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行政管理学》精品课程教学与考核方式探讨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0341 日期:2023-12-15 来源:论文网
  摘要:主要阐述《行政#31649;理学》传统教学与考核方#24335;的不足,介绍教学与考核的创#26032;性实践,总结了目前取得#30340;成效并剖析了教学改革#20013;存在的不足,对未来独立学院精品#35838;程的教学与考核方法的发展方#21521;提出思考与建议。
  关键#35789;:《行政管理学》;教学;考核
#12288; 
  一#12289;《行政管理学》传统教学与考核#26041;法的缺陷
  
  #12298;行政管理学》是行政管理专业的学#31185;基础课,在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20013;具有重要地位。它是一门#29702;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要求#23398;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相#32467;合,以掌握分析问#39064;、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应#26410;来实际工作的需要。《行政#31649;理学》传统教学与考核方法存在#20197;下缺陷:
#12288; 
 #12288;(一)教学方式的单一性
  课程教学是一项系统#24037;程,需要学院的行政部#38376;、教师、学生三方#38754;的积极配合。在传#32479;教学过程中,行政部门往往#25198;演着监督者与考核者的角#33394;,通过对教师上课进行定期检查,以及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34892;评价,实现对教师的教学工#20316;进行绩效评估,辅#20043;于相应的奖惩机制来促进#25945;师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这种显性#30340;绩效考核标准的压力下,客观#19978;扮演着学生所希望的“讲授#32773;”角色。教师“要#25105;学”的传统教学模式#26080;法向学生“我要学”的现代大学#25945;学模式转化。其具体表现如下:
 #12288;1.学生的学习主动#24615;不强。学生希望能在求学期间取#24471;较高的学习成绩以促进#23601;业,对教师教学有着较强的#20381;赖心理。教师希望#21152;强平时教学以取得较高的学生评教#20998;数。基于交易理论的“双赢”原#21017;,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各自的内#22312;动机使得他们实现一定程#24230;的合作。教师尽量配合学#29983;的心理加大对专业#30693;识的讲授与考核,学生着重于对重#28857;考核部分的理解与掌握,这种心#29702;需求往往催生了“填鸭式”#25945;学模式的流行。这种简单化的教学#27169;式压制了学生的积极性#12289;主动性与创造性,#21453;过来也制约了学生的就业与长期#21457;展。
  2.学生缺勤的情#20917;比较普遍。由于每个班级有60#20154;左右,时间的有限性与教师#8220;一对多”的局限性,促使教师通#36807;“抽点”的方式加#24378;考勤。由于每位学生被抽点的几#29575;较低,逃课、迟到的#26426;会成本过低导致这种#29616;象十分普遍,而教师也因为担心对#23398;生过于严苛而影响评教分数,也采取“睁一只眼闭一#21482;眼”的方式,客观#19978;纵容了学生的逃课行为。
 #12288;3.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性不强#12290;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23545;课堂教学的参与感与#20027;动性不强。目前课#22530;气氛主要有几种情况:一是#23398;生集体沉默,教师被迫自问自答;#20108;是小部分学生踊跃回答问#39064;,大部分学生选择沉默。教师#23545;积极参与者实行打高分的策#30053;以示鼓励,而很少#22238;答问题的学生成绩#20559;低,学生之间的成绩差距使得他们#30456;互之间形成负向的心理博弈,容#26131;引起部分学生的不满与嫉妒心理;而过于活跃的学#29983;也因为这种心理压力选择#27785;默,课堂气氛容易滑向学生集#20307;沉默的状态。
  

  (二)考核#26041;式的非科学化
  传统的考#26680;内容由平时成绩与期#26411;考试成绩组成,平时成绩占#24635;分的20%~40%,包括考勤、课#21518;作业与小组讲演三部分,每项#21508;占一定比例;期末考试成绩占总分#30340;60%~80%,主要是通过试题#27979;验来体现。期末考试由于教师#26377;意识地讲解重点与专题#22797;习来降低学生考试难度;而#24179;时成绩的考核效用则因各项考核标#20934;受到限制而大打折#25187;。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完整考#21220;的难度系数较高,教#24072;对学生的评价趋于主观化与模#31946;性;课外作业由于网络的#20415;利,学生对网络资料的简单粘#36148;与复制来获取高分;小组讲#28436;则会有一系列问题:一是小组#20869;部的过度分工导致#25945;师对小组的集体考核变为#23545;单独个人的考核,团结协作的#25928;应无法实现。本组组员进行明确#20998;工,如某位同学负责某门课#31243;的全部工作,或者各#20301;组员分别负责收集#36164;料、课件制作和小#32452;讲演,这种组合式的专业分工#27169;式,使得原本强调集体精神#19982;合作变为对单独个人某项能#21147;的考核。二是小组之间的差距#25289;大,助长了学生之间的矛盾#12290;小组内部的分工最终#20197;某个单独个人的表现来评判,会增#21152;集体分数因为个人表现或#39640;或低的风险,这种“一损俱损、一#33635;俱荣”的现象助长了学生相互组团#30340;投机性、选择性与差异性,出现了#37096;分小组过强而部分小#32452;过弱苦乐不均的现象。三#26159;小组内部“搭便车”的情况普#36941;。搭便车理论首先由美国经济学家#26364;柯·奥尔逊提出,其基本含#20041;是不付成本而坐享#20182;人之利。由于小组实行专业#20998;工,10人左右组成的小组#26080;疑会形成部分人过#21171;而部分人无事可做的#29616;象出现,小组内部的分工不均也会#22686;加小组组员之间的矛#30462;。
  
 #12288;二、新型教学与考核方式的探索#23454;践
 #12288;
#12288; 新型教学与考核方#24335;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20026;核心理念,通过小组为单位的竞争#19982;合作并存的学习模式,教师对相#20851;专业知识进行引导式发问与讲解,辅之以更为具体#19982;科学而的考核模式,#20805;分调动学生进行自主#24335;学习与探究,课堂气氛明显趋向#32039;张与活跃,目前教学改革取得了一#23450;成果。具体制度设计如下:
  
  (#19968;)平时成绩考核比#20363;的加重
 #12288;课程的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32489;各占总成绩的50%,合计为100分。期末考试#23454;行开卷考试,试题注重考核学#29983;对本专业问题的分析#19982;理解能力,促进学生更多地#27880;重自主学习与思考的习惯#12290;平时成绩比例的提升,使#24471;平时不认真听讲、缺勤#25110;者不做课后作业的学生很可能#26412;门课程不及格,促使学生充分#35748;识到平时考核的重要性。
 #12288;
  (二)以小组为单位的#22242;队协作机制
  新#22411;的教学模式则强调以小组为单位#30340;团队学习机制,目前每班规模#26159;在60—65人左右,全班分为6#20010;小组,每组10—11人,#36873;出本组的组长,负#36131;统筹与协调。小组组#38271;的工作主要有:统#35745;本小组以及各位组#21592;在每次课中回答问题的正确次数,#25945;师根据每组上报数据进#34892;小组排名与打分;组长在学期末#25552;供本小组累计得分,并根据平时#35838;堂记录推选本组的优#32988;组员。这种累计积分制将#23567;组之间竞争、小组内组员之间#31454;争与合作相结合,有利于充分#21457;挥学生团队学习的积#26497;性、主动性与创造#24615;。
#12288; 
  (三)新型考核#26041;式与比例的确定
#12288;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50%,由课#22530;抢答、小组讲演和课后作业三#37096;分组成。
#12288; 1.课堂抢答为30#20998;,2分/次,共分为15次课进行#32771;核。(说明:本课程共#26377;16周的学习时间,除去一次课程#22797;习时间,则共有15周学习时间#12290;)实行累计积分制,学期末#21017;将前15周的得分累计为本组#35838;堂抢答项目的总分。小组的得分#21363;为每位组员这项的得分(组长#21644;优胜组员在本小组得#20998;基础上加10分,总分不#36229;过30分,以示对其工作#30340;鼓励)。由于小组之间实行抢#31572;,每次发言由本小组组长记#24405;本小组回答问题正确的次数,每次#35838;结束后进行排名,前两组作为#20248;胜组,得2分;其他#21457;言组得1分,不发言组为0分。
 #12288;2.小组讲演为10分,教师会#26681;据授课内容选择1—2个专#39064;供小组讨论与讲演,每小组推选#19968;名同学进行演示,小组的成绩#21363;为每位学员的成绩#12290;排名前两名的小组为优胜小组,#20854;演讲的同学与本组组长会在小组#25104;绩基础上加5分(#24635;分不超过10分),#20854;他组长或组员不予加分。
 #12288;3.课后作业总分为10分,每小组组员作#19994;的分数的平均数则为本小组的得#20998;(进行四舍五入),#26412;小组的得分即为每位#21516;学的得分。排名前两名的优胜小组#25152;有成员在本小组分数上加2#20998;(总分不超过10分)#12290;这种组员与本小组“捆绑式”#30340;考核模式有利于增强组员的集体荣#35465;感与责任感,团队意识得#21040;提升。
  以#26412;班A小组为例,在课堂#25250;答环节该组得到25分;小组讲演为6分,排名第#20108;;课后作业本小组平均分#20026;7分,排名第一。#30001;于每项优胜者不能累计加分,假设课堂抢答优胜者与组长、讲#28436;优胜者均不重复(如有#35838;堂抢答优胜者与讲演者重复,则以#39640;分为计),各项得分如下: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四)对课堂学习节奏#30340;调整与控制
  1.对考勤#38382;题的针对性措施。由于#24179;时成绩实行小组为单位#30340;考核,本组组员的缺勤#30452;接与本小组考核挂钩。#23567;组成员无故缺勤一次,则本#27425;对本小组实行扣一分,#30452;接影响到本组其他同学的平#26102;成绩。同时,如果一名学生无故#32570;勤多次,本小组组#38271;可以申请通过本小组#27665;主投票方式决定其是否继续本#23567;组成员资格,以避免其他#32452;员利益受损,这种由学生#20043;间民主决策的方式促使组员无法#32570;课。同时,组员一旦被“请#8221;出本小组,则该成员称为“#33258;由人”,其平时成绩为#38646;,则直接导致本门课程不及格。#36825;种制度设计对过去经常缺勤的#23398;生是一种非常大的震#24913;。
  2.对课堂#25945;学进度的调整与引#23548;。小组成员在上课之前需要对所学#35838;程进行预习,教师在上课#36807;程中主要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对#26680;心知识点实行重点分析,强调用所#23398;理论分析实际案例,#23454;行小组间抢答,来促进学生自#20027;学习与思考的习惯#12290;
  3.对课堂抢答的适度控制。一#26159;在组长与优胜者的得分方面实行适#24230;控制,一方面是不#33021;超过该项上限;另一方面,#22312;小组讲演环节,为了#40723;励有更多的同学参与到#35838;堂,原则上不鼓励#32452;长或本学期被评为#20248;胜者的同学讲演,#20197;提供给更多的机会让其他同学发#35328;。如果出现此情况,则不累计#21152;分。二是教师对每一位同#23398;每次课回答问题的次数实行适#24230;控制,鼓励每一位同学参#19982;平等竞争。一般每堂课,#27599;位同学不能回答超#36807;三次。如果出现多次回#31572;情况,则不累计加#20998;。
  
  三、教学#25913;革的成效
  
  1.学#29983;的学习主动性增强。#30001;于小组成员希望本小组和自身能#22815;取得优胜,都会自觉地在上课#20043;前认真地预习与复习,以便能够在课堂上争取积极#20027;动。同时,踊跃发言#21487;以锻炼自身的口头表达能力,教#24072;的鼓励与肯定更让其具#26377;较强的自信心与自豪感,这种良性#24490;环会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31215;极性与主动性。
  2.学生缺勤的情况得#21040;遏制。目前,每组同学按#29031;横排依次排列,教室的#24231;位设计正好是每排11—12人,#36825;样每组同学的人数#30456;对固定,教师直接通#36807;目测就可以判断哪一组同学缺#21220;,更是让学生没有缺勤的侥#24184;心理。学生一方面不想冒险,另#19968;方面,也不想背负影响小组成#32489;的责任而备受指责#12290;目前,无故缺勤率几乎#20026;零,考勤改革初见#25104;效。
  3.教学过程中师生互#21160;性增强。以瑞士心#29702;学家让·皮亚杰为代表的学习建构#20027;义理论认为,教师的作用主要是:(1)主导作用、#23548;向作用、组织者;(2)问题的发现者;(3)学生与知识的中介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实行“#25945;师为主导,学生为主#20307;”的教学模式,促进师生之间#30340;良性互动,有利于实现教学相长。
#12288; 4.考核方式的#31934;准化与科学化。通#36807;课堂抢答、小组讲演以及课后#20316;业等多元化的考核模式,公开化、#36879;明化、公平化与科#23398;化的定量考核标准,学生之间#30340;互助共赢意识得到加强,传#32479;教学模式下的自我懒散心#29702;与相互之间的负面博弈心理都得到#19968;定程度地解除,团队的协同效应#24471;以发挥。
#12288; 
 #12288;四、不足之处
  
  任何一项制度#35774;计都打上了人为的烙印,有待于逐#27493;完善与发展。由于#20027;客观等多方面条件的限制,#38590;免会有很多有待完善#20043;处,需要进一步调#25972;与改革。具体表现如下:
  
  (一)无法#28385;足所有学生的差异化要求
 #12288;现在课堂考核模式主要是#36890;过口头抢答来体现,仍然无法调动#37027;些性格内向、习惯沉默的同学回#31572;问题的积极性,他#20204;希望本组其他组员踊跃表现以提高#20010;人成绩的“搭便车”的心理#20381;然存在。同时,部分学#29983;认为这种考核方式过于单一#21644;有失公允,教师提问次#25968;的有限性与竞争的激烈性#37117;会导致部分同学无法回答#38382;题,而沉默者并不一定没有思考#12290;因此,教师需要进一步开发更加科#23398;合理的多元化考核方式#12290;
  
  (二)教学方式受#21040;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在主观条#20214;方面,主要涉及到教#24072;对问题难度的把握#20197;及学生对上课的积极配#21512;。教师对问题的难度与#28145;度要加以把握,如果#38382;题太简单会导致同学踊跃抢答,太难却无人回答的不均#34913;状态,无法很好地控#21046;课堂节奏与学习气氛;#32780;学生对上课的积极配合#30452;接关系到课堂气氛的营造#19982;改革的成效。如果在上课#21069;普遍没有预习教材,则导致教#24072;提问题学生都无法回答的冷场局面,很容易回复到教师自问自答的境#22320;。同时,这种实行小组抢#31572;和竞争的学习方式也会#22686;加学生上课的心理负担#21644;投机心理,导致部#20998;同学不太适应而产生抵制或反感情#32490;;或者演变成学生单纯#20026;寻找或回答问题而看书,而#24573;略了真正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25484;握。在客观条件方面,这种小组以排或者列为#21333;位的座位设计,还受到班级人#25968;、教学场地等教学#26465;件多方面的限制,如果班级人数过#22810;或者教室过大或座位设置有限,#37117;会导致小组学习无法有序正#24120;开展。
  
  (三)教师受#21046;于学生评教的压力未解#38500;
  #25945;师采取何种教学方式都是着眼于#20419;进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37327;的根本目标。目前,学院对教师#25945;学效果的考核主要#26159;通过学生的集体评教来体现,#22240;此往往以学生的意识与需#27714;为依归的考评方式,没有解除教师进行教学改#38761;的心理压力,如学生因为不#36866;应改革而打分偏低,无疑会影#21709;教师进行教改的积极性与主#21160;性。
  
  (#22235;)学院对精品课程建设的政#31574;支持不足
  学院目前从宏#35266;战略上推进精品课程#24314;设,一方面给教师很大的#25945;学与研究改革要进行#25919;策引导;另一方面学#38498;需要提高对教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如平衡教学与研究之间的关#31995;、奖勤罚懒的执行、对精品课程#24314;设组的教师实行适度#30340;课时奖励、评职称的优待、#36827;修的机会优先等相关辅助性措#26045;都有待完善。
  
  五、改进#26041;向
  
  (一)实#34892;多元化的过程考核模式
  在课堂#21442;与方面,除了实行口头抢#31572;,教师会结合课堂小测验的方#24335;来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32771;核。同时,将这种书面考核与小#32452;成绩直接挂钩,有利于小组团#38431;精神的培养与提升。
 #12288;
  (二)#25945;学主客观条件的改进与完善
 #12288;主观上,教师需要进#19968;步加强与学生沟通,并参考学生的建议对当前教学#27169;式不断改进,促使学生能够接受#25945;学方式的改革;客观上,学院教学#37096;门尽量提供良好的#25945;学条件,如对教学设施#30340;配备、教学场地的完善等等,通过#21608;到的教学服务来协助教学改革#39034;利开展。
  
  (三)减低#25945;师进行教改的心理压力
  学院目前#20063;进行了部分改革,如加强同行评#20215;、领导评价在对教师绩效考核的比#20363;,适度降低学生对教师评#25945;的比例,这种多元化的考#26680;方式更有利于教师积极努力地#36827;行教学改革。
  
  (四)学院对精品课#31243;建设与教改的支持
  目前我院#23545;精品课程建设有专#39033;支持、对推行教研教#25913;的教师实行专项奖励、对学#29983;平时成绩的考核比例#30001;教师自主决定,进一步放开#20102;教学过程中的管理规程,这有#21033;于教师充分发挥主#21160;权进行改革,通过激励先进教#24072;和树立典型,促进#25945;师集体能量的发挥。
  
  参考文#29486;:
 #12288;[1]http://baike.baidu.com/view/574903.htm
 #12288;[2]何克抗.建构主义——革#26032;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21270;教育研究,1997,(3、4).
  [3]http://training.mofcom.gov.cn/jsp/sites/site?action=showamp;id=21800
转贴#20110; 免费论文#19979;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