20204;的寿命应该高于我国人均#23551;命,但现实情况却恰#24688;相反。笔者认为其#26368;重要的原因是,在知识分#23376;中普遍存在着不会#31185;学地合理安排和协调工作、#29983;活与体育健身的关系。他们中#30340;大多数人不重视体育锻炼,缺乏体#32946;健身意识和体育知识,不懂得#20307;育健身的方法和手段#65292;因而导致了英年早逝的不良现象出#29616;(如张广厚、钟家庆、蒋筑英等英#25165;50岁不到就病逝),并且有愈演#24840;烈之势,这引起了全社会的#24040;大震动和关注。在他们应当#20805;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祖国#24314;设做贡献的这个年龄阶段却因健#24247;原因而过早地离开了人世,无不#20196;人感到深深地惋惜#21644;莫大的遗憾,同时也给全社会#25970;响了警钟:人们应该#36827;行科学的体育锻炼,学#20250;健康地学习、工作和生活#12290;尤其是知识分子这个群体,更应#35813;从中吸取深刻的教训和牢记血的#35686;示。鉴于这些发人深省的#24808;痛教谢,帮助和引导在校#24072;范生端正思想态度,提#39640;认识,重视和积极参加体育活动,#20197;便养成体育健身的良#22909;生活方式和保持健#24247;的行为习惯就势在必行#12290;根据师范生的实际情况和特#28857;,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和科学#22320;进行体育教学,逐步提高学生#30340;体育运动能力和应变能力,#23398;会和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21644;手段,不断地增强#20182;们的体质,使学生充#20998;体验健身受益后的#20048;趣和快感以及所获得的心#29702;满足感,从而有利于养#25104;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增#24378;和树立体育健身的意识,为他#20204;今后的事业成功发展和幸福生#27963;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2 培养终身健康意#35782;,注重体育能力的培养
2.1教书育#20154;,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体#32946;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它#35201;求人体直接参与活动,#36825;就决定了体育可以有效地#25913;善和提高人体的健康状况。高等#24072;范院校的体育教学所面临的是较#29305;殊的大学生——未来的人#27665;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24072;。针对这一特殊的大学生群体,#22312;大学教育的最后阶段,能否使他#20204;形成终身健身的意#35782;,养成参加体育锻炼的#20064;惯,培养和提高他们的体#32946;能力,使之终身受#30410;,并能影响他们的学生也具有#20307;育健身意识,关键在于大学生们在#23398;校所接受的体育教育是否成功。体#32946;教师是传授体育科学#30693;识、技术和技能的专职人员#65292;作为教书育人的实施者,他们的所#20316;所为,对于20岁左右#30340;大学生来说,其影响是非常深#36828;的。
2.2加强体育基础#30693;识教育与实践相结合
大#23398;生对事物有着极大的好奇心#21644;积极参与的兴趣,这使他们#20855;有强烈的求知欲。在大#23398;期间体育教育的内#23481;更多的是以技术课为主,#29702;论课甚少,这样一来就大大地#24433;响了学生对体育本身的了解和#35748;识,许多知识都不#25026;或是极为模糊,不知其所以然#65292;也就很容易失去学习的兴#36259;,严重地妨碍了他们学习的#31215;极性和主动性。缺少#23398;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使#20182;们对体育知识、技术、技#33021;的学习和掌握漠不关心,失去对体#32946;健身的兴趣,产生轻视体#32946;健身的错误思想,逐渐地就会#21464;成远离体育运动的一分子#65292;进而形成不良的恶性循环#65292;最终就会导致生命过早#30340;夭折。因此,在体育教学#20013;我们应该重视和加强体育基础知识#30340;教学,并使理论知识的教学#19982;实践相结合,结合体育#36816;动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讲明引#21457;问题的原因和解决问题#30340;方法与手段,让学生身临其境#22320;知道其因果关系以#21450;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65292;从中明白道理,做到知其#28982;,更知其所以然。通过他们自#24049;的亲身体验,感知#29992;进废退的原理,知晓体育运动的奥#22937;所在,诱发和激起学生#20204;的求知欲,明确体育学习#30340;目的和任务,引导他#20204;积极投身到体育教学中去学习#30693;识、技术和技能,逐#27493;提高体育学习的责任感#21644;培养终身体育健身的意识,#20026;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19979;良好的基础。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2.3体育教学要严格要#27714;、导之以法
高等师范院校#30340;体育教学与其他院校#30456;比,除了有相同的规律外,最明#26174;的区别在于高师是培养合格人民教#24072;的基地,这些学生即将是未来的#20154;民教师。教师是传#36882;和传播人类的文明、知识的专职人#21592;,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20026;教书育人的主要实施者,#20182;们的一举一动、所作所为都将影#21709;着学生的道德风貌、文明习惯#20197;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关系着#19968;个国家或民族的发展前途和命运#12290;我们在教学中如果对这些#26410;来的人民教师要求不严和管理松#25032;,就会导致他们放任自流,缺乏学#20064;的目的性、责任心和顽强拼搏的斗#24535;,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健#24247;发展。实践证明:中#23398;教师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知识#25216;能。他们中的大多数#20154;都要担任班主任工作,#23545;于学生的德、智、体能否得到#20840;面健康发展,班主任是负有重要责#20219;的。因此,在体育教学#20013;,我们教师有责任、有义#21153;对师范生进行严格要求和严#26684;管理。所谓严师出#39640;徒,就是我国教育#38271;期以来得出的实践普遍经#39564;的总结和概括。这#31181;严不仅是教学的严格,也在于管理#30340;严格,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31181;优良的传统,并通过#20307;育教学培养他们的#36131;任心、吃苦耐劳、顽强拼搏#12289;积极向上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31070;,帮助学生认识体育#36816;动的规律,掌握体育科学的#22522;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多了#35299;和掌握一些科学的体育健身方法与#25163;段,使他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能身体#21147;行,作学生的楷模,学#20064;的榜样,这就更有说服力和#24433;响力,对他们的学生#30340;健康成长非常有益。
2.4注重#35838;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指#23548;
由于课外体育活动的#20869;容丰富多彩,并且组织形式和练#20064;方法与手段多种多样,能充实学#29983;的生活,扩展他们的活#21160;能力,激发其兴趣#29233;好,发展其特长和展示其#20010;性,有益于他们的全面健康发展,#28145;受广大师范生的欢迎,它是实现学#26657;体育任务的重要途径。因此,体育#25945;师应该重视课外体育#27963;动的开展,积极拓宽其活动内容#65292;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针对学生#30340;兴趣、爱好以及身体状况,结合#23398;校体育场地设施条件和区域体育开#23637;的特点,充分发挥运用自己的体#32946;专业知识,有目的、有计划、#26377;组织地对学生的课外#20307;育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23398;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可以#26681;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愿选#25321;适合自身特点的活动内容#21644;形式,成为活动的真正主#20154;,在活动中尽情展示自身的能#21147;,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从中享#21463;体育带来的快乐。同#26102;体育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20917;和特点,因人而异地组#32455;和指导他们进行活动,#20351;学生能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科学#30340;体育知识、正确的运动技能#21644;科学的锻炼方法与手段,并有区别#22320;开出不同的运动处方,帮助学#29983;科学地选择适合他们发展的#20307;育健身内容和方法与手段#65292;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参加#20307;育锻炼的兴趣,养成经常#21442;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培#20859;终身体育健身的意识。
参考#25991;献:
#12288; [1]卢元镇.中#22269;体育社会学[M].#21271;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
#12288; [2]曲宗湖,#26472;文轩.现代社会与学校#20307;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65292;1999.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浅谈高等师范院校的体育教学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