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0546 日期:2023-12-17 来源:论文网
  【摘 要】《#26032;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良#22909;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学#29983;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30340;一项任务。在语文教学中,应#35813;着重培养学生哪些良好的习惯呢?#25105;从以下九个方面进行论述:预习、#26597;字典、听讲、独立思#32771;、敢于提问发言、诵读#25688;抄习惯、复习习惯#12289;课外阅读摘录习惯和观察思考勤#20110;练笔的习惯。
  【关键词#12305;培养 语文 良好 学#20064; 习惯
  
  一、良#22909;的预习课文的习惯
  
  在#35821;文教学中,我要求学#29983;每篇课文都要做好课前预习#12290;但许多学生却不知预习是怎#20040;回事,甚至认为预习不#26159;作业可以不做或敷衍对待,#36825;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语文#23398;习中的误区。作为教师,得#25945;给学生如何预习、怎#26679;预习的正确方法。首先,让学#29983;认真读一遍课文,用铅笔圈、点、#21246;、画的方法找出文中#30340;生字、多音字、词语及#37325;点语段,并将查出的字#12289;词的含义及自己领悟的重#28857;语段的内涵有个基#26412;轮廓或最大可能地理解。其次,让#23398;生诵读课文,整体#24863;知,理清文章层次#65292;把握文章中心及写法特#28857;。即便有学生在理解与把握上有#24046;错,教师再一讲解#23601;容易理解或纠正原先理解与把握上#30340;欠缺所在了,长此以往,慢慢就形#25104;了正确的思维了。再次,#26597;找相关资料,了解时代背景#21450;作者,以帮助把握文章主旨,也就#26159;我们常说的“知人论世”。
  
  二、#26597;字典的习惯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38518;先生有句名言:“无论什么人都应#35813;把字典作为终身伴侣#65292;以便随时解决语言文字上的疑难。#8221;它形象地论述了字#12289;词典等工具书在学习#20035;至人的生活中的重要地#20301;。字、词典等工具#20070;在语文学习中尤为重要,它有#21161;于提高学生解决语文教#23398;中冷僻字、词的辨析能#21147;。然而,在实际学习#20013;,有些学生往往不注重使用#23383;、词典,把它当作一种摆设,因而#23383;典难以在学生的学习#20013;发挥其作用。
  
  三、好的听讲习惯
  
  课#22530;听讲,要求学生专心#33268;志,聚精会神;并做到耳听#12289;目视、心思三者有机并#39640;度紧凑地结合。也就是#35828;要求学生在认真听讲的#21516;时认真领会教师所讲解的内#23481;,用心专一,思想不开小差,并#20570;好笔记;又要求学生认真看书,#21516;时注意教师的每一种#34920;情、每一个动作,以及教师在#35838;堂上的每一种演示。如此#65292;对理解课文关键性#35821;句以及重点内容有较大的#24110;助作用。
 #12288;
 #12288;四、独立思考的习惯
  
  孔子云#65306;“学而不思则罔。”意思是#21482;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32780;无所得,可见思之重要。培养#23398;生思考的习惯,就是要使学生在学#20064;过程中多动脑筋,多思考问#39064;。力求有所发现、有所突破。多思#32771;能将所学知识连点成线,串#32447;为面,合面成体,构成完整的#30693;识体系。只有思考,所#23398;知识才能巩固,学而#19981;忘;思考又是理解与运用的#26725;梁;只有思考,所学知识才得#20197;提高、升华,学以才能致用。然而#23398;生实际情况却令人担忧,他们不#33021;或者不能自如地将学思结#21512;,缺乏独立思考能#21147;,一味的唯师、唯书,人云亦#20113;,因而鲜有真知灼见。
  
  五#12289;勇于提问、敢于发言议论#30340;习惯
#12288; 
  “问#19982;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30097;,非问无以广识”(刘向《问说》#65289;,可见问之重要。朱熹#20063;主张在“熟读、精思#8221;的基础上还要“善疑”#65292;他说“读书始读,未知有疑#65307;其次则则渐渐有疑,中则节#33410;是疑,过了一番后#65292;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在一#27425;与学生的闲聊中,#26377;位学生说:老师,我们#26377;时觉得想问问题但又不#30693;道问什么……。听了学生的话我#39047;为吃惊。我们都知道,学习中,疑#38382;多是学习深入的标志,#30097;问少,甚至无疑问#65292;则是学习肤浅的表现#12290;因而越是成绩好的学生越善#20110;提问,能提出“牵一发而动全身#8221;的关键问题。爱因斯坦说#6530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27604;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21518;者仅仅是方法和实验的过程,而#25552;出问题则要找到问题#30340;关键、要害。”众所周知,学习#36807;程实际上就是不断提出问题并不#26029;解决问题的过程。 免费论#25991;下载中心   六、读、背文章#30340;习惯
  
  朗读是分#26512;理解的基础,古代先#29983;教书,就靠学生反复#35835;后硬背下来,但其中不乏大文#35946;,足见古人重“读#8221;是有道理的。诵读#20998;默读、有感情地朗读和理解背#35829;。课堂教学中读的形式也#26159;多种多样,语文教学专家巢宗祺就#29305;别重视诵读,他说:“培养书面语#24863;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诵读,这#20063;是中华民族学语文的#20248;秀传统。”现行的高中#35821;文教材,美文比比皆#26159;,朗朗上口。所以用普通#35805;正确朗读课文成了第一步。课堂#19978;读的方式更是多种多样,课#21518;读读精彩的语段,日#31215;月累,集腋成裘,潜移默化,这#20123;东西就成了学生自己的了。
  
  七、良好的复习习惯
#12288; 
  #21476;往今来,很多教育家都很重视知识#30340;巩固。孔子说过:“学而时习之#8221;,“温故而知新”。俄国#25945;育家乌申斯基认为:复#20064;是学习之母,因此指导学#29983;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26159;必要的。在复习中,反对机械的#27515;记硬背,提倡理解记忆,#23398;以致用。教师可以抓#20303;作业和加强基本技能训练两个主要#29615;节,是对已学知识的最好#22797;习。教学中必须重视作业#30340;布置、检查、批改与讲#35780;,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让学生#22312;思考和练习中掌握语文知识和#25216;能技巧。同时还可#20197;开展课前热身、课堂练习、课后阶#27573;复习,以使学生系统而全面掌握所#23398;知识。
  
  八、课外阅读、摘录的#20064;惯
  
  我对所教高一年级三个#29677;的148名学生进行了一次问#21367;调查,收回有效卷105份,主#35201;内容是家庭拥有家电、机动车#12289;书籍的数量、学生看课外书的数量#31561;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家用电#22120;、机动车的使用较为#26222;及,大部分家庭已处于#25110;正向小康过渡阶段#65307;但作为书籍这类文化必须品#22312;农村中的拥有量却让人#22570;忧,这是农村家庭存在的普#36941;现象,而我教的学生大部分就生活#22312;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学生的课#22806;阅读情况更令人震惊:#32463;常看课外书的仅5人,偶尔看看的14人,从不看的10人。统#35745;发现,148人中,看过《#28010;漫满屋》的有70#20154;,玩过边锋游戏的82人#65292;学生的课余时间几乎被上网玩#28216;戏或看电视连续剧#21344;据,追星厌学就成必然。#21152;上农村家长的重视不#22815;,不懂得辅导与约束,大部#20998;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都#24456;差,因而学习相对较差,阅读#38754;窄,无法适应教学要求。由此看#26469;,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30830;实是迫在眉睫。
  学习语文#30340;好习惯自然不止这些#65292;还需要我们在教学中#20570;有心人,正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65292;善于发现、善于思考#12289;善于积累,老师也应该用自#24049;殷实的文化底蕴去感化#23398;生。当然,我们要培养学生良#22909;的语文学习习惯,还需要#37327;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多观#23519;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发#29616;问题及时地有针对性的找到补#25937;措施,这样才能进#19968;步提高语文教育质量。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