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38190;词】物理 实验教学
物理是#19968;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31185;学,实验是物理课的魅力所#22312;,在物理教学中有#30528;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作为一名物#29702;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应更好地实#29616;“三维”目标,改变以#24448;“教师教的枯燥、学生#23398;的乏味”的现象,真正#20307;现出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正#30830;引导学生能动手、思考,#25552;出问题和质疑,并能#35299;决问题,真正发挥物理实验教学#30340;作用。下面我结合自己在教学过程#20013;的一些教学尝试谈#35848;自己的看法:
一、通过实验,浓厚学#29983;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大师爱因#26031;坦说:“兴趣是最好的#32769;师”。教育心理学中#35762;: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35782;倾向,是动机产生的#37325;要的主观因素。对每一个人来#35828;,良好的学习兴趣#26159;学习活动中的自觉动力。物理#23454;验教学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24230;上决定于学生物理实验的兴趣浓不#27987;厚,稳不稳定。因此#65292;培养学生对物理实验兴趣显得非常#37325;要。
#12288;那些新奇的、对生活有意义#30340;知识和问题,能引起学生强烈#30340;兴趣。在观察这些#29289;理现象时,教师要引导学生#27880;意整个现象发生的#36807;程、产生条件和特征等。如在观#23519;“摩擦起电”规象时,要提示注意#65306;①手帕摩擦过的塑料#33180;对碎纸屑有什么作用?#9313;手帕摩擦过的两块塑料#33180;,在相互接近时,会发生什么现象#65311;③把用手帕和毛皮#20998;别摩擦过的两块塑料膜#38752;近些,它们之间会产生什#20040;现象?通过观察,学生自己得出了#8220;摩擦过的物体带电及#21516;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的结#35770;。通过对上述物理#29616;象的观察,不仅成#21151;地诱发了学生的学习#20852;趣,满
#36275;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有利#20110;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35838;堂上再进一步做其他实#39564;,并举一些常见的实例,#20174;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35782;。
二、#36890;过实验,培养科学#24577;度和科学方法
由于学生#30340;年龄特点,学习上容易出现#20919;热病,当学生对物理#23454;验感到好奇,产生#20852;趣时,老师一定要随时教育#23398;生,这不是看杂技,也#19981;是玩魔术,这是做#31185;学实验,这是探索自然奥秘、寻#25214;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科学实验#19981;能单纯凭感觉,也不能单靠#24819;象,更不能搞虚假,#32780;应该有实事求是的态度,严肃#35748;真地尊重客观事实,没有实验作根#25454;的理论只能是一种假说#65292;比如在没有看到分子#20197;前,我们把分子论就称#20026;阿费加德罗假说,经过#23454;验肯定的理论才称得#19978;定律。也就是从许#22810;客观现象事实中寻找#20986;共同的特征和规律,绝不能以个别#20195;替一般,这是科学方法#20013;一个重要原则。所以,在#25945;学中通过实验抽象概括出#22522;本概念和规律时,也要#27880;意科学性的培养。例如:#35762;熔解和凝固时,提出了固体分为#26230;体和非晶体,例举出一些#29289;质,哪些是晶体,哪些是非晶体,#24182;特别强调晶体有一定的熔点#65292;非晶体则没有,但根据#25945;材中安排的学生实验#21644;演示实验,从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26041;法来看是不够的。于是我们还找#20102;一些晶体(颗粒食盐、酵母)#21644;非晶体(蜡、松香)实#29289;标本,首先从外表观察到晶体的特#24449;里有一定的几何形状,而非#26230;体则没有,然后现#20877;提出它倦在热学性质上#26377;什么不同之处呢?让学生动脑思#32771;。接着我们演示:石蜡(非晶体)#19968;边加热,一边升温,一边熔解#65292;再演示硫代硫酸钠(晶体)#21644;热时,让学生仔细观察;#23398;生看到晶体熔解过程中不升#28201;,即有一定的熔点,还要求学生#22312;课做石错的熔解实验。学#29983;通过课内课外各种形式的实验。充#20998;证实了晶体有一定的#29076;点,不同的晶体熔点不同#21450;含杂质的晶体熔点降低等规律。这#26679;,就有意识地对学生加强了科学性#30340;培养。 转贴#20110; 免费论文下#36733;中心 三、#36890;过实验,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实#39564;技能
通#36807;长期的实验工作,使我#20204;更清楚地认识到:要做好实验#65292;就必须掌握实验的基#26412;技能。要求老师在做演示实验时#65292;亲自示范,以身作则正确操作,#25105;们在学生分组实验前把实验要求、#27880;意事项向学生交待清楚,严格要求#20808;预习课文并进行重点检查。为#20102;使学生人人都能动手,做学生#23454;验是每两三人一组,每#20154;都动手做一次,要求各#20154;独立写好实验报告,从实验目的#21040;实验步骤,观察记录、数据处理#12289;计算结论,都得自己#29420;立完成。在实验过程中,老#24072;巡回检查指导学生观察和正确操#20316;,发现违反操作规程的#24773;况,细心及时纠正,严重的问#39064;就进行现场讲评,予以纠#27491;。
#12288;
四、通#36807;实验,发展学生的#31185;学思维能力
科#23398;思维能力包括分析概括、逻辑推#29702;、抽象想象等。教学法中发#29616;法,强调创设问题的情境,使学生#22312;这种情境中产生矛#30462;,提出要解决和必须解决的问题,#23601;是让学生在实验中通过科学思维#33258;己得出结论来。这就#38656;要一个培养过程。例如#65306;讲物体重力时,在做过重力演#31034;实验后,问学生“为什么一切#29289;体在没有支持的时候都要向地面#38477;落,而不向其它的方#21521;?”学生有的说,#26159;因为落到地面才有支持作用#65292;有的说是物体受地球的吸引作用#65292;这时,不忙于得出结论,再把一纸#29255;、钢球等大小不同物体抛#21521;空中,它们失去支持作用时,#37117;会不约而同地往地面降落,引导帮#21161;学生进行分析,最后概括出:#22320;球对它周围的一切物体有引力#32780;使物体受到重力。又如:讲光的反#23556;定律时,定律中有一条#65306;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问#23398;生能不能说入射角等#20110;反射角呢?有的说能#65292;有的说不能,争论不休,引导#23398;生分析光的反射定律的不#21487;逆性,比方说人只#26377;两只脚,但反过来不能说#20961;是两只脚的就是人,做#20010;实验来说明,一个物面上先要有光#30340;入射,才能有光的反射,若#27809;有光入射,就无所谓光反射定律中#30340;“等于”二字,是指反射角的#22823;小由入射角的大小来决定,或者#35828;反射角的大小决定于入射#35282;的大小,这样,学生#24324;清了缘由印象更深了。
综上所述,#35266;察物理现象和模型,#36827;行各种物理实验,都是发展#23398;生思维,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方法#12290;教师应该把精力从#21333;纯传授物理知识转到对学生#32508;合能力的全面培养#21644;训练上来,切实加强物理实#39564;教学。
参考文献
#65339;1]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28023;市中学物理课程标准(试行稿).上海:上海教育出#29256;社,2004 .
[2]周宏,#39640;长梅.教学改革与发展全书.#20013;国物资出版社,2005.
[3]周小东.新理念下中学物#29702;实验教学探索.科技信息#65292;2007.
[4]梁志#27895;.关于中学物理实验教#23398;的几点对策.科教文汇,2007. 免费论#25991;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