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25512;进素质教育的今天, #39640;考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深刻的#21464;化。“3 X”的文#29702;小综合模式高考,试题越来越侧#37325;以能力立意这一主题。#26681;据高考中题目的立意和表达#24418;式的新变化,重视培养学#29983;的能力己成为当前生物教学的#30446;标。而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在教学#36807;程中注意对学生良#22909;思维品质的培养是关键。下面谈谈#31508;者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思#32500;品质的一点做法。
一、联想思维品质的培养
#32852;想是指在对生物学问#39064;的思维过程中,从多角度、多方#38754;地考察问题,从事物#30340;多种多样的联系中#21435;认识事物,了解事物间的相互联#31995;,从而逐步掌握具有生物学学科#29305;点的思维规律。为此,生物教学#20013;应特别注意为学生创造条件联想,#24341;导他们学会联想,思维层层深入,#20351;学生在明确知识内在联系#30340;基础上获得知识,思维能#21147;得到更大的提高,形成良好的#32852;想思维习惯。例如,#22312;复习细胞中的化合物“水”的#30456;关知识时,就可以指导学生多#23618;面、多角度、大跨度地联想,可以#32852;想到水与细胞结构、与新陈代#35874;、与生态因子对生物#30340;影响、与水污染、与生物进化、与#20154;体内环境的稳态等等的关系。通过#32852;想,就可以形成一张庞大的知#35782;网络体系。下面仅列出水与细胞结#26500;、代谢的关系:
(1)含水量#19982;代谢强度、生物抗性的#20851;系
自由水#19982;结合水比值越大代谢#36234;强,反之代谢越弱。但是#29983;物的抗逆性与之相反,#20108;者比值越大抗逆性越弱,比值越#23567;抗逆性越强。
#65288;2)细胞中产生水#30340;结构及代谢过程
在叶绿体基质中通过暗反应合#25104;有机物的过程产生水、#22312;线粒体中通过有氧呼吸的#31532;三阶段产生水、在核#27062;体上通过氨基酸的脱水缩合#20316;用产生水、植物高尔基体#19978;在合成纤维素的过程中产生水、动#29289;肝脏和肌肉中合成#31958;元时产生水、细胞核中DNA复制和转录过程#20013;产生水、ADP生成ATP时产生水。
(3#65289;利用水的代谢过程
大分子有#26426;物的消化、糖元分解、ATP水#35299;、有氧呼吸的第二#38454;段、光合作用的光反应等均#38656;要水。
二、对#27604;思维品质的培养
对比是通过对两个或两#31867;不同的事物进行比#36739;分析,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28857;、不同处,从而辨析两个事物的#24322;同点和内在的必然联系。对#27604;思维也是学生在生物科学学#20064;中应该具备的一种思维品质。通#36807;对两个生物知识的对比,能加深对#25152;比较的两个学科知识的理#35299;和掌握。
例如,在学习植物#30340;矿质营养时,教师可#20197;引导学生把矿质代谢#19982;水分代谢进行对比区#21035;,对比两者在吸收的主要部位、吸#25910;原理、影响吸收的外界因素、运#36755;途径、利用特点等方面的#24322;同,从而加深了对#36825;两个知识点的掌握,也理解了“#26681;对矿质元素的吸收#19982;水分吸收是两个相#23545;独立的过程”的深刻含义#65306;“独立”表现在吸收的#21407;理不同,水分吸收的主要#21407;理为渗透作用,而矿质元素的吸收#23646;于主动运输;“相对”表现在#20004;者间存在有联系:①矿质元素必须#28342;于水中才能被吸收 ②#30719;质元素的吸收能增大根#32454;胞液浓度,促进对水分的吸收 ③两者吸收的主#35201;部位相同。
三、逆向思维品质的培#20859;
逆向思维#26159;为了达到某一目标,将通常考虑问#39064;的思路反转过来,以背#36870;常规、常理、常识的方式,出奇#21046;胜地找到解决问题的良策#30340;一种思维方法。英国细菌学家弗来#26126;为了深入研究葡萄球菌,便对葡萄#29699;菌进行人工培养,但在培#20859;的过程中,因青霉孢#23376;的侵入,葡萄球菌被#26432;伤,使培养失败。这#26102;弗来明便把注意力反#36716;到破坏他实验的青霉孢#23376;身上,最终发现了#21487;以使人类平均寿命延长10年的抗菌素。
在指导学生解题的#36807;程中有意识地使用逆向法进行思#32771;,将有助于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开#38420;思路,提高学生应变能#21147;,提高了解题的速#24230;和准确性。
如下例#65306;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26082;白化病又患红绿色盲的#30007;孩。问:在这对夫#22919;的子女中,①患红绿#33394;盲的概率是多少?②患白化病#30340;概率是多少?③两病兼发的概率#26159;多少?④完全正常的#27010;率是多少?⑤只患其#20013;一种病的概率是多少?转#36148;于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分析:①②③④题按正#24120;思维可解得答案为:①1/4②1/4③1/16④9/16;第⑤题按正常的思路解#31572;为:只患其中一种病的#27010;率=只患白化病的概率 只患#33394;盲的概率=3/16 3/16=3/8,但首先需要算出#21482;患白化病的概率(3/16)#21644;只患色盲的概率(3/16),比较复杂,但若#25351;导学生倒过来思考:只患其中#19968;种病的概率=1-完全#27491;常的概率-两病兼发的概率=1-9/16-1/16=3/8,则显得很简洁,大大提高了#35299;题的速度,也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四、发散#24605;维品质的培养
发散思#32500;也称扩散思维、辐射思维、求异思#32500;,是指在思维过程中,不拘#27877;于一点或一条线索#65292;而是从已有信息出发,尽可能#21521;各个方向扩展,不受已知的#25110;现存的方式、方法、法规、范畴的#32422;束,并且从这种扩散、#36752;射和求异的思考中,求#24471;多种不同的解决办法,衍#29983;出多种不同的结果。发散#24605;维可以使人思路活跃、思维敏捷#12289;办法多而新颖,能提出#22823;量可供选择的方案、办法#21644;建议,特别能提出一些别#20986;心裁、完全出乎意#26009;的新鲜见解,使问#39064;奇迹般的得到解决。
如学了#29983;物与环境的知识以后,可让学#29983;列举有利于可持续发展#25112;略实施的一切可能#25514;施,诸如控制人口数#37327;,提高人口素质;#21512;理利用动植物资源;保#25252;环境,防治污染;绿化荒山,#26893;树造林;通过生物工程寻找新能#28304;、改良新品种;农业#29983;产工厂化等。经常进行发散思维#35757;练,学生的思维会越来越活跃#21644;开阔。
五、综合思维品质的培养
思#32500;过程中少不了分析综合。没有分#26512;,认识不能深入;没有综合,#35748;识不能提高。它们之间的关系是#30456;互依存、紧密联系的#12290;为此,在生物教学中应严#26684;遵循“分析——综合#8212;—再分析——再综合”的规律#65292;养成良好思维品质,提#39640;综合思维能力。例如,讲#25480;“内环境的稳态”一节时,#24341;导学生观察“体内细胞与外#30028;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图”,#20998;析:(1)细胞与内环#22659;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情况;(2)内环境通过消#21270;系统吸收营养物质的情况;(3)内环境通过呼吸系统与外界进#34892;气体交换的情况;(4)内#29615;境通过泌尿系统和皮肤排出#20195;谢终产物的情况。然后归#32435;总结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32990;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30028;环境进行物质交换#8221;。归纳出组织液、血浆#12289;淋巴与细胞内液之间的关#31995;。这样通过对各种生#29702;现象的分层剖析,将各个系统#30340;特征辨析清楚,再加以综合概#25324;,既能加深理解各系统的结构#29305;点和生理功能,获得正#30830;完整的知识,把握知识的脉络和#24605;路,又能激发和活跃学生的思维#27963;动。
以上从五个方#38754;列举了笔者培养学生#24605;维品质的一些方法、途#24452;。总之,无论在新课教#23398;、习题教学还是在复习课中对学#29983;进行多种思维方式的训练#65292;走一条思维品质培#20859;与学法指导有机结合的新#36335;子,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12290;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