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音乐审美教育的功能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0654 日期:2023-12-18 来源:论文网
  【摘 要】#22312;当前素质教育中,美育具有#37325;要的位置,音乐审美教育又#26368;具广泛性和群众性。音乐审美#25945;育涉及的是审美能力、#23457;美理想的培养问题,它关系到内在#30340;人性、心灵的陶冶、人格的塑造。#20174;这个意义上讲,音乐审美教育是#38899;乐美学研究的归宿,是音#20048;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2290;本文从五个方面来论述#38899;乐审美教育的功能,相信随#30528;教育工作的不断深#20837;,我们将会越来越重#35270;音乐审美功能在教育#20013;的积极作用。
 #12288;【关键词】音乐审#32654; 教育 #21151;能
  
  一、概述
  
  在人类#30340;文明进程中,艺术是文化发展的#37325;要部分。就个体生命而言,艺术#20316;为人们的精神需要恐怕又非#20854;他意识形态和科学#25216;术所能替代。因此,无论东西方在#25991;化的传承和对人格塑造中一直#23558;艺术视为一种有效的教#32946;手段。音乐教育是人类所特有#30340;一种社会活动,也是#20154;类自身精神文明建设的#19968;部分,音乐教育观念的#26356;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社会#25991;化意识的进步。随着教育#24037;作的不断深入,社会对素质#25945;育的呼声越来越高。作为素#36136;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65292;音乐审美教育的普及提#39640;也日渐迫切。
  
  #20108;、音乐审美教育的功能
  
  音#20048;审美教育作为一种审美实践#65292;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就受到东西方#21746;学家的重视。这些先哲注意到#20102;音乐的特殊作用,出于实现某#31181;理想社会的强烈愿望#65292;他们把音乐作为教化人的手段。#20122;里士多德指出,音乐有“教#32946;、净化、精神享受”三大功能#12290;孔子认为仁人君子的修成最终必#23398;乐,所谓“乐以治#24615;”“成性亦修身”,即基于音#20048;对人的德性的培育不是#38752;外在的强制,而是以音乐之美感化#20154;的性灵,使“仁”成为内在#24773;感的自觉要求。由#27492;可见,音乐审美教#32946;的意义就在于,它可以通过音乐#23454;践活动的方式来培养人的正确#20581;康的审美观点、审美情趣,#25552;高人欣赏和创造音乐美的#33021;力,最终促进人的#20840;面发展。
  1.音乐美育#33021;有效地构建审美心理#32467;构
  健全的#23457;美心理结构包括敏锐的感知力、丰#23500;的想象力和直觉的#29702;解力等方面。首先,音乐美育能#31215;极地培养人敏锐的感知力。#38899;乐听觉感知能力包括对于音准、#33410;奏、音色、旋律、调式、速度#12289;和声、复调、曲式等音乐表现#35201;素的感受、分辨和反应、把#25569;能力。音乐美育能使受教育的音#20048;听觉感知能力得到#26497;大的开发和发展。我国#30340;一些音乐教育专家#24050;把发展音乐听觉感#30693;能力作为教育的一项#37325;要任务来明确提倡,并已#22312;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2.音乐美育有助于#22521;养高尚的情感
  音乐美育的#19968;个很重要的作用是对人的性情的#20928;化和陶冶,它能使#20154;的情感从本能欲望升华#21040;高尚、纯洁的境界。音乐美育可以#20351;受教育者通过对音#20048;艺术作品的情感体验,#20135;生心理愉悦,获得审美享受,进而#20351;受教育者产生对人生#12289;未来、永恒的感悟,并能直接深入#21040;受教育者潜意识深层领域#65292;使其心灵在震撼中受#21040;陶冶,得到升华。在音乐#23457;美活动中,人们可以从优秀音乐#20316;品中的品评体会中培养起对#30495;、善、美的热爱,培养起内#24515;丰富的情感世界,并#19988;可以解忧愁于欢跃,化暴#24594;为温柔,使精神获得平#34913;,情感得到调节与宣泄#65292;最终将导致人的精神的升#21326;:粗野变为文雅,猥琐#21464;为豁达,小气变为大度,浅#34180;变为深沉。因此,我们#21487;以说,音乐美育诱#23548;人们从自然、本能的欲望中解#25918;出来,进入高尚、纯洁的#31934;神境界,这是对人类情感#30340;理性化塑造。
  3.音乐美育有#21161;于形成完美的人格和提高#36947;德
  音乐美育之所以能造就健#20840;、美好的心灵,使人成为一#20010;真诚、善良、优雅的人,#36825;是音乐所具有的艺术特制所决定的#12290;因为“真”是艺术的生命,“善”#26159;艺术的品格,“美#8221;是艺术的本质。真正#30340;艺术家总是通过其作品来#34920;现他对事物、对他#20154;、对社会、对人生的真实情#24863;,真知灼见。当人们#25509;触到这类真正的艺术作品时,自然#20250;被他们真诚、激情所感动,所激励#65292;从而使自己在生活中不#30031;邪恶势力,坚定自己勇#20110;探索真理的信念,并#20859;成在平时的为人处事中#20197;诚待人、襟怀坦荡的良好#36947;德行为习惯。音乐美育可#20197;培养人们一种有机和整体#30340;行为方式。在音乐#23457;美活动中,尤其是对一#20123;音乐精品的欣赏、凝聚在音乐作品#20013;的和谐完美的形式与丰富多样的#24773;感内容,使人们的心灵得到净化和#38518;冶。一旦这种和谐、整#20307;的观念变成人的纯理性能力,人#23601;会自觉地克服和战胜那#20123;生理本能和非理性情#32490;,而不计较个人得失,为#23454;现美好人类理想贡献自己的才智。 转贴#20110; 免费论文下载#20013;心   4.音乐美育能开启人的智慧,#21457;展人的创造力
  著名#20316;家雨果曾说过,开#21551;人类智慧宝库有三把钥匙:一#25226;是数字,一把是文字,#19968;把是音符。这句话说出了音乐美育#22312;开发人类智力方面的极其#37325;要作用。听觉、视觉、触觉等#30693;觉能力是智力的重要内容,而音#20048;美育对于发展受教者的这些能力#30340;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音乐#26159;听觉的艺术,因此#20063;最长于发展受教者的#21548;觉能力,这是毫无疑义的。#20294;音乐审美仅仅靠“分#36776;音律的耳朵”是远#36828;不够的,它往往要求人们必须#35843;动全部感官去感受#38899;乐的美妙。音乐美育#26159;以音乐艺术为媒介的教育活动,#36825;种活动包括两个相关#32852;的层面:一是音乐#30693;识、音乐技能的传#25480;;二是音乐审美能#21147;的培养。受教者在第一层面#23545;音乐技能的学习中,器#20048;学习无疑会发展人的触觉#30340;灵敏性,而视谱则需要极灵敏#30340;视觉……此外,注意力、记忆力、#24819;象力,这些人类非常重#35201;的智能在音乐美育中#37117;会得到发展和强化:驾御复杂的#38899;乐织体要求大脑注#24847;力十分集中,这种#27880;意力非常集中的状态是一般其他#30340;训练难以达到的;在音乐学习中对#20048;谱的记忆,以及视唱练耳中对音高#12289;音值等听觉记忆都会对#35760;忆力的发展和强化有#24456;大好处。
 #12288;5.音乐美育能促进人类社会#30340;文明发展与进步
  音乐美育所#20135;生的对社会群体效应,主要#26159;由受教者的个体素质经由#38899;乐艺术的陶冶与塑造而导致的群#20307;行为的和谐而有序,健康而向上#65292;最终促进人类社会文明的#21457;展与进步。音乐美育使人们#30340;情感受到规范、节#21046;和净化,它能增强#32676;体的认同感,提高亲和力和#20957;聚力,有助于社会稳定、有序而#33258;由地运行。音乐美育#20419;进了受教者在德智体等多#26041;面的发展,使受教者个体#32032;质得以全面提高,进而使#31038;会群体素质也得到提高,从而促#36827;社会的文明进步。音乐美育对社#20250;群体素质提高的促进#20316;用,必将在我国目前#30001;“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25945;育改革中发挥巨大#25928;应。
  
  三、结#35770;
  
  随着多元化#26102;代的到来,社会对人#25165;整体素质的要求普遍#25552;高,具有良好的艺术修养逐#28176;成为人才立足于社#20250;的重要因素,而信息#20132;流量的扩大也使人们的兴趣#26085;趋广泛,审美水平的日益提高使#20154;们接受音乐审美教育#30340;愿望更加强烈。当前我#22269;教育改革提出,教育#24212;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根本宗旨#65292;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31070;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这是时代的#38656;要,是全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12290;音乐美育作为培养提高人的#20840;面素质的有效手段,在推#36827;全面素质教育中必将发挥出它#30340;积极作用,为造就一代在二#21313;一世纪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高素#36136;人才群体,使中华#27665;族自立世界民族之林#32780;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妲#23068;,修海林,尹爱青.奥#23572;夫音乐教育思想与#23454;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29256;社,2002.
  [2]张前.音乐美#23398;教育[M].上海#65306;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3]郑秀玲.音乐审美#25945;育功能浅析[J].甘肃#24191;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65292;(3).
  [4]吴跃华.音乐审美教育释#20041;[J].徐特立研究——长沙#24072;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3).
  [5]龚#22958;丽.音乐美学论纲[M].北京:#20013;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