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从中学#22320;理教学的角度谈谈地理学科#28183;透环境教育的途径和方法。1.#28145;入挖掘地理教材,渗透环境教#32946;。2.结合国情教育和乡#22303;地理,培养学生正确#30340;环境观。3.多种教学方#27861;和形式相结合,在课堂教#23398;中渗透环境教育。4.创新课堂教#23398;方式。5.走出课堂, 开展丰富多#24425;的环境保护活动。
【关键#35789;】地理教材;环境教育;国情教#32946;;乡土地理;创新课堂
当今世界,人口、#36164;源、环境与可持续发#23637;已成为许多国家关注的焦点#65292;人们生活在环境之中对周围环#22659;问题的产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20219;。环境问题已成为备#21463;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环#22659;的日益恶化,已对整个人类#30340;生存和发展敲响了警钟,增强全民#29615;境保护意识已经成为刻不容缓#30340;大事。环境教育已成为了学校#32032;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6159;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26085;益重要的领域。身为教育#24037;作者,应利用自己#30340;学科特点,努力推进环#22659;教育,在培养21#19990;纪高素质人才中发挥自己#23398;科的优势。下面本人试从中学地#29702;教学的角度谈谈地理学科#28183;透环境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深入#25366;掘地理教材,渗透环境教育。
高中地理课本知#35782;体系是以地球宇宙环境为开端#65292;依次讲述人类赖以生#23384;的自然环境,即大气环境#12289;海洋环境和陆地环境,#28982;后学习人类在生产与生活#20013;相应形成的人文环境,那就是#20892;业、工业、城市和交#36890;等,最后又归结到人#31867;与环境的关系及如何协调人类和#29615;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环#22659;教育就像一条红线,始终贯穿于#25972;个教材之中。
九年义务教育的初中地#29702;教材,全书四册,不但在各章#33410;中突出人地关系,进行环境#25945;育,培养环境观,而#19988;有的章节把环境保护单列,#29305;别强调“地球是人类#20043;家,大自然是同我们生死相依的朋#21451;。我们既要合理利用自然#36164;源,以满足人类社#20250;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又要很好地爱#24796;它、保护它、使它不受损害#65292;永远生机勃勃,同人#31867;和谐发展”。教师#24212;充分挖掘教材和钻研教材中的#29615;保教育因素,在教学过#31243;中有计划、有目的地渗透环境#31185;学知识以及环境道德教育。例如#65306;在学习《高中地理》第四#21333;元《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20013;,可把每年国家环保#24635;局公布的“中国环境状#24577;公报”引入课堂,运用#8220;公报”中的统计数字引导学#29983;分析我国当前大气环境、水环境、#28023;洋环境以及城市环境#38382;题之发展趋势,关心我国气候变化#12289;水质污染、大气污染#20197;及土地资源利用状况#21644;自然灾害的增减程度,#20851;注我国政府对应的各种环#20445;措施及行动以及近几年来取得#30340;成果,了解我国目前的环保工#20316;重点;同时还可通过运用幻灯#12289;投影、录像和挂图#31561;,将环境保护中的一些知识性#12289;趣味性的内容有机地融入课堂#25945;学中,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轻松、#24841;快和积极的课堂氛围中接受#29615;境教育。如:《高中地理》#31532;二单元第七节中讲到的全球环境#38382;题之一——全球变暖。首先可#20197;给学生提供阅读材料#8220;温室效应浅析”,让学生思考#65306;为什么会产生温室效#24212;?其次,请学生观看有#20851;“温室效应影响”的教学录像#29255;,并讨论总结出温室效应#30340;主要影响。最后,观看“#20851;于温室效应发展”的教学录像#29255;,结合已有背景知识思考并#35752;论。人为因素对温室效应的影响有#22810;大、各种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与我#20204;目前的生产生活方式之间有何联#31995;。通过以上的教学活动,使学#29983;深刻意识到温室效应对人类#29983;存发展的不良影响,以实#38469;行动为减轻温室效应贡献力量,#23558;观念和意识转化成实际行#21160;,真正达到环境教育的目的。
二、结合#22269;情教育和乡土地理,培养学#29983;正确的环境观。
一#20010;国家的国情,包括#23427;的地理、历史、政#27835;、经济、军事、文化、教#32946;等多方面的内容。#20854;中地理环境的基本情况,是国#23478;、民族赖以生存和#21457;展的必要条件,特别是对生产力#30340;发展和经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12290;在地理教学中,应结合我国的基本#22269;情,既讲我国地大物博、#23665;川秀丽的一面,又讲人口众多,#33258;然灾害频繁,资源破坏、#29615;境污染等不利的一面,以辩证唯#29289;主义的观点来认识环境的优缺点,#22686;强学生的环境意识,树立学生正确#30340;环境观。针对我国各#22320;经济迅猛发展,特#21035;是小城镇如雨后春笋般#21457;展起来,无论是城镇建设、人口#25968;量,还是工业规模都急剧#22320;扩大。但是由于人们只注重#32463;济效益,而忽略了生态效益#21644;社会效益,甚至不惜牺牲环境来#35851;求经济的发展,导致大#27668;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36234;来越严重。在教学过#31243;中,我们应结合这些问题#65292;加强对学生的环境教育,#33258;觉保护好生我养我的这#29255;土地。 转贴#20110; 免费论文#19979;载中心
三#12289;多种教学方法和形式相结合#65292;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当前,环境教育#30340;重点不仅是把环境科学知识#31995;统地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教#20250;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环境#38382;题,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24847;识和环境道德,养成良好#30340;环境行为。所以,单纯以传#32479;的讲授法进行环境教#32946;,显然是行不通的#65292;在地理教学中,要结合多种渠道#21644;形式进行环境教育。例如:运用角#33394;扮演法,让学生扮演某#19968;环境案例中的具体角色,课前先#35753;他们收集与自己角色有关的资#26009;,然后在扮演活动中,#26681;据自己的角色立场当众阐述观点。#20363;如:在谈到三峡工程建设#26102;,学生分别扮演各方角色,如#65306;经济学家、环境学家、工程师、#25919;府官员、工程建设地居民等。#21484;开意见听取会,让他们阐述对该#24037;程的看法;政府官员的角色阐#36848;该工程建设的目的;#32463;济学家的角色阐述该工#31243;的收益情况;环境#23398;家的角色阐述这项工程将会对环境#36896;成什么影响,如工程对周围环境和#29983;活条件的影响,工程#23545;诸如森林砍伐、耕地#20405;占等自然环境破坏#30340;后果,工程建设后会产生#20160;么新的环境问题等#65292;并提出避免问题的建#35774;性意见;当地居民的角色阐述工#31243;对他们正常生活的影响。#22312;各方发表了意见以后,作为#25919;府官员的角色再提出建设方案的修#25913;意见。最后,教师以仲#35009;者的身份,客观地分析#20852;建三峡工程的环境问题,在#20998;析的过程中允许让#23398;生继续以自己的角色立场提#20986;异议,由教师回答。总结的#30446;的是使学生学会听取和接#21463;不同领域人士的看#27861;,使他们对活动涉及的#29615;境问题及解决途径的看法达#25104;一致的共识,从而也提高他#20204;的环境意识。
#27492;外,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通#36807;多介绍发达国家在环保方面成#21151;的经验及他们的中学生在环#20445;方面的努力,这对他们环保意识的#22521;养有一潜在作用;同#26102;,还应加强环境法制教育,#32467;合教学内容适当地向中学生#23459;传环境法,让学生懂得破坏环境#19982;自然资源不只是文明道德#38382;题,还有触动法律的问题,认#35782;自身在环保中的权利和#20041;务,增强自己的环保意#35782;。
四、创新课堂教#23398;方式。
课#22530;教学是地理学科渗透#29615;境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可以通过教#23398;内容整合,创新教学手段#65292;充分运用电视、幻#28783;、投影、多媒体课件#31561;,以在课堂教学中增大教学#23481;量,化虚为实、化远#20026;近、化静为动,调动学生的学#20064;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1644;积极性。如学生对滑坡、泥石流比#36739;陌生,课堂教学中#65292;教师可以结合课件#32473;学生讲解泥石流的危害性:堵塞江#27827;,摧毁城镇,破坏道路#65292;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20135;活动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并#24341;导学生分析泥石流产生的原因:#19968;是山区暴雨多发;二是人#31867;对植被的破坏,使地表径流的流#37327;流速加大,其中人为原因是泥#30707;流日趋频繁的重要原因#12290;这样通过教学手段的创新,使课堂#25945;学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大为扩展,既#25299;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22686;强了环境教育的效果。
五、走出#35838;堂,开展丰富多彩的环境保护#27963;动。
环境#24847;识的形成必须依赖于学生#30340;实践,而且只有在他们的#23454;践中才能表现出来。因此,在地理#25945;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必须要走出#35838;堂,走向社会,在课外活动与现#23454;生活中获取资料、分析问题、提出#26041;案,并在实践活动中#24212;用和检验。如:①邀请环保局专家#20316;专题讲座。②以每#24180;一度的“6·5世#30028;环境日”、“3·12”#26893;树节等纪念日为契机,开展#19968;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如:#22312;全校举行环境保护知识图片展览;#36890;过校电视网络、主题#29677;会、黑板报、环保手抄报等形#24335;开展丰富多彩、生动#27963;泼的环保宣传活动#12290;③参与实际的环境保护活#21160;,在全校掀起了“保护环境,由#25105;做起”的环保潮流:每个班都#20998;别设置了垃圾分类回收桶;在全#26657;掀起节约用纸,废纸利用的热#28526;。④组织学生到排放#27745;染物的单位参观,了#35299;污水和废气的处理过程#65292;增强学生对本土的环境状#20917;的感性认识,也深化了环#22659;知识的理性学习。⑤让学生自己设#35745;一些活动内容,充分调动#20182;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24615;,如对某一区域的环境状况进#34892;调查、访问、考察、监#27979;等,让学生直接接触社会,#33719;得等一手资料。并把资料进行#25972;理,把有关问题向行政部门反映,#25110;写成小论文,增强争当#29615;境小卫士的责任感,从#32780;使他们真正关心和参与到实际问#39064;解决上来。 #36716;贴于 免费论#25991;下载中心
总#20043;,地理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的途#24452;和方法还有很多,需要教师不#26029;地在教学实践中去探#32034;和检验。只有教师从思想上明确#29615;境教育的重要性,大胆而充#20998;地吸收和借鉴国内外一切优#31168;文明成果,找准切入点,增强针对#24615;,才能够在教学活动中找到#26356;多、更好地开展渗透环境教育#30340;新途径和新方法。
【参考#25991;献】
[1] 袁#25391;国.《当代教育学》.
[2]《课程改革实验通讯#12299;.
[3] 陶#23398;忠编著.《创新能力培育》.
[4] 朱光潜.《对当前教育改#38761;的一些想法》.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谈中学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实施途径和方法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