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堂中的合作讨论学习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0566 日期:2023-12-17 来源:论文网
  【摘 #35201;】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合作讨论学#20064;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36259;,拓宽学生的思维,同时,培养学#29983;团队合作及探索精神,大大提高#20102;课堂效率。本文将#20174;科学分组、讨论时机、把握#26102;间、讨论氛围、教师#25351;导五个方面进行了简明扼#35201;的论述。
  【关键词】课堂 合作 讨论
  
  我们知道,一#33324;我们的班级学生都#22312;五十人左右,这在全班开展学习#27963;动中,每个学生露脸表现的机会就#24456;少,锻炼交流的机会有#38480;。而开展合作讨论学#20064;,可以化整为零,使学生可以#22312;小组合作学习中得到锻炼的机会#12290;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展示#25165;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传统#25945;学的一个教师上课,变成#20960;十个教师的交流。所以,#22312;数学课堂中进行合作#35752;论学习也是学生在教师的#25351;导下获取知识的一种重要教学方#24335;。以小组和全班方式进#34892;讨论可以激发学生的#23398;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23398;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及探索精神,#25552;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25552;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然而在#24179;时的公开课中,我们也常看到#36825;样的现象:只注意课#22530;组织形式的变化和花样,#24573;略教学内容和主题;#26377;些课堂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32452;织形式,但所讨论的问#39064;没有交流与合作的必要;有#26102;所提的问题虽值得交流#35752;论,但学生还未进入讨论状态#25110;还未充分发表意见,教师就#23459;布讨论结束,甚至于产生#35752;论后教师代讲;有的小组#32452;织无序,分工不明确,一#24320;始讨论,学生要么不知从#20309;说起,要么一哄而#36215;,要么组内优生一言堂,#22810;数同学作陪衬……#36825;些都使得小组讨论成为#19968;种课堂教学的“摆设”,导致#20102;课堂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数学#25945;师如何充分利用好讨论学#20064;这种教学手段,使讨论收到预期#25928;果呢?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20960;点:
  
  一#12289;分组要科学
  
  科学的分组对#21512;作学习活动非常重要,它是有#25928;合作的前提。常见的#20998;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采用异#36136;分组的原则,也就是将全#29677;学生按照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24615;特征、性别乃至社会家庭背景等#26041;面的差异进行合理搭配,优#21270;组合。在数学课堂中,异质分#32452;较为常见,也较具实#25928;性。因为这样的分组有利于#23398;生的优势互补,使每个小组的学习#36164;源相对均衡,同时能较好的发#25381;优秀学生在组内的作用#65292;对学习困难学生有较#22823;的帮助。另一种是把学生按照学习#31243;度分成优良、中等、学习#22256;难这些等级开展小组学习,#36825;种分组方式常在分层教学时进#34892;。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实际#38656;要进行科学的分组。#36824;可以鼓励学生发挥集体智慧#65292;根据小组特色或组员#30340;期望为小组取名,如飞翔组、#24425;虹组等,形成小组特色#65292;这样才能真正达到#25928;果。
  
  二、讨论的时机#35201;恰当
  
  对问题的讨论应把握时#26426;,如果过于简单,无须讨论就能#25214;到答案,这种讨论只能流于形#24335;,白白地浪费时间而一无所获。但#20063;不能不顾学生实际#65292;讨论题目设计的过分高和深,使#23398;生无从下手,同样#20063;失去了讨论的意义。#25152;以教师应设计多层次的问题#28385;足各层面学生的多#20803;需要,把握好学生思维的高潮,#21450;时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以激发#23398;生思维的火花。此外#65292;讨论时应把握“跳一#36339;,能摘到”的原则,在讨论的#25928;果上做文章。 免费论文下#36733;中心   三#12289;把握适度的讨论时间
  
  小组讨#35770;的时间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65292;如讨论内容的难度,学生讨论的兴#36259;,实际讨论的效果#31561;。教师应深入小组去巡视,及#26102;掌握情况,有时见好就收,有时#23398;生讨论兴致正浓,有必要把#21407;定的时间延长,让学生充#20998;交流思想,体会见解、经验,#23454;实在在的讨论。总之,要#36866;时适度把握讨论的时间。#20294;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讨论往往得#19981;到充分的落实。在平时的#25945;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教师在#20986;示一问题后,马上组#32455;课堂讨论,不到两分#38047;,就让学生停止讨论了,并没有#32473;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36825;样的讨论能深刻吗?#21407;因是教师备课的计划时间已到#12290;学习是学生内心的感受过#31243;,学生解决一个有思考#20215;值的问题要经过较为复#26434;的思维过程才能完成,没有充#35029;时间的独立思考,充其量只能是蜻#34579;点水,浮光掠影,有时还会产生“#29275;头不对马嘴”的观点,课堂讨论#25910;效甚微。这就要求教师要了解学生#65292;熟悉教材,合理安排教#23398;内容和设计教学过程,以此#26469;保证讨论的时间。
  
  四、营造#27665;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12288;学生能否参与课堂教学#19981;仅仅取决于参与的权#21033;、时间、形式,还取决于教师能否#33829;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27675;围。在合作教学活动中,教#24072;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不是服从与#34987;服从的关系。教育家#38518;行知先生曾明确指出:“创造力#26368;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当然不#27665;主的环境下,创造力#20063;有表现,那仅是限于#23569;数。”所以,教师应蹲下来#21644;学生平等交流,发扬教#23398;民主,在分析问题、讨论#38382;题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创新#65292;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有“解放感”#12289;“轻松感”,乐于发表意见#65292;不用担心自己的意见被批评,而#26159;坚信自己的观点是受欢迎的,#23567;组中的成员不是批评别#20154;的意见,而是倾听、补充、完善#25152;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案,只有#36825;样,学生讨论起来#65292;才心无疑虑,才能互#30456;启发,取长补短,不同#23618;次的学生才能各有发展。#36825;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形成#22823;胆提出问题,畅所欲言,集思广益#65292;逐步形成宽松民主#30340;课堂气氛,为学生之间、师生之#38388;成功合作学习,创设#33391;好的教学环境。
  
  五、教师#25351;导参与是讨论的保证
  
  教师应以合#20316;者的身份与学生讨论,并对讨论及#26102;给予恰当的指导与鼓励,#35752;论中教师适当地指导是达到讨#35770;目的的保证。教师在讨论中的主导#20316;用是引导学生去探#32034;、去发现、去求知,学生在#35752;论中出现偏差,出现不同意见争执#19981;下时,需要教师恰如其分地指导帮#21161;学生分析,在讨论过程中#65292;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一旦出现离#39064;现象时,教师要及时提醒讨论的问#39064;。教师要引导全体学生参加讨#35770;,注意避免冷落某些学生,#35201;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要让学#29983;感到师生是平等的合#20316;者,为了使讨论步步深入#65292;教师还要善于树立对立#38754;,诱导大家争论,#20351;讨论更具有价值。
 #12288;以上只是对小组课堂合#20316;讨论学习有效性的一些初步的思#32771;。实践证明,合作讨论学习是学生#27604;较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26159;新课程引领下的一种有效的学#20064;方式,但要真正发挥它的效果#65292;还需要我们教师认真#24605;考,不断探讨。另外,还要#25945;给学生一些讨论的方法,这#38656;要教师在每一节课的教学实#36341;中,对学生进行培养。 免费#35770;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