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课朗读教学刍议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0608 日期:2023-12-18 来源:论文网
  【摘 要】朗读是语文教学#30340;一种重要手段。学生朗#35835;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学生的语文#32508;合能力的高低。本文就初一语#25991;课堂教学中怎样科学分配#26102;间,合理指导朗读等#35832;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12288;【关键词】语文朗读 目标 #26041;法 指导
  
  教材中的教#35835;课、自读课都应不同程度的过好#26391;读关。学生可以通过朗读理解#35838;文的词句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21644;意味,既能受到熏陶感染,又能#38203;炼用语音描绘事物、表#24773;达意的能力,以致能提#39640;听、说和写作水平,加大语文为#29983;活服务的力度。可以通过#23398;生的朗读,检阅他们对课文的理#35299;程度、感情倾向、认识水平和#36816;用程度。那么,在实际的朗读教学#20013;,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25945;师要正确对待朗读,做好朗#35835;示范
  
  我们要#25913;变朗读处于被动地位的现#35937;,扫清老式的满堂灌的教法,充#20998;认识朗读的效能,真#27491;把朗读放到课堂教学应处的位#32622;上来。有的教师把朗读当作课堂教#23398;的一种简单过渡,学生朗读#35838;文时,教师忙着板书或自己思考着#19979;一个教学步骤,对于学生的#26391;读情况自然就心中无数#20102;,更谈不上对刚才的朗#35835;情况指出是与非,这只是一种#25918;羊式的无所收获的朗读。教#24072;要把朗读当作是课堂教学的重#35201;步骤,学生朗读时,教#24072;应专心地听,朗读之后,要实事#27714;是地加以分析、总结。同时,#25945;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朗读#27700;平,注意用示范朗读为学生树#31435;朗读的标准和榜样。
#12288; 
  二#12289;教师要给学生讲清#26391;读要领,做好朗读指导
  
  教#24072;对朗读的知识要胸有成竹,朗读时#20973;什么停顿?大的停顿和小的停#39039;,凭标点符号,更小的停#39039;,凭词的组合,句中的三#20010;小分句之间是并列关#31995;,停顿时无大小之分。#37027;么这句话应读成怎样的腔调?这#26159;一句表达告诉别人一件事的陈#36848;句,要读轻一点,读出陈述语气。
  又如朗读诗句“秦时—明月#8212;汉时—关,万里—长征—人—#26410;还”,这是按音节划分节奏的#26041;法朗读,还可按意#20041;单位划分节奏,读#20316;“秦时明月—汉时#20851;,万里长征—人未还”#12290;因此,朗读节奏可按音节或意#20041;单位来划分。
  读一句话还#35201;读出重音,把一个词或一个短语#37324;的某个音节或句中的#26576;个音节读得重些,强些。读出重音#26377;时能起分词义的作用,如“过年#8221;与“过年”,前者是“明年#8221;之意,后者是“过新年#8221;之意。一个短语或者句子里的#38899;节读重音,表示这个#38899;节是主要字眼儿。如《#25955;步》中“母亲本不愿出来的”一句#20013;“本不愿”是它的主要字眼#12290;一个词或一个短语只有一个重音#65292;一个句子有时就不只是一#20010;重音了,如“我们在田野散步:#25105;,我的母亲,我的#22971;子和儿子”。朗读课#25991;,能读出停顿、重音、语调,就#26174;得有节奏感。例如朗读#65306;这南方初春的/田#37326;,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65295;/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65295;/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20063;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20351;人想着//一样东西——#29983;命。
 #12288;诚然,朗读的要领、技巧是很多#30340;,如第一册第十七课的#35838;后练习五还重点分析了朗#35835;一段课文的重音、轻读、小#20572;、拖音及其所产生的效果。这#38656;要我们善于在实践中不#26029;探索、总结。假如#25945;师都能准确地朗读并能指导学#29983;朗读课文,能读好停顿、#37325;音、轻读、拖音、#35821;调,且掌握好速度(广#25773;速度每分钟200字)、#23500;有节奏感,那么学生就可以#22312;准确的有感情的朗读中获得优美#24847;境、缜密思路、象征意义、传神描#32472;、观点主张、情调韵味,就能把课#25991;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把课文所表#29616;的思想感情融于声音之中,通#36807;朗读触摸心灵,引起共鸣#65292;排除学生与课文之间的隔阂#65292;达到身临其境、忘我的境界#12290;这样便自然地避免了课堂#19978;那些不必要的枯燥无味#30340;满堂灌,变一言堂为#32676;言堂,充分调动学#29983;乐学的积极性,发挥了朗读教学#30340;应有效能。
#12288; 此外,教师进行朗读#25351;导时,还应特别注意评价的理念和#26041;法: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个性#29305;点。不要只是强调某个字词该读#22823;声或是读小声,以免造成形式化#12289;表面化的指导。要允许学#29983;多角度的独特的个人体验,只要是#23398;生读出真情实感的,#33021;准确理解和表达朗读#20869;容的,都应该给予肯定。#36825;就是新理念的最好体现。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三、朗#35835;的过程应合理、有层次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要#30001;简到繁,由易到难,由一般#35757;练到实用训练,循序渐进,避#20813;高屋建瓴一气灌到底。朗读训练#26377;它的适度,即阶段性。#23545;学生来说,有基本#35201;求——用普通话正确朗#35835;,较高要求——顺畅朗读,#26368;高要求——传神朗读。#20855;体的训练过程可分#20026;:用普通话朗读→口齿清楚→#22768;音响亮→停顿适当→语气连贯→#35821;调自然,表情达意→#36895;度适中,完美和谐→领会主旨。#22240;为学生的理解过程是一个不断接受#12289;补充、整合而构建的#36807;程,需要反复观察、比较和练#20064;。一开始,学生不一定都能对朗读#20135;生很强烈的欲望,其朗读技巧#20063;不一定很熟练。教师应让学生自由#22320;练习、充分地交流讨#35770;、反复地比较和揣#25705;,不断地提高认识,加深理解。#32780;学生一旦达到充分#29702;解且又经过反复练习形成了技能技#24039;,确信自己有能力达到熟练自如#30340;朗读时,自然会跃跃欲试。#27492;时激发学生创造性#22320;朗读,如表演读、有#24863;情地朗读、诵读等形式就能取#24471;较好的效果。
  在初读课文#38454;段,学生需要整体感知#65292;初步感悟课文的内容。此时适宜采#29992;速度较快的轻声读或者默#35835;,不宜采用大声朗读、齐读#25110;表演读等形式。这是#31526;合学生需要且符合认知规#24459;的。我在教《故都的秋》时,先让#23398;生听课文的朗读录音#65292;要求学生轻声跟读。学生#23545;文章的悲凉的感情基调有了#24863;性的认识。然后让学生说#35828;各自对文章的理解#65292;讨论问题:本文的“形”#21644;“神”各是什么?文中#30340;中心句(即文眼)是什么?#36825;个问题解决之后,再让学生选择自#24049;较喜欢的语段进行品读#65292;从而对文章进行鉴赏。最后让学#29983;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35299;有感情地朗读。从朗#35835;的主体角度来看,一般#20808;由个别读,再到小组读,直至#40784;读。如此一步一个脚印的训练#12289;指导,让学生易于接收#65292;也体现了朗读训练的科学#24615;、系统性、完整性。
  
  四、朗读方式要多样
  
  教师在#26391;读教学中要善于采用“百家争鸣#65292;百花齐放”的训练方式。#30446;前大多数教师还是以齐读作为朗读#30340;重头戏来抓,齐读在初#20013;占压倒优势。当然#65292;认真使用齐读,恰当安排,精#24515;指导,可使训练面#24191;,加强朗读气势,对培养学#29983;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观念有益。#20294;滥于齐读,也明显体现出#23427;的不足,会读的不会读的,认#30495;读的不认真读的,都混杂在一#36215;,滥竽充数,学生有时顾#20102;整齐顾不及准确,顾了#21709;亮顾不及感情,久而久之#23601;形成了读一字停一顿、#21315;篇一律的拖腔唱读,远离#20102;朗读的要求。为能准确指导#23398;生朗读、点燃学生的朗读兴趣、#28608;发学生的朗读感情、促进#23398;生的朗读训练,教师可#20197;借助于丰富多彩的朗读方式,如#40784;读、单读、一个接一个读、对读#12289;分角色读、赛读、录音朗#35835;、表演朗读等等。
 #12288;
  五、#32467;束语
  
 #12288;只要我们教师能够正确认#35782;朗读教学,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31934;心地指导学生朗读,科学地进行#26391;读教学,使师生的朗读具有声#24773;并茂的节奏,和谐婉转的韵律,#21576;现出作品的声音美#12289;神韵美,达到炉火纯#38738;的境界,就能为语文的教、学#21450;运用奠定牢固的基础。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