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认为,在所有的艺#26415;门类中,音乐素有艺#26415;皇冠之称,中国古代就有许#22810;关于音乐魅力的美谈,如伯牙鼓#29748;而六马仰听;秦者#24341;吭,响遏行之;孔子“闻音如乐,#19977;月不知肉味,”以及“高山#27969;水遇知音”等,均为千古#27969;传的音乐佳话,古人还认为音#20048;具有感化人心,移风移俗的作用。#12298;孝经》中说:“移风易俗#65292;莫于乐。”凡音者,生#20154;心者也,……故治世之音安以#20048;,其政各;乱世之音怨以#24594;,其政乖;亡国之音以#24605;,其民困。声音之#36947;,与政通矣。这里,已经把音乐#30340;功能与人心教化,世道安危联#31995;起来,中见音乐的作用非同一般。
现代的专家也认为,音乐是#23457;美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65292;它是培养人对音乐的#29233;好和享受,使之具有正确#30340;审美观点、审美意识、审美#24773;趣和审美理想,培养对音乐美的感#21463;、理解、表现、创造和鉴赏的能#21147;。音乐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21457;展,具有重要的作用#21644;独特的功能。并把其功能归纳为#8220;陶冶情操,美化心灵#65307;启迪智能,丰富生活,增进健康#65307;开发右脑,培养创新”等方面。爱#22240;斯坦说:“我如果没有青少年时代#30340;音乐教育,就不可能有我现#22312;的这些科学上的成就。”钱学森#26366;特别强调其夫人蒋#33521;从音乐上对他的影响:“正是#22905;给我介绍了这些音乐。这#20123;艺术所包含的激情画意的#24605;维方法。或者说,正因为我#21463;到这些音乐艺术方面的熏陶,#25152;以我能够避免死心眼#65292;避免机械唯物论。”这里#65292;钱学森感谢夫人,也可以说是#24863;谢音乐。
音乐教学#20197;它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发挥着#29420;特的育人功能,其作用是不#21487;估量的。真正的音乐是极#20026;广阔的,美不胜收的,它让听众#27785;浸在美丽的旋律中无法自拨,像陷#20837;虎口的羔羊,一时间失去思索的#34892;动的自由,忘记了时间和空间#65292;将思维和音乐牢牢捆绑,给人一#31181;潜移默化的感染,它可以激发人的#8220;情感”,把萌生的#24773;感激发起来,把冷却了的情感#28857;燃起来,把淡忘的#24773;感复现出来,把遗失的情感呼唤#22238;来,它可以宣泄人的#24773;感,使人们郁闷的情感#24471;以散发,使愤懑的情感得以发#27844;,使焦躁的情感得以#28040;除,维护心理的健#24247;发展;它“可以净化人的#24773;感,将人的低下、卑劣的情#24863;加以洗涤,使人的七情六欲这些自#28982;的东西。获得丰富#30340;理想内容,把个体的感#24615;的直观的东西,成为社会的理#24615;的历史的东西,把人的本#33021;的冲动和情绪导到正确的轨道#65292;引向高尚的境界。”它还可#20197;丰富人的情感,使用权人的情感不#20165;有科学、道德的情感,而#19988;有审美的情感,不仅有#24742;耳的感官享受,而且#36824;从自然美、社会美和科学美#20013;获得审美享受,从而使人的情感领#22495;宽厚,层次深厚,内容丰富多姿#22810;彩。从先秦诸家诸子认#20026;“乐教”可以“善民心”、#8220;移风易俗”,到近代中#22269;的有识之士把“歌乐”作#20026;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学#31185;之一,都说明了我们的先#36744;很早就意识到了音乐教育的育人功#33021;。现在,我们的音乐课的基本价#20540;在于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20048;和创造活动为主的审#32654;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含于音乐#38899;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24773;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32654;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37257;,与之产生强烈的#24773;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24515;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26234;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65292;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39640;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30340;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38899;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33391;好的基础。学校音乐发展至今#65292;它的育人功能日趋成熟#65292;我们把它简单归纳为#19977;点:
1. 以乐辅德音乐是情#24863;的艺术,它充分利#29992;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丰#23500;的和声、美妙的音色来#34920;情达意,因而能直接触动学生#30340;情感中枢,震撼学生的心灵,#23547;学生的情感世界、思想#24773;操、道德观念的渗#36879;和影响是很大的。#20122;里斯多德曾强调指出,音乐艺术和#31038;会作用在于净化人的#24773;感,使人心旷神怡。王国维#26366;指出,音乐可以使人的精神得#21040;满足,情感得到净化,#26159;医治国民精神上、情感#19978;的“疾病”的最有效#30340;方法。所以,学校音乐教育#33021;以乐辅德。如教唱革命历史歌#26354;《义勇军进行曲》、《长江之歌》#31561;,能使学生爱憎分#26126;,能唤起他们对敌人的仇恨#65292;寻祖国和人民的热爱;教#21809;叙事歌曲《军民大生产》#12289;《读书郎》、《歌唱#20108;小放牛郎》等能激发学#29983;爱劳动、爱学习的热情,能#22521;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能规#33539;学生的行为习惯、净化学#29983;的心灵,即使是一些流行#27468;曲,有的也很有育人功能。#22914;歌曲《众人划浆开大船》能培养学#29983;的团结协作精神,#30001;残疾歌手郑智化演唱的《水手》#65292;无论歌手还是歌曲#26412;身都能给学生以心灵#30340;震憾,培养学生热#29233;生命,勇往直前的品#36136;。 免#36153;论文下载中心
2. 以乐促智音乐教育#21487;以促进学生智能的发#23637;,古今中外许多高智能的名人如#23380;子、爱因斯坦、卢梭、歌德、#21015;宁待大都酷爱音乐,可#20197;说音乐对于他们的事业成就#20855;有一定的影响。“科#23398;的认识和借助艺术的认识#12290;”学校音乐教育不仅帮助学生形象#22320;认识客观世界,扩大他们#30340;知识视野,并且可以#20197;乐促智,让他们的智能得到#22810;方面的发展,诸如思维、想象、情#24863;体验、审美感观等。如在#38899;乐欣赏和唱歌时,学生会产生注意#12289;记忆、想象等一系列心#29702;活动,这能促进学生的注意#21147;、记忆力、想象力的发展#65292;让其其获得活跃的#24605;维能力;在器乐演奏中,学生手、#33041;、眼、耳并用,这能极大地开发他#20204;的智力、锻炼他们的创造能力,使#20182;们成为全面发展的创造#22411;人才;通过合唱歌#26354;,培养学生各守其位#65292;各尽其责,分工协作精神。学生既#35201;用自已的声音烘托别人,#21448;要表现自我达到和谐统#19968;的艺术效果,使学生团结#21512;做的精神得以增强。
3. 以乐怡性#38899;乐具有形象性、情#24863;性、愉悦性三大基本特#24449;,它主要是在音乐#30340;运动与结构中让人们感#30693;美、享受美。学校音乐教#32946;应注意抓住音乐的基#26412;特征,让学生充分享受一切美的#38899;乐,用音乐之美陶冶#24615;情,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22914;欣赏古曲《春江花月夜》可#20351;学生联想到平静的江水、皎洁的明#26376;等鲜明的音乐形象;欣赏名曲#12298;二泉映月》可使学生产#29983;愉快、兴奋、痛苦、哀#20260;等不同的情绪变化,体会#21040;作者阿炳在旧社会#37324;追求光明、乐观向上#30340;可贵精神;欣赏中国少儿广播合唱#22242;演唱的《摇篮曲》、《#40159;鱼》等名曲可使学生产生一种“余#38899;绕梁,三日不绝”的愉悦心情。
总之,学校音乐教#32946;的育人功能是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加#24378;的,凡长期经过音#20048;熏陶的学生,其性情、精神、气#36136;以及思想意识、思维方#24335;乃至生活水平都会发生巨大的#21464;化,这种变化形成一种心#29702;定势,具有牢固的稳#23450;性,能让其一生获得#20581;康的心理、良好的行为习惯。以#36825;种潜移默化的方法培养#21644;提高学生的审美习#24815;的审美能力,使他们明是#38750;、知善恶、识美丑,通#36807;音乐形象激励学生积极进取、蓬勃#21521;上、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因此,#23398;校音乐教育应以育有教育为宗旨#65292;努力做到以乐辅德、促智、怡性#65292;从而达全面育人的目的#12290;
参考文献
[1]《音乐课程标准教师读本#12299;,朱则平、廖应文主编
[2]《义务教育课#31243;标准实验教课书培训手册 音乐》,#28246;南文艺出版社 #20813;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