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0372 日期:2023-12-15 来源:论文网
  【论文关键词】#35821;文教学 创新精神 兴趣 多媒#20307;

【论文摘要】在#35821;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39318;先要在教学过程中#27880;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36259;,并创设自由开放的大语文#35838;堂,在这基础上通过创设更多#35752;论交流的机会和开展形式#22810;样的活动课来达到这一目的。其#27425;多媒体的使用有效地为学生#25552;供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使#23398;生主动学习、自觉探究、#20048;于钻研,勤于动手,#20174;而培养了创新精神。
  
#12288; 
  新课#31243;要求学生改变学习方式,#21363;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12289;死记硬背、机械训练#30340;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20110;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的创#26032;精神。当代教学改革的主题#20063;是强调学生的主体作#29992;,突出学生的自主#23398;习和研究能力的培养。那#20040;,在信息化条件下的语文#25945;学应该如何进行创新教学与创造#21147;培养呢?利用多媒体进行语文#25945;学应该是当前公认较为有效的教#23398;手段,也是当前教学的发展#26041;向。在教学中若能运用多种信息传#36882;的工具,无疑是有助#20110;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本#20154;不揣浅陋,试以个人的语文教学#23454;践为例谈谈自己的体会。
#12288; 
  一、巧用#22810;媒体,激发创新思维
  
  在以往的语文#25945;学中,教师教学靠的是一#22359;黑板、一根粉笔和一张嘴来进#34892;一言堂、填鸭式的#25945;学,这是应试教育的必然结果。#23427;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引#23548;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主#21160;探索和思考方面有较大#30340;缺陷,很难引起学生的#20852;趣。因此。要进行创新#25945;学与创造力培养,教师在#35821;文教学活动中就要注意运用多种#25945;学手段。
  传统的#35821;文课堂教学使学生习惯#20102;左脑思维,因为重左#36731;右,左右脑发展不#21327;调,大脑潜能未能#24456;好地挖掘出来,而图文并茂的多媒#20307;语文教学则很好地引导学生#21452;脑并用,大脑的潜能就能得#21040;较好开发。而多媒体教学就是#25226;图像、声音、动画、游戏等引入课#22530;教学。这种图文并茂#30340;方式比之传统的教师讲课#65292;形式更多样化,也更新颖#65292;可以营造气氛,创设某种#29305;定的情景,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25552;高学习的积极性。
  #25152;谓耳听为虚,眼观为实。画面则形#35937;、逼真、系统且有色彩的展示出#20107;物的变化过程,从而更有利于集中#31934;神。我讲读《胡同文化》时,我拿#20986;到北京旅游时拍摄的一大组相片#65292;通过实物投影放大投影出#26469;,并以我的现场解说,绘声绘#33394;,令学生兴趣大增,#23545;课文的理解也就更透彻#20102;。学习完《祝福》,也不妨#25773;放同名电影,因为学生对电影的领#24735;能力是较好的,所以用于强化印#35937;,感受主题,效果不错。
  
  二、开拓#26032;课堂,突出创新教学
  
  语文的知#35782;范围是无边无际的,教#23398;内容和方法的新颖性、多样#24615;、趣味性,是激发#23398;生学习的重要途径。多媒体的#29616;代化教学手段能提供直观#30340;、多彩的、生动的画#38754;,创设情景,激趣引情,#25552;供更丰富的学习内容#65292;更能充分发挥教学的效果。#25152;以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让#23398;生听得清楚明白,还能让他们#30475;到事物的直观形象#29978;至演示过程。这样,学生可以#36890;过多种方式接受信息,大大地加#24555;学习的速度,拓宽课堂#30340;教学容量。
  如果单就容量来说,#22810;媒体教学的容量是#20256;统课堂教学的容量所无法比拟的。#25105;在全市公开课《现代文阅读#12299;中讲到归纳中心思想的几种方#27861;时,便综合运用了电脑演#31034;软件相关内容、幻灯制作总结方#27861;列举、光盘播放范例#25991;章的伴音朗读、实物投影文章等#22810;种电教手段,尤其#26159;实物投影,把例文投影出#26469;,让学生不仅清楚#22320;看到回答题目应在哪里找,而#19988;随着教师手中的笔在#25991;中移动、评点、诱导,而#31215;极思考、参与讨论,主动学习,#27604;单纯的教师讲读效果要好#22810;了。
  从形式新颖来#30475;,多媒体教学的方式也是传统课堂#25945;学方式不能与之相#25552;并论的。最常见的#20363;子如我们高三的复习课,靠小#40657;板出几道题是不行#30340;;印发的大量讲义#32440;,学生都做得烦了,一#35265;就头痛;幻灯倒也可以,但#21482;能看,没有听也没有什么新奇#12290;但我尝试运用某种光盘就不存在这#20123;问题,它的习题量大#65292;并且有知识点的讲解,教#24072;可适当地点拨,引导#23398;生思考。还有就是,选择答案,对#20102;就有一些动画人物点头表示,#30011;面出现鲜红的正确符号,并#37197;以鼓掌声音;错了,则出现动#30011;人物摇头和红色的错#35823;符号,伴以叹息声音。一节课下来#65292;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感到兴#36259;盎然。这特别是用在离高考不远#30340;日子里,枯燥乏味的生活#37324;,调剂一下精神委实有好处#12290; 转#36148;于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与此同时,#22810;媒体教学还可以扩大语#25991;的学习环境。一向以#26469;,语文的学习环境都囿于教室#20869;,但多媒体教学运用录像带、#30005;影、幻灯片、录音机等软件,#21487;以把学生的视野带到课堂外#65292;从而扩大语文的学习环境。于是#12298;雨中登泰山》、《天山景物记》#12289;不再乏味,《景泰蓝的#21046;作》也不再是纸上#35848;兵,《南洲六月荔枝丹》如在眼#21069;,令人垂涎,……多媒体为语文教#23398;创设了更优越的条件,为学#29983;大大拓宽了视野,创设了讨论#20132;流的机会,突出学生的主#20307;性,便于学生全面发展#12290;
  
  三、开展活动课,培#20859;创新精神
  
  苏联教育家#33487;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12299;一书中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19968;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是希望感到#33258;己是一个发现者、研#31350;者和探究者。”所以,作为教师#65292;在教学中,时时处处用各#31181;手段激活学生心中探#31350;和表达的欲望,使他们主动#23398;习,自觉探究,培养创造能力。
  学校以外,可以开展#27963;动课教学。所谓活动课教#23398;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师的指#23548;下,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探#31350;的过程。活动教学#37325;视实践、探索、发现#22312;教学认知活动中的地位#65292;认为要使学生实现主#21160;学习和主动发展,就必#39035;置学生于自主探究、发#29616;的活动中,主张学生#30001;主动经验和探索的活动发现#30693;识。而目前,众多家庭拥有电脑#35774;备,也为这一点提供#20102;可能性。学生可以在家里#12289;在电脑公司,使用教学软件,达到#34917;充在学校听课不足的目的。#30446;前有一些教学软件#38750;常便于学生自我训练,它通过声#38899;、画面引起学生的注意#65292;在课堂主动学习,课后也可#20197;自学,无师自通。因此,#35821;文教学应以课本为主要内容#65292;在教学性、科学性、知识性#12289;趣味性等原则指导下选一些学#29983;喜爱的课题来开展活动课,充#20998;解放学生,给学生提供#21160;手动脑实践的空间。#21476;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要知此#20107;须躬行。”空洞抽象的讲解,使#20154;感到枯燥乏味,而成功的实践活#21160;将使人终生难忘。这是带#26377;创新、发现性质的学习。学生#20687;科学家一样,对他们#25152;不知道的未知领域进行探索#21457;现,才能主动实现#23545;客体认识的不断深化和提高#65292;才能促使学生认识的#28145;化和发展,从而真正培养学生的创#26032;精神。
  综#19978;所述,我认为,要在语文教学中培#20859;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在教学过#31243;中注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30340;兴趣,并创设自由开放的#22823;语文课堂,在这基#30784;上通过创设更多讨论#20132;流的机会和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35838;来达到这一目的。多媒体的使#29992;有效地为学生提供主动#21442;与学习的机会,使学生#20027;动学习、自觉探究、乐于钻#30740;,勤于动手,从而#22521;养了创新精神。真正实现叶圣陶#20808;生早年所倡导的教#23398;目标“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30446;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29983;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8221;。 转贴#20110;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