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面对高中新课改实#39564;即将全面开展,在新的课改理#24565;下,要求让课堂教学#27963;起来。那么我们高中政治#25945;师应该如何做,才#33021;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才能#26159;高中的政治课堂充满#27963;力,是摆在我们每位高中#25919;治教师面前的重要问题。但由于#39640;中学生没有初中生#24212;有的激情,要使课#22530;教学活起来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12290;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在#28608;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主动学习#30340;精神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方面取#24471;了一定的成果,现与同行共#21193;。
#12288;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22530;激情
#12288;
#12288;一、精心设计导入的意境,激发兴#36259;
#12288;
#1228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20808;导,是会学的前提。只有学生把学#20064;看成是一种需要,一种享#21463;,才会产生巨大的内驱力#65292;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从#32780;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索。常言道#65306;“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19968;半”,教育心理学认为:在几十#20998;钟的授课讲演中,#24320;头的十分钟效果是最佳的,因为学#29983;往往怀着一种“开头#31350;竟是什么”的好奇心。因此在#35838;堂教学中如能抓住导入#26032;课这一环节,一开始就#25226;学生牢牢吸引住,先声夺人,#21017;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热点导入
热点之#25152;以“热”,一是因为它是新发#29983;的重大事件,具有很#24378;的时效性,二是由于它#26159;大是大非、鱼龙混杂、#20196;社会关注的必须澄清#30340;一些问题,以它创#35774;情境导入新课较易引起#23398;生兴趣,体现思想政#27835;课的时效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31185;特色。
2.疑点导入
实#36341;证明,疑点、矛盾、问题#26159;思维的“启发剂”,可以激发#23398;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23398;习热情,使探究新知识的认知活#21160;变成学生的心理需求,并#33021;让学生从思想上明辨#26159;非,摆正观点。
3.材料#23548;入
#26448;料不仅源于教师,也可以鼓励#23398;生积极从社会生活中#25628;集。一个寓言故事#12289;一篇文章、一部电影#12289;一首歌曲、一则笑#35805;都可以成为绝好的材料,#32463;过处理加工、去粗存#31934;,并赋予材料以新的生#21629;力和针对性,为我所用。以#20854;形式新颖、语言幽默和形象生#21160;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24773;趣。
#12288;
二#12289;巧妙设计问题情境,激活学生#24605;维
#29616;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35762;产生学习兴趣的根本原因不#26159;感知而是问题,没有问题就难以#35825;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感#35273;不到问题的存在,#23398;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20063;只能停留在表层或流于形#24335;。现代学习方式特#21035;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20013;的重要性,因此优化问题情#22659;,激活学生思维也就显得十分重要#65292;优化问题情境首先要为学生创设敢#24819;敢问的环境,培养学生#30340;问题意识。
1.鼓励质疑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38382;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8221;在教学活动中应努#21147;创设活跃、宽松、#27665;主的课堂氛围,特别#29233;护和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他们#22823;胆发言、积极思维。尤其倡导对#25945;师观点的合理“反#21467;”,引发师生之间#30340;争鸣,培养学生“吾爱吾师,吾更#29233;真理”的求索精神#12290;例如:在“一国两制#8221;的教学中,分析台湾问题时,老师#19982;同学们一起剖析了李登辉“两#22269;论”的实质和危害性,大#37096;分学生对此问题都达成了共识,#28982;而,有个学生沉着#22320;亮出了异议:“我们为什么不能象#21360;尼的东帝汶,通过全民#20844;决的方式来解决台湾的归#23646;问题呢?”,一石#20987;起千层浪,立即引起#20102;同学的议论。这时老师首先表#25196;了他敢于思考,敢于发表自己#35265;解的勇气,然后又从更高更远的角#24230;与同学共同探讨这个问题#65292;令学生心悦诚服。#36825;位同学的思维得到了鼓励,#20174;此他对政治课保持高度的学习热#24773;,也经常提出一些具有一#23450;思维价值的问题,学生的#25506;索精神得到了发展。 免费论文下#36733;中心
2.设疑引思
创设问题情境还需要#25945;师根据教学任务,按照#19968;定的教学原则和方式,创设一系#21015;问题,引导启发学生去探究#12289;发现,即设疑引思。设疑引思对#22521;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很大作用。“#30097;”是激发思维的起点,#8220;疑”是激发思维的动力。教师应#38024;对教材中的基本概#24565;、原理,巧妙地提出问题。这#31867;问题主要是学生没能#25552;出而又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问题#65292;一般是在重点、难点、#31038;会热点和思维盲点处#25552;出问题。这类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65292;具有思考的价值,能#24341;起学生认识的升华。在提出问#39064;的基础上,教师要注意#24341;发学生去探究、思考、解决问#39064;,从而点燃学生思#32500;的火花,培养学生独立思维#30340;能力。
阐述自己的看法#65292;最后老师归纳、总结#65292;投影显示参考答案,当#23398;生看到与自己的见解与答案内#23481;基本一致并有新的见解时,#30001;衷感到一种成功的喜悦。
#36825;就告诉我们,对所授的课题#23433;排刺激思考的情境,提出引#36215;思考的问题,激发#23398;生认识结构上的矛盾,能使整个#35838;堂充满积极思维的气氛,从#32780;激发学生积极向上#30340;学习状态和创新精神。
三、恰当的课题总#32467;,激发热情
课堂小结#26159;完成某项教学任务的收尾阶段,#26159;教师富有艺术性地将所#23398;知识和技能进行归纳总#32467;和转化升华的行为#26041;式。完善、精要的“小结#8221;,可以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余#21619;无穷,让学生达到前后#27985;然一体的美妙的境界#65292;以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热#24773;。
1.优化#25945;师“结束语”
好的结束语#21487;以达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12290;让学生带着美感下课堂,带着继#32493;探索的心理走出课堂#65292;它要求精粹而又便于记忆#65292;概括教学内容得要领,形成新的#23398;习动机。比如,在讲完“价值#35268;律的作用”后,做了如#19979;的小结: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20013;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像#19968;根“指挥棒”,调#33410;着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社会生#20135;各部门之间的分配;像一根“鞭子#8221;,鞭策着商品生产#32773;改进技术和管理,努力提高劳动生#20135;率;像一只“筛子”#65292;促使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12290;“棒子”、“鞭子”、“筛子”这#20845;个字生动地概括了价值规律的三#20010;作用,精粹而便于记亿,使学生终#36523;难忘。
2.让学生作总结,充#20998;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实践中,#23581;试着上完一课内容之后#65292;让学生对课堂的知识要点和#35762;授内容思考几分钟,然后指#23450;一名或几名同学走上讲#21488;,当一回“准老师”作简要的#22797;述。这种做法促使#23398;生积极动脑,由老师“要我#23398;”,变成“我要学”,充分#22320;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21457;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效果。#28982;而,学习主体(学生)的#24773;况千差万别,并且一直处于一种动#24577;的变化之中,想找到#19968;种现成的、完全符合主体特点的学#20064;方式,还有待进一步的#25506;索。因此,以一定的学习#26041;式为依据,在具体应用中对其不#26029;进行优化和完善,使之逐渐符合#33258;身特点,从而有效#22320;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我们课堂#25945;学改革努力的方向。 #36716;贴于 免费#35770;文下载中心
浅谈如何在高中政治课堂上点燃激情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