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0531 日期:2023-12-17 来源:论文网
  【摘 要】在数学教学#20013;,适时恰当地运用#20449;息技术,以形象具#20307;的“图、文、声、像”来创设学#20064;情境,使抽象的数学内容具#20307;化、清晰化,活跃学生#30340;思维,让学生更直观、更全面地获#21462;知识,提高创新能#21147;,增强学习效果。
  【#20851;键词】信息技术 兴趣 创新 途径 生活
  
  数学作#20026;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把#20449;息技术融入到小学数学教#23398;中,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20016;富的学习资源,使之成为学#29983;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30340;强有力工具,从而改变学#29983;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22810;的精力投入到探索性#30340;数学活动中。
  
 #12288;一、数学教学中应#29992;信息技术创设学习情境,提高学习#20852;趣
  
   #23380;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20043;者不如乐知者。”可#35265;兴趣在求知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20316;用。信息技术课件色彩鲜艳#65292;图文并茂、生动形#35937;,能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24773;境,可以使枯燥的数学问题趣味化#65292;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26497;性。
  在教学冀教版#20108;年级数学第四册《观察物体》一课#26102;,利用电脑3D技术模拟#65292;可以带领学生从不同方位观察#29289;体,身临其境,使物体由静态变#21160;态,直观形象,极大地吸引力#23398;生的注意力,提高#20102;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使学#29983;在愉悦的状态下主动地获取知识#12290;从而减少学生厌学、怕#23398;数学情绪的产生。
  在教学《#32479;计》知识时,我用录#20687;机录下了一个路口在某一段时间内#36710;辆通过情况,并利用信息技术#22788;理成一个课件,模仿现场进行统#35745;,还能通过回放对不确#20999;的数据进行重新统计,让学生正#30830;、准确的掌握统计的方法,这是#20219;何一个现场统计不具备的优#21183;。同时又解决了学#29983;自己去路口统计的不安全因#32032;。提高了学习兴趣,调动了学#29983;的学习积极性。
  
#12288; 二、数学教学中应#29992;信息技术创设学习情境,#22521;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2288;
#12288;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26519;斯基说过:“在人的#24515;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35201;,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29616;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31461;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尤其#24378;烈。”这就是创新意识,创新意#35782;不是天生就有,而是通过后天有目#30340;的培养获得的。数#23398;本身就是创新的产物,#22312;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30340;创新意识,这正是我们素质#25945;育的责任。一个情景交融,形象逼#30495;的课件,它使学生接受知识#26356;便捷,获得知识更迅速。从而激发#23398;生创造的潜能。如:在教#23398;《圆的认识》一课中,利用动#30011;演示自行车行驶的画面,车轮有#22278;的、方的、三角形的。学生看到#36825;样的车轮觉得新奇#65292;心里马上产生疑问:为什么现实生#27963;中车的车轮都是圆的?不是圆的会#24590;样?教师趁机可以让#23398;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然#21518;播放演示结果。这样,#23398;生就会积极地去思考问题,探索#38382;题,发现问题,从#32780;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24605;维和创造力。
  
#12288; 三、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26415;,可以改变学生解决问题的#36884;径,提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传统数学教学中,解#20915;问题的途径主要是通过教师讲解#65292;课堂讨论等形式进行,一部分学生#19981;敢大胆的发言,怕自己回答不对引#36215;别人嘲笑等等,学生的参与面和#21442;与程度都不是很高。#32780;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后,我以#29677;为单位建立一个QQ#32676;,供学生在网上讨论,交流#65292;各抒己见。网络上还可以匿名,#19981;用担心说错被人嘲笑#65292;这使每一位学生都敢#20110;在网络上发表自己#30340;意见。这种新形式的出现#65292;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程度#21644;兴趣。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24471;到教师的个别指导,重新树立#36215;学习的信心;课堂上不再只是几名#23398;生唱主角,而是通过信#24687;技术营造了一个共同参与#30340;学习氛围,构建出开放#12289;民主、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学#29983;不只是在教室里听老师讲#35838;,还可以通过网络#36164;源,进行师生、生生之间的#20114;动交流,通过QQ群实现资源共#20139;,而且还收获了很#22810;意想不到的方法和#30693;识。这种打破常规解决#38382;题的形式,不受时空#30340;限制,不受人员的限制,增加#20102;学生解决问题的途#24452;。由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参#19982;,提高了学生学习#30340;主观能动性。 #36716;贴于 #20813;费论文下载中心   四、数学教学中#24212;用信息技术,让数学走#36827;生活
  
#12288; 数学来源于生活#65292;又服务于生活。将生活中#30340;一些实际问题通过信息技术展现#22312;学生面前,能够极大地#35843;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31215;极性,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27963;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
#12288; 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25105;做了几个flash片#26029;:
  1.小明#21644;小军同时从甲、乙#20004;地相向而行,未相遇。
  2.#23567;明和小军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32780;行,相遇。
  3.小明和#23567;军同时从甲、乙两#22320;相向而行,擦肩而过。
  4.小明和小#20891;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32780;行小明先行一段路程后,#23567;军才出发,又经过一#27573;时间两人相遇。
  5.小#26126;和小军同时从甲、乙两地向#30456;反的方向前进。
  6.小明和小军同时从同一#22320;点向相反的方向前进。
  在课堂上只#29992;了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就将教学中#30896;到的相遇问题,用具体情#26223;展现在学生面前,#20351;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同时”、“两#22320;”、“相向”、“相遇”等数#23398;概念。这样模拟生活片#26029;的教学,大大地激发了学#29983;的学习兴趣和求知#27442;,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23398;效果好。
  学生真正体会到了生活中#30340;数学无处不在。
  总之,运用#29616;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形象#29983;动,声像兼备,极大地丰富了教#23398;手段,在数学教学中,恰当地#36816;用信息技术,起到了“动一子#32780;全盘皆活”的作用,发挥出课堂#25945;学的最佳效能,优化课#22530;教学结构的,提高#35838;堂教学效率,可以减#36731;学习负担,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31526;合现代化教育培养创造性人#25165;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25913;革纲要.
  [2]中小学教育资源网.
  [3]教育技术研究.
  [4]中小#23398;信息教育技术.
  [5]义务教育数学课程#26631;准(修订稿). 2007 .
 #12288;[6]孟照彬.当代课#31243;设计与管理.云南科技术出版社,1999.
  [7]教育部.中小学信#24687;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34892;).教育部文件教基础[2000]35号.
  [8]曹一鸣.教学模式研究综述.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0,(1-2). #20813;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