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语文除了和其它学科#19968;样——教育、引导学生如何生活—#8212;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21363;教育、引导学生如何更#22909;地生活。这也是语文的本质属性#8212;—人文性决定的。故而语文和生#27963;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20851;键词】语文 生活 再认识
#12288; 德国诗人荷尔德#26519;说:“人,应该诗意#22320;栖居。”说明了人和自然界#20013;其它生物不同。美国人本主义#24515;理学家马斯洛的理论#26680;心也认为人通过“自我#23454;现”,满足多层次的需要系#32479;,达到“高峰体验”,重新找#22238;被技术排斥的人的#20215;值,最终可实现“完美人格#8221;。语文除了和其它学#31185;一样——教育、引导学生如何生#27963;——之外,还有更重要#30340;一点,即教育、引导学生如何#26356;好地生活。这也是语文的本质属性#8212;—人文性决定的。故而#35821;文和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12290;
#12288; 一、语文生活化
经常能听#21040;教育者发出这样的#24863;叹:“刚入学时学#29983;水灵灵的眼睛,现在却#21464;得很木然、呆滞。到底怎么了?#8221;是的,这到底怎么了?这不能不#35828;是一个惊心动魄的问#39064;。到底是谁扼杀了学生的灵性#65311;
#29616;在提出“语文生活化”这个概念,#21487;以说是老生常谈了;但语文课#33073;离生活,以“教材文#26412;”为本位的现象仍#24840;演愈烈。即使在新课改的#32972;景下,“语文生活化”依#28982;是一个难题。教师为完成教学#20219;务,仍然凭教案,按部就班地#35753;学生学习、思考,生硬#22320;给文章划分段落,归纳主题#65292;给人物形象“贴标签”。教师#26159;完成了预先设计的#25945;学方案,但学生的独立思考的创#26032;能力却退化了。久而#20037;之,学生看到的仅仅是“#33655;塘月色”四个汉字,除此之外不#20250;再看到更多的东西。当学生#30340;思维形成一种定式时,思维#30340;“惰性”也便萌发了。而本应该享#21463;的语文学习,结果却变#25104;了一种负担。对于如何真正意#20041;上学习语文,使语文生活化#65292;笔者认为有以下两个环#33410;:
1.体验生活,热爱生#27963;。我们在教学语文时,#24635;是告诉学生“要做#29983;活的有心人,仔细观察生#27963;,留心身边的人和事”。其实我们#37117;忽略了一个问题:学生缺乏的不是#35266;察生活的“眼睛”,#32780;是体验生活的“心灵”#12290;故而首先要热爱生活,这是#35821;文生活化的前提。对生活漠然的人#65292;对社会不关心的人#65292;即使对惊天动地的大事,也会熟视#26080;睹,充耳不闻。恰恰#19982;之相反,李白却能谱写“露#20174;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华章,#26460;甫能吟出“感时花溅泪#65292;恨别鸟惊心”的诗句。可见只要热#29233;生活,用心体验生#27963;,哪怕世间的一花#19968;草,也足以打动人。
只有#20307;验生活、热爱生活,#25165;能实现真正意义上学好语文。一些#33879;名导演为了让演员#36827;入角色,演好角色,不惜让他#20204;深入矿井体验生活,更甚至于#20551;戏真做。同样,林#40667;玉之所以作得一手好诗,在众姊妹#20013;脱颖而出,正是因为#65292;在热闹非凡的大观园里,姑娘们#37117;在忘我地嬉戏,而黛玉#21364;有闲心留意花瓣的凋零,#20197;致黯然至于泣下。#21487;见只有体验生活了,热爱生活#20102;,才能学好语文。
2.创设情境,激#21457;情感,使文本还原成生活。郁达夫#30340;《故都的秋》我是这样上#30340;,我进教室先向学生宣布“今天不#19978;课”,学生一片哗然、兴#22859;。接下来我说,一#27425;偶然机会读到了一#31687;关于秋的美文,一直没有机#20250;读,今天读来和大#23478;共享一下。接着我拿出包了#30382;(为不使学生识破)#30340;教科书诵读起来。读完之后,教室#37324;很安静。当时正好秋#22825;,柔和的阳光洒在学#29983;身上,窗外秋风卷起地上金色的#26641;叶,发出沙沙的响声。我知道学生#34987;感染了。他们陶醉在《故都的秋#12299;里,同时,他们也陶醉在窗外的秋#37324;。沉默了一会儿,学生开始问#25105;文章的出处,当我告诉大家时,学#29983;们都不约而同地读了#36215;来。大家第一次发#35273;课本里居然有这么好的文#31456;。他们自发地划分成小组,#20973;着对生活的自我体验,#25512;敲起文中的好词,鉴赏起文#20013;的好句。很快,课堂结束,我#32473;学生布置了作文《秋》。后来#65292;从学生的作文当中我明白了#65306;学生终于知道什么叫“说真#35805;”,什么叫“真情实#24863;”。这一堂课的效果要比给#23398;生讲一堂关于作文的理论奏效很#22810;。
#24418;象思维比抽象思维来得更#30452;接。小学生如此,中学生也#19981;例外。故教好语文,或者说让学生#23398;好语文,关键的一个环节#26159;想方设法把语文和生活联系起#26469;,使语文生活化。文#23398;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是作#23478;在一定情感下形象思维的产物,#23492;托或表现了作者的审美理想。在文#23398;作品的审美活动中,艺术形象诉#35832;读者的想象和情感,#20351;读者能够披文入情,受到感染和#21551;发。语文教材中的艺术#24418;象是随处可见的,要#26045;行审美教育就必须从艺术形象#30340;情感性和形象性这两个方#38754;入手,引导学生发现美、#24863;知美、享受美、创造美。使学#29983;在每一篇文章里看到#30340;不再是文字的堆积,而是#20174;字里行间建构的一幅美好的意境#12290;达到“庄周晓梦迷蝴蝶”
的物#25105;两忘之境界。故而通过创设情#22659;,体验情感,让学生对教#26448;文本实现“再创作”。这也是语文#25945;学对个体审美素质培养的必#28982;要求: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29233;憎,在理智上明辨是非,在思维时#33719;取知识,在审美中得到熏陶。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二、生活语#25991;化
“#29983;活语文化”即“语文”地生活。#36825;是学好语文的环节,#20063;是学习语文的终极目标。从生#27963;中学习语文,从而#20351;生活更富有品味。
新课标从“#19977;维”角度要求教学,即知识与#33021;力,过程与方法和情#24863;、态度、价值观。学生也#24212;该以语文教学的这三个方面#20316;为生活的指导。
1.在#29983;活中学得语文知识和#34920;达能力。生活中处处是语文#21548;说读写能力的运用。有一次#25105;在校园漫步就听到两个女#23398;生的对话。一个说:“时#24120;把被子在太阳底下#26194;晒感觉很好。”另一个接着说:“#26159;呀,晒晒被子,晚上睡#35273;还能闻到阳光的味道。”好一#20010;“阳光的味道”,让我#38663;惊不小。阳光是什么味儿?当然没#21619;儿了,但我们从这#21477;极富有诗意的语言#37324;能听出该同学的喜悦之情。另处,#30446;前学生所面临的语言文#23383;环境可以说是“无错不成书#8221;、“无错不成报”、#8220;无错不成招牌”、“无错不成广告#8221;,连电台电视台里#30340;不少主持人也常常读错字#65281;但这恰好为训练学#29983;辨字正音的明目聪耳提供#20102;生活化、社会化的“语#25991;试题”。如果引导得法,学生也就#33021;把语文学习自然而然地由课堂#25193;展到生活天地。
2.从#24773;感、态度、价值度角度来说,#23398;生要关注生活,明#36776;是非,惩恶扬善,脱#31163;低级趣味。当下,#23398;生常常存在着三种错误的审#32654;趣味:一是“买珠还珠”,领#24735;不到美的实质;二#26159;“剜烂留甜”,分不#28165;精华与糟粕;三是“#35823;把快感当美感”,情#36259;不高、格调低劣的作品反而备受#38738;睐。在学生的前进道#36335;上,也会经常遇到各种错#32508;的矛盾,各种复杂的问题。只有辩#26126;是非,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才#33021;维护公平,伸张正义,#22362;持真理,修正错误,脱离低级趣#21619;。如果是非都分辨不#28165;,立场、态度和方法就必然会出#38169;。从语文上学得的道理来#25351;导生活,用生活中的经验来#23398;习语文。
故而,健全完美人#26684;,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修身养性#65292;具备一定的鉴赏艺术的能力,#36880;步提高自己的生活品位,#30495;正通过语文的学习实现#8220;诗意地栖居”。
#21442;考文献:
#12288;[1]何雪梅.浅谈语文教学中朗#35835;技巧的训练[J].山西广播电视#22823;学学报,2008,(1):59-60.
#12288;[2]刘燕.高中语文古代#32463;典文本阅读教学的价值追求[J].中国科教创新#23548;刊,2008,(28).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语文”与“生活”再认识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