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应注重#21551;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充分#35843;动学生开展创新活#21160;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36896;良好的创新环境,切实加强对学生#30340;创新教育。
【关键词】发现问#39064;的能力 解#20915;问题的能力 实践能力 观察能力
随着#31185;技革命的飞速发展和知#35782;经济的即将来临,培养具#26377;创新型的人才已成为#31038;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如何培#20859;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我#20204;教师所面临的一个重#35201;课题。在中学生物教学#20013;,应注重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20805;分调动学生开展创新活动#30340;积极性和主动性,营#36896;良好的创新环境,切实加强#23545;学生的创新教育,我在教学#23454;践中,总结出如下几点,希望#32473;大家以启迪。
一、加强生物实#39564;教学,培养创新观察、实践能力
科学研究表明#65292;人的创新能力和右脑#26377;着密切的联系,只有大脑左右半#29699;的功能都得到平衡发展,两大#33041;半球的活动相互密切配合,#20154;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高度发#23637;。而右大脑半球功能#30340;开发主要靠能体现形象性、直观#24615;等特点的各种实践活动。因而#23454;践活动在培养创新#33021;力方面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30340;作用。著名美籍华裔物#29702;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教授也#26366;经指出:“对人类来说,毕竟#30334;分之九十的科学活动是实验,#32780;且科学中最重要的基础是实验,#23545;那些特别擅长动手的学生来说,#24212;认为擅长动手是一件非常荣#24184;的事,因为有这种能力,他们#23601;很有可能在适当的学科中从事#24456;有意义又很重要的事业,取得扎#25166;实实的进展。” 鉴#20110;此,我发挥生物学是#19968;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优势,努力构#24314;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大厦”。一#26159;做好课堂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学会#35266;察,善于观察,培养#23398;生创新观察能力。二是创造#26465;件、改进实验,开齐#24320;好所有的学生分组实#39564;,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20301;学生都能独立动手#25805;作,使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24471;到充分的培养。三是调#25972;分组实验的时间,#25913;新课后的验证性实验#20026;新课中的探索性实验。如“叶绿素#30340;提取与分离”实验#12290;通过调整,锻炼了学生的#35266;察力,培养了学生的探究#12289;分析、归纳能力。四是指导学生#35774;计实验方案,训练学生的实验#24605;维能力。
#12288;
二、鼓励质疑,培#20859;创新精神
“质疑”#20307;现出学生对教学过程的#19968;种积极参与,通过调动已有知识对#25945;学内容进行深入思考#65292;在求知中蕴蓄突破#65292;标志着学生由被动#23398;变成主动学,从学会走向会学#12290;科学发明创造往往是从质#30097;开始,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陶#34892;知先生所说:“发明千千万,#36215;点是一问”。心理#23398;研究表明:疑,最#26131;引起思维的不断深入,有疑#25165;能不断拓宽学生的思路,才能促#20351;学生去探索,去创新。
#22312;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20869;容的不同鼓励学生#22312;无疑处生疑,在其有疑时,#21017;为其释疑。例如:在做用显微镜#35266;察人血的永久涂片的实验时#65292;启发学生:“大家观察#21040;边缘微暗,中间较亮的细胞是红细#32990;,那么,为什么红细胞中间发亮,#36793;缘微暗呢?”等学#29983;通过讨论得出答案后,我又#36827;一步提问:“根据生#29289;体结构与功能相统#19968;的原理,解释红细胞为什么是双#20985;圆饼状?”大部分学生只#33021;得出红细胞的功能,但不能把结构#21644;功能结合起来进行解释。#25105;进一步启发:“扁球形表面积#27604;同体积圆球形大,双凹#22278;饼状的形态结构进#19968;步扩大了体积与表面积之#27604;。这种特殊的形态#32467;构,使得红细胞有更大的表面#31215;与氧气和二氧化碳接#35302;。据统计,它比同样体积的圆#29699;形可增加20%——30%的#34920;面积,从而能最大限#24230;地适应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22312;这里,通过老师设疑、释疑,#19981;仅使学生明白了红细胞为什么#21576;双凹圆饼形,而且加深了对生物体#8220;结构和功能相统一”观点的#29702;解。
三 、激发学生质疑,培养#21019;新潜能
爱因斯坦指出#6530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19968;个问题更重要”。陶行知先生在#19968;首诗中也曾写道:“发明#21315;千万,起点是一问”。 古人亦云“学贵#26377;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36827;”。所有这些,都表明了质疑对学#20064;和创新的重要性,“疑”是#20154;类打开宇宙大门的#37329;钥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21315;方百计地激发学生#36136;疑,使之养成质疑的好习#24815;,大力培养学生创新潜能。生物学#30340;研究对象是五彩缤纷的生物界#12290;奥妙的生命活动规律#21644;形形色色的生命现#35937;为学生质疑提供了丰富的#28304;泉。作为生物学教师,首先要#21019;造一个优良的教学氛围,构建一个#27665;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21516;时教师要向学生讲明主动#25552;出问题的好处。另外,列#20030;一些名人和同学中由#20110;善思好问而取得巨大成就和#20248;异成绩的例子,为#23398;生提供学习的榜样。其次#65292;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难。#24212;对敢于大胆提问的学生#32473;予表扬。对于提问者,问题即使很#31616;单或是没什么意义,#37117;必须认真解答,与#27492;同时,认真研究学生的思#36335;,并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怎样问#25165;更有意义,教给他们提问的方法#12290;对于学生提出的富有思考#24615;的问题可根据情况因势利导,及#26102;组织大家讨论。对于学#29983;提出的问题,教师如果一时难以回#31572;,要实事求是地给学生讲#28165;原因,并在课后给予回答#12290;总之,学生能否质疑,质疑水平的#39640;低,老师的态度和方法非#24120;重要、非常关键。正确的态#24230;永远应当是鼓励和引导。通过鼓励#65292;使学生从不敢提问到“敢于”#25552;问;通过引导,使学生逐#27493;做到“善于”提问。
四、鼓励创#26032;,体验创新快乐
学生的思维是同他#30340;感受和情感分不开#30340;。教学和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充满#24773;感,这种情感是发展学生智#21147;和创造能力极其重要的土壤。#34429;然创新能力要有一定的知识#21644;智慧作基础,但也#19981;可低估情感对知识、智慧的作#29992;。在课堂教学和课#22806;活动中,让每一个学生都#26377;充分展示自己创造才能和成果的#26426;会,满腔热情地赞扬同学们的#19968;切努力,保护和激励同学们所有的#21019;造欲望和尝试。因此,我通过#31934;心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指导学#29983;搞小动物饲养,花卉栽培;带领学#29983;野外植物认种,标本#37319;集;组织参加小教具制作比#36187;,生物谜语竞猜等丰富多采#30340;课外活动,为学生创新才能的发挥#25552;供广阔的空间,然后给予#20805;分的肯定和表扬,#35753;学生在课堂教学和#35838;外活动中都能体验到参#19982;的快乐、创新的愉悦。
总之,在生物教学中,#22521;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24072;要以科学的指导思想为本#65292;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教#24072;创造性的教学劳动唤起学#29983;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31070;,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29983;体验创新的快乐,从而促进学生创#26032;人格的发展,把 学生推向创造#30340;成功之巅。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