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教学改革探索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0507 日期:2023-12-16 来源:论文网
  【摘 要】改革教学方法#26159;提高法学和经济管理#19987;业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32463;济法》是一门实践#24615;很强的课程,通过对该课程#31995;统的改革,完善其教学手段,#25913;进教学方法,以图突#20986;其学科特点,收到较#22909;的教学效果。
  #12304;关键词】《经济法》 教学改革
  
  《经#27982;法》课程是经济管理类学科的一门#19987;业基础课程,它具有理#35770;性强、涉及面广、实#36341;性要求较高等特点。而传统的《#32463;济法》课程在教学大纲设计、教材#24314;设、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成#32489;考核等方面存在很#22810;问题,这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实#36341;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运用经#27982;法知识分析和处理实际#38382;题的能力。
  经过调研分析和对#22810;年教学实践的总结,我们#35748;为传统的《经济法》教学方法,#23601;是以法律解释为核心的教学方#27861;,存在较多不合理、不规范、#19981;科学的弊端,不利#20110;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21033;于培养学生运用经济#27861;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39064;的能力。虽然不少#20804;弟院校为此尝试过许多#25945;学改革,但大多停#30041;于某一方面,不够全面和深入,效果不够明显。我们认为传统#30340;《经济法》课程教学存#22312;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2288;
  一、理#35770;抽象性强,欠缺实践操#20316;性
 #12288;
  法律具有相对稳#23450;性和抽象性,而现实却#20855;有运动性和具体性,如何处理两#32773;的关系显得十分重要。传统的#25945;学方法注重概念的解释,考#34385;法律以外的社会、#32463;济、政治、道德等因素不全面,它不能缓解法律的#25277;象与社会生活的具体之间#30340;矛盾,从而使学习者在学习#32463;济法过程中对经济法知#35782;性的了解和掌握与经济法#30340;实际运用存在着一定差#36317;,理论联系实践不够,法律#30340;适用性、操作性不#24378;,导致课堂讲授缺乏#35828;服力。
  
  二、教师讲授的多,学生练习的少
 #12288;
 #12288;由于采取传统的教学#26041;法讲解的多,教师无#27861;有效的在短期内使学习者进入#32463;济法的学习情境,往#24448;导致他们学习兴趣低落,处于被#21160;学习的心理状态。尤其是对#38750;法学专业的学生来#35828;,要求对一门从未学#36807;,且处处遇到法学专有术#35821;的学科产生十足兴#36259;,则更加困难。另#22806;,经济法属于法学体系中#30340;交叉学科,其内容涉猎很广,讲授者既需要掌握法学专业知识,又需要熟悉经济学#30340;知识。经济法教学如果由欠#32570;法学背景的授课者来担当,由于授课者本身欠缺#23454;际的经济法规训练,往往#25226;经济法教授成单纯的#27861;律条文解释学也就#19981;足为奇,更谈不上#25351;导学生结合实际融会贯通了。
  
  三#12289;教学手段不够丰富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24448;是教师一本教材、一支粉笔#19968;块黑板,学生一本#35838;本、一本笔记本,#25945;师向学生灌输教材#20869;容,且偏重于理论部分,学生采用的是“上课记笔#35760;、下课背笔记、考试考笔记#8221;的应试学习方法,处于#19968;种盲目跟从的地位,缺乏自主思维#21644;学习积极性,学生参与实#36341;的机会偏少,最终导致培#20859;出的学生学习主动性差,知识面窄,综合素质较低,甚至#39640;分低能。 免#36153;论文下载中心   四、考核#26041;法侧重于对相关经济法知识#30340;记忆和理解,不能全面检测#23398;生的实践能力,无法反映学生运#29992;经济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何解决#19978;述问题,已有多种尝试,如要彻底#25913;变,应对《经济法#12299;课程教学改革进行系统全面的改#38761;。具体内容如下。
  1.重新修订《#32463;济法》课程教学大纲。修订#26102;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在保证掌握#24212;知应会内容的前提下,适当精减理论授课时间,增加#23454;践教学环节内容,充分反映市#22330;对该门课程的能力需求,紧密结合相关专业模块化能#21147;建设的需要,与专业课#31243;教学形成呼应,突出重点和难#28857;,注意与经济管理类#21508;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相衔接,强#35843;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编写《经济法》教材与案#20363;教学参考资料。该教材#21644;教学案例资料的编写主旨#26159;力图克服同类教材、资料存在的“#37325;理论、轻实践”的弊病,遵循“体#31995;健全、结构完整、反映新成果#12289;勇于创新”的原则,以#26696;例为素材,法条为#22522;础,着力于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经#27982;法知识分析处理经济#32416;纷案件的能力。
  3.改革#12298;经济法》课程教学手段。认为在#20445;持原有传统教学模式优点的#22522;础上,引入多媒体#25216;术,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使得教#23398;手段更为丰富科学,#25945;学进程更具针对性和#30452;观性,这有利于教#26448;内容精练处理,去#31895;取精,突出重点难点,合理充分地利用教学时间,提高#25480;课效率;有助于实#26045;案例教学,可利用#22810;媒体设备,播入、#28436;示一些录自“焦点访谈”#8220;今日说法”“新闻调查”等电视#33410;目中的案例来具体分析,#28608;发其学习兴趣,提高#23398;习效率。
  4.组织学生观摩法庭审#21028;。教师配合教学要求,组织学生到司法审判部门旁听一#20123;较典型或是疑难的案例,使学生对#25972;个诉讼程序有一个直观的、感性的#35748;识。通过观摩庭审不#20165;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36259;,了解庭审中各个诉讼关系主#20307;以及诉讼主体的地位差异及各#35282;色的作用,还能加#24378;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30340;创造精神和独立思考能#21147;。
  5.研究考#26680;制度改革问题。我们认为#20256;统的书面答卷形式的#21333;一考核方式,只能单纯的#26816;查学生理论知识的掌#25569;情况,很难测试学#29983;的实际运用能力。#20027;张《经济法》课程考核分为三#22823;模块,一是平时案例讨论#35838;,模拟法庭活动情况,诊所式#27861;律教学参与情况,应作为#19968;个重点考核内容,且应占总成绩比#37325;的50%。二是平时作业及#20986;勤情况,应占总成绩比重的20%。三是期末书面答卷情况,应占总成绩比重的30%。#36825;样设计的考核结构#26377;利于全面检验学生对#12298;经济法》知识的理论学习#25928;果和实践运用能力,防止#20986;现高分低能现象,比较科学、全面#12289;系统地引导学生重视实#36341;能力的培养和学习。
  #19978;述仅仅是笔者的一家之言,#21482;有常怀探索之心,才能及时#26356;新教育内容及方式,不断变革#21644;优化教育模式,以#22521;养符合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12289;知识面宽广、富有创新精神的高#32032;质人才,这是经济法教育改革的#26681;本方法。
免费论文下载中#24515;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