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38190;词:财经类专业;金#34701;法;案例教学
#24066;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而金融又#26159;经济的核心,因此,规#33539;金融活动与金融关#31995;的金融法就成为法律体系中非常重#35201;的一个组成部分,很多高校对法#23398;专业和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开设了#37329;融法课程。笔者长期在商学院从#20107;金融法教学工作,考虑到#37329;融法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24378;的学科,因此笔者在教学#20013;引入了案例教学法,并对财经#31867;专a业金融法课程案例教学的功能#12289;案例教学的基本原则与#20855;体实施等问题进行了深#20837;思考。
#12288;
一、#36130;经类专业金融法课程#26696;例教学的功能
#12288; (一)有利于激发#23398;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30340;学习积极性
传统的金#34701;法教学方法主要体现为#19968;种单向的纯理论灌输型的#26041;法。教师自始至终滔滔不绝,#21488;下学生则是知识灌输的#23545;象。此种教学方法忽视#20102;金融法的应用性,片#38754;强调了理论知识的识记,整#20010;教学过程紧紧围绕#25945;师讲授理论知识和法#24459;条文而展开,因此课堂气氛往#24448;沉闷,学生也往往是“人在#26361;营心在汉”,教学效果可想#32780;知。而采用案例教学法则能够给#23398;生提供一种真实的法律环境#65292;学生可以就与案例#26377;关的实际问题发表自己#30340;见解,有利于调动#23398;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改“沉闷#8221;的“一言堂”为“活#36291;”的“多言堂”。并且选#29992;适宜的、典型的金融法案例#36827;行课堂教学,可以使相关的理#35770;问题得到形象化阐释,#23398;生所学习的不再是抽象的法律条文#65292;而是具体的法律知识#65292;学生学起来也就不再感觉乏#21619;了,因此能有效提高学生的#23398;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有#21033;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30340;能力
传统的理论#28748;输型教学方法不仅无法激发学#29983;的学习兴趣,而且严重#33073;离实际,学生陷入“课上记#31508;记、考前背笔记、#32771;后忘笔记”的怪圈,#20854;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没有#24471;到锻炼和提高。而案#20363;教学法反对教师一味的#29702;论灌输,反对法律条文的死记硬#32972;,多方面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22240;此,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和#27861;律条文的深刻理解和具体认知,#26377;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20998;析问题和解决问题#30340;实际能力。同时,通过#26696;例教学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20132;流沟通能力以及应变能力也能得#21040;锻炼。
#12288;
二、财经类专业金融法#35838;程案例教学的基本原则
(一)立足#20110;我国国情
#12288;案例教学最早源于美国,但笔者认#20026;,我们在进行金融法案例教学#26102;,首先一定要明确#31435;足于我国国情这一基本#21407;则,而不能照搬美国的判例教#23398;法。原因在于:
#12288; 1.我们的法律#21046;度不同于美国
众所周知,#22312;英美法系国家,法律渊源主要表现#20026;判例法,法官裁决案件#20027;要是以先前的司法判例为基础,#21363;所谓“遵守先例”原则,判#20363;在美国的法律制度中起#30528;举足轻重的作用。而#25105;国不是判例法国家,“只有案例#65292;没有判例”,法律渊源主要表现为#25104;文法。和判例法相比,成文法高#24230;概括、抽象,尤其对于初学#32773;来说,更加难以理解。#22312;这种情况下,案例的引入就#26159;一个好的方法。引入#26696;例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26356;好地理解和运用成文法规则,而#19981;是从案例中制造法#24459;。从逻辑上看,我们的#26696;例教学是一个从“一般”到“#20010;别”的演绎过程,而美国#30340;判例教学则是从“个别”到#8220;一般”的总结归纳的过程,因#27492;,我们不能照搬美国的判例教#23398;法。
2.我们的教学对象#19981;同于美国
美国的法学#25945;育是高层次的研究生阶段#30340;教育,学生进入法学院的时候,大#37117;已经取得其他专业大学本#31185;学历,有的甚至还获得#20102;硕士和博士学位,他们或者是在某#19968;领域已经有所成就,或#32773;有着丰富的社会经#39564;和人生阅历。而我国高校的本科#23398;生都是高中毕业生,#19981;论是所掌握的理论知识#65292;还是思维表达能力都比较有限,因#27492;,那种教师上课不讲概念、原#29702;,一上来就开门见山地组织#12289;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提出问#39064;和学生共同讨论的美国式判例教#23398;法不适合我国实际,#25105;们的案例教学只是起辅助#20316;用而不能像美国那#26679;起主导作用。
(二)立足于学生专业
不同于法学专业的学生#65292;财经类专业的学生一方面缺乏#31995;统的法学理论知识;另一方#38754;,其培养目标也不是法官或律师#12290;因此,我们在对财经类专业的学#29983;进行金融法课程的案例教#23398;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29305;点。一是在案例的选取上要尽量#36873;择一些金融大案要案,让#23398;生直观地感受到金融法的重#35201;性及学习金融法的必要性;#20108;是分析案例时,应从守法者而#19981;是执法者的角度出发,#37325;点是理解和运用现有法#24459;规则,而对于现有法律的不足与完#21892;问题则不必像法学专业#30340;学生那样深入探究。 免#36153;论文下载中心 三#12289;财经类专业金融法课#31243;案例教学的具体实施
(一)案例教学#21069;的准备工作
1.教#24072;的课前案例准备
教师的#35838;前案例准备直接关#31995;到案例教学的成败,因而#24517;须对其高度重视。具体来说#65292;在进行案例教学前,教#24072;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24037;作:
#12288; (1)精选案例。案#20363;教学显然离不开案例,实践中#30340;司法案例非常多,但并不#26159;所有的案例都适合课#22530;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案例选#25321;方面下功夫。精选案例是成功#36827;行案例教学的第一#27493;。选择教学案例时应注意以下几#28857;:第一,新颖性。即尽可能选#25321;实践中的最新案例,以使案例教#23398;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更能#22815;吸引学生的注意力。#20363;如,笔者讲解证券法时,选#21462;了近两年发生的“杭萧钢#26500;”案和唐建“老鼠仓”案,学#29983;对这些案件本来就有#25152;耳闻,有话要说,课堂讨论时#23398;生参与的积极性就很#39640;。第二,针对性。#26696;例教学当然离不开案例,但并非#26696;例越多越好,盲目堆#31215;、滥用案例于事无补。因此,#36873;择案例时一定要有针对性#65292;即教师要根据本学#31185;的教学进度、教学要#27714;和教学对象,精心选#25321;案例,所选用的案例应与所#35762;授的知识紧密相关。#19982;教学内容没有关系或关系不大#30340;案例即使社会影响很大,也不宜选#29992;。例如,教师不能为了吸引学#29983;眼球而在金融法课堂上#22823;讲达能与娃哈哈的商标#20043;争,因为教学行为要服从教学#30446;的,这是教学的一个基本#35201;求。第三,适当性。即所选案例#35201;难易适中。案例太#38590;,脱离学生的知识#32972;景和能力实际,就#20250;让学生无所适从而#20135;生畏难情绪,打击其学习积极性;#21453;之,案例太简单,答案一#26395;而知,学生也会感到索然无味#65292;难以提起学习兴趣。实#36341;中的金融法大案要案往往比较#22797;杂,对财经类专业的学生而言,分#26512;起来往往难度较大。对此,笔者#35748;为,可对现实案例进行适#24403;的取舍和改编,使之能够符合#23398;生能力范围。
(2#65289;分析案例。在将案例交给学生#20043;前,教师自己必须先对案例进行深#20837;分析,做到心中有#25968;,这样,才能在课#22530;上提出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39064;,也才能有效地组#32455;课堂讨论并进行总结#12290;试想一下,如果教师自己都没有#21507;透案例,那又怎么能够#24341;导学生对案例进行深入#20998;析呢?
(3)#21046;作案例课件。在课堂#26696;例教学中,如果仅是#21333;纯地依靠教师口述有关案#20214;事实,则既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21448;显得不够直观生动,而多媒#20307;教学能有效克服这一不#36275;。通过多媒体课件#25110;录像等视听资料的运用,#33021;够将案例内容形象、#29983;动、直观地展示在学生#38754;前,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21516;时,还能有效地增加课堂#20449;息含量,提高教学效率。因此#65292;制作案例课件应成为课前案例准备#30340;一项内容。此外,#25945;师还可以想方设法搜集#26377;关法律视听资料,如电#35270;台有关法制栏目所播放#30340;一些典型案例,以提高案例教#23398;的生动性和实践性。
2.学#29983;的课前准备
案例教学#25913;变了过去那种以教师单#32431;灌输理论为主的传统,#26356;多地强调学生的参与性#21644;积极性,因此,学生的#35838;前准备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35201;方面。教师可以把要讨论的案#20363;先布置给学生,让学生#20808;熟悉案情,并查阅相关#36164;料和法律、法规条文,对#26696;例进行自主思考和分析#65292;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堂上做到有备#32780;来,才能有效地参与到案例教#23398;中去。如果学生课前#19981;作相应的准备,课上不能与教师#20114;动,那么课堂案例讨论就仍然只#33021;是教师唱“独脚戏”,案例教学#23601;会流于形式。
#12288;(二)课堂案例教#23398;的具体实施
#12288; 在师生双方都进行了充分准#22791;的前提下就可以具体实施课堂案#20363;教学了。笔者认为,这里#38656;要特别把握好以下两个方面:
1.精心组织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旨#22312;明晰案件事实、分析案#20363;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解决问#39064;的方法及其法律依据。作为课#22530;讨论的组织者,教师要#27880;意:(1)应为学生提供#33391;好的自由讨论的氛围,鼓励学生积#26497;参加讨论,成为案#20363;讨论课的主角。即#20351;认为学生的观点不#27491;确,也不必在讨论阶段急于反驳。#65288;2)时刻注意引导学生的方#27861;和技巧,不要直接#34920;露自己的观点,以避免约束学生的#24605;维空间。(3)要保证#35838;堂讨论的秩序和效率,使讨#35770;能够紧紧围绕主题,不要在#32454;枝末节的问题上浪费时间#12290;(4)倾听学生发言#65292;当讨论陷入僵局时给予必要的提#31034;和引导,避免出现“冷场”#30340;情况。
#12288; 2.认真进行总结评论
课堂案例讨论结#26463;后,教师应进行总结#12290;一是要总结案例涉#21450;的知识点及相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19982;区别,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21644;把握;二是要总结#25972;个教学过程,包括学生分#26512;问题的思路恰当与否、解决问题#30340;方法得当与否、表达清晰完整与#21542;等。通过总结,引导学生对自己进#34892;客观评价,从中取得经#39564;,逐步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12290;
参考文献
[1]张影.经济法案例教学模#24335;的反思[J].经济#30740;究导刊,2008,(3).
#12288;[2]赵晓光.论#27861;学案例教学的几个基本原则[J].法制与经济,2008,(8).
[3]杨晓丹.法学案例#25945;学法探微[J].福建农林大学#23398;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5288;2).
[4]邹育理.从美国的#27861;律教育谈“判例教学法”[J].#29616;代法学,2000,(2#65289;. 免费论文下#36733;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