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12305;小学生的认识正处于由#30452;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38454;段,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动作#36827;行思维,靠直观感知获取知识#12290;动手操作是解决数#23398;学科的抽象性与学生以具体#24418;象思维为主的认识水平的矛盾的#37325;要手段。因此,我们的教学应该#37325;视操作活动,用操作活动启迪思维#65292;使思维在操作中得到发#23637;。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20064;,成为全面发展的学生。
【#25688; 要】动手操作创新#21512;作交流
#12288;
心理#23398;家皮亚杰认为:“智慧从动作开始#65292;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21160;,可以使信息不断的刺激细胞,促#20351;思维活跃,便于储存和提取#20449;息,同时易于激发#23398;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产生#23398;习的内驱力。”因此,我们的教#23398;应该重视操作活动,用操作活动#21551;迪思维,使思维在操作中#24471;到发展。
#12288;
一#12289;创设有效的操作情#22659;,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生思维#20197;具体形象为主,教材为学#29983;提供了许多实践操作的#26426;会,教师要重视学生操作,真#27491;的放手让学生操作。操作要到位#65292;不能流于形式,让操作与#24605;维联系起来,让操#20316;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35782;的源泉。让新知识在学生操作中产#29983;,让创新意识在操作#20013;萌发。通过学生的操作#65292;你会发现,学生也是一个创造#32773;。例如认识正方形#65292;教师放手让学生充分利用#35838;前准备好的正方形纸#65292;想办法知道正方形边的特点,#26377;的学生通过测量发现正方#24418;四条边一样长,有的#23398;生通过沿对角线对折#12289;再对折,发现四条边一样长#65292;有的学生用一条边与其它三条#36793;分别相比,发现这条边与#20854;它三条边一样长,说明四条边#19968;样长,……尽管有的同学操作不够#35268;范,有的同学表述不够#20934;确,教师应及时纠正,也要#32473;这些同学鼓励、表#25196;。学生通过操作,发现#20102;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这种学生#33258;己“创造”的新知,学生容易#29702;解和记忆,而且在操作中#22521;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要选#25321;动手操作的时机
小学生的思维#29305;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为此在#25968;学学习活动中大多离#19981;开动手操作的学习活#21160;这一环节,然后动手的#26102;机要根据教材,学生的学习需#35201;的实际知识形成前、#30693;识形成中、知识形#25104;后三个阶段灵活把握#12290;
1.知#35782;形成前的动手操作
由于小学生#30340;认知大都是由具体到抽象,#22914;概念的形成,规则的发现大#22810;要依赖具体的感知、#20016;富的表象,为此在学#20064;之初要先开展动手操作活动。如#20493;的概念形成教学,由于倍的概#24565;是建立在几个几的基#30784;之上,于是可先让学生#29992;小棒由摆几何图形。在摆的基础之#19978;,引导学生交流、观察。#20998;析,一个图形用了几根#23567;棒,你摆了几个这样的图#24418;,用了几个几根?再让学生摆三#35282;形或圆片;在第一行自由摆几个,#22312;第二行根据自己意愿摆上几个几#65292;然后交流说一说第一行摆#20102;几个,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30340;几个几。在大量丰富#30340;感知基础上然后引出“倍”的概念#65292;既一个数里包含了几个另一个#25968;,我们就说这个数#26159;另一个数的几倍,根据除法#30340;意义可用除法计算。由于倍的#27010;念是建立在学生的动手操作的基础#20043;上,有丰富感知和表象做#22522;础,“倍”的概念形成就水#21040;渠成。
2.知识形#25104;过程中的动手操作
所谓知识形成过程中的#21160;手实践,就是指在学习活动#36807;程中学生发现了困难,这时就需要#21160;手操作来帮助解决,如二年级下册#8220;找规律”一课教学时,教#24072;先出示隐含的循环规律的一副图形#35753;学生整体观察,问他们这#20123;排列有什么规律?学生认真观察#65292;并从中找到其排列的规#24459;,这时给予引导,让#23398;生观察图形从第一行到第#20108;行是怎样变的,学生认真观#23519;找到规律,为使学生真正理解#22270;形变化规律,老师就要求#23398;生拿出学具摆一摆,移一移。#32039;接着老师提出新的排成性问题,#35201;求学生再把第二行变到第三#34892;,第三行变到第四行。学生们兴趣#21487;高了,因为他们已初#27493;的知道这组图形从#19978;到下的变化规律,动手活动#21518;,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综合,#38382;;现在你们是否发现了这组图形从#19978;到下变化的规律?他们都是怎样#21464;化的?由于循环规律对于二年#32423;的学生来说发现确#23454;较难,但教师在学习#27963;动中引进了动手操作的#29615;节,顺利的突破了这一#38590;点,学生们在这一动手实践中既#33719;得了知识,发展了思维,同时体#39564;到了成功的兴趣。
3.知识形成#21518;的动手操作实践
学习#27963;动过程需经历两次飞跃,实践到抽#35937;是第一次飞跃,抽象回到实践是#31532;二次飞跃。为此我们教师在学生#33719;得知识后,还需让学生把掌握的#30693;识运用到实践中,既可达到对#30693;识的加深理解,又能#22521;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36825;就是知识形成后的动手操作实践#12290;如学了“米”的认识#65292;让学生去测量一下教室的长和宽;#23398;了圆的知识后,让学生去测量一#19979;圆形花坛的周长、面积;学了统#35745;知识后,让学生去家#24237;中一周各项开支的有关数据进#34892;统计,制成统计表#65292;统计图等等。 #36716;贴于 免费论文下载中#24515;
三、注意#25805;作、观察、思维及语言表达#30340;有机结合
1.教给学#29983;观察的方法
操作学具,满足#20102;儿童好动的天性。许多#23398;生摆弄学具时常被学具的形#29366;、色彩等外部特征所#21560;引,不能在操作过程中始#32456;保持定向的注意,抓住重点做#28145;入的观察。不像教师演示#26102;的观察那样,受教师语言的引导#25110;不由自主地被教师有意识地突现演#31034;的重点所吸引。尤#20854;是当观察的重点为操#20316;的过程而非操作的结果时,常常#24182;没有对稍纵即逝的过程给予#36275;够的注意,还有的同学根本不会观#23519;。鉴此,在操作过程中#21644;操作结束后,教师都要指#23548;学生仔细观察。教#32473;学生观察的重点,#20027;要观察的内容、观察#30340;方法、顺序、怎样观察。
例如:教#23398;“圆面积”时,第一环节#32769;师引导学生将圆拼割后组成了一个#38271;方形。第二环节的重点就是观察#12290;观察什么,怎样观察。我#35774;计了这样的讨论题目:#65288;1)拼割后的图形与原图形#30456;比,什么变了?什么#27809;变?(2)长方形的长、宽与#22278;有什么关系?(3)根据长方形#38754;积=长×宽,你能求#20986;圆的面积吗?怎么求?这#26679;的设计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19979;掌握了边操作,边观察的分析方#27861;,通过小组的讨论,#25506;索出圆面积计算公式#12290;
对于这#31181;操作过程中的指导,引导着学#29983;将观察和操作有机地结#21512;起来,这样学生离开学具#21518;,才有可能在头脑中留下准确、完#25972;的表象,进而达到促进分#26512;综合、帮助抽象概括的#20316;用。
2.重视动手操作过程中语言表述#65292;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数学语言是数#23398;思维的载体,知识(#20449;息)必须以语言载体才便于#20256;递交流。进行信息加工的心#26234;活动,如果只能停留在动手操#20316;,不加以分析,概括,#37027;么是肤浅的。具体的操作只#26377;通过语言才能将表象的整理、加#24037;、归纳的思维过程进行#32508;合、表述、传递,完成#20174;感性到理性的完整的认识过程。我#20204;知道语言是表达思#32500;的工具,要发展学#29983;的思维必须重视学生口头表达能#21147;的训练。让学生说话,就会伴随回#24518;、想象、分析、综合等一系#21015;的思维活动,让学生用口头语#35328;表达自己的思考,也是对思维#27963;动的一种整理和自我检查,#21516;时也会促进思维的#21457;展。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注#24847;引导学生对直观操作的过程#36827;行复述整理,通过口头语#35328;的训练进行表象加工,这#26679;概念就会在学生头脑中沿着#8220;具体——表象——抽象”#30340;认识过程逐步建立起#26469;。
#12288; 总之,让学生动手操#20316;,强化了感知,在头脑中形成#34920;象,有助于把抽象的数学#30693;识形象化、具体化,#26131;于儿童接受;有助于调动#23398;生学习的积极性,使#23398;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有助#20110;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使学#29983;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成#20026;全面发展的学生。 #36716;贴于 免费论#25991;下载中心
小学数学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