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4;关键词】创新实践平台 课题#30740;究 转化教#23398;模式
#12288;几年来,我校持续#21152;大基础实验室建设投#20837;,改善实验教学条件,#36880;步形成从基本技能培养到综合、创#26032;能力培养的科学的实验教学体系#65292;以人为本,实行自主开放式#25945;学,利用网络环境,实现实验#35838;网络选课、预约,刷卡上#35838;等人性化教学模式,大大增强了学#21592;自主意识,体现了学员主体地#20301;,使大学基础实验教学水平#36808;上一个新台阶。
1 教学改革思路的新探#32034;
#12288; 随着基础建设的进#19968;步完善和教学规模#30340;不断扩大,实验教学手段#20986;现多样化和特色化。为确实提高学#29983;创新实践能力,从#19981;同渠道、以不同方#24335;实施实验课教学,突#20986;教学效果,在各高校蔚然#25104;风。从单一模式实验设置到#20998;级复合模式实验设置、从灌#36755;式教学到自主开放式教学#12289;从完成基本实验到增设综合、设计#24615;实验、从实物实验到虚拟仿真实#39564;、从实验课计划性#23433;排到学生自由选择、预约实验#39033;目、从师生仅在课堂#20132;流到实验网络互动学习等#31561;,实验课教学出现前所未有的跨越#24335;发展。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12289;创新意识和自主能#21147;得到明显提升。解决问题#30340;思路得到扩展,方法更加灵活而有#25928;。
如果说传统#25945;学模式是填鸭式、抱着走,学#29983;完全被动地接受知识。#37027;么现行教学模式是自主式、引#30528;走,学生有一定的自由度和选#25321;性,在教师辅导下完成学习过程#65292;提高了学习主动性#12290;从形式上看,教学手段更加#28789;活,学习方式多样。学习#20869;容从基础实验到综合、设#35745;性实验,循序渐进,逐步引导#23398;生掌握实验技能,提#39640;动手实践能力。教学体系的优化#23545;提高实验教学质量#36215;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但#26032;的教学模式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19982;缺陷,不论是基础实#39564;还是综合、设计性实验,#19981;论是实物实验还是虚拟#20223;真实验,学生始终都是在内容详尽#30340;实验教材指导下的实践活动,设#35745;性实验虽然“摒弃#8221;了实验步骤,但仍然摆脱不了#30001;于现有实验设备决定了的既定#30340;设计思路和为达到实验目标而早已#30830;定了的“标准答案”。学生#30340;思维活动仍然不能越雷池一步,“#29031;方抓药”式学习的根本机理没有变#12290;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21644;创新实践被禁锢而丧#22833;了发展的空间和启迪、实施#30340;条件,研究与创新实践能力的#22521;养大打折扣。因此,新的教学模#24335;仍然是基本实验知识的学习和#22522;本实验技能的训练#12290;这是实验教学过程的必要环节#65292;但绝对不是实验教学最#32456;所要达到的理想目标。
实验教学以培养#23398;生创新实践能力为宗旨,以培养#22797;合型科技人才为目标。不#35770;是基础实验教学还是专业实验教学#65292;都存在着深入研究与#21019;新应用的空间,只要创造合适#30340;环境与条件,建立相应的激励#26426;制,就一定能够走上#25945;学与研究相结合、实践与创新相结#21512;、应用与发展相结合的#29702;想轨道。我校物理实验#23460;建立学生创新实践平台,为#23398;生创建独立的研究与创新实践环#22659;和条件,有效地推动#23454;验教学工作的特色发展#12290;
2 创新实#36341;平台的构建
构建创#26032;实践平台是我校物理实验教学#30340;新思路、新构想和新举措。是#23454;验教学向课题型、研究型、#21019;新型发展的有益尝试#12290;根据学员认知发展规律#65292;在掌握一定的实验方法、具备#19968;定实验技能后,学员突破#24120;规思维定势、综合应用知识创造#24615;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强烈#22320;表现出来。创新实践平#21488;以课题研究的形式#20026;学员学以致用,推陈出新,发挥#21644;挖掘自身智慧和潜能,起#21040;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免费论文下#36733;中心 2.1#8220;硬件”构架
(1)课题型教学#26159;推进实验课从书本模式#36208;向研究模式的关键步#39588;
针对#22823;学低年级学员的能力和#30693;识水平,课题设置以简单、具体、#38590;度适中为原则;课题研究方向#20197;紧密联系实验教学#23454;际、解决教学中存在的#20855;体问题和难题为主线;课题#30340;设计思想应朝着“未知领域#8221;和创新、应用方面发展#12290;众所周知,未知蕴藏着神秘,而#31070;秘充满着吸引力。学员在实#39564;课程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39064;或难题,一般没有#29616;成的标准答案和巧妙#30340;解决办法。就此以课题#30340;形式进行研究并加以解决,是教#19982;学双赢的教改发展思路。学#21592;对课题研究的“背景”#30693;识比较了解,对课题研究#25152;达到的目标及解决的问题实质#21313;分清楚,研究目的明#30830;,针对性强,由此激#21457;学员高昂的公关、#23454;践、创新的欲望,引导学员#26080;穷的奇思妙想,发散思维得到#35757;练,聪明才智得到#23613;情的发挥。
(2)有效的辅导推#21160;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每项研究课题#37117;出自具体实验教学中,一般由任课#25945;员提出同时负责该课#39064;的研究辅导工作,#30001;此确保研究工作如期完#25104;和研究成果的质量水平。学员#19982;任课教员一对一的沟通、共同钻研#65292;推动课题研究深入发展,解#20915;研究中遇到的问题#12289;难题。不仅提高了学员创新实#36341;能力,同时对教员#30340;科研水平也起到了明显#30340;促进作用。使实验室#30340;教学与改革、研究与创新走上#33391;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12288;(3)开放实验室为课题研究#25552;供有力的硬件支持
#12288; 参加实验课题研究#30340;学员,在与辅导教员联系后,#21487;随时进入实验室,#38024;对实验装置,熟悉#23454;验过程,研究解决问题的关键#29615;节,设计最佳方案。实验室#20026;学员提供实验设备、制作工#20855;、耗材等,学员利#29992;课余时间在实验室进行课#39064;的构思、制作、改进#12289;组装、调试、修改、#23436;善等研究过程,使问题的研究解#20915;达到最佳效果。
2.2“软件”#26500;架
(1)实验室开展课题型#25945;学模式的尝试,受到教学组#31649;部门的大力支持,课#39064;研究工作由实验室牵头,课题组#32452;织实施,负责研究课题的组织、#25552;出、讨论、下达、辅导教员安排、#35838;题研究中期检查、成果质量把关#12289;筛选、论文初审等一系列工作。
#12288;(2)课题研究以自主形式进行,#30740;究过程由学员在课余#26102;间完成。学员在选定#30740;究课题后,在辅导教#21592;的指点和帮助下,#33258;行查询相关资料、规划设计#30740;究方案并进行可行性分析,#33258;行研究确定装置结构和材#26009;组织,自主进行实验、改进、完善#31561;实际研究工作,并完成#30740;究论文的撰写和修改工作。
#12288; (3)在实验课#31243;结束前,课题组将组织#23398;员课题研究成果答辩。由实#39564;室及教研室专家教授组成评审#32452;,并邀请教学主管部门#39046;导一并参加成果答辩评审工作。获#24471;良好以上成绩学员可免试实验课#31508;试考核,其课程总成绩应在良好以#19978;。获得优秀成绩的研究成果将#25512;荐参加学院“第二课堂”活动#21644;大学“励剑杯科技#21608;”活动。
3 实现实验教学模式的#36716;化
创新实践平#21488;的构建,使传统实验教学模#24335;转化为研究、创新型实验#25945;学模式,实现了实验教学方法和理#24565;的实质性突破,学员完全摆#33073;实验教材讲义的束缚#32780;走上自主研究、自主#23454;践、自行完善的新#22411;实验学习轨道。实验教#23398;由实验课堂拓展为“课堂 课外#8221;,学习方法由课堂灌输、#25945;材指导型转变为研究 实践 创新型,实#39564;结果评价由与已知结果对#27604;型转变为对未知领域探索 应用 答辩型。#23398;员的学习过程与科学研究工作相#20284;,学员的思维发展#21644;实践活动富有开创#24615;与挑战性。实验教#23398;模式向着研究探索型转化,必#23558;为培养复合型、创新型#31185;技人才起到一定的促进#20316;用。
#12288;
参考文献
[1]#26446;晔,王斌科,付振堂.PBL使学习发#29983;在问题的解决过程#20043;中[J].教育经济研究#65292;2008,(11):75-76.
[2]李晔.#20197;教学评价为契机推进物理实验室建#35774;与发展[J].教#32946;经济研究,2008,(11):92-93.
[3]李晔.突出创新#33021;力培养构建物理实验教学新#20307;系[J].教育经济研究,2008,(12):53-54. 免费论文#19979;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