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网络技#26415;的飞速发展,使高校思想政#27835;教育经历着空前的变革,给高校#24605;想政治工作带来了#24040;大的挑战和难得的机#36935;。信息化时代下高校思想政#27835;工作进网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20026;指导,建设高校网络文#21270;,大禹治水、因势利#23548;,促进大学生自由而全#38754;的发展。
【关键词】信息#21270;时代 网络#25991;化 科学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
全球信息#32593;络化的到来,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32463;历着空前的变革,也对教#32946;工作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4517;须重新确立以人的全面自由、#21644;谐发展为核心理念的新的教育价#20540;观。面对机遇和挑战,思想政治教#32946;将以科学发展为指导,创建#19982;信息网络相适应的工作机制,#20805;分利用网络的特点#65292;大力教育创新,在培养人才的同时#65292;完善大学生思想修#20859;和个性品质。
#12288;一、网络给高校思想政#27835;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根据中国互#32852;网络信息中心2009年1#26376;发布的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29366;况统计报告,中国网民规#27169;达到2.98亿人,其中#65292;在校大学生占6.4%,平均每周上网时间#32422;18.6小时,大#23398;生是最为活跃的网#27665;群体。
快速膨胀的网络#20449;息资源,对求知欲和好#22855;心强的青年学生具有强烈的#21560;引力。“手指轻轻一点,世界便尽#29616;眼前”。大学生可以根据自#24049;的需要,自由遨游于#32593;络信息的海洋,畅享科技发展带#26469;的全新体验。网络对大#23398;生的影响是巨大的、#22810;方面的,且利弊共存,应予以辩证#12289;客观地加以分析。
(一)网#32476;的积极因素
1.网络的开放#24615;和交互性满足了大#23398;生的求知欲望,为大学生获#21462;知识、拓宽视野创造#20102;条件
网络已经#25104;为大学生学习的新载体#65292;“网络无国界”,大学生可以#36328;学校、跨区域、甚至#36328;国界交流沟通,共享文#21270;、学术信息与成果。#32593;络不受时空限制,大学生可以开#23637;自由、互动学习和广泛交际,#28608;发了他们的学习兴#36259;,提升了他们的知识#21019;新与交际能力。通过网络,学生可#20197;了解世界、融入社会#12290;
2.网络的虚拟性满足了大学#29983;“自我展现”的心理#38656;要
#12288; 网络的虚拟性迎合了青年学#29983;的心理,为他们寻求“自我#23637;现”开辟了空间。大学#29983;可以通过网络展示个人才能#12289;宣泄情感、传递信息#12289;社交娱乐等,体味现实生#27963;中无法满足的需要。特别是实际#29983;活中性格比较内向#12289;不善于表达沟通的学生,可以释#25918;压力、表现自我、彰显#20010;性。
#12288; (二)网络的负面影响
#12288; 然而,网络是把“双刃剑”,在#24102;来文明与便捷同时#65292;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负面影响#20063;日益突出,给新时期高校#24605;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12290;
1.网络信息的多元#21270;冲击着高校思想教#32946;价值标准
虚拟#32593;络、良莠并存,多元化的价#20540;形态汇聚交融,人#20204;在虚拟的世界里无法准确分#36776;真假、美丑与善恶,容易在这个没#26377;确定的价值标准和#25928;信准则的“信息海洋”#37324;迷失方向,从而导致价值观混#20081;。一些非主流的,甚至是消极、#19981;健康的思想在网上泛滥,无#26102;无处不在动摇着青年#23398;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35266;和价值观。
2.网络所构建的平等的、#20132;互式平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32946;传统的工作方式提#20986;挑战
#12288;网络拓宽了大学生受教育的途#24452;,学生有了更加自主的选择#31354;间和选择机会,民主、平等、互#21160;的交流方式给了学生全#26032;的学习体验,很多学生#19981;再轻易接受教育者的灌输,#20256;统的思政教育的权#23041;性在逐渐削弱。
3.虚拟网络、#21311;名交流,造成大学生道德缺#22833;,缺乏社会责任感
网络#25991;化的消费性、娱乐性和#34394;拟性导致了人们的#25991;化品位下降、弱化了大学生的道#24503;意识。虚拟世界里人们的行#20026;、言论不受其真实的身份约束,犹#22914;人人带上面具,不知道“我#26159;谁”,言论随意、无所顾#24524;。在这种情况下,极易造成#36947;德感缺失、法律观念薄弱,以#21450;自由观念泛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20250;显得虚伪而又不负责任#65292;这对大学生正确道德观的形#25104;和培养形成极大的障碍。面#23545;新兴网络,传统的高校思想#25919;治教育已显得心有余#32780;力不足。
4.网络信息传播速#24230;快、效率高、覆盖#38754;广,在大学生中易产生群体#24615;效应
如果缺乏有效的#30417;管,“枪手团体”、“网络传销”#31561;非法组织会趁虚而入,形成#19968;股巨大的逆流。网络也能把高校#23398;生对社会问题反应快、易偏#28608;的特点高度凝聚化,任何敏#24863;信息和舆论都会在网络中“一石激#36215;千层浪”,产生恶劣的#31038;会影响。尤其是会被别有用#24515;的人或组织利用,在某种#38169;误思想或舆论的导向下,易滋生#32676;体性事件,影响社会的政治稳定#12290;
#12288;5.大学生沉溺网络#65292;隐藏心理疾患
#38543;着互联网应用广度和深度的#21152;大,大学生沉迷网络,导#33268;社会隔离、家庭关系疏#36828;、时间管理的下降、娱乐化因素#36807;高等负面影响。许#22810;学生将大量的时间耗费在网络上,#29978;至对网络产生依赖感#65292;渐渐沉溺其中、迷失自我#12290;这一特殊群体无暇顾及学业,成绩#19968;落千丈;生活中往往和#21516;学、老师及家长缺少沟通#21644;信任,渐渐与同学、社会疏#36828;,人际关系淡漠,产生孤独、自闭#12289;消沉情绪,对他们的#36523;心健康大为不利。
二、大禹#27835;水、因势利导,科学发展网络思#24819;政治工作
面对网络#26102;代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思想政#27835;工作者急需更新教育理#24565;,站在更高的层次重新规划和设#35745;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主动探#32034;的精神去开拓创新,#31215;极汲取网络文化中不断创新求#21464;的活力因素,借助网#32476;平台,开拓新形势下思想政#27835;工作新途。
#12288; (一)建设魅力网络#25991;化,构建思想政治教育#26032;载体
#12288; 许多高校开设了思想#25919;治教育专栏,但反响#24182;不热烈。如果仅将政治#35828;教和宣教的材料挂到#32593;页上,留于形式,#21482;能是运用现代化的手段#20570;了一件意义不大的#20107;情。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着#30524;于人的全面发展,满足大学生实现#33258;身价值的合理需求。
进#19968;步丰富和完善高校网络内容和形式#65292;形成网络互动模式,营造#33391;好的网络氛围。组织#21046;作一批思想性高、教育性强、#36259;味性强、适用于网#32476;运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65292;让学生在网上轻松愉快地接受思#24819;政治教育;开设时政窗口,关注#31038;会文化经济动态,设#31435;专题论题、留言板、BBS等交互性强的栏目为师#29983;提供发表意见的场#25152;;建立双向交流机制,师生共同#21442;与、平等对话,针#23545;热点问题及时答疑,#20570;好疏导,形成学生思想动#24577;的有效反馈机制,充分发挥思想#25919;治工作的主动性;将日常思想#25919;治工作向网络延伸#21644;拓展,以信息服务和趣#21619;娱乐吸引大学生,#32473;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20415;利和亮色。
建设大学#29983;获取信息、学习知识#21644;交流思想的主流网络平台#65292;使网络真正为大学生所喜#29233;的、所关注的重要媒体#12290;充分利用网络超时空的特点,#26500;建一种互动性好、覆盖面广、渗透#21147;强的思想政治教育新载#20307;和新模式。
(二)发挥网络#29305;色服务,完善大学生的个#24615;心理
通过网络全面、优质、#39640;效地为大学生提供从入学#24320;始到毕业乃至进入社会的学习、#29983;活、就业、心理咨#35810;等一系列的服务管理#24037;作,最终,完善大学生的#20010;性心理。
#12288;1.利用网络平台组织开展#20016;富多彩的学生活动
将传统#30340;活动形式利用网络来进行,还#21487;以利用网络创新性地开#23637;活动,比如网络班会#12289;心理测试、动画制作大赛、网络#35762;座等,寓教于乐,丰富学生文#21270;生活。
2.给大学生社#20250;实践提供信息,开拓学生的就业#26426;会
与社会接轨,密切联系某专#19994;领域的前沿动态,给大学#29983;社会实践提供信息,开拓学#29983;的就业机会。和相关企业单位#24314;立互动平台、和校友生建立母校#32852;谊栏目等,有助于#21521;社会推介学生,让学生拥有了解#31038;会的机会,帮助大学生做好职#19994;生涯规划。
3.加强心理援助,关#29233;每位青年学生
当今学生因青春期在面#23545;学习生活压力引起#30340;心理问题日益突出,#22823;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36215;了高校和社会的极#22823;关注。许多大学生被经济贫困、自#20449;不足、考试焦虑、#24651;爱交友、职业选择#31561;问题困扰,开展人性化的网络#24515;理咨询和“群体心#29702;互助”,在相对宽#26494;和隐秘的网络环境中完成大学生心#29702;释疑和情感宣泄,#20419;进大学生阳光成长。 免费论文下#36733;中心
#65288;三)创新思想政治#24037;作团队
#39640;校网络的建设与维护是#19968;项开创性的工作,这#39033;巨大的工程需要依靠#22242;队的力量。创新队#20237;建设,吸引教师和学生参与#21040;网络文化的建设之中,#20174;而支撑网络平台的建#35774;与维护。一是技术开发队#20237;。成立一个在教师带领下的#20197;学生为主的“创业小组”,在#32593;络平台整体规划下,将部#20998;专题和模块交给“创业小组”#24320;发,市场化运作,调动学#29983;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信息维#25252;队伍,加强网络自制。充分利用人#21147;资源,选聘一些政治觉悟高、#36131;任心强的教师和学生#25285;任论谈、BBS的版主和#31649;理员,维护网络安全#19982;清洁的环境。
思想政治教#32946;者们带领整个团队,按照#23398;校的办学思想和学生的需#27714;在网络平台上为学生和教师提#20379;文化服务,向学生#21644;社会展示新时代大学生的形#35937;和风采,增强网站的吸引力。#21516;时,学生工作部门#12289;宣传部、网络中心、保卫工作#37096;门多部门联动,齐抓共管、发挥专#38271;、形成合力,从教育管理、#25216;术维护等全面推进高#26657;网络可持续发展。
(四)#21152;强网络伦理的教育,提高大学生的#36947;德水平和文化品位
新#24418;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20381;据社会主流意识形态,#36890;过正面的价值导向#26469;影响大学生的思想,从而#36798;到塑造人、培养人的目的。借#21161;网络平台,提供大量丰富#12289;全面和公正的信息,帮助大学生#23458;观地了解社会和人生,树立正确#30340;价值观念及行为准#21017;。通过网络伦理的教育,#25552;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和文#21270;品位。思想政治教育摆#33073;刻板说教,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65292;教书育人潜移默化、润物#26080;声。从而培养学生文化自省、选#25321;、判断能力,成就健#24247;、乐观、向上的精神#19990;界。
#12288;(五)营造浓厚的校园#25991;化氛围,予以人文的终极#20851;怀
#12288;校园文化是教育学生的有#25928;载体和重要途径,高校应重视用丰#23500;的校园文化把大学生的主要精力#21644;情趣留在校园里,用在学习上。“#20197;人为本”,积极丰富学生的课外业#20313;生活,通过形式多样的有形#25991;化把学生吸引到有形集体生活#20013;来,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其健#24247;成才。
新时期思想政治工#20316;必须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满足#22823;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合#29702;需求。学校举办人文讲座,关注社#20250;政治文化经济,培养关心社会发展#30340;热血青年;号召学生重#25342;书本、读好书,品位#20154;生哲理;组织轻松愉悦、雅俗共#20139;的文化沙龙、文娱社交活动#12289;健身俱乐部、旅游、摄影等#27963;动。学校为学生施展才华、发展#20852;趣搭建平台,并聘请#32769;师、提供资助。校园文#21270;活动注重内涵建设,紧#25187;社会发展潮流,加入学生喜欢#30340;时尚元素,吸引大学生积极参#19982;。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65292;从文化的、历史的、生命的深度#65292;实现对社会和个体#29983;命的关怀。
#19977;、网络载体标示着未来教育发展方#21521;
#12288;
#12288; 网络的发展为思想#25919;治工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有#25928;途径,赋予思想政治#25945;育新的活力和创造力。以网#32476;为载体的思想政治#25945;育超越了传统的教育模式,顺应了#31038;会和人的发展,开创了全#26032;的教育理念,标示着未来#25945;育的发展方向。
网络为教#32946;提供了崭新的平台#65292;使学习者成为教育活动的中心#65292;随着教育者成熟程度的#25552;高,学生将拥越来越大的自由和全#38754;发展的空间。未来,#22823;学生们将根据个人#29233;好、专业兴趣、职业倾#21521;等,如饥似渴地在网络海#27915;中汲取知识,创造性#22320;发挥才能,同时寻求个人全面发#23637;与自我完善,实现个#20154;的价值。
#12288;
参考文#29486;:
[1]中国互联网#32476;信息中心.第23#27425;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25253;告[R].2009(01).
[2]#26446;福军,李寿国,赵楠.#20570;好信息化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25945;育的对策研究.http://xsc.xauat.edu.cn/read.php?id=96[EB/OL],2006-4-24.
[3]刘红霞.网#32476;传播的负面效果及#23545;策[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4).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建设高校网络,促进大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