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育与健康课中准备活动习惯的培养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0559 日期:2023-12-17 来源:论文网

   【摘要#12305;通过对学生准备活动情况的调查分#26512;,采取相应措施,使学生养成#22312;体育锻炼前做准备活动的习惯#12290;树立正确的自我体育锻炼#35266;,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坚实#30340;基础。
  【关键词】#20934;备活动;习惯;终身体#32946;
  【Abstract#12305;Taking corresponding measures according to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students’ warming-up status and to help students’to take the habit that always doing warming-up before exercise.Building students’the correct conception of self-exercise up and laying the fundation of exercise for life.
  【Key words】warming-up;habit;exercise for life

  坚#25345;“健康第一”的理#24565;是当前体育课程的指导思#24819;。人们常说“运动是把双刃剑#8221;意思是说合理地进行体育锻炼可以#25552;高健康水平,而不科#23398;的运动不仅起不到健身作用#65292;还有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12290;准备活动作为体育锻炼的开始#38454;段是提高体育锻炼质#37327;和效果,避免伤害事故的重要#29615;节之一。但长期以来体育锻炼的#20934;备活动经常处于被遗忘的角落,被#25918;在一个“有也可,无也#21487;”的位置上,使体育#38203;炼达不到预定效果,甚至对健康#36896;成伤害。因此学会做有效的准备#27963;动,养成准备活动的习#24815;对于终身体育锻炼是至关重要的#12290;在长期的体育教学实践中分#26512;其原因,采取措施:
  1调查分析学生对准备活动#30340;认识
  对07级入学的新生(07级护#29702;班、07级临床班、07级药剂班)148名学生#21457;放问卷,调查显示:认为做准备活#21160;有必要的学生占13%#12289;认为准备活动影响运动#33021;力,浪费体力的学生占61%、认为准备活动#21487;做可不做的学生占28%。通过访问座谈了解#21040;学生不做准备活动的原#22240;主要有两方面。
  1.1学生认为做准备活动消耗体力。#36825;种认识是学生普遍存在的,约#21344;74.2%。从学生这种认识来#30475;说明学生缺乏对人体活#21160;规律方面的知识,#19981;了解合理的准备活动对人体器#23448;的良好影响,同时也#35828;明学生缺乏准备活动对自己#24515;理和生理良好的亲身体验,没有#30495;正体会到准备活动的好处,这就#20915;定了学生对准备活动的#38169;误认识。
  1.2学生不知如何做准#22791;活动。在调查中还发#29616;学生不知如何做准备活动约#21344;67.4%。教师若#26159;要求学生自己做准#22791;活动会发现有的学生就#26159;随便活动一下关节,有的学生#36305;几次就完了,根本没有掌#25569;准备活动的方法,不知道准备活动#30340;内容,活动的量和活动的时间,更不会做专门性的准#22791;活动,学生缺乏独立做准#22791;活动的能力。
  2针对调#26597;的结果采取措施
  2.1明确有效准备活动的标准:准备活动的运动量和#26102;间的长短应根据锻炼的项目,内容,气候变化和自己的身体状况而#26377;所区别,一般使身体发热或做到#20986;汗为宜,心率上升到130次/分~160#27425;/分,使内脏器官,肢体的活动#24133;度和肌肉力量等方面达到适宜#30340;工作状态。与正式#32451;习之间有2~3分钟的间隔#36739;为适宜。准备活动活动关节的顺序#26159;:头、颈、肩、肘#12289;腕、腰、胯、膝、踝、趾。准备#27963;动活动肌肉的顺序是:上体(包括胸、腹、背、上肢等)、下肢(包括臀、腿、脚掌、#36286;)。准备活动力量练习的顺序#26159;:由小、中、大循序渐进进行为宜#12290;教学准备活动还应包括一#20123;与基本练习相似的动作。
  2.2引导学生理解、认识和#20307;验准备活动的意义和重要性。#35201;使学生做到主动自觉地做#22909;准备活动,首先必须提高学#29983;对准备活动重要性的认识,#20351;其深刻认识到准备活动#23545;提高运动效果和有利#20110;身体健康的真实意义。为#27492;应向学生讲解有关准备活动#30340;作用及对人体良好影响的生理、#24515;理知识,讲解人体运#21160;的生理规律,使学生懂得科学道理,从而达到提高认识转变观#24565;的目地。这些内容除了在理论课上#35762;解外,还应在实际#32451;习活动中讲解,可边做边讲也可在#20934;备活动前讲解对后续活动的作#29992;、目的、好处,并且要反复强调让#23398;生的意识中形成要运#21160;就一定要先做准备活动的观念,只#26377;这样才能为学生自觉地做好#20934;备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同#26102;学生掌握了这些知识后,#20063;为做好准备活动起到了指导#20316;用,使自己的准备活动建立在科学#30340;基础上,真正发挥准备活动的作用#12290; 免费论#25991;下载中心
  学生对准备活#21160;的重要性只有理性认识还不够,应#20351;学生亲身体验准备活动的好处和#20316;用,使其感觉到准备#27963;动后全身放松,精#31070;振奋,有信心。我校新生入#23398;都要进行身体素质测试,对调#26597;的班级我们采取第一次测试#19981;做准备活动,第二#27425;测试教师认真领做准#22791;活动,其结果表明做#22909;准备活动测验的成绩#26126;显提高。50米平均提#39640;0.3秒,铅球平均提高0.25米,立定跳远平均提高0.08#31859;,仰卧起坐平均提高3.2个,800米平均提高9.27秒。在篮球、排球等项#30446;的考试都采取两次#27979;试一次不做准备活动,一次#20570;的方法。结果表明,有做准备活#21160;不仅成绩有显著提高,而且动作#25216;术发挥比较稳定,失误较#23569;。这就让学生真正感受#21040;准备活动的好处。#36890;过让学生谈体会,大#37096;分学生认为准备活#21160;后,心理比较放松,不紧张自#20449;心加强,动作更灵活、协调#12289;便于发挥自己的最佳状态。这就#20351;学生对准备活动有了感性的认#35782;,真正体验到准备活动的重要#24615;。
  2.3明确准备活动的形式和内#23481;,积极创新,激发兴趣。准备#27963;动有两种:一种是一般#24615;准备活动:包括各种走、跑#12289;跳的练习、徒手操#12289;活动肢体各关节等。这#20123;都是一些简单易学的准备活动形#24335;,稍加指导即能掌#25569;其要领。另一种是专项准#22791;活动:如在打排球#21069;先做垫球、发球、传球等练#20064;,在长跑前先慢跑一段,在打篮#29699;以前先做投篮、传#29699;、运球等练习。相对来说这些都#26159;针对性较强,难度较大的准备#27963;动形式。在教学中应#20197;一般准备活动为主,专#39033;准备活动为辅的方法来安排,内#23481;形式多样化,积极创新,创造出学生喜欢的,针对#24615;强的,覆盖面广的形式和内容来激#21457;学生的兴趣。如采用“体育#28216;戏”寓于准备活动之中,或把音#20048;舞蹈寓于准备活动#20043;中,有针对性的选择#12289;安排既可达到准备活动的目的,又#27963;跃课堂气氛,激发学#29983;认真完成的教学内容充分发挥#23398;生的主体作用,变“要我#23398;”为“我要学”。改#21464;长久以来准备活动就是慢跑#12289;做操这种枯燥、单调#30340;形式。最终提高和激发学生#20570;准备活动的兴趣。
  2.4要求学生在课中自#24102;准备活动。随着学校素质教育#30340;全面实施和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不#26029;深入,体育教学应发挥学生的主#20307;作用,应注重发展和#22521;养学生的体育素质与体育能#21147;,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养成自我体#32946;锻炼的习惯。要求学生在课中#33258;带准备活动就是为#23398;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锻炼机会#12290;我们把体育课程的最#21518;一个学期的每堂课均由学生自带准#22791;活动。每班分为若干小组,一组10人左右,由教师安排#21517;单和顺序,提前通#30693;给出具体的内容和要#27714;,时间15分钟左右,课前要#27714;准备好教案,上课前交给教#24072;。学生在带完准备活#21160;后进行自评、互评,再由#25945;师讲评并给出得分(20#20998;制),期末总评时计入#24635;成绩。这个任务在入学的第一#27425;课上就布置给学生,这样#25165;能让学生早准备,早积累,#36890;过观察与访谈得知学生为了完成好#36825;一任务,都积极地做准备#12290;不仅平时课中认真学习#32780;且在课后还看书,上网通过#21508;种途径查阅各种有关准备活动#30340;资料。为了完成好自己#35774;计的内容还反复多次的练习。#22823;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发#25381;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学生的#24605;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35782;,课堂气氛活跃,同时还锻炼学生#30340;胆量和口才。并且让学#29983;真正具有独立设计、完成准#22791;活动的能力。这对学生养成自#25105;锻炼的习惯也是非常关键#30340;。
  3结论与建#35758;
  3.1要明确培养学#29983;的准备活动习惯是一个#26377;计划、有目的、循序渐进的过#31243;。教师除了要求学生明确准#22791;活动的标准、形式、#20869;容、意义及作用等理论知识还#24212;让学生亲身体验准备活动的好处#21644;作用。这才能从根本#19978;提高学生对准备活动的重#35270;程度,自觉程度和运动损#20260;的防范意识。 免费论文下载中#24515;
  3.2为保证#23398;生在最后一学期具有自带准备活动#30340;能力,教师应在前几学期的#25945;学中做好充分的准#22791;工作,应和学生一起认真#23436;成每次课的准备活动注意穿插讲解#29702;论知识,多介绍准备活动的#20869;容和形式,注意培养学生的胆量#21644;口才,还应向学生展#31034;准备活动的教案。
  3.3体#32946;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23601;是让学生建立一套适合自#24049;的、比较科学而实用的体育健身#26041;案和促进身体全面发#23637;,为终身体育奠定#22522;础。准备活动习惯的培养就是#20854;中最基本的一个环节。

参考文献


[1]刘大海#31561;.体育与健康理论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22823;学出版社,2001
[2]王则珊.论从战略上认识发展学校体育的#37325;要性[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
[3]王革,卓莉,魏#28304;,成伟民.大学体育课#20013;学生自带准备活动的实验研究[J].现代情报,2002(11)

免费论文下#36733;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