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的建立及其运用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0552 日期:2023-12-17 来源:论文网
  【摘 要】对化学#25945;学而言,新课标要求:要#36880;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21644;研究能力,最终达到全面提#39640;素质,发展个性,形成特长,#23398;会学习的目的。对于#36825;种改革,要求教师的教育#35266;念、教育方式、教#23398;行为等都要发生很大的#36716;变,使学生由以前#30340;“学会”到“想学#8221;再到“会学”,即#8220;授人以鱼,亦要授之以渔”。“引#23548;——探究”式教学法正是籍于#36825;一思想而产生的,文章对此#36827;行了具体分析。
 #12288;【关键词】引导——探究 教学法 化学课程 运用
  
  一#12289;“引导——探究”式教#23398;法的建立的指导思想
  
  #26032;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所谓#8220;科学探究”,就是在教#24072;的指导和启发诱导下,以#23398;生独立自主学习和#21512;作讨论为前提,以现#34892;的化学教材为基本#25506;究内容,以学生周围的世界和#29983;活实际为参照对象#65292;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36798;、质疑、探究、讨论问题#30340;机会,让学生通过个#20154;、小组、集体等多#31181;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35782;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科#23398;的教与学的组织形式。科学探#31350;活动以发展学生的智力#20026;本,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力#22270;通过自主探究来引#23548;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26041;法。
  “引导——探究”式教学#27861;就是在这种理念下应运而#29983;的,该教学法以解决问题为中心#65292;注重学生的独立钻研,着眼#20110;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6529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21644;创造性。它不仅重视知识的获取#65292;而且更重视学生获取知识#30340;过程及方法,更加突出地培养学生#30340;学习能力,在问题#30340;推动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29983;学得主动,学得积极,真#27491;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20027;体”的思想。
  
  二、“引#23548;——探究”式教学法的一般教学流#31243;
  
  依据#19978;述新课程理念,并#36890;过本人的亲身实践,可以得出#8220;引导——探究”教学法的#20027;要教学思路:提出问题→科学猜#24819;→方案设计→研究探索→得出#32467;论→指导实践→反思提高#12290;
  (一)#35201;十分重视科学猜想这一教学环节,#36825;是因为,科学猜想是研#31350;自然科学的一种广泛应用的思想#26041;法,它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21457;散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21147;。科学猜想是学生在原有知#35782;、原有思维能力的基础上,对客#35266;事物的反映。猜想是否正确,要#38752;实验来验证,被实验肯定的猜#24819;,就是实验规律;#34987;实验否定的猜想,#21487;能就是错误的,或与本#30740;究的课题不相吻合,应#35813;放弃,应当重新提出新的猜想,#20877;用实验来检验。
  (二)要高#24230;重视学生的探究活动,这是因为#65292;探究活动是学生解决问#39064;的途径。它要求学生在#25945;师的引导之下,自#35273;、主动地和教师、#25945;材、同学、教具相互作用#65292;通过语言、动作进#34892;信息交流,学生间进行自我调节#65292;形成了一种和谐亲密#12289;积极参与的教学氛围,营造一个思#32500;活跃、鼓励创新的学习环境#12290;
#12288; (三)要高度重视学生的#21453;思活动,这是因为,学习的最#32456;目的是为了获取知识,得#21040;提高,从而更有力的指导生产实践#12290;因此它要求学生在#25945;师的指导下把前面#30340;探究活动给予科学的归纳和#31995;统的总结,培养实事求是的#31185;学态度,牢固地掌握知识,提高#30693;识技能,发展创造性思维能#21147;。学生有了探索真#29702;的钥匙,有利于自己#25171;开知识宝库的大门。既加深#20102;对知识的理解,又使学生的积极性#12289;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极大#30340;发挥,并且能深化知识,用于#23454;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65292;感到学有所用。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三、“引#23548;——探究”教学法的实施案#20363;
  
  下面#20197;“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一节为例#65292;谈谈“引导——探#31350;”教学法的实施过程#12290;
 #12288;(一)提出问题,引入课#39064;
  1.影#21709;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32032;有那些?
  2.对于可逆反应来说#22806;界条件的改变对正逆#21453;应速率的影响是否一样。
  (二)研究化学平衡的移动与哪些#22806;界因素有关
  1.创设情景#65292;提出问题
  向学生展示实验#29992;品:0.01mol/L的FeCl3溶液,1.0mol/L的FeCl3溶#28082;,0.01mol/L的KSCN溶液,1.0mol/L的KSCN的#28342;液,试管若干,二氧化氮双连球#65292;盛有热水和冰水的烧杯各一#20010;,盛有二氧化氮的注射器(密封#65289;。提问:改变哪些外界条件会#24341;起正逆反应速率不#21516;程度的改变?——引#20986;“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这一研究#35838;题。
  2.科学猜想,发散#24605;维
  在这环节中,学生分#32452;讨论,教师给以适当#25552;示,最终根据学生的猜想,设计实#39564;进行验证。
  3.#35774;疑集思,设计实验
  用投影仪投影出思考题#65306;(1)浓度对化学平衡有何影#21709;?增大反应物浓度化学平衡将向哪#36793;移动?(2)温度对化#23398;平衡有何影响?升高温度化#23398;平衡将向哪边移动?(3#65289;压强对化学平衡有何#24433;响?改变压强化学平衡的#31227;动方向如何?(4)催化#21058;对化学平衡的移动有无影响?在这#20010;环节中,学生分组讨论,#28982;后请个别学生回答。
  4.分#32452;实验,探索研究
  鼓#21169;学生大胆动手,综合学生#30340;设计实验,利用所给的#23454;验器材完成实验,进行探究并验证#21069;面的猜想。
  在此环#33410;中,学生以两人为一个小组,像#31185;学家那样兴趣盎然地#24320;始按选定的方案实#39564;,先利用试触法研究出电流流向与#30005;流表指针偏转方向的关系,明确#32447;圈的绕向。再分四种情况#65288;如图所示)研究,边#20570;边想边记。教师巡视,#27880;意他们实验步骤是否合#29702;,仪器使用是否得当,现象和结#35770;记录是否正确,做个别辅导#12290;(具体实验过程略#65289;
  5.综合分析,得出结论、验证猜#27979;
  教师引导#23398;生根据自己的实验结果,分析#12289;归纳,得出结论,以组为单位,#25512;举代表发言。
  (1)浓#24230;: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29983;成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65307;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22823;生成物浓度,平衡逆向移动#12290;
  (2#65289;温度:升温,平衡向吸热方向#31227;动;降温,平衡向#25918;热方向移动。
  (3)压强#65306;加压,平衡向气体物质的量#20943;小的方向移动;减#21387;,平衡向气体物质的量增大#30340;方向移动。
  (4)催化剂#65306;对化学平衡无影响,但能缩短到达平衡所#38656;的时间。
  从而得出结论:改变影响平#34913;的条件之一(如温度,#21387;强,以及参加反应的化学物#36136;的浓度),平衡就向着能够减#24369;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36825;就是著名的勒夏特列原理。
  6.逐字分析,指导实#36341;
  在这环节中,教师组织学生#36816;用结论解决一些实#38469;问题(如:冰箱保鲜食品、配#32622;FeCl3溶液、合成氨#26465;件的选择等),这是检查#23398;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的一种手段#65292;也是迁移知识,深化知识#30340;重要环节。通过运#29992;和深化,使学生的知识#12289;技能逐渐转化为能力和素质,这是#23398;生完成自身发展的延#32493;。
  7.指导学法,反思提高教#24072;总结:让学生回顾本课的探究过程#65306;发现问题→进行猜想#8594;探索研究→得出结论→#25351;导实践,指明这是研究化学问题的#22522;本思路。 #36716;贴于 免#36153;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