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0538 日期:2023-12-17 来源:论文网
  【摘 要】国家的兴旺,民族#30340;振兴呼唤着素质教育#65292;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培养#23398;生的创新意识不仅关#31995;到数学的教学质量,而且关#31995;到下一代人才的素质。#22240;此,开展创新教育,开发#20154;的创造力,培养人的#21019;新能力。是中学数学教学#25152;面临的重要任务。中#23398;数学教学也必须围#32469;这个重点,鼓励学#29983;打破常规,勇于标新立异,培#20859;学生敢于质疑问题,#22823;胆探索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营造#21019;新环境 #21152;强思维训练 培养创新能力
#12288; 
  创新#26159;人类社会发展与进#27493;的永恒主题,是一个#22269;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提#39640;全民族素质,培养学#29983;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我#20204;教育教学活动所面临的迫切任务。#21152;强各种思维的训练,挖#25496;学生的创新潜能;坚持数学#25945;学的时代性与新颖性,提高学生#30340;创新能力。那么在中学数学教学中#22914;何进行创新教育呢?
  
  一、营#36896;创新教育的环境,激发学习兴趣#65292;培养创新意识
  
  创设教学情景#6529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36842;思维,这是课堂教学中培养创新能#21147;的前提条件。在数学教#23398;中,创设情景的方法可以多种#22810;样,但最常用的是通过设#30097;,创设问题情景。兴趣是学#29983;学习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力#27714;认识探索事物的心理倾向。学生一#26086;对学习发生兴趣,#23601;会由被动学习转化#20026;主动学习,为培养学#29983;的创新精神,提供可靠#30340;保证。
  创新意识是一种#21457;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29702;取向。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发现#38382;题和积极探求,必须给他们营造一#31181;创新的氛围,“创新教育”#22312;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是以民#20027;、宽松、和谐的师生关#31995;为基础的,教师必须用#23562;重、平等的情感去感染学#29983;,使课堂充满“爱”的气氛。只#26377;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氛围下#65292;学生才能对所学的知识产#29983;浓厚的兴趣,“兴趣是一种#29305;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29983;的重要的主观原因。兴趣作为#19968;种自觉的动机,是对所从事活动的#21019;造性态度的重要条件。#8221;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23398;习兴趣,让每个学生积极参#19982;到“探究、尝试”的过程#20013;来,从而发挥他们#30340;想象力,挖掘出他们创新的潜能#12290;
  数学学#31185;中有些知识是非常抽象的,#26159;看不见、摸不着或很难去感觉得#21040;的东西,这些知识仅靠口头的描#36848;是很难勾起学生的#24819;象、激发学生思维的。这时让多媒#20307;教学进入课堂,利用多媒体强大的#20132;互效果,创设更加直观便#25463;的课堂教学情景,#23558;所学的知识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20026;乐趣,让学生由苦学#21464;乐学,充分发挥学生的#20027;导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30340;热情,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实现创#26032;。
  
 #12288;二、运用启发式教学加强思维#35757;练,挖掘学生创新潜能,#22521;养创造思维能力
  
  针对不#21516;的教学内容,采用#30456;应的启发方式,把培养学生创造性#24605;维品质溶于启发教学之中。(一)新授课在进行新授课的教#23398;中,利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21450;知识的新奇性,激发学生思#32500;的欲望,启发学生自#24050;得出结论;或给出特例,启#21457;学生归纳出一般的结论;或注意变换题目条件,引申出#21478;外的定理或推论。这都是锻炼#23398;生创造思维的好机会。如在“#30456;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一#35838;中,我设计了一个启#21457;式引入,让学生自己动手#25972;理材料,解决相关问题,归纳#20986;一般的结论。如下:#9312;材料背景:甲、乙两班各#26377;学生若干名,请将调查结果填入#19979;表。②数据整理:“从甲#29677;选出1个恰好是男生”为事件A#65292;“从乙班选出1人#37117;是男生”为事件B,“从#30002;、乙两班各选1人#37117;是男生”为事件C,#35745;算P(A)、P(B)、P(C)并填入下表:
  
  ③问#39064;研究:①三个结果有何关系?#9313;事件A、B、C有何关#31995;?④创新成果:事件A(或B)是#21542;发生对事件B(或A)发#29983;的概率没有影响;事件A、B同#26102;发生时事件C才能发生:P(C)=P(A)P(B)学生通过对比、#32852;想、求异归纳出了相互独#31435;事件的概念及相互#29420;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计算公#24335;。这样,学生既掌握了知识的来龙#21435;脉又深刻理解了概念,从特殊到#19968;般的归纳思维也流畅了,达到#20102;归纳型教学模式的#22522;本目标。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二)习题课
#12288; 习题课的选题必须具#26377;针对性,通过这些习题的练习#19982;讲座,起到巩固知识,发#23637;思维,提高能力的#20316;用。习题课应当特别#27880;意以下两个环节,#23457;题环节:审题是解题的基#30784;,启发学生进行正确审#39064;,对培养学生思维起着#31215;极作甩。我经常启发学#29983;把题目所给出的条件剖析#25104;几个独立的子条件,#36827;一步深入发掘每一个#23376;条件隐含的实质及它们之间#30340;联系,然后从不同角度架设已#30693;条件与所求结果之间的桥梁#12290;通过这种方式审题,可以锻炼学#29983;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题后小结#65306;题后小结是对思维过程的反思。#36890;过反思可以加强对学生思维#30340;深刻性、目的性和完整性的#38203;炼。
  (#19977;)复习总结课
  复习课既不能被大量的#20064;题代替,也不能仅仅是知识的重复#19982;再现,而应是一种思维方式#30340;螺旋式上升过程。在#25945;学中启发学生按因果、递进、逆#36716;关系进行纵向串联,并#25226;分散于各章节中的有联系的知识进#34892;横向联合,启发学生#23545;知识内容进行分类、综合归#32435;、建立知识的网络结构,使之系#32479;化。这样,就锻炼了学#29983;思维秩序与层次性,有利于他#20204;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四)加#24378;课堂练习,弥补启发式#25945;学对创造思维品质训练#30340;不足启发是锻炼思维品质的捷#24452;,但一味地启发容易养成#23398;生思维的依赖性,不得于个性及思#32500;的健康发展同,需要#36890;过加强课堂练习来弥补#12290;为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者有#26368;大限度的收获,需对课堂练习#36827;行精心设计,难度要层#23618;递进、合理搭配。
  综上所述,在数#23398;科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目#30340;在于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能#21147;、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实践能#21147;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31070;。这就要求我们要大胆抛弃“教师#35762;,学生听”的传统#25945;学模式,开展以“学生为主体#12289;老师为主导”的数学课堂教学模#24335;,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进#25945;学模式,创造一个#33391;好的课堂教学情景#65292;让学生轻轻松松地学习,以求培养#23398;生良好的数学素质,优良的思维#21697;质,从而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8212;为社会培养每一个合格的人才#12290;
  
  

参考文献


  [1]董升福.云南省教#32946;委员会.中学数学教材分#26512;[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
  [2]张一民.教法研究[M].昆明#65306;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
  [3]#20613;前晓.数学教学新理念[M].北京:北京师范出版社,1989.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