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35789;】和谐校园 大学生 思想#25919;治教育
#12288; 按照和谐社会以及和谐#26657;园建设的要求,全面贯彻党中央、#22269;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22823;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35265;》,从党和国家事业#20840;局的高度来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25945;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探索新#24418;势下做好大学生思#24819;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26159;每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肩#36127;的历史重任。
一、构建和谐校#22253;的内涵及特征
1.内涵
(1)构建和#35856;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38656;要。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23454;现社会和谐、建设美#22909;的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20250;理想,也是包括中国#20849;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27714;的社会理想。”学#26657;是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20998;,是整个国家和民族人#25165;培养的主要基地方面,所#20197;学校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应该起#39592;干和带头作用,构建好和谐校园#65292;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23454;现做贡献。
#12288; (2)构建和谐校园是落实#20197;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30340;需要。以人为本,#23601;是要关心人、尊重人,促进人的#20840;面健康发展,营造使#24072;生和员工身心愉悦的物#36136;和精神环境,因此,构建和谐校#22253;就是对人的价值的充分肯定,#23601;是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20855;体落实。
#12288;(3)构建和谐校园#26159;培养“世界公民”#30340;需要。和谐能够凝聚人#24515;,和谐可以团结力量,#21644;谐可以促进事业发展。只有拥有和#35856;的成长、发展环境,学校的#32452;织效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教师教#20070;育人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24615;才能得到提高,才能#22521;养出合格的高素质人才。如今世界#32463;济一体化局势在即,为了更好的适#24212;社会的发展,与时代同步,#19982;国际接轨,“世界公民”成为国#38469;交流、社会进步的急需品。
#12288;2.特征
以上我们#23545;和谐校园的概念进#34892;了阐述,为了进一步了#35299;和谐校园的实质,下面#25105;们将分析和谐校园的#29305;征:
(1)目标明确
必须坚#25345;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24819;、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35201;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35266;,坚持党的办学宗旨#21644;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培养#20986;有利于社会发展、有#21033;于人类事业进步的高素质人#25165;。
(2)机会公平
#12288;公平要靠制度和秩序来保障,要#30830;立广大师生在学校管理中的主#20307;地位和作用,从法律上、#21046;度上、政策上营造公平公正#30340;发展环境,保障不同利益群#20307;的需求能够得到满足,为每#19968;个教师充分施展才华提供机#20250;和舞台;同时要为每#19968;位学生的成长、成才、成功提供#36275;够大的平台,创造足够丰富的#26426;会。
#12288; (3)全面创新
创新是#27665;族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也是高#31561;学校社会价值的重要内容,高校不#20165;要进行知识和技术的创新,还要#36827;行体制、管理的创新。要力戒#28014;躁的风气,倡导求#23454;的学风,形成尊重#21019;新,鼓励创新,支持创新,营#36896;出有利于创新型人#25165;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
(4)#20154;文关怀
#20316;为学校需要营造良好的#12289;和谐的校园氛围,要注重#20154;文关怀,倡导“师道”精神,“学#39640;为师,德高为范”#65292;想师生所想,让学生和老师#22312;学校都能感受到人性#30340;关怀,真真正正的有归#23487;感和温馨感。
(5)与时#20465;进
学校的发展就#26159;在安全稳定的基础上,与社会发展#21516;步,随着社会的步伐,#21450;时转变体制、目标,适时#20026;社会发展输送适合的高素质#20154;才。和谐校园是一个全面#12289;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校园#65292;应当处理好规模、结#26500;、质量、效益的关系,统筹学校各#39033;事业的发展,从而更好的为社#20250;主义和谐社会事业#30340;实现出力。 免费论文下载中#24515; 二#12289;构建和谐校园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32946;工作
在构建和#35856;校园过程中,一个最关键的#24037;作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24037;作。作为学生,不仅是学知识#12289;学技术,更重要的是学会做#20154;,从思想上端正立场,在#20154;生观、价值观上不误#20837;歧途、步入歪道。那么,思想政治#25945;育工作在和谐校园建设中是#19981;容忽视的,而且对于和#35856;校园建设起到举足轻#37325;的作用,那么,我们#21487;以从以下几方面开#23637;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坚持以人为本#12290;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30340;人格、关心学生的生#27963;,引导大学生认识社会、了#35299;社会、适应社会,重视大学生#30340;内在需要。根据学生群体#30340;需要组织设计和开展教#32946;活动,因势利导,使其自觉#22320;接受思想教育,在受教育中汲取营#20859;,提高自身素质;考#34385;大学生的个性差异,在高校思想#25945;育中,既要重视全#20307;学生知识获得的教育,又要重视大#23398;生个体发展的差异,因材施教,#35753;他们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个性优势#65292;使大学生形成独立高尚的品格;#24320;展大学生自我教育,大#23398;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大学生的#23454;际出发,满足他们#30340;需要,相信学生、依靠学生#12290;“以人为本”有助于满足大#23398;生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提高大#23398;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65307;有助于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33258;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形#25104;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合力,从#32780;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到和#35856;校园这个更高的层次上,有利于#31038;会主义和谐社会的#23454;现。
2.立足社会实践,结合理#35770;学习,促成全面发展。当代大#23398;生生活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社#20250;中,承受的学业、心理、就#19994;等方面的压力比过去都增加了,#26497;易出现发展不和谐的各种情况,#26356;加迫切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32946;工作。要深入开展社#20250;实践,建立大学生实践教育#30340;长效机制,引导大#23398;生走出校门,在社会#23454;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36129;献,增强社会责任感;要组#32455;大学生积极参加服#21153;社会的公益事业活动,牢#22266;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认真做#22909;社会实践环节教学。学生有组织#25110;自发地运用课堂上获得的理#35770;知识和间接经验,开展#19982;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成#21151;密切相关的各种应用性、综合性#12289;导向性的实践活动,#36890;过参加主题教育活动进#19968;步坚定理想信念;通过开#23637;“三下乡”社会实践,让学#29983;感受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状况,#22686;强社会责任感;通过#31185;技创新和发明创造#65292;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和创新#33021;力;通过举办艺术节、学术研#35752;、知识讲座、读书活动#31561;形式,加深他们对理论知识的#29702;解,深化对自身潜能的认识#22312;自我教育中锤炼成为对社会、#23545;人民有用的人才。真正#30340;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单一的坐在#25945;室接受书本知识的熏陶#65292;而是要在理论知识#30340;结合下,在实践中得到#24605;想的成熟,观念的转变。
3.弘扬中国文化,加#24378;信念教育,树立远大理想。对#20110;大学生的信念、理想#38382;题,需要从多方面#30528;手:坚持从正面教育入手,切实提#39640;学生的思想政治素#36136;,增强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4110;助学生牢固树立科学的#19990;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中#22269;文化传统教育进而#22521;养师生对祖国浓厚的民族情感,提#39640;爱国觉悟,培养大学#29983;的爱国主义情感,接受为人#27665;服务、集体主义、诚实#23432;信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65292;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24515;和自豪感,坚定走有中国特色#31038;会主义道德的信心和决#24515;;要始终以“三个代表”重要#24605;想为德育工作的指导思#24819;,与时俱进,顺应时变,不断研究#26032;情况,探索新途径,努力开创#39640;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为和谐校园#30340;实现营造和谐的氛围。
4.注重健全人#26684;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由于#31038;会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成功很不#21033;,造成大学生面临#30340;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和就业压力#26222;遍增加,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20063;逐渐增多。提高学#29983;心理素质的关键在#20110;让学生学会自己用一种什么样的#24515;态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39064;。因此,要建立、健全心理健#24247;教育的专门机构,建设一支高水平#30340;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队#20237;是很有必要和有意义的事#24773;。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生理、#24515;理特点和心理教育规律,注#37325;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23562;、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22686;强大学生克服困难、承受挫折#30340;能力,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科学#22320;建立大学生个人心理档案#65292;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24247;教育活动,如:心#29702;咨询辅导、心理学知识讲#24231;、人际交往训练等。帮助学#29983;消除心理困惑,提高学习#33021;力、耐挫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21019;造能力;发挥共青团和学生组#32455;的作用,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20013;受到教育,增长知#35782;,陶冶情操,达到自我教育#12289;自我管理、自我服务#12289;自我提高的目的。#20174;而为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65292;在竞争激烈、变幻莫#27979;的环境下驰骋江湖而心不乱不躁#12290;
5.授人以渔,而非仅授人以#40060;。在互联网时代,信息#28304;及其信息鱼龙混杂、良莠难辨#20043;际,不可能再像以往那样,采#29992;禁锢、隔离的方法来应#23545;。作为学校,责任在于从教育的角#24230;扬利抑弊,就是要主动让学生直面#19981;良信息源及其有害信息,并#24110;助、引导他们自觉地去分析其产#29983;的根源(如社会、文化背景等)#24182;认识其危害,从而对类似的事物产#29983;“免疫力”。为做到这一#28857;,教师就必须首先置身#20110;信息社会的前沿,始终保持#25935;锐的洞察力,及时预#35265;新生事物的产生、发展和分#26512;其利弊得失。这对从事政治思想#25945;育工作的教师来讲,是一个#20005;峻但又必须接受的挑战。因为#36825;不仅要告诉学生什么信息是不好#65292;是不利于自身发展#30340;,还的引导学生自觉的去抵御不#33391;信息的诱使,真正的从有害信#24687;中走出来。
参考文献
#12288;[1]田建国.关于构建#21644;谐校园的思考[J].国#23478;教育行政学院学报#65292;2006,(12).
[2]#38470;士祯.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分析#19982;教育实践[J].国家行政学#38498;学报,2006,(10).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