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35789;】学习兴趣 创新能力 化学教学
高职学生水#24179;参差不齐,能力普#36941;较差,要把他们培养#25104;具有一定分析问题,解决问#39064;的能力,具有不断开发自我、#31215;累劳动技能的综合性职业#32032;质和全面素质的应用型人才,#23454;现教育教学目的,高职教#24072;就要积极投身教改,实#26045;素质教育,努力探索#36866;合教育对象的新路子、#26032;方法。在化学理论课教学#65292;尤其是实验教学中,从兴趣教#23398;入手,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21147;,显得尤为重要。本#20154;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在这#26041;面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激#21457;学生的学习兴趣
#12288;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索#26576;种事物或从事某种#27963;动的意识倾向,良好的#23398;习兴趣是求知欲的源泉#65292;又是思维的动力,能调动学#29983;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重视学#29983;学习兴趣的培养,是教#24072;教学活动中的一项重要#20869;容。这不仅直接影#21709;学习质量的提高,还将影响#28508;在素质和能力的发挥和发展#12290;
1.教师必须研究教学艺术,#25552;高讲课水平激发学生的#23398;习兴趣
教学实践表明,同#19968;门课有的老师讲学生爱听,#26377;的老师讲学生不爱。其根#26412;原因是教师讲课水平和教#23398;艺术高低的不同。要想唤起学生对#21270;学这门课的兴趣,#35201;求教师必须有渊博的#30693;识。认真备课,精选#20869;容,巧妙设计课堂教#23398;结构,采用形式多样、#26032;颖的教学方法把课#35762;得深、讲得清、讲得精、讲得透。#27492;外,还要注意讲求语#35328;表达艺术,化学课堂语言除#20102;要有严谨的逻辑性外,还需有趣味#24615;配合,才能产生最佳#25945;学效果。口头语言要简#26126;扼要,生动、幽默#12289;活泼,声调要有高有#20302;。态势语言要准确、#24418;象,板书要整洁、明晰、美观#12290;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22987;终保持积极主动并渴望吸收#30693;识的状态。
2.使用直观#25945;学及引导学生参与#6529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实验表明人们从视#35273;获得的知识,一般能记住25%#12290;而从听觉中得到的知识,只#33021;记住15%;但若#23558;两者结合起来,便能记#20303;65%,而不是40%。直观性#25945;学就是通过听觉和视觉同时进行#30340;,所以比单纯的听或看容易的多,#21360;象深刻得多。因此,我们#22312;课堂教学中应根据教材的#38656;要,尽可能地采用教具#12289;模型、挂图、板书和演示#23454;验等直观手段,讲演结合#36827;行教学,从而引起学生#30340;注意和兴趣,提高教#23398;质量。如我在讲解电光分析#22825;平的结构和使用时,把演示分析#22825;平搬到教室,在将一个一个部件#25343;下来讲解其构造及作用之#21518;,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有种#20160;么原因使开起的天平读不到数?#21516;学们的情绪一下高涨#36215;来,跃跃欲试。学生操#20316;完之后,再总结出分#26512;天平的使用规则和注意事项。#36825;种由演示实验引导的参与意#35782;,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0351;知识深深地扎根于他们的脑海之#20013;。
3.结合教学内容,联系专#19994;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20852;趣
#12288; 理论联系实际是教学的基本原则#12290;高职农业学校的化学教学必须#32852;系专业实际,才能显示出基#30784;课教学的特色。这样既可#20197;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帮助#23398;生加深对化学的基本知识和理#35770;的理解,为进一步学好专业知识打#19979;基础。因此,我在#25945;学中,尽可能将化学教学内容与#26893;、土壤、病理、遗传等专业知#35782;相联系,运用化学知#35782;来解释一些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20013;将碰到的问题和现象。例如,在讲#26080;机化学中的各族元素时,注意联系#19987;业给学生介绍构成植物体的必需#20803;素,如碳,氢、氧、氮、#30967;、钾、钙、镁、硫#12289;铁、硼、锰、铜、锌等,其中碳、#27682;、氧是构成有机物的要#32032;。讲溶液性质时,根#25454;渗透作用的原理解释为什么施#32933;过量作物会出现烧苗现象#12290;讲银镜反应时,介绍#29627;璃制镜的新工艺。讲分析化学#26102;,补充了氮、磷、钾的速测方法。#35762;醛类、葡萄糖检验时,补充#29992;班氏试剂检验牲畜糖尿病等。这#26679;,不仅使学生对化学知#35782;感兴趣,而且提高了学生应用化#23398;知识的能力,有利#20110;毕业后更好地为农业服务。
二、学生#21019;新能力的培养
#12288;
1.改#36827;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发散思维#33021;力
学生的兴趣和思维常#24120;是由问题引起的。教师在授#35838;过程中,结合具体内容尽量提出#23398;生感兴趣的问题,启发#20182;们的思维能力,引起想解#20915;它,得到答案的愿望#12290;在化学教学中,不仅要善于恰#24403;地提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32780;且还要坚持启发式,把教学过程#21464;成一连串地提出问#39064;、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20351;知识和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其中,#25552;出问题就是给学生设#30097;或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疑#38382;,这是启发思维的关键。同时还#35201;善于引导学生解决问题#65292;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30340;发散思维能力。如在讲元素周期表#26102;,让学生先按教师提出的阅读#25552;纲自学教材,然后提#20986;问题,同学回答,最#21518;师生共同探讨,总结出元#32032;周期表的组成、元素变化规律#21450;主族元素的变化规律。另外,还#21487;以根据各章节的知识结构和特点#65292;采用多种不同的教#23398;方法,如五个环节(读、#35758;、讲、练、做)教学方#27861;或探究教学法等。实验教学采#29992;引导发现法,即引导——自学—#8212;实验——讨论——结论。 免#36153;论文下载中心 2.发挥学科优势,#22521;养学生探究、创新能#21147;
#21270;学是一门实验性很#24378;的学科,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35201;手段,它不仅能验证理论,而且#23545;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性思#32500;,进行创造性教育有其#29420;特的功能,这就是本学#31185;的优势。为此,我们应注#37325;实验的创新与探索性#65292;设计问题情境,展示知识#33719;取的过程,实施“实验、#21551;思、引导”教学模式,#20805;分发挥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21019;新精神、探究能力、创造能力中#30340;特殊功效。
(1)改演示实#39564;为学生实验
化学实验#33021;力不仅指观察化学反应#29616;象的能力,同时还包括观察药品的#29366;态和颜色,实验所用的仪器、#35013;置、掌握反应的条件等。教师的演#31034;实验不利于学生仔细观察,操#20316;能力也得不到训练。所以,做#23454;验时学生自己能做#30340;尽量让其动手做,或者请学#29983;上台演示,或者教师边讲解、学#29983;边演示。
#12288; (2)改验证性实验为探#32034;性实验
挖掘教材中的探#32034;性实验或部分验证#24615;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12290;如在讲盐类的水解反应时,#20808;由学生实验入手,让学生通#36807;一组实验发现不少盐溶于#27700;,但并不像原来所认为的那样#65292;盐的溶液都呈中性,而是呈现出不#21516;的性质,什么原因呢?由问题的提#20986;,引导学生进行分类,找出其中#30340;规律,然后提出盐类#27700;解反应概念,分析水解#30340;原因,最后归纳总结出盐类#27700;解的规律,并讨论#30416;类水解的实际应用。整个过程#22312;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24049;发现问题、提出问题#12289;再解决问题。实践表明,改验证#24615;实验为探索性实验,不仅体#29616;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30340;原则,而且激发了学生探索的兴#36259;,培养了创新能力。
(3)#24341;导学生设计实验
照方抓药#24335;的实验能提高学生熟练操作#30340;程度,但不能锻炼学#29983;的创新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根据#23454;验目的和原理自行#35774;计实验,可培养学生的创#26032;能力。
#20363;如:a.以2Fe3 Cu = 2Fe 2 Cue2 反应#35774;计一个原电池的装置;b.#35201;求设计实验来鉴定下列无色溶液Na2CO3、Na2SO4、KCl、HCl、稀H2SO4。学生经过#24605;考,很快设计出了#23454;验方案,并动手完成了实验#12290;实践证明,这样不但#21487;以有效地培养、锻炼学生的实验能#21147;,巩固所学知识,更重要的是#33021;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33021;力。
#12288; (4)开展有益的课外#27963;动
建立#35838;外活动小组,结合教学内#23481;开展活动。在课外活动中可设计一#20123;趣味实验、探索型实验和综合#22411;实验等,如作物营养液的配制、花#21321;营养液的配制、混合#39282;料的配制、测定土壤的#37240;碱性、农药中毒临时急#25937;、还有:“水中花园#8221;、“自制汽水”、鉴定海带中#30872;元素、用碳酸氢钠与硫酸#38109;自制简易灭火器等#23454;验。每次提前一周把#39064;目给学生,要求其综合#36816;用所学知识设计出方案#65292;然后再讨论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及#26041;案最优化程度,接#30528;让学生自己选取仪器组装#12289;自配试剂,根据设计方案做实验,#21516;时要分析实验中的异常现#35937;,这样就培养了学生思维#33021;力,探索能力,运用#30693;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2288;
参考文献
[1]徐佩苓.化学教学中#22521;养创新精神的探索与实践.化学教学,2000#65292;(5).
[2]董#25964;芳.无机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65292;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