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想指导下普京时期的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0593 日期:2023-12-17 来源:论文网
  【摘 要】本文探讨了普京“俄#32599;斯新思想”的提出和内容,#22312;此基础上,分析了普京时期#20420;罗斯思想政治教育的#22522;本观点和现实层面的教育实践。
  【关键#35789;】俄罗斯新思想 普京 思想政治教育
  
  #22312;俄罗斯很流行的歌曲#12298;嫁人就嫁普京这样的#20154;》反映了“普京热”在俄罗斯的兴#36215;,这首歌里面有一句#35805;高度概括了普京,那就是“强而有#21147;”。那么在强而有#21147;的普京的领导下,俄罗斯思想政#27835;教育有一个怎样的状况呢#65311;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提出#30340;理论基础、基本观点#12289;具体教育实践等方面做#36827;行分析。
  
  一、新思想理论的提出
  
  1999年12月30日,普京发表了#12298;千年之交的俄罗斯#12299;,提出了“俄罗斯新思#24819;”。“俄罗斯新思想#26159;普京继承了俄传统#30340;价值观并赋予了它新的生命,主要#20869;容可高度概括为爱国主义、强#22269;意识、国家观念和社会团结四个方#38754;。这四个因素是相辅相成的,爱#22269;主义是旗帜,强国意识#26159;核心和支柱,国家观念是手#27573;和动力,社会团结是基石。”
  爱国主义。普京说:“#36825;是一种为自己的祖国,自己#30340;历史和成就而产生的自豪#24863;,憧憬着自己的国家变得更加美丽#12289;更富足、更强大和更幸福的心愿。#8221;挖掘爱国主义的内涵,要求俄#32599;斯人民具有:首先,要找回民族自#35946;感和自尊感;其次,“有使自#24049;的国家成为更加美丽、更加富#24378;、更加幸福国家的渴望”;再次#65292;要有强烈的“为了#22269;家的独立和富强贡献力量和生命#30340;渴望”。
 #12288;强国意识和国家观#24565;。正如普京所言:“俄罗斯过去是#65292;将来也还会是一个#20255;大的国家。它的地缘政治#12289;经济和文化的不可分#21106;的特征决定了这一点。#8220;在俄罗斯的整个历史过程中#65292;强大的国家意识一直决定着俄罗#26031;人的思想倾向和国家政#31574;。”
  社会团结。正如#26222;京所说:“大多数俄罗#26031;人不习惯通自己的努力奋斗改善#33258;己的状况,而习惯于借助国#23478;的和社会的帮助和支持做到这一#28857;。”
  “社会团结要#27714;社会有共同的信仰,全民一#33268;的奋斗目标,普京越是感到稳#23450;俄罗斯的迫切性就越#38656;要用新的世界观来填补社会空间,#26356;需要用新的意识形态巩固政权#65292;凝聚力量,参加国家#24314;设。东正教——这一与俄#32599;斯历史有着一千多年密切联系#30340;宗教,便成为意识形态的第四个#25903;撑点。”
  普京的#8220;俄罗斯新思想”吸收了西#26041;派、斯拉夫派和欧#20122;派的思想精华,批判地继承了#20420;罗斯的传统文化,#26377;机结合了当今时代特征,#20026;俄罗斯重新树立了衡量社会#25104;就和社会价值的标准,#22635;补了意识形态的真空,奠定了#26222;京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22522;础。
  
  二、普京时#26399;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观#28857;
  
 #12288;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35266;点,实际上解决的是通过思想#25919;治教育活动,培养什么样的#20154;的问题,也即培养的人是怎样#12289;有什么素质的问题。而#36825;不能不和俄罗斯的公民教育联系起#26469;。
  俄罗#26031;的公民教育在苏联时期主要是通过#20849;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32946;和劳动教育等培养合格的公民#12290;经过叶利钦时期的发展,到#26222;京时期公民的教育的功#33021;已经得到民众和国#23478;的合法认可,因而它#26356;致力于通过培养合格公民解决俄#32599;斯所面临的两大难题“贫穷与犯#32618;”所以法制教育、道德教#32946;与政治教育并列在公民#25945;育中的核心位置。而公民教育要#22521;养的人就是其任务,也是思想政治#25945;育的基本观点,即是“第#19968;,使学生成为社会经济#12289;政治、文化生活的真正参与者,并#22521;养他们的确定的公民理#24819;,以指导个人与社会关#31995;。第二,促进个人道德品质发#23637;,并使学生对自己的社会发展建#35774;的全权参与者角色给予认同。#31532;三,形成积极的法律#24847;识。这种积极的意识是#25351;将法律看作社会正义化#36523;和维护个人、社会权利与自由的#25163;段。公民教育就是#35201;使学生理解‘公正’、‘平等#8217;、‘自由’、‘尊严’#12289;‘人权’、‘民主’以#21450;培养其在日常生活中实现这种生#27963;方式的技巧。第四,学生对公民社#20250;的理解应是自觉的,并以经验#21644;情感为基础,所以公民教育#36824;要培养学生对公民社会的积极且富#20110;理性的情感。第五,#22521;养交际能力。要使学生尊重#20154;权,形成宽容意识,就#24517;须使学生学会分析自己和#20182;人行为,并在容忍他人意见与#22362;持自己的观点之间谋求协#35843;一致。这种认真负责的交#38469;态度将会不断强化学生的#20844;民自觉意识,形成批判性思维和#35328;语表达能力。” #36716;贴于 #20813;费论文下载中心   三#12289;普京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实#36341;
  
 #12288;在新思想理论指导#19979;,普京时期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23454;践如下:
 #12288;1.从国家层面上看#65306;俄教育部通过第193#21495;令颁布了《2002-2004 #24180;俄罗斯学校思想道德#25945;育发展纲要的基本方针#21644;实施计划》,并根据两年的经#39564;与教训确定了新的思想道德#25945;育发展战略重点,提出#20102;“建立在新质量水平上#30340;思想道德教育持续发展方针”,#25512;出了三个要求给以特别支持的事项#65292;纲要也提出了具体的实施计划,#20307;现了俄罗斯思想道德#25945;育发展走向,体现了#22269;家层面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为#23398;校、社会、家庭层面的思想#25919;治教育实践奠定了方向性#22522;础。
  2.学校层面#65306;在学校,通过课堂教学#12289;课外活动、学校民主生活#12289;网上教育等进行思想#25919;治教育。在课堂教学环节,主要#26159;进行与思想政治相关的知识的#28748;输、价值观的形成#31561;。课外活动,包括参观、访#38382;、社会实践等。如,#21442;观国家杜马、地方自治机关、#27861;院等,并了解它们的#24037;作,以期获取相关#25919;治知识,形成参政技能,培育#23545;国家的感情等。信息社会#20351;网络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28192;道和阵地,俄罗斯有许多#19987;门的网站进行和思想政治相关#30340;专栏,使思想政治以#26032;的形式和方式与时俱#36827;。学校层面的思想#25919;治教育实践是俄罗#26031;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65292;对于系统灌输思想政治#25945;育理论,形成爱国的、理性的价值#35266;,培养参与社会社会生活的#25216;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2288; 3.家庭、宗教和#21644;学校:除了学校的实践#27963;动外,家庭也是开展实践活#21160;的重要场所。“中小#23398;校每学期定期召开家长会, 以彼此了解学#29983;在学校和家庭的表现, 讨论、交流教育#23401;子的有效办法。学校#24320;设家长热线电话, 随时和家长互通信#24687;。”另外,通过创办宗教学校#12289;在世俗教育机构中进#34892;宗教教育的尝试、宗教教学报告#20250;、媒体广泛宣传等形#24335;进行道德教育。“此外#65292;由于俄罗斯东正教信徒众多,普#20140;时刻不忘利用宗教#27963;动的机会灌输爱国主义教育的观念#12290;在社会上,注重为思想政#27835;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并通#36807;社会教育工作和家庭教育#30456;结合,切实提高思#24819;政治教育的水平和实效。
  综上,通#36807;国家、学校、家庭、宗教和社会等#30340;合力,切实建立统一的“#24605;想道德教育空间”。
  纵观普#20140;时期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39318;先,普京在历史的转折处选对了方#21521;,举对了旗帜,因而具有#21382;史的合理性。其次,历史从#36807;去而来,向明天而去,因此,在#20855;体的实践中,理论也#24212;与时俱进,与国情#20465;进。
#12288; 
  #21442;考文献:
 #12288;[1]刘晓艳,闫向莉.俄罗斯#26032;思想[J].内蒙古大学#23398;报,2007,(2):30—33.
  [2]普京.普京文#38598;[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20986;版社,2002.
  [3]张树华.过渡时期的俄罗斯社会[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212.
 #12288;[4]付轶男.俄罗斯公民教#32946;概观[J].外国教育研究#65292;2003,(11):42—46.
  [5]付轶男.#22269;家政策的回归——新世纪俄罗斯思#24819;道德教育发展走向.
  [6]牛泉.俄罗斯国家公民道#24503;教育的特点[J].山西教育,2006,(5):46.
  [7]武#21321;昕.转型时期俄罗斯的宗教道德及#20854;教育的复归[J].2006,(4):63#8212;65. #36716;贴于 免费#35770;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