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4;关键词】识字教学 科学化 构字规律 认知规律 教学#35268;律
#12288;一、识字教学必须#36981;循汉字构字规律
#12288;
#12288; 汉字是表意文字,汉字#20013;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学#29983;对这些都会很有兴趣。恰当地利#29992;这些因素,能激发学生的#35782;字兴趣,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12288; 1.象形字的教学。汉字源于象#24418;字,然后发展到会意字,#26368;后升华为形声字。教材的识字#20869;容也是遵循了汉字自身#30340;规律编排的。如人教#29256;第一册中的“日、月、火、木、禾#12289;竹”等就是最简单的象形字。#36825;些字都具有实物的形象且笔画简单#65292;有的与图形非常相近,如“日#8221;、“月”等字。教学时要利#29992;这类字的特点,先让学生读#23383;看图,展开想象,字形#23601;很容易掌握。教师#35201;注意采取举一反三的方法,归#32435;学法,引导学生自主识#23383;。
2.会意字的教学。在学#29983;掌握了一些象形字的基础上#65292;通过发挥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65292;运用演示法、图示#27861;,会意字便很容易掌握。比如学#20064;“灭”字,教师可以把一支#34593;烛或一张纸放在烧杯里,点燃后#38382;学生看到了什么?#25509;着用一块玻璃盖上,火就#20250;灭了,然后出示“灭”字进#34892;学习,它的音形义就#20250;迎刃而解了。
3.#24418;声字的教学。形声字#22312;汉字中占有百分之八十以上,形声#23383;教学重点在于“形”,所以引#23548;学生掌握形旁表义这一规#24459;很重要。我们可以利用形旁#34920;义的特点,教学时,在学#29983;掌握读音的基础上#65292;精心设计启发性的问题启发学生联#31995;与该汉字相对应的事物#65292;如教“清”、“情”、“请”三个#23383;时,通过启发引导,使学生懂#24471;“清水”的“清”与“水”有关#65292;形旁是“氵”,“#24515;情”的“情”与心理活动有关,#24418;旁是“心”,“请人”要#35828;话,故有“讠”字旁。教#23398;形近字和同音字时,根据#20854;特点,引导学生读#20934;字音,讲清字义,区别字#24418;异同,然后进行组词。如“土”#12289;“士”、“园”、“#22278;”,在读准字音,讲清#23383;义,区别字形的基础上组成“#22303;地”、“战士”、“花园#8221;、“圆圈”等词进行比#36739;识记。学生掌握了方法,#23601;容易理解字义,并能#36739;好地组词造句,也加深#20102;学生对汉字构形的#29702;解,使学生能够进行意义识记, 减轻了记忆负#25285;。
#12288;
二、识字#25945;学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识#23383;教学初始阶段的对象是6~7岁的儿童,从儿#31461;智力发展来看,儿#31461;识字的认知心理可以分为三个#38454;段:感知字形、分析字形#12289;建立形音义的联系。
#22823;量的研究表明,在#27721;字音、形、义三要素中,#23383;形识记是难点。要突#30772;识记字形这个难点#12290;低段学生的形象思维的发展优#20110;抽象思维,由于具象的东#35199;比抽象的东西容易接受,应优先把#19968;些具象事物的汉字教给他们#12290;首先,可以依循汉字#26500;字规律,降低字形识记的难#24230;。比如,“寇”字是由“宀”(房#23627;)、“元”(头)#21644;“攴”(手持器械)三个构#20214;组成的会意字,“手持#22120;械闯进别人家里打人家的头”,这#31181;行为就是强盗行为,如果在#36827;行“寇”字的教学时,讲清#23427;的构字理据,就可以降低识记#30340;难度,突破字形这个难点。其次,#21487;以利用结构重组规律#65292;采用在熟字基础上(加、减#12289;并操作)学新字的方法#36827;行教学。具体操作如下:#8220;加”的操作,在熟字#25945;学的基础上加笔画或偏#26049;构成新字,如目→自;#33391;→粮。“减”的操作#65292;在熟字教学的基础上减笔画或偏#26049;构成新字,如公→么;何→#21487;。“并”的操作,#20004;个或几个汉字相并#21015;构成新字,如禾、火→秋;门、#21475;→问;木、又、寸→树。#36825;样就简化了记忆程序#65292;缩小了记忆单位的数量,扩大#20102;组块记忆的容量,同样#26377;利于降低识记字形的难度,#25552;高识字效率。字理#25945;学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心理,#26377;助于把握认知规律#65292;变机械识记为意义#35782;记,提高识字能力。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三、遵循识字教学#35268;律
#12288;
#12288;灵活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体现#35782;字教学的多元化。方#27861;的运用应以培养学生自主识#23383;和独立识字的能力为目的#65292;不要流于形式。
1.#35782;字要音、形、义相结合#12290;在识字教学中,把字#30340;音、形、义结合起来,这是由汉#23383;的特点决定的。汉字是由音、形#12289;义三个要素构成的统#8212;体。识字就是要读准字音#12289;认清字形、了解字#20041;,并使三者之间建立起牢固的联系#12290;当感知字的任何一个要素时,能#20934;确地再现另外两个要#32032;。汉字在音、形、义上各#26377;特点:在字音上有同音字、多音字#65307;字义上有一字多义和多字一义的#29616;象;字形复杂,一些字字形#30456;近。许多字结合词句、联系#19978;下文才能读准字音,准确地理解意#24605;,在语言环境中识字#65292;能反复感知字形、巩固字音#12289;理解字义,做到音、形#12289;义的有机结合。
2.识字要和认#35782;事物相结合。小学阶段,识字和识#35789;是一致的。把识字和积累词汇结合#36215;来,通过字不离词、词不离#21477;的训练,使学生发展语言、发#23637;思维,在字词的理解#21644;运用的过程中巩固识记#12289;积累词语。通过教#23398;,学生掌握并创造了许#22810;方法,独立识字能力不断提高。#22312;识字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丰富#30340;想象和奇特的联想,能闪现出创造#30340;火花。如:老师在教“沙”#23383;的时候,启发学生想#35937;河水少会看到什么,#23398;生会说“水少而沙现#8221;这样学生就记住了“沙”字。又#22914;教“苦”字,可以引导学生联想:#8220;想起旧社会,不由血淋淋#65292;我家十口人,只有草盖身。#8221;这样把“苦”字拆成“艹”#12289;“十”、“口”三部分,伴随#36825;个过程的是一种善于思考、勤于#24605;考的良好的思维品质,加#24378;了他们的理解能力。
#12288; 3.识字要与听说读写训#32451;相结合。识字学词#26159;为了运用,学生在听、读中能准确#29702;解学过的字词,在说、写中能正确#36816;用学过的字词,才达到了#35782;字学词的目的。从另一方面#35828;,学过的字词在语言实践#20013;反复运用才能够巩固。#23383;词的复现率越高,学#29983;识记的效果越好。因此,识#23383;要与听说读写训练结合起#26469;;同时,要创造条件,让学#29983;多参加语言实践,如开展丰富多彩#30340;语文课外活动,使学生#26377;机会反复运用学过的字词。这样#65292;既利于字词的巩固,又能促进学#29983;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
4.识字要与写字相结合。写字#26159;巩固识字的重要手段。学生#21021;步掌握了字的音、形、#20041;以后,就要指导他们认真书写。写#23383;能促进辨认字形的精#30830;性,并加强对字形的记忆,#25552;高识字的效果。学生掌握#20102;字的音、形、义,有助于把字写正#30830;、写端正,而对字形的精确#36776;认又是形成书写技能的重要条#20214;。识字和写字相辅相成,#20114;相促进。在识字教学中二者#24212;紧密结合。
许嘉璐#20808;生说过:“科学的识字方法可以使#23398;习汉字的难度大幅度降#20302;,低到可以在‘汉字难#23398;’一语的旁边打上一个问号#12290;这可真是利在当代#21151;在民族的大功德。”我们#30456;信,只要不断地探#32034;识字教学科学化的方#27861;,就一定能够提高#35782;字教学效率,圆满解决汉字“#38590;学难用”问题。?开创#35782;字教学的新局面,促进#23398;生的全面发展。
#12288;
#12288;
参考文献
[1]倪文#38182;.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20986;版社,2003.
[2]程然.汉语文化与新课#31243;小学语文教学[M].长#26149;:东北师范大学出#29256;社,2003.
[3]戴汝#28508;,郝家杰.识字教学#25913;革一览[J].人民教育,1997.
[4]陆#24535;平.语文课程新探[M].长春:#19996;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熊开明.小#23398;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首都#24072;范大学出版社,2005.
[6]李争平.小学新#35838;标资源库·语文卷[M].#21271;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12288;[7]王宁.汉字学概要[M].北京:北#20140;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8]柳菊兴.语文课程#26631;准教师读本[M].武汉:#21326;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2288; [9]潘仲茗,戴汝潜.现代小学识字教#32946;科学化研究·序[M].北京:北#20140;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10]李#23478;栋.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开明出版#31038;,2003. 转贴#20110; 免费论文下#36733;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