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课程改#38761;的中心环节是课程实#26045;,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25945;学。教师只有对我们的课堂#25945;学不断地反思、不#26029;地完善,让我们的价值在课堂教#23398;中展现,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23398;尽善尽美。
【关键词】#39640;中新课程;课堂教学
【Abstract】Curriculum reform’s center link is the curriculum implements, the curriculum implements the essential way is the classroom instruction. The teacher only then reconsiders unceasingly to our classroom instruction, consummates unceasingly, lets our value unfold in the classroom instruction, can cause our classroom instruction acme of perfection.
【Key words】High school new curriculum; Classroom instruction
我省#26159;2007年9月开始实施高#20013;新课程,至今近两年了。回顾#36825;两年来我们走过的#33392;辛历程,有过困惑、出现过问题#65292;但也获得了一些经验#65292;体验到了实验的成功。老师们#20174;当初对新课程的担心#24551;虑,到能自觉地跟着走#65292;现在是积极地参与了。#21363;经历了不愿课改到接纳#35838;改,最后认可了课改的过程。
两年来,我多次参加了省、地#12289;市组织的各类高中新#35838;程的培训及研讨活动#65292;听了一些课。参与了学校有关高#20013;新课程的培训及新课程课堂教学中#38382;题的探究,编写了我校#23398;生选课指导手册等活#21160;。对新课程背景下的#35838;堂教学获得了一些#36164;料,收获颇多。借此机会将#25105;的粗浅认识与同行们交#27969;。
高中新课程#25913;革如春日和风,为我们#30340;教学带来了生机和#27963;力,尤其为课堂教学带来#20102;巨大的变革。众所#21608;知,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26159;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24452;是课堂教学,课改的重#28857;在课堂。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20027;要途径是课堂,探究、合作#12289;主动学习的主要场#25152;在课堂,情感、态度、价值观培#20859;在课堂,离开课堂谈课改,忽#35270;课堂、轻视课堂论课改都是#38169;误的;课改难点在课堂#65292;三维目标中的知识与#25216;能、过程与方法、情感#24577;度与价值观,三者#20043;间的关系如何把握,探究性#23398;习与接受性学习两类学习方#24335;的关系如何处理,课堂学#31185;教学中如何体现情感、#24577;度、价值观,把我们的#23398;科教学变成真正的#25945;育课堂,这些都是难#28857;。课堂教学改革无疑#26159;课程改革的重头戏和攻坚战,#25945;师只有对我们的课堂教学#19981;断地反思、不断地完善,才能顺#21033;地赢得这场战役。
新课程#25512;进中还存在着不少问#39064;,广大教师还存在着不少的困惑。#36825;些问题和困惑中有一些是#25152;有课程共同存在的。对于数学#35838;程来说,目前出现的一个最突出的#29616;象是:教师、学生普遍反映#36127;担重;对于标准和教材的要求#38590;于把握;对于评价特别是高#32771;心里没底。面对着#26032;课程带来的许多问#39064;引发了深深地思考,每一#20301;教师都应以积极的态度投身到#26032;课程的实验与研究中,不断#22320;发现问题,研究问#39064;,提出解决问题的#26041;案,使课程不断完善,#20351;我们在实践中不断#22320;探索、进步,达到预#26399;的目标。
1课堂教学#20013;存在的问题
1.1双基目标#32570;乏或含糊不清:教师在钻研教材和#35774;计教学时由于认识上#30340;片面,课堂教学中双#22522;目标缺乏或含糊不清,教学#20013;人为技巧化的难题和过分强调细枝#26411;节的内容仍然存在。例如#65292;数学课上对集合中“三性#8221;的训练过于细微,对定义域#36807;于人为化的技巧训#32451;,等等。在运算技能的训练中,#32463;常人为地制造一些#25216;巧性很强的高难度计算题#65292;或者技能性不强,但是计算非#24120;繁琐、意义不大的计算题。这样#30340;训练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25105;们对学生的基本技能训#32451;,不单纯是为了熟练技巧,#26356;重要的是使学生通过训#32451;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23454;质,体会数学的价值。
1.2过程#12289;方法、目标落得不实:在传#32479;教学中,教师习惯于直接教#32473;学生结论,而忽视知识形#25104;和产生的过程,忽视学#29983;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导致#20102;学生总觉得学习是枯#29157;无味的。目前,虽#28982;在课堂上实施了新教法,但由于#25945;师怕不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21153;,不能放开让学生积极思#32500;,还有的在学生合作交流#26411;进行到底时,就草草收场,代#26367;学生得出结论。
1.3#24773;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形同虚#35774;:在数学课堂上,#19968;些教师脱离具体内容和特定环#22659;,孤立地、人为地、机械#22320;、生硬地进行情感#12289;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这种#25945;育是空洞低效的。要实现#24773;感、态度、价值目标,#24517;须注意提高学生学习#25968;学的兴趣,树立学好#25968;学的信心;开阔数学视野#65292;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29992;价值和文化价值,体会数学#32654;,从而形成批判性的思维#20064;惯。
1.4课程#36164;源开发和利用的不好:在传统#25945;学中,教师往往把教材当成#20102;学生学习的唯一对象,#25945;材被绝对化了,教学变成了#25945;书。新课程教学中,教师不再是课#26412;知识的解释者、忠实的执行#32773;,而是与学生一道构#24314;新课程的合作者,#23545;教材进行补充、延伸、拓#23485;、重组,并注重与社会生活#21644;学生经验的联系和融合#65292;这应是数学新课程课堂中普遍#30340;现象。但由于对课程资#28304;缺乏认识或经验不足,出现了#25945;学内容泛化现象。例如为情景#32780;设置情景,在情景设置时,不#23569;教师情景设置目的不#26126;确,创设的情景只是作为课#22530;摆设,情景内容脱离实#38469;,设置的形式呆板单一,情#26223;设置不符合学生的年龄#29305;征,滥用多媒体等。#19968;些课堂上,教师牵强附会地联#31995;实际,反而影响了教学质量。
1.5#25945;师角色定位不准:#39640;中新课程数学教学中追#27714;的基本理念是在具体的教学中丰#23500;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习方#27861;,使学生学会学习,为终身学#20064;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在#20855;体的教学中,存在忽视教师作用和#23398;生过分自主的现象,由于教#24072;作用的丧失,使学生#30340;认知水平只在原地徘徊,导致课堂#25945;学低效。教学过程是学生#33258;主建构与教师引导#30456;统一的过程,当学生遇到疑难时#65292;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想#65292;当学生思路狭窄时,老#24072;要拓宽他们的思路#12290;
1.6学生的活动流于形式:#26032;课程倡导学生合作交流,目#30340;是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24418;成主动学习的愿望,培养积极参与#30340;意识。通过合作学#20064;,让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24687;、创意及成果,培养#20182;们乐于合作的团队精#31070;。但一些教师片面追求课堂小#32452;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对小组合作#23398;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26377;认真设计。也有的教师在合作学习#20013;只是按照预定的设计,#25226;学生往自己设计好的教#23398;框架里赶,学生之间缺乏#27807;通和深层次的交流,结果往往是#20248;等生的想法代替了小组其他成员#30340;意见和想法,差生#25104;了陪衬。在教学活#21160;中,有相当部分活动是随意的,缺#20047;明确目的,学生忙这忙那,却美#20854;名曰“动中学”。#26032;课程提倡的活动是#25805;作活动与思维活动#30340;统一,意在引导学生#21160;口、动手、动脑,在体验中获得#21457;展。
2与时俱进,不断完#21892;课堂教学
新教材使用以来,我们在#35838;堂教学中还存在着这样或那#26679;的问题,而它以新颖、科学的#32534;排体系和丰富有趣的内容博得#24191;大师生的好评,为中学#25968;学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使之#28949;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26032;教材的使用引导了新的课堂教学改#38761;。教改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是教#23398;不断进步的源泉。在平时的教学中#25105;们应自觉地改进和总结教学方法#65292;最大限度地改善和创新教学,全#38754;提高教学质量。
2.1加强对#26032;知识的充电:新教材结构体系发生#20102;变化,其内容新颖,图文并茂,语#35328;生动,深入浅出,#21487;读性强,给人以面目全新的感觉。#26032;教材还在知识性、#36259;味性甚至在印刷版面上都做了有益#30340;探索,如增加了名#20154;科学家的知识背景简介阅读#26448;料、插图等新内容,牵涉#21040;数学史和科学史需要学习#65292;就是知识性的问题都#38656;要重新学习,如在新#25945;材中引入了“算法”,自始至终#36143;穿于整个数学教材,里#38754;涉及计算机的程序语言、#31243;序框图等对于多数#25968;学教师来说,都需要重新认#35782;。选修教材中有一些内容对#25105;们教师来说更是比#36739;陌生,这要求我们在教学之前学#22909;这些内容。记得2008#24180;5月参加牡丹江市新课程培训,#21548;了15位教师上的《算法初步》#19968;章的课,受益匪浅,其中#29281;丹江一中贾立中老师的课#32473;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贾立中老#24072;对《算法初步》一章#30340;内容挖掘的深透,课堂上各#20010;环节把握的也比较好。这种培训#26041;式也具有时效性。还有新#25945;材突出体现了数学知识#19982;信息技术的整合,几何#30011;板的使用,教学课件#30340;制作,科学计算器的#20351;用,这些都是我们在新#25945;材使用过程中必须解决#30340;问题。这也说明有很多新知#35782;都需要我们不断的#23398;习,教师只有加强#33258;身的学习,才能适应课堂改#38761;的需要。
2.2#26500;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数学教育的核#24515;是“问题解决”。而 “问题解决”不#24212;仅仅理解为一个具体的技能,#23427;贯穿于整个数学教育的全#36807;程之中,应该是数学教育所#20307;现的一条主线。“问题解决”的#31215;极意义就在于,它既照顾了#25968;学教育本身的特点,#20294;又不局限于数学知识传授这#19968;狭隘的圈子和范畴,而是用#26356;宽广的视角去认识数学#25945;育,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
(1)认真研读课#26631;:通过对数学课标#30340;学习,使我深刻地认识到课堂教学#20013;要以课标为纲,就能#25226;握好课堂教学的度#12290;首先在知识观念的层面上,能#29992;数学的观念和态度去观察#12289;解释、表示事物的数量关系#12289;空间形式和数据信息,形#25104;量化意识和良好的#25968;感;其次是在创造能力层面上,#36890;过解决日常生活、实际情#26223;和其他学科的问题,培养并发展#23398;生提出数学模型、了解数学#26041;法、关注数学应用的能力,形#25104;自信、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32034;的创新意识;三是在思维品质#23618;面上,熟悉数学的抽象#27010;括过程,掌握数学中的逻辑推理#26041;法,形成良好的演绎能力和合理的#24605;维习惯;四是在语言表述层面上#65292;数学作为一种科学的语言,它也#26159;人际交流不可缺少的工具,尤#20854;是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35832;如符号语言、图形语言更是#38543;处可见,数学素质自然应#24403;包括能运用这种简约#12289;准确的语言的习惯和能力。#26412;着这样的认识,并结合现今#20013;学数学教育的实际情况,我认为数#23398;教育的功能和任务可以归结为#20197;下四个方面:首先,掌握日常生#27963;及生产实践中必备的数#23398;知识;其次,为今后的继续学习#25171;好基础、做好准备;第三,渗透认#35782;论、方法论的教育,提高学生#21457;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39064;的能力;第四,作为一种#25991;化修养,拓宽人们的认知#35270;角,提高大众的思维品质。
(2)把握教材:#20026;了更有效地将“问题解决”#33853;实到课堂教学中,让教材#20013;的知识变得活起来,将单一的传授#21464;为主动地构建,高中#25968;学新教材以模块形式编写,我们在#25945;学中,一定要注意和理解新教材#22312;创意上的以下特点:
1)#35838;题的引入放到一个丰富多彩的#24773;景之中,给教材以厚实#30340;底蕴,使知识不再是无源之水、无#26412;之木,把现实的数#23398;与数学的现实更好#22320;结合起来。
2)以非形式化的方#24335;为先导,铺设台阶,#20999;合实际,从而让学生在自身的体#39564;中一步步地提出问题#12289;探索问题、解决问题; 让学生体验身边的数学,寻#25214;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3)在教学的实#26045;过程中,既要用脑#65292;也要动手,还需要合作,从而让#27599;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21508;有所需,并有所得;
4#65289;教学的结果不仅体现#22312;问题的结论上,更重要的#26159;解决的过程之中,学生所得的#23558;是终身受用的能力和素质。
(3)优化课堂教#23398;:首先要求教师要认真钻研教#26448;,把握教材,吃透#25945;材,备课时要精选那些学生终生发#23637;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65292;强调学生在学习时#35201;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学习#12290;一定要避免在新课程中出#29616;上课蜻蜓点水般地涉及一下教#26448;,穿靴戴帽画蛇添足,很快就引导#23398;生“走出教材”,搞一些#25152;谓的形式上的联系实际活动。#25105;校政治教师李延涛在我#26657;举行的新课程展示#35838;活动中《赏诗词明哲理》一#35838;,通过十首诗词的赏析,把马克#24605;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24605;想原理完整地呈现出来。#36825;节课以其巧妙、创新、和谐、#31934;彩深深地感染着我#12290;
其#27425;,切实把握高中数学课#31243;的目标要求,数学课程目#26631;由三部分构成:知识目标、#24773;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33021;力目标。这三维目标在课程#23454;施中是一个有机的统一#25972;体,以培养和提高学生数学#31185;学素养为核心,通#36807;相互渗透构成了数学课程总#30446;标的完整结构体系。在省第四批#31034;范性高中复检勃利站教研#27963;动中,牡丹江朝中的金雄虎老师《#30452;线和圆的位置关系#12299;一节课,三维目标剥离准确#65292;问题的引入恰当、合理,教#23398;目标的生成及达成的#22909;。我校孟维红老师《二项式定理#12299;一节课,教学情境的创设、恰当的#35838;件运用、学生活动的热烈、富有亲#21644;力的教态等。预示着新#35838;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第三,开展课题研究和校本教#30740;,推动数学教师专业#21270;发展。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积极#24320;展课题研究和校本教研,把所遇#21040;的教学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以#23398;校、课堂为基地,以教#30740;组、备课组为机构,开#23637;校本教研,用课题研究成#26524;推进新课程实验。如#22312;指导解决教学内容和课时紧缺的矛#30462;方面,通过以“优化课堂#25945;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0026;主题的教研课题,我们强#35843;以备课组为单位,#22312;备课组内实现教学设计、课#20214;等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充分发挥#22242;队精神。校本教研中通过#35838;堂教学展示活动不断反思自己的#25945;学行为,利用自评、互评的方式改#36827;教学。另外,学校采取请进来、走#20986;去的方式为老师搭建#23398;习的平台。请哈师大附中的老师到#25105;校讲学,让教师参加省、市举#21150;的各级各类的新课程#22521;训和教学研讨。
新课程的实施,#26159;时代赋予我们的伟大使命,每位#25945;师都应该积极地投#20837;到新课程中,不断地反思#12289;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让我#20204;的价值在课堂教学#20013;展现,使我们的课堂教学#23613;善尽美。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26631;准.
[2]龚雄飞著.《#39640;中新课程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12299;.
[3]《数学教#24072;科研选题的原则与策略#12299;.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6.4
[4]王常斌.《高#20013;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困惑及其#22788;理尝试》.中学数学教学参#32771;,2006.5
[5]张建.《高中数#23398;新课程教学实践中的问#39064;与对策》.中学数学#25945;育,2007.12
[6]苏立标.《新课程#32972;景下数列教学的四驾马#36710;》.数学通讯,2006.7
[7]李金蛟.《#20851;于新课标教材算法一章的教#23398;思考与设想》.数学#36890;讯,2006.9#36716;贴于 #20813;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