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29983;获得自己的精神生活的#23436;满和幸福,享受劳动和创#36896;的欢乐。而我们教师的伟大责#20219;在于顺应和发展学生#30340;天性,根据儿童的年龄#29305;征、生理和心理特点,让学#31461;在欢乐的气氛中学习,在学习中#33719;得乐趣。
【关键词】现状 原因 对策
#12288;
执教鲁迅先生的#12298;从百草园到三味书#23627;》时,根据文章多处流露#20986;儿童天真活泼、好#21160;调皮、充满活力的特点#65292;紧紧抓住学生贪玩、好动、向往#33258;由快乐的心理,引导#20182;们重温旧梦,或者再#29616;儿时的一幕幕。整个课堂充满#20102;笑声,他们学得快乐,学得轻松,#36825;也是笔者一直在追求的教#23398;模式:愉快的学习语文,让学生在#23398;习中享受快乐。完成了教学任务#65292;伏案写教学后记,#33258;然而然地想到了学生的学习心理方#38754;的问题。
#12288;
一、现状
笔者曾对#26412;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你对语文#23398;习是否有兴趣?”面对这一问题#65292;15人回答“没有”,25人答#8220;一般”、“不太浓”,回答“有”#30340;仅为19人。谈及不#24863;兴趣的原因,有36人认为是课#25991;“离生活大遥远”、#8220;枯燥无味”、“说教性太强”造成#30340;;另有6人认为课
堂比较枯燥,#36824;有3人因为“考试负担重”而不喜#27426;语文课。
二、原因
面对以上调查#32467;果,笔者进行了长期的观#23519;与研究,发现存在以下几个方#38754;的原因:
1.我们的学生要#27714;更多的关注文章背#21518;的故事,追求乐趣,追求视#21548;享受,希望可以快乐的学。初中生#30340;学业负担要比小学生重得#22810;,然而置身于浩瀚的#30693;识海洋之中的他们#65292;学习的兴趣往往不局限于单#32431;接受书本知识、课堂知#35782;。强烈的求知欲望使他们#23545;一切陌生的或者未知的事物都感#21040;新鲜好奇,都能引起#20182;们探索的强烈兴趣,形成#21508;种各样的所谓“热点”#65288;如追星、网恋、时#35013;秀、瘦身美容、足球等)#12290;笔者在执教《从百#33609;园到三味书屋》过程中#65292;渗透了有关鲁迅成长过程#20013;的故事,也介绍了许多#23569;年老成的故事,并利用多媒体辅#21161;教学,课堂容量大,涉及面广#65292;学生学得有趣,过瘾。
2.学生们希望师#29983;间的关系是平等的、#21644;谐的,亦师亦友型的。初#20013;生情感逐渐变得丰富、活跃#65292;富于感染力,容易动感情,也#37325;感情。笔者了解到,#22914;果对一个学生说:“你#24590;么那么差?你怎么学呀?”假如#25442;个方式:“你的学习存在什#20040;困难?我们一起来#24819;办法?”收效绝然不同。第二种说#27861;是平等的,关心的;第#19968;种是居高临下的责问。学生们更#23481;易接受第二种,那各方面工#20316;的开展也自然和畅。当教师与#23398;生能处在同一个层面上去考虑问题#65292;分析原因,教师能#24863;受学生的感受,那#31163;成功不会远!据长期的教学#23454;践的了解,学生喜#27426;幽默风趣的师者,喜欢不#39554;人的老师,喜欢能站在他#20204;的角度着想的老师。他们还认#20026;,老师与学生之间应该拥有共同#30340;兴趣,朝着相同的目#26631;,快乐的学着。可见#65292;教师要转变观念,要明确自己的#23450;位是任重而道远的。
3.学生#26412;身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接触了各#31181;学生,他们对教材有更高的要求#65306;如应增加小说单元#65292;让学生多接触古今中外有底#34164;的名小说,甚至于#32593;络小说,强烈要求我们不#35201;老是围着考试转圈。学生们#36824;表示,语文课也应该走出课堂#65292;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39046;学生去欣赏美丽景色,进行#22810;种多样的知识竞赛等,也#21487;将上课内容与当前的形势发#23637;紧密联系起来;此外,在语文课#22530;上,还可以读、唱、画、演有机#32467;合,让他们动起来,#20048;起来,既学得轻松,又全#38754;提高素质。 免#36153;论文下载中心
三、对策
1.实#26045;愉快教育:苏霍姆林#26031;基曾经告诉我们年轻的#25945;师一个教育的秘诀:#8220;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23601;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20005;感:我是一个勤奋的脑力#21171;动者,是祖国的好公民,#26159;父母的好儿女,是一个#26377;着高尚志趣、激情和#19981;断取得进步和完美的人。”#20182;还指出:“每一个人,#26089;在童年时期、特别是少年时#26399;和青年早期,就应#24403;获得自己的精神生#27963;的完满和幸福,享受劳动和#21019;造的欢乐。”顺应和发展#23398;生的天性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29983;理和心理特点,我们主#24352;让学童在欢乐的气氛中学习,在学#20064;中获得乐趣。“人皆寻乐,谁肯寻#33510;,读书虽不如嬉戏乐,然书#20013;深有乐趣,亦相从矣。”(#29579;筠)此正是从人的本质出发#65292;将教育的对象看作是天真活#27900;的、有“寻乐”天#24615;的人。作为教师,要使学生#29702;解所学内容,并发掘期中的乐#36259;。如笔者在作文评改方面#37319;用的是与学生谈心的方式、肯定#20854;中闪光点的方式、找玩#21619;的方式等以激励为原则,让#20182;们感受到创作的乐趣#21450;成功感。
2.激趣教育:#21021;中生还处于活跃,幼稚与#25104;熟之间,他们会关#27880;童年的趣事,身边的趣闻,更关#27880;自己的情感世界,关注自己的#22806;表。我们可以利用文本,引导他们#22238;归文本,找出切入#28857;,引起争议、共鸣,满足他们的#22909;奇、冒险等心理。#22914;笔者在执教《从百#33609;园到三味书屋》时,引#23548;学生从“找像人形的何首乌#26681;”、“美女蛇的故事”、“#38634;地捕鸟”、“堂上开小差”等细节#25214;到共鸣,激发他们#23398;习的兴趣,让他们有话可说#65292;不说不快。这是捕捉了学生那种#22909;玩、好奇的心理特#28857;,做到了化枯燥无味的#30693;识为生动的音符打动了他们的心灵#65292;而最大程度上激发了学习的兴趣,#25928;果显著。
3.珍惜#38169;误,因为错误也是一种#36164;源。笔者执教《从百草#22253;到三味书屋》时,其中有一#20010;环节是让学生说说自#24049;在阅读后发现了什么#12290;其中有一个学生说,作者在“#30334;草园”时生活是富有#30340;,在“三味书屋”生活时是贫穷的#65292;当时同学们都笑了。笔#32773;,心中感慨。对学生说:“我很喜#27426;你这种很有创意的想#27861;,也很欣赏你的观察的角度。你#33021;说说理由吗?”然后全#29677;同学就此问题展开了讨论,#24182;明确了课文的内容,“百草园#8221;、“三味书屋”是#25351;作者的成长过程中两处重#35201;的地方,也是作者难以忘怀的地#26041;。此种情况是化错误为#19968;种资源,让学生从有#20105;议的问题中走出来,#20174;而允许了学生开放的心态和视野,#26356;能让学生勇于探索及敢于发言,兴#36259;自然而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8220;教育上的一个重要#20219;务就在于使每一个孩子的心都#33021;受到人的崇高欲望的#40723;舞,而给别人带来#27426;乐、幸福、顺利、好#22788;和安宁。”“教育技#24039;的特点就在于使教育的整个#36807;程成为教师过问人的精神生活的整#20010;过程。”幸福是一种内心体验,#25945;育的一个基本的目#26631;就是使学生愉悦,产生美好#30340;心理体验。因此,教师应该既#26159;幸福的创造者,也是幸福的享受#32773;。朱小曼教授指出:教育的目的#65292;应该指向人的和谐发展与终身#24184;福。换言之,教育就是发#29616;幸福、创造幸福、#20139;受幸福的过程。让我们做幸福#30340;老师,让提高学生的幸福能力#25104;为教育的不懈追求,全心全意为学#29983;的终生发展和幸福打下#22362;实的基础。
#12288;
参#32771;文献:
[1]窦桂梅.建筑生#21629;的课堂、步入诗意的丛林.
[2]朱永新.人世间#26368;美丽的.
[3]多#32500;视角下的教育理论#19982;思潮.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快乐——初中生语文学习心理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