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读写综合快速训练的理论与实践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0413 日期:2023-12-16 来源:论文网
  【摘要】听说读写是#35821;文的基本技能,这#22235;种技能是密不可分的,也应该是相#20114;促进的。目前在语文教学中#23545;读和写注重较多,对听和说则关注#36739;少。同时,读与写脱离#30340;现象使二者不能有效的结合。这#31181;现状,是不符合语文#25945;学的目标要求,也不符合语#25991;教学的规律的。为此,以#24555;速作文为突破口,把写与读、写与#21548;、写与说结合起来,相互#20419;进,形成一个和谐发展的能#21147;系统,就是我的指导思#24819;。不片面地割裂听说读写,在快速#20316;文训练的同时发展多#31181;能力,让一种语文训练#35821;文活动起到综合发展的#20316;用,使多种能力同#26102;养成,提高效率,同时利用富于变#21270;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兴趣,#21457;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20064;的主动性。
  【#20851;键词】素质教育;#24555;速作文;听说读写;#25945;学模式
 #12288;听说读写是语文的#22522;本技能,这四种技能是密不#21487;分的,也应该是相互促进的。首#20808;,从系统论角度看,听#35828;读写是一个以思维为核心的相对完#25972;的可调控系统。作为一个#35328;语活动的心理过程,它#20204;之间的联系表现在内部语言(#24605;维过程)与外部语言的相互转换关#31995;上。听和读是由外部#35821;言到内部语言的转换,说#21644;写是由内部语言到外部语言的转#25442;。在思维这一核心#32852;结中,“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65288;马克思语)。而听#35828;读写则在语言与思#32500;的统一中构成了交错相通的网络系#32479;。
 #12288;其次,从信息论的角#24230;看,听读与说写是一个承#36733;信息的双向流动过程,人们通过#21475;头语言的听和书面语言的读输#20837;信息,在感知、理解和运用过程中#65292;完成信息的加工、储#23384;、转换,再用说(口头#35821;言)和写(书面语言)的形式表#36798;出来,即信息输出。说#20889;对信息的编码输入与听#35835;对信息的译码输入#24444;此循环,构成了言语的双向交流活#21160;。
  #30446;前在语文教学中对#35835;和写注重较多,对#21548;和说则关注较少。同时,读与写脱#31163;的现象使二者不能有效的结#21512;,读写之间的相互促进的作#29992;无法体现。至于写与听#35828;的结合和促进,就更无从谈起。#36825;种现状,是不符合语文教学#30340;目标要求,也不符合语文#25945;学的规律的。究其原因,或是课时#32039;、读写任务重而难以顾及;或是受#32771;试牵制,教学偏于应#35797;。而作为语文教学,只培养学#29983;“文”的读写,不重视“#35821;”的听说,其发展#24517;然是不均衡的。作为一#20010;相对完整的训练体系,听说与读写#22788;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其相#20114;制约、促进、迁移#30340;关系,更决定了我们在教学#20013;不可随意偏颇、废止#12290;
 #12288;面对这样的现状,以快#36895;作文为突破口,根据听说读写四种#25216;能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规律#65292;探讨在加快操作速读,提高#25928;率的前提下,四者如何相互#32467;合的问题,寻找相互结合,共#21516;发展的具体措施,探讨这#31181;结合对四种能力的影响和#20316;用。把写与读、写与听#12289;写与说结合起来,相#20114;促进,形成一个和谐发展的能力#31995;统,是语文教学中#24456;有意义的事情。
  从系统论#30340;视角来看待四者的问题,把四#31181;能力放在一个大系统中去#30740;究。强调系统的统一性和各子系统#30340;相互作用。既然听说读写#20043;间存在着彼此制约、相#20114;促进的关系,既然#20027;要用于提高阅读能#21147;和写作能力的教学活动与主要用于#25552;高听话和说话能力的教学训练同属#20110;一个完整的系统,那么,也就只有#20351;这些结构部分在发挥各自功能、相#20114;配合的基础上,才可能完成语文#25945;学的基本任务。这便为#25105;们在现有课时紧、教学任务#37325;的困难中,协调好听#35828;读写训练的关系,寻求解决听#35828;训练的时间和方法提供#20102;某种启示:即打破以往相对单一#30340;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程式#65292;从提高语文能力的#24635;目标出发,将听说训#32451;与阅读写作训练结合,在思维能力#36825;一结合点上促成能力间的迁移、#36716;换。也就是说,在完成预定的教#23398;目标的基本前提下,重新调#37197;训练的方式,以听说训练配#21512;阅读和写作教学;结合读写教学和#30456;关内容,选取听说的内#23481;和形式,以听说促读写,以读#20889;带听说,充分发挥听说读写的对流#20316;用。这样,一方面能解决课#26102;紧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部分#35299;决听说训练所需的材#26009;,更主要的则是促使学生语#25991;能力的全面发展和能力结构的合理#21270;。
  其实,听说训练与阅#35835;写作教学结合并不难,这不仅因#20026;它们有思维这一核心的#32852;结,还因为我们的课堂教学#26412;身就离不开听与说。但这里讲的结#21512;绝不仅仅是指在阅读或写作指导#20013;学生对教师“教”的听与#31572;,而是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12289;有指导、有评价的听说训#32451;同阅读写作训练的交叉运用和协#35843;统一。内容、重点不同,具体#32467;合的形式亦有所不同。
  具体的#26041;法首先是把读和写结合起来。先提#20986;一个写作的任务,然后推荐一#20123;参考的阅读篇目,让学生带着#23398;写的目的去读。这样#35835;起来更有针对性,而且由#20110;写作的需要,学生对阅读#20250;更有兴趣,更有主动性的参与。#21516;时,读了之后,及时把读的收#33719;运用于写作过程,也是对读的结果#30340;一种巩固和强化。#21487;以提高读的效果。在读#20889;结合的过程中,读代替了对#20889;作的指导,使的写作避免了盲目性#65292;对范文的模仿、加工、再创#36896;,由范文引起的思路开阔、思#32500;活跃,也将有利于增加写作的可#25805;作性,降低不必要的写作难度,#26377;利于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22686;加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12288; 其次是把说和写结合起来。把#21475;头作文、片断练习、实景模拟#19982;写作结合起来。改变作文课#23398;生完全一声不响地埋头#20070;写的现状,让表达#35757;练丰富多彩,富于变化#12290;使学生感兴趣,调动其#20027;动性。在训练过程当中,提高学#29983;口头表达的能力。同时在#24555;速说话中培养起来#30340;快速思维,快速组织材#26009;,快速确立中心,快速遣词造#21477;,快速修饰文采等能力,对快速写#20316;一定具有推动作用。在#29677;级教学中,说的过程#20854;实也是听的过程,一个人的#35828;是全班学生的听,#20840;班学生的讨论是全#29677;学生同时也都在听。快速把握#35828;话者的发言要点,快速理解说话#32773;的意思,快速对发言作出评#20215;或欣赏,诸多听的能力,#20063;会同时养成。
 #12288;把说和写结合起来的另一#31181;方式是口头评议。对例文的评议#12289;讨论也是口语听说的#19968;种很好的训练,同时,对例文#20248;劣的把握也会推动写作#33021;力的进一步提高。
  不#29255;面地割裂听说读写,在快速作文#35757;练的同时发展多种#33021;力,让一种语文训#32451;语文活动起到综合发#23637;的作用,使多种能力同时#20859;成,提高效率,同#26102;利用富于变化的方式#35843;动学生的兴趣,发挥#23398;生参与的积极性,学习的主动性#12290;同时,这样做可以改变现在语文教#23398;割裂多种能力,学生兴趣小,情绪#20302;,尤其是对写作感#21040;困难、乏味等现状。
  综上#25152;述,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训练不#33021;偏废,而应在充分#35748;识四者间迁移、互补、#21516;步发展的规律的基础上,将听#35828;训练与读写训练有机地结合#65292;以促进学生语文整体能力的发展。#36825;不只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也是信息#26102;代赋予我们在人才培#20859;上的重要使命

参考文献


1.#12298;新概念快速作文教学案例创#26032;设计》.曹洪彪,文心#20986;版社,2008年9月
2.《走#36827;新课程》.朱慕菊,北#20140;师范大学出版社
3.《中#23398;语文课堂教学技能训练#12299;.徐林祥、张悦群,东北师范大学出#29256;社
4.《中#23398;语文作文教学研究》.王鹏伟,东#21271;师范大学出版社
5.《怎样上#22909;一堂课关键要素总论》.李#29577;平,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6.#12298;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12299;.秦训刚、晏渝生,华#20013;师范大学出版社
7.《学会生存》,联合#22269;教科文组织,教育#31185;学出版社
8.《新课程中教师#34892;为的变化》.傅道春,首#37117;师范大学出版社
9.《现代教育思想专#39064;》.袁桂林,东北师范大学出#29256;社 免费论文下#36733;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